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后因战乱散佚,被后世医家搜集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除有几百首方剂外,尚有62则涉及针灸的条文,反映了东汉时期针灸的临床应用情况,亦体现了仲景针灸理论与学术思想。 仲景用针刺法多取其疏通经气、清热泻实之效,无论是太阳少阳并病而用刺大椎、肺俞、肝俞之法调畅太阳少阳两经气血;还是血痹病以针刺行气活血,疏风散寒;抑或热入血室证用刺期门之法,随其实而泻之等等,均取此意。由于针灸治疗的方便、快捷,故常作为急治、抢救的手段。针灸与药物并用,可起到增进疗效,或取不同治疗效果的作用,尤其是应对疑难病证,协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改善和痊愈。此外,仲景针灸喜用特定穴,《伤寒论》、《金匾要略》两书共见9穴,均是特定穴:巨阙、期门、关元分别为心、肝、小肠之募穴;肝俞、肺俞分别是肝、肺之背俞;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穴;大椎、风池、风府均是交会穴,大椎为诸阳之会,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会,风府为督脉与阳维之会。特定穴是众多输穴中之关键,作用较大,故受仲景重视。
  • 摘要:《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中论述杂病的部分.第九篇为胸痹病篇,虽仅九条原文,叙证亦较简略,然其理论严谨,言简意赅,以证为纲,随证变化,药味少,用药精,虚实轻重分治,堪称胸痹辨证论治之典范.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定义即是在仲景论述的基础上形成的.胸痹既是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胸指病位在心胸部;"痹"乃痹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胸痹以胸闷、胸痛为主症.根据其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属胸痹范畴.仲景对胸痹的辨治在当今临床仍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提出对胸痹的治疗不论虚实首要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求本。其次对于虚实夹杂证当辨虚实主次,扶正与祛邪兼施。还当辨病与辨证相合,尤重辨证。“胸中气血痹阻不通”是胸痹的共同病机,因此,临床论治胸痹应以畅达气机,解除痹阻为立法选方用药的总原则。以通法为第一要法;温阳宣痹为重要之法,当然这两法主要适宜胸痹的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尤其对由寒凝、血瘀、气滞及胸阳虚弱所致的胸痹甚是有效。然对于虚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亦可灵活配用此法。此外,祛邪泄浊,宽胸理气亦为治疗胸痹的重要法门,适宜于治疗胸痹的实证及以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中医对“胸痹”的认识和治疗已历经数千年,近来因西医的强势和现代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本病时强化了“瘀血”的理论,在临床治疗中只片面强调活血之一端,未免有失偏颇。因此在临证时首要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求本。其次当辨虚实主次,扶正与祛邪兼施。还当辨病与辨证相合,尤重辨证。以畅达气机,解除痹阻为立法选方用药的总原则。以通法为第一要法,灵活选用温阳宣痹、祛邪泄浊,宽胸理气等法,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摘要:对冲脉循行中是并足少阴经,还是并足阳明经,一直存有争议.传统观点多依据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持"并足少阴经"说,持后种观点的多依据扁鹊之《难经》,如杜冬青.笔者重温《内经》、《难经》,结合学习与两部著作年代相近的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认为冲脉循行与足少阴经并,亦与足阳明经并.无论综观《内》、《难》,还是进一步从《伤寒杂病论》考证,都说明不仅“冲脉并足阳明”,而且“冲脉并少阴”,实际上,后世医家也有持此观点的,明·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就描述冲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大赫……至胸中而散”。而这种看法,正应了《灵枢·逆顺肥瘦》所言冲脉既“渗诸阳”又“灌诸精”,为“五脏六腑之海”的特点。
  • 摘要: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与它对应的另一面,即"对偶统一".基础理论继承于《内经》的《伤寒论》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巨著,书中亦遵循对偶统一的思维规律.对证候的描述体现了对偶统一之法,用对偶统一的思维规律论述寒热、虚实病性。
  • 摘要:中医学对疾病的初步认识,表现为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有了文字的载体,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命名疾病.甲骨文中记载了40多种病名.此后,从先秦时期的儒家十三经,到两汉时期的《史记》等史书,《说文解字》、《释名》等辞书,《五十二病方》、《病候》等简帛医书有了更多病名的描述.这些都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逐步建立病名系统奠定了基础.纵览这些典籍命名疾病的方式,虽然十分多元,涉及症状(可以细分为症状和体征)、病情、病因、病位、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要素)等,但是又有规律可循,反映了中医辨病日益深化与细化的历史过程.rn 在当今社会,单纯根据中医诊断来治疗疾病是不够的。例如,中医的“胃肮痛”(或上腹部不适),它可能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道溃疡、胃癌、冠心病,甚至肝癌等疾病,上述疾病的预后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有些疾病并不需要经过特殊治疗,症状即可缓解,而像肝癌等病,一旦延误诊断,患者就有生命之虞。再如,中医的“血尿”可能是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或膀胱癌等疾病,其预后当然也是截然不同的。某些疾病还必须依赖现代医学的诊断。例如,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具备脂质代谢失调、高血压两种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且多次发生急性非Q波、急性Q波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但平时无明显不适,症状、体征不明显,所以定位在于西医常推崇的冠心病二级预防上,即危险因素及急性冠心病综合征的预防上。
  • 摘要:"方证论治"是后世医家对《伤寒杂病论》所蕴含的论治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对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最为直观的表述,也是仲景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既有属辨证论治临床应用层面的技术问题,也有属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特征等方法学的内容.然而,长久以来其科学内涵和理论地位含糊不清,阻碍了方证论治体系的建立.因此,探索方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建立以仲景学说为支撑的方证论治系统,从而充实和完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方证论治的理论起点是方证对应方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证机相应方证论治的上位概念是辨证论治方证论治的临床延伸是合方论治方证论治的思维优势是经济原则。
