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仲景方

仲景方

仲景方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316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妇科学术大会暨中医妇科治疗疑难病证经验研讨会等;仲景方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宇航、刘敏、孙燕等。

仲景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3160 占比:99.55%

总计:33310篇

仲景方—发文趋势图

仲景方

-研究学者

  • 李宇航
  • 刘敏
  • 孙燕
  • 郭明章
  • 刘振权
  • 闫军堂
  • 严敏
  • 何赛萍
  • 华浩明
  • 叶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含嫣
    • 摘要: 皮肤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往往缠绵反复,甚至有迁延数十年难愈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笔者总结十余年临床经验,认为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风湿热虫毒侵袭肌肤,邪毒结聚而致,常表现为瘙痒、脱屑、红热灼痛、疱疹、渗出、糜烂等。患病日久,痰湿瘀血内生,又可致虚,而出现肌肤甲错、瘀斑、结节等症状。“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为治水肿三法,通过发汗、利小便、逐瘀血。
    • 王明珠; 姚磊; 李建华; 桂明泰; 芦波; 周训杰; 符德玉
    • 摘要: 目的 以仲景方为基础,梳理张仲景治疗惊悸病的常用方药,寻找高频药对,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原文梳理,寻找仲景方治疗惊悸病的高频药对,并基于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挖掘桂枝-茯苓治疗惊悸病的核心靶点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 条文汇总发现药对桂枝-茯苓在惊悸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桂枝-茯苓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成分包括烯酸、氢化松苓酸、麦角甾等。主要信号通路为钙离子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通路、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等。进一步对排名第一的钙离子信号通路的核心靶点筛选发现CHRM/ADRA/ADRB/PRKCA可能为桂枝-茯苓调控钙离子信号通路干预心律失常的核心靶点。结论 通过梳理文献,总结归纳仲景方对惊悸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有助于找到惊悸病治疗的关键切入点,理清辨证施治思路,为后期深入开展相关机制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 薛磊; 董敏; 孙玉锋; 范立华; 曹灿
    • 摘要: 目的:分析含茯苓仲景方用药规律,初步探析仲景方组方用药思路,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处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含茯苓仲景方,使用Excel2013、SPSS Statistics19.0、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收录的方剂及单味中药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类别、药物功效和主治病症等进行统计处理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42首,累计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分别是茯苓(42次,100.00%)、甘草(22次,52.38%)、桂枝(17次,40.48%)。药性以温(104例次,41.11%)、平(80例次,31.62%)为主,药味以甘(162例次,38.94%)、辛(94例次,22.60%)为主。归经以脾经(167例次,21.14%)、肺经(159例次,20.13%)、心经(140例次,17.72%)最为常见。含茯苓仲景方主要治疗小便不利等病症,茯苓与补虚药、解表药等联合用药的频次最高,其中以茯苓-白术、茯苓-桂枝组合应用较多。在用药剂量的讨论中,仲景方中茯苓的最常用剂量为四两和三两,最大剂量为半斤。结论:含茯苓仲景方常与补虚药、解表药等配伍应用,性味大多为温、平、甘、辛,归脾经、肺经。在治疗小便不利、伤寒等病症时,临床可优先选择与甘草、白术、桂枝、芍药等药物配伍。
    • 华溢
    • 摘要: 辛开苦降法在现代临床运用广泛,以辛味药与苦味药配伍,运用巧妙,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有着很好的疗效.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疼痛的方剂中,辛开苦降法也有大量的运用.现就其具体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汤尔群; 张立平; 黄玉燕; 郑齐; 李志更
    • 摘要: 俞根初为绍派伤寒代表人物,在临床上对仲景之学多有发挥,其经验方多沿用、化裁、合用仲景方.俞氏运用仲景方,从药味上进行加减,从药量上进行变化,在比例上进行调整.此外,他还仿仲景之意自创新方,如苏羌达表汤和蒿芩清胆汤,师其法而活用其方,拓展了经方应用的范围.其组方配伍结合地域,重视治湿和痰,重视调畅气机,重视顾护脾胃.本研究可以为临床灵活运用经方提供参考,为提高临床化裁配伍水平提供依据.
    • 黄俊
    • 摘要: 运用仲景方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经验.东汉·张仲景治疗消渴病多从肺、胃、肾立论,创立麦冬汤、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方,为历代医家所习用,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每获显效.
    • 俞群力; 俞璟
    • 摘要: 谈到“祖传秘方”,当首推张仲景的《伤寒论》。唐代大医孙思邈当年在收集整理仲景方剂时,就曾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的经历。可见早在隋唐时期,就有把别人的方子当“秘方”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张仲景的医书成为业界的必读之书,其神秘色彩才渐渐淡化。
    • 王新陆; 李彬; 王永霞; 朱明军
    • 摘要: 文章收集了从2006—2015年这10年间"中医药干预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方面的相关实验室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中医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相关文献90篇(同一年份当中相同方药的研究按1篇计;不同年份相同方药的研究按>1篇计),中药方药75个(中药复方55个,单味药或者单味药的有效成分研究20个)。经过分析,结果发现,以"益气温阳"为原则进行组方用药,均能从能量代谢方面改善心室重构或者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
    • 张新杰
    • 摘要: 随着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仲景方中芍药的作用功效,旨在提高芍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景选龙; 李龙山; 王茂锦; 杨宏宝
    • 摘要: 在仲景经方中,干姜(生姜)、细辛、五味子常配伍入方,用于辨证治疗咳嗽等疾病.共涉及以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等为代表的十个方剂,六经病中除阳明病外均可应用.通过探讨姜辛味在上述方剂中的配伍方法与作用,扩大其入方范围,为临床应用姜辛味提供理论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