  • 摘要:《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由医圣张仲景所著.他创立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法则,书中每篇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题,强调通过辨脉、症进行六经辨证,紧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以脉和症为主症,结合八纲辨证,以察疾病的性质、预后和转归,并据证用方施药.rn “知犯何逆”是以“观其脉证”为基础,结合八纲辨证,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并运用六经辨证,辨识机体脏腑的功能及所系经络气血的病理变化。“随证治之”是根据疾病的诊断,辨证施治的结果。“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指导疾病治疗中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在诊治疾病过程中,针对疾病的某一阶段性质,因人、因时、因地而治,以证立法,据法选方。如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如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此为伤寒表症兼挟里虚,误用桂枝汤发汗解表,使阳气更虚,此时病情复杂,当分清主次缓急,阳虚为急,则以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阳气回复,则以芍药甘草汤滋阴养血;阳复太过,则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若误治后再误以烧针发汗,亡阳则以四逆汤回阳救逆。rn 由此提示人们:在临证工作中应谨记经典医案中记载的脉症,并在临床中反复验证,从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脉症合参,揭示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随证而治,不断提高识脉和诊治的水平。不仅要能治所犯之病,还要能先安未受邪之地,达到治疗未病的目的。
  • 摘要:精准医学系统整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一方面致力于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另一方面优化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治的策略、路径、方法,最终实现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群体健康效益。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特色,也是中医临床的精髓,是理法方药的有机结合。辨证论治确立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提出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两种对疾病的思维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了八纲辨证,为后世卫气营血辨证奠定了基础,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确立了发展方向。《伤寒杂病论》中提倡“有是证,用是方”。实际上,也是强调辨证论治要精准,这样疗效才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医学也概莫能外,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应多一些借鉴,少一些抵悟,不断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经验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代表了人类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三者不能互相替代,但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存同求异。唯有将科学、艺术和哲学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完美地互相补充,才能在临床实践中作出最佳的判断。
  • 摘要:郭子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评选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与临床60余年.郭老运用"人-症-病-证"这一完整辨证论治体系辨治冠心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逐渐形成了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优化方案。rn 辨"人"论治冠心病是指在临证时首先强调用整体观念去辨识每个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生活史和疾病史等.在临床工作中,中医师既要解除患者局部的临床症状,还需要把患者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用整体观的思维来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这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医的优势所在.由于每个患者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体质、生活史和疾病史,从而导致虽然同是冠心病,而每个具体的患者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故郭老强调辨"人"论治.rn 辨“症”论治冠心病是指临床治疗时要能直接地、及时地、有效地控制当下最痛苦的症状。张仲景在其著作中体现出了对症的临床思维,如在讲到历节病时,虽有桂枝芍药知母汤证和乌头汤证两个不同的证型,但是都用了芍药、甘草这组对药缓急止痛,针对关节疼痛的症状。在临床中,使用一些对症状的药物,对于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建立医生和患者的治疗信心,争取下一步的治疗时间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rn 辨“病”论治冠心病是指通过总结提炼冠心病这一疾病的共性病机,针对共性病机进行论治。rn中医强调分证型论治,但作为一种具体的疾病,也具有这一种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通过其共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提炼出这种疾病的一个共性病机,以提高治疗这种疾病的疗效,逐渐形成某一疾病治疗的优化方案。rn 最终提出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辛开宣化法治疗痰浊郁阻型冠心病,辛润通络法治疗瘀血偏甚型冠心病,温润清补法治疗偏虚型冠心病,根据兼症,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辨证论治方法。
  • 摘要:马骥曾治疗一贾姓患者,年三十已过,由于情志不遂而影响情志,入院求治未效。见病者面色通赤,气促而频太息,睹客来则疾起欲避走。其证见胸闷短气,喉中痰鸣:舌质赤,苔白厚燥:脉象弦滑微数。发病之时初见精神恍惚,语无伦次,进而两目直视,口中呢喃,入夜犹坐,时怒时笑,与食则餐,与饮则饮,若其不自知者。而其大便三数日未行,溲短而赤。辨证以为思则气结而神伤,神伤则恐惧自失而心无主,气结则肝脾而涎沫生,致发短气痰鸣,且气郁久必发火,故舌、脉均为热候。治以安神解郁,清热涤痰之法,乃仿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小陷胸汤二方之意,增入香附、枳实、郁金、菖蒲为一方,嘱服药十剂。rn 二诊时神智渐清,膈畅痰消,效不更方,损其量,续服之。经半月,神智清爽,知饥索食,言笑复常矣。rn 治一李叟,年愈60,其炎暑之季,以劳乏,临户纳凉,神疲入寐,寤后左膝股痛不可当,延诊之。其证痛剧,询以经过,谓因值暑贪凉,为邪风所袭,左股冷痛拘急,掣及腰胯,手不可近。rn试使屈伸,痛莫敢试,抚其股膝,肌肤清冷,脉沉紧有力。rn 辨证此为寒邪客于诸脉中,虚则筋失所养,拘急且痛。治以逐寒通脉,使邪出表,乃酌《金匮》乌头汤,益以桂枝、牛膝、苍术、独活,使如法煎服之。命饮药后,拥被温服,病所置热水袋,饮以姜汤,助其发汗。服药后,一剂知,痛立减。续药三剂,冷痛止,膝股屈伸若平时矣。
  • 摘要:心律失常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西医学认为本病大多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结果,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合并症.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本病主要属于中医学中的心悸范畴.聂惠民教授认为,心悸的病位在心,辨证的关键是分清虚悸、实悸、虚实夹杂悸,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补益定悸、祛邪定悸及扶正祛邪定悸等方法,就会取得最佳疗效.
  • 摘要:刘渡舟教授将小柴胡汤和它的加减剂群称为“柴胡剂”,其功效为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调和阴阳。刘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先后化裁出17个“柴胡汤类方”,并详细介绍他们的加减应用和证侯特点,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王庆国教授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类肝病,即以刘老创制的“柴胡汤类方”为代表方,随证化裁治之。具体而言,首先辨明阴阳气血的发病阶段,在气分者,疏肝解郁行气,清热解毒利湿,方用柴胡解毒汤,即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大枣,加茵陈、土茯苓、凤尾草、草河车而成,其为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常用处方。症见肝区疼痛,厌油喜素,多呕,体疲少力,小便黄短,舌苔厚腻,肝功能化验转氨酶单项为高,此乃肝胆湿热日久成毒,蕴郁不解所致。若上述肝炎证候不减,其人面色黧黑,带有油垢,体重逐增,肩臂时发痠麻或胀,舌苔厚腻,服药难于褪落,脉弦而濡软无力。此乃湿热之邪较前为重,有痹郁之势,则于上方基础上再加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竹叶、双花,即三石柴胡解毒汤,对治疗肝炎诸病有清热解毒、降酶、褪舌苔的现实意义。若兼见黄疸,一身面目悉黄,色亮有光,身热心烦,口苦欲呕,恶闻荤腥,体疲不支,胁疼胸满,不进饮食,小便黄涩,大便秘结,口渴腹胀,舌苔黄腻,脉弦滑等。此为湿热之邪郁阻肝胆,胆液失常,发为黄疸,则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茵陈、大黄、栀子,名为柴胡茵陈蒿汤,往往两三剂便可收功。
  • 摘要:邹德琛(1930-2005),黑龙江省青冈县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龙江医派著名医家,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50余载.历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黑龙江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学院工会副主席、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邹德琛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弱冠行医,其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并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伤寒师资培训班,培训一年.其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用药方小价廉,善治疑难杂症,声名远播国内外.邹老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建树颇丰,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思想、治疗法则,同时创立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儿科方剂。他主张治疗儿科疾病宜用清灵之剂,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必须仔细审慎,稍有不当,即可致脏腑受损。且小儿为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变化迅疾,故治疗必须及时,用药务须果断,做到胆大心细,用药轻巧灵通,最忌以重剂毒烈之品图一时之效。由于业绩突出,邹老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当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当选两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在其位则谋其政,邹德琛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改善中医发展的环境,多方奔走呼吁,争取社会各界对中医事业的支持。他在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期间,以饱满的履职热情,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言献策、政治协商的职责与使命。
  •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成人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杨廉方主任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肾虚肝郁,气化不利,加之素体虚弱,肝肾不足,运化不及,导致湿浊中生,湿热瘀阻,致其病程迁延难愈:病程日久,瘀血内存,进而又加重其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是前列腺瘀血、炎细胞浸润、腺液潴留、腺管阻塞、引流不畅,病程迁延,前列腺纤维组织增生变性,纤维化明显,腺液分泌不足,甚至导致腺体坏死,这正与前列腺炎病多见虚实夹杂之病机相合。可见,肾气不足,肝失疏泄,气化不利,湿浊中生,败精阻窍,久病致瘀为其基本病机。本病病位在精室,病多虚实夹杂,寒热并见,与肝、脾、肾、膀胱相关。根据本病肾气不足,肝失疏泄,气化不利,湿浊中生,败精阻窍,久病致瘀的基本病机,杨老在治疗上强调补肾调肝、化气行水。又因本病早期以实证为主者,当酌佐清利湿浊、热毒之品;病程日久,又当在基础治法的基础上,从脏辨治,根据肝郁气滞,脾气不足,肾阴、肾阳不足之偏倚,而分别侧重以疏肝、补脾、调补阴阳之法。杨老强调,本病病情迁延,治疗中尤其需注意顾护胃气,避免湿浊热毒未去而脾胃已伤。杨老运用经验方治之滋肾四逆六味汤加减。
  •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分娩、人流、产褥、宫腔内手术和经期抵抗力低下时,病原体入侵感染而致,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带下"、"痛经"、"癥瘕"等范畴,是诸多内外因引起冲、任、带脉损伤所致,病位在胞宫、胞脉、胞络.笔者从事妇科临床多年,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湿"与"瘀"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如何化湿如何祛瘀是药物起到疗效的关键.使用经方当归芍药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疗效卓著。
  • 摘要:下利为伤寒论中常见重要病症,在各经病症中均可见。它是三阴经及霍乱本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各阳经合病或兼变证的症状。依据下利在各经病中病机的不同,相应的有不同的治则及方剂。临床中应结合下利患者的其他相关症状来辨证论治,采用合适的方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摘要:六经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因老年病和慢性病病机、病势等特点与常见外感伤寒证不同也相对复杂,在六经病基础上存在阴阳俱虚、半表半里、上热下寒、本虚标实等复杂病机的变化,一味按照先六经辨证后细辨病机而选方用药,难以执简驭繁。此时,综合年龄、体质、病程多因素综合分析辨证,明确脏腑经络的重要生理功能失常是辨治老年慢性病的核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六经辨证为核心理之核心,进而指导选用六经病主方为核心方,便可掌握复杂慢性病的基础病机,异病而同治。六经核心方方证相应可快捷、高效的辨治疾病,然而其根本是辨明病机,辨治慢性病时除方证相应之外,病机相同者也可选用相应的六经病主方,来扩大六经辨证的应用,不只是辨治外感伤寒,也是对于复杂的慢性病一种指导性的框架。
  • 摘要:自古以来,中医在面对大型瘟疫时都有杰出的表现,对于现在医学暂未解决的疾病同样具有完备的病因病机模型.笔者试根据《内经》和《伤寒论》的气化理论,分析埃博拉病的症状及其证治思路。甲午年岁运雨湿旺盛,脾胃易受影响,导致患“腹胀”的几率增加,在外感邪气之后易导致太阴气化不利,邪气滞留弥久不愈。而六气中“火”为主导,因此心、肾、血液循环、生殖系统易受影响,同时易引起少阴气化不利而导致太阳、少阴同病。以上致病特征比较符合埃博拉“发热、恶寒、腹胀、腹泻、出血”等症状特点,因此该病在今年高发是顺理成章的。本病危重者见心肌炎、肺炎和其他多脏器受损。少阴气化出于心肾,故必累及心肾脏器,据报道该病晚期多引起睾丸相关病变,患者或死于心梗,皆为此力证。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少阴气化溃败必致多脏腑病变,此阶段最为凶险,属于危候。本阶段治疗仍应当以黄连阿胶汤为主方,畅通少阴之气化,滋养营阴以顾护性命。邪气于阳明化燥热,迫灼肺华而患肺炎者,则用白虎加参汤随证加减。
  • 摘要:汉方腹诊以其“按腹以候诊”的学术特色应用于临床,在协助经方辨证方面颇有裨益。后学者应该熟读深研仲景诸篇章有关腹证和腹诊特征的论述,从而领略经旨。《伤寒论·平脉法》云:“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其中“消息诊看,料度脏腑”之论,亦可领悟为“诊看者,云脉知证:脏腑者,云胸腹消息,证脉不明之证,可云候腹”;“百病之变,不可疑似之,虽证脉之恐,有不能尽之,与此由腹诊而多得矣”。
  • 摘要:宋代伤寒著作是指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由汉民族统治辖区内的作者所撰写的与《伤寒论》相关的专著.后世伤寒学派主要包括明清时期的"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以及倡导寒温并论的一支,可称之为"寒温汇通派".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曾总结道"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因宋代伤寒著作正处于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前,故而研究其对后世伤寒学派的影响这一课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明清时期伤寒学派著作为主体,从中考察有关宋代伤寒著作的文献记载,提出了宋代伤寒著作对后世伤寒学派的影响:后世伤寒著作对宋代伤寒著作内容多有引用。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可能参考了宋代伤寒著作。后世伤寒著作对宋代伤寒著者及著作多有评论。后世伤寒医家对宋本《伤寒论》中“辨脉法”、“平脉法”及“伤寒例”三篇的认识基本沿袭宋代伤寒著作。明清时期“错简重订派”医家对“三纲鼎立”学说的认识以许叔微论述为主要依据。后世寒温汇通派医家沿袭了宋代伤寒著作对广义伤寒的认识。从中可以反映出宋代伤寒著作对后世伤寒学派的影响,说明后世伤寒学派对宋代伤寒著作有一定程度的继承,但是对后者学术思想的态度有批判的一面。在继承中批判,或是在批判中继承,这当是学术发展的必然现象。
  • 摘要:《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文辞古奥,自汉末成书至宋,《金匮》原文屡经传抄,错讹难免,后经宋臣整理,早失仲景原貌,经文难解之处较多.笔者教学实际中发现,当今《金匮》教材虽广纳百家,不断完善,但在原文释义上仍然存在一些牵强含混或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论述.作为《金匮》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达辨解经文疑难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自己做出贴近伸景原意、符合临床实际的解释.提出要以病为纲,相应条文前后合观,掌握仲景文法,留心经文夹注,把握《金匮》脉法特点,旁参汉唐古医籍。
  • 摘要:“病源”即“病原”,得病之原由。“候”是外候,一类病可有多种外候。《诸病源候论》对繁杂的外候进行了详细的汇录和考辨。以各种证候为主,将伤寒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证候,进行整理归纳,从横向方面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加以分析比较,使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相对固定的因症搭配关系从临床证候的形式中表现出来。隋代以后的大量医籍,在论述病因病机上,多先引《诸病源候论》之说,再进行自己的发挥。《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大型方书,无一例外。就连日本的《医心方》、朝鲜的《医方类聚)亦循此例。rn 中医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仲景的“伤寒”与隋唐《诸病源候论》医著中的“伤寒”显然有同有异,体现了中医学术发展既有承袭更多创新。在中国传统医学里,知识的确定性在于形诸文本,藉此流传,从而形成一定的范畴。即使这些知识有争议,且议而不决,只要有文本存在,便能流传,使文本化的知识化为中医传统知识宝库中的一部份。从汉末至隋唐,疾疫迭起,医者遂立意重新分类、定义疾病,厘清各病类之间的关系,当伤寒与时气、温病等逐渐分离而归属不同疾病分类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完全掌握或区分它们之间的分际.在医著中不免残留含混杂陈的痕迹,反映在《诸病源流论》伤寒病诸候中所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边际模糊但又有着一定的主次关系的疾病范畴。rn “伤寒”在中医古典医籍中被赋予了许多的义项,有时候确实纷乱无序,让人困惑。如果试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可推论这是一种被称为“伤寒”的疾病,主要与流行性出血热相关。一旦搞清了“伤寒”原来什么病,对于《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的理解就会方便得多,很多问题可迎刃而解。中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肉眼的医学,肉眼能够观察到临床最为直接的病人状态,并且在医学著作中进行了最为忠实的描写,这是今天认识古代疾病与临床证治的重要源泉。rn 《诸病源候论》就病证言,层层深入细分,说其共性,论其特征,溯述病源,学医者可得层次分明的概念,在实用性和方法学上都具有直接指导意义。但《诸病源候论》的重点在论述疾病的源候,所以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来看还不完整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有论有方,弥补了此不足,作为研究,应该互相参照,也许会更加方便理解。
  • 摘要:治未病思想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谓:"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就是示人有病早治,既病防变.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张仲景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之始终,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体系.其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确提出"治未病"概念,然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出要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使得"治未病"学说趋于完善.
  • 摘要:"合方"是指两首已知方剂直接相合或加减相合而组成的新方剂,与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不同,是一种特殊的组方形式."合方"的理论渊源出自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但《内经》并没有给出具体方剂.《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不朽著作,被历代医家所推存,"合方"一词,始载于《伤寒论》第23、25、27条原文下林亿等校注时所加的按语中.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使用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来治疗疾患,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那些临床大家,善于从纷繁杂乱的症状中抓住"主症"或提取出病机,熟练的运用合方来治疗疾病.1700多年前,仲景首创合方,笔者试从表里证进行分类,探讨仲景是如何运用合方来治疗疾病的.rn 从仲景运用“合方”治疗疾病可以看出,既有改变方药剂量直接相合成方的,又有通过方剂加减相合成方的,它们拓宽了单一方剂的治疗范围,有的还产生了新的功效,但其都是基于疾病病机的改变,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随证论治的精髓。仲景“合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历代医家出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合方,如三一承气汤、八珍汤、凉膈白虎汤、柴胡四物汤等等。现今,临床上出现了大量运用合方治疗疾病的验案,但合方理论亟待深入探讨,如果可能的话,无疑会给临床医家运用合方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为方剂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摘要:心下痞与恶寒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下称原文)中出现频次极高的症状,在临床上也非常常见.在原文中,心下痞与恶寒同时出现的条文亦有不少,本文将从分析原文开始,探讨两者的同时发生的联系,各自的病机。以及介绍了张仲景在心下痞与恶寒同时出现时所用的方药:桂枝汤、小柴胡汤、先桂枝汤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体会仲景的用药深意。
  • 摘要:叶天士为清代温病四大名家之首,首创卫气营血治疗温热病的大法.由其门人华岫云等整理而成的《临证指南医案》是反映叶氏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经典著作.书中诸多论述表明叶氏熟谙仲景学说,尤其推崇营卫和六经论治.其中,对于风邪侵及经络脏腑所致的"肝风"、"头风"、"眩晕"等中风病变更有独特的见解.叶氏提出阳化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集中阐释了真中风和类中风的病因病机和立法方药.本文阐述了叶氏"阳化内风"学说治疗中风类疾病的学术观点,并探讨其与仲景学术思想的关系.rn 叶氏中风理论的学术创见于伸景学术多有发挥而又有所突破,辩证上他力主内风为患,真正实现了中风外风论向内风论的转变。身中阳气之变动多与足厥阴肝木相关,而肝风之动又病及全身脏腑经络。总括而言,基本的病机是阳气的亢动和阴液的耗伤。对此叶氏灵活运用经方,去其温燥伤阴之品,多采甘酸甘寒,养肝肾之液,制亢动之阳。以复脉汤、黄连阿胶汤等纯甘之品壮水,熄风和阳;以酸枣仁汤、补心丹等清营中之热,敛摄神志;以麦门冬汤等清养阳明,抑其亢阳。并基于仲景的扶土抑木法和培土生金法,在中风病治疗中注重阳明厥阴同治之法,泄木安胃。总之,叶氏通过继承仲景学术思想,并旁及诸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阳化内风”学说,提出以肝肾阴虚为核心病机,通过滋养肝肾,柔肝熄风和诸多配合法来治疗中风病的新思路。
  • 摘要:阴阳毒,仲景仅以两条条文进行论述,而仲景论病向来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致使对阴阳毒的理解各自不同,而使其更为复杂.笔者细研相关条文后认为阴阳毒乃热毒入及血分之证,而根据热毒与血相结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分阳毒与阴毒进行论治.或言阴阳毒乃湿热毒虫所致,而蜀椒、雄黄以解毒杀虫,既然如此,则知蜀椒、雄黄当为阴阳毒方之主要,然何以阴毒却去之?或言阳毒为湿热虫毒而做而阴毒非也!从阴阳毒之阴阳的含义可知阴阳仅仅表示病位而已,故如此则可知阳毒为湿热虫毒在病位比较浅而阴毒为湿热虫毒所在病位比较深或阳毒初感湿热虫毒而阴毒为感受湿热虫毒已久!如果然如此,则病因无变-湿热虫毒,故治疗之时无论阳毒还是阴毒均当解毒杀虫,故知阴毒亦当与阳毒方之主药相同,然何以仲景于原文言“阴毒……治以升麻鳖甲溻去雄黄、蜀椒”,故知阳毒方之蜀椒、雄黄必不是为了杀虫而设。学习仲景之文,当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为目的,而不可因为病名而局限了仲景之大义。
  • 摘要:承气汤是《伤寒论》中下法的代表方剂,下法理论是从《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泄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等理论发展而来,广泛应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承气汤类方是在承气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在治法上有所拓展,有效指导临床.在承气汤类方诸多治法中最具特色的为肺肠同治,肺肠相合理论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素问·咳论》曰:"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 《灵枢·四时气》曰:"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伤寒论》虽未明确指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但从太阳病与阳明病的证候论述之中,却可以探寻到较多关于肺肠关系的体现和运用.因此,对《伤寒论》中肺与大肠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出体现“肺肠相合”的承气汤类方大抵是在承气汤基础上加上清肺、宣肺之品如杏仁、半夏、桔梗、瓜蒌等,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杏仁苦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祛痰止咳,下气平喘,润肠,桔梗苦辛平,入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因此在临证时依据肺肠相合理论,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灵活应用于临床。
  • 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如何提高失眠疗效是国内外医学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虽没有介绍论治失眠的专篇,而是散在于书中多处,但对失眠的辨治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目前也有不少医家学者从各自角度对仲景辨治失眠进行了解读,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值得后学借鉴,本文就对仲景辨治失眠的学术思想进行粗浅的解读.rn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涉及论述失眠的条文共35条,有明确治疗方剂的条文16条,现代医家根据这些条文的精神,将仲景论治失眠初步分为八型,分别是热郁胸膈(胸腹)、阴血亏虚、心肺阴虚、心肾不交、脾胃不和、阴阳两虚、肝胆郁滞和心肾阳虚。同时可兼夹痰饮、水湿、瘀血等。这种分类法主要是通过方一证一治法对应的关系来确定,如阴血不足,宜滋养阴血,方选酸枣仁汤等,希望可以找出简单易行的辨治方法。rn 《伤寒》、《金匮》中的失眠,多伴随神志异常,说明仲景已经发现,失眠可由神志异常引发,或可认为失眠本身就是一种“神乱”的表现。如百合病见“常默默,欲卧不能卧”,心水见“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黄疸见“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等,均是失眠伴有神志异常。rn 抓“主症”进行辨证是仲景辨证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失眠具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背后必定存在不同的病机特点,以此可作为辨证的切入点,拓展临床辨证思路。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主症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伤寒》、《金匾》中的“不得眠”、“不得卧”,虽然指向失眠的目的性很明确,但从“眠”和“卧”的汉字本义,并结合仲景原文分析,“不得眠”、“不得卧”等称谓,更贴近于入睡困难及浅睡眠状态。
  • 摘要:寒温(热)并用之“和”法,《伤寒论》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运用:一是作为治疗法则,针对病机相关的寒热错杂之证,采取“和”法治之,以解热化寒,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阳升降动态平衡的状态;二是制方遣药配伍的“和”法,或借药物的寒热相互制约而保持药物的功效,消除其寒热属性以符合病情的需要,或以与病情的属性相同的药物为佐药,以防主治药因与病的寒热属性相同而相互格拒而病不纳药影响治疗。《伤寒论》按照《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旨,创造性地对寒热错杂证采用寒热并用的“和”法治疗,成为治疗错杂证的重要方法和组方选药的根本法则。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掌握“和”法的机理和使用原则,选择归经,作用部位、功能恰当的药物,是正确运用“和”法治疗寒热错杂病证的关键。
  • 摘要:《伤寒论》对肺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辨证论治,在病证表现上,肺热除可导致肺本身证候外,还可以导致咽喉、皮毛、鼻窍、大肠等诸多脏腑器官组织的病变,这是由肺的生理功能特点所决定的。张仲景治疗肺热证,善用清散或清利之法,对后世治疗肺部疾患启发很大,其代表方剂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也成为后世临床治疗肺热证的常用方剂。
  • 摘要:《金匮要略》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云"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彻…","风痱"二字该如何理解.笔者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对其本质作一探讨.笔者归纳出“风痱”的本质:①为仲景所论“中风”病的一个类型。②其命名是病因与症状联合命名的。③病因病机为内有气血不足,外感风寒之邪阻滞经络或脏腑,造成气血壅塞,进而出现“四肢不收,神智不乱,冒昧不知痛处”等症状。④多种现代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症状可能与“风痱”相类似,但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 摘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建白虎汤,用来治疗阳明经证,随着《伤寒论》的广泛流传,白虎汤用之甚广,特别是后世温病学家,称其为"辛凉重剂",常化裁治疗各种证属中焦阳明的热证,但现行《伤寒论》第176条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中却出现了表里寒热的矛盾之处,历来医家也因此争论不休。rn 《伤寒论》中的“寒”可泛指一切外邪,但其主要论述感受寒邪引起的病变,寒易伤阳,且《内经》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仲景在六经病的论治中十分注意顾护阳气,即使是在多热证的阳明病也是如此,仲景通过此条条文意在提醒人们顾护阳气的重要性。
  • 摘要: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可引发多种神经及血管损害,DNB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膀胱逼尿肌无法随意收缩从而引发排尿困难以致于尿潴留、尿失禁.寻求DNB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并通过中西医手段干预,以期达到延缓其进展甚至治愈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DNB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候是肾阴阳两虚,阴液不足,气血不足不能濡养五脏、肌肉。DNB辨证属少阴病者,少阴阴阳两虚,阴液亏损,膀胱气化不利者拟用四逆汤合猪苓汤。或兼阳明有热者可合用白虎加参汤,或兼有少阳证可合用柴胡类方。属少阴病,少阴阳虚,水湿不化,肾精亏虚者,拟用真武汤。属阳明病,阳明热盛,腑气不通,气阴两伤,热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者,拟用加味桃核承气汤。
  • 摘要:经方一直是历代医家进行方剂理论研究的首选对象和模板.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现代科学语言诠释或解读经方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为更多人认可、接受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方法如仪器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血清药理学方法、数据挖掘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循证医学技术等日渐应用于经方药物研究,以揭示经方配伍效应、阐明经方作用机制,鉴定经方活性成分,探索经方物质基础,分析经方临床疗效等.总结目前研究经方的较为公认的成熟的新技术方法,有助于中医临床基础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
  • 摘要:本文主要对《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作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无论肝实肝虚皆可传脾,脾实脾虚也会影响于肝,这充分体现了《内经》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传变理论,而“治肝实脾”中的“实”,不是单纯一味补脾,而是指调治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健全,使肝木得以濡养。对于肝气虚弱或肝气郁滞者,即使未出现脾胃症状,在疏肝之时亦可加入健脾之品,治木勿忘安土,顾护中气,防患于未然,才不至于进一步发展成为“土败木贼,肝气日横,脾胃日败”(《临证指南医案》)的危笃之象,肝实者宜泻肝顾脾,肝虚者宣补肝固脾,肝病虚实虽当异治,然兼顾脾脏则一,故仲景开篇就提出“治肝实脾”重大治疗原则。现在看来,实乃上上之策,只有重视脾胃,顾护脾胃,才能使肝木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正常疏泄,才能防止肝病传变,使肝病早愈。明确脏腑的相互关系,对于实施正确的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至关重大,推而广之,余脏准此。总之,肝之为病,治脾为先,治病求本,注重人体的内在因素,重视气血生化之源、运湿之枢纽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仅在肝病的治疗中,提出了“调理肝、脾、肾,中州要当先”的治则,在杂病的辨证施治中也极为重视健脾运化,以“固后天之本”。这也充分体现了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和中医整体观的学术思想。
  • 摘要:狐蜮病,乃感受湿熟虫毒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病。本人认为:其是湿热毒邪侵袭肝经,腐蚀上下,以口咽、眼部、前后二阴腐蚀溃疡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病变以肝为中心,病理以湿热瘀久成“疮”,治疗原则以清肝湿热、燥湿活血、解毒疗疮。在继承金匮原方基础上,注重加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汤和土茯苓、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雷公藤等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另加板蓝根等清热抗病毒药。随着对狐蜮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加之多年临床实践与探索,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即在仲景辨证施治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学并参考西医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一套对狐蜮病辨证论治思维方法,从中看到了对古老中医继承和发展的思路。
  • 摘要:奔豚气一病,其临床表现一"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奔豚气的病因病机到底是什么呢?奔豚气病的病因确实是发汗,但奔豚气的发生却不是因为发汗伤及心阳所致。发汗需具辛温发散之力的药物,发汗的过程是使体内阳气向上升腾、向外发越的过程,简单说是个动气的过程。如果发汗太过就会导致气机逆乱,甚则动摇脏腑经气的根基,此言可谓不经意间道破了奔豚气病发生的天机。在仲景书中,桂枝、肉桂分的不是十分清楚。《伤寒论》中“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并未明言所加之“桂”是桂枝还是肉桂,其中前贤方有执和张璐就认为当是肉桂;另外后世的肾气丸中均使用肉桂,但在《金匮要略》的原方中用的却是桂枝,可见桂枝与肉桂,在仲景来说分的不是很清。如果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用的均是肉桂,目的即相当明确,就是要引火归元、引气归根,也就达到了治疗目的。退一步讲,即使方中用的就是桂枝,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其治疗机理。奔豚气主要是冲脉之气上逆。冲脉之气本易上逆,这恐怕也是冲脉之名的本义。肝主冲任,冲气之逆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也是前述《金匮要略》原文“皆从惊发得之”、“皆从惊恐得之”,重复以“皆”字表述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奔豚气的发生大多离不开肝郁、肝逆,而桂枝(桂之嫩枝)恰有条达肝气之功,另外桂枝汤中之芍药又有柔肝敛肝之功,这就不难理解两首方剂的方义了。关于奔豚汤治疗奔豚气的机理就更加明确了,那就是疏肝柔肝、清热下气、和胃降逆。
  • 摘要:《伤寒论》具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普遍原则,对后世中医辨证有很大启迪和指导作用.特别是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对各种外感或内伤疾病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并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针对复杂的、多变的疾病表现,强调分清主次;善于辨别真伪;探求疾病之本;治遵先后缓急,既强调辨证治法上的整体性,也体现了具体治疗时的个体性、动态性等灵活原则与方法,可谓圆机活法,值得探讨.《伤寒论》论治疾病的思路多遵《内经》《难经》之法则,但亦有其特创的治疗风格.《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从内之外者,调其内,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这是强调在治疗表里内外同病时,应按其内外之本末,辨其病势之盛衰,以确定先后治法.仲景将这种"内外先后调治"的治疗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伤寒论》的治疗中,并分别制定了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及表里同治的治法,《伤寒论》中有不少"先与"、"后与"等治法用方的表述,从表面上看,只是仲景对某些疾病的分步治疗或分阶段治疗,其实是体现了《伤寒论》论治法则上的整体性、个体性及动态性原则.
  • 摘要:张仲景非常重视误诊、误治的研究和总结,在《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将病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的防治紧密结合起来,把治法禁忌证、误治后的变证及其治疗、误治变证的预后、方药使用禁忌证、方药误用变证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伤寒论》和《金匾要略》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过程之中。其所述误治的内容涉及误汗、误吐、误下、误利小便、误火攻等引起的病变及后果,并以之警示后学。张仲景针对太阳病误治后所导致的各种不同变证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针对少阳病误治后出现变证提出的治则是“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就是医者应根据误治后病情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反映了辨证论治精神。此对于其他各种不同的误治后变证的处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提出要加强医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强化临床思维训练,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临证切记仲景告诫,谨防重蹈误治覆辙,准确把握病性,合理使用祛邪与扶正之法,勿犯虚虚实实之误,认真学习古代医籍中和现代医家有关误诊误治和医源性疾病的论述。
  • 摘要:2015年4月27日,在我校十二桥校区,举办了首次"金匮教学沙龙".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给金匮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了难得的面对面交流平台,而且带来许多课程教学的启示.老师和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仅解决了一些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学生更亲近和深入的交流,获得了更多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有用信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就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所需,中医学生通过《金匾》的学习就是希望提高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教研室多年来围绕这一教学宗旨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提出进行金匾特色杂病病案教学是训练辨证思维能力的较好途径,教材建设结合学生需求,更好的指导教与学,考核方式应该着有实效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辨治思维能力,借助数据手段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亦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和突破。
  • 摘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临床医学教育,对于《金匮要略》这样的中医经典课程,其课程特点本身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本课程中运用PBL教学法,是课程特点的需求.编写好PBL教案后就可以在小范围内先试用。在此过程中应当做好痕迹记录与评价反馈。课上做好讨论记录,每个学生参与情况评价,以及汇报记录。课下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及时收交作业。最终师生互相给予评价。一般顺序:第一幕播放→学生讨论记录→收交讨论记录→学生对总结的问题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第二幕播放→学生讨论记录→收交讨论记录→第三幕播放→收交讨论记录→课下拓展作业收交→师生互评。痕迹记录可以采取录像、照片、文字记载、幻灯片等形式保存。评价表分为小组学员自评或互评表、教师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分表、学员评价课程或教师的评价表等。从多方位评判一次PBL课程开展的是否成功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 摘要:本研究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具有化瘀泻热通络作用的抵当汤及两组拆方逐瘀通络水蛭虻虫煎剂和化瘀泻热桃仁大黄煎剂,对糖尿病心肌病变进行早期干预,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抵当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以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抵当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TGF-β1是诸多因素导致心肌纤维化最后的共同的中介物之一,如前述的AngⅡ,以及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等。TGF-β1的主要作用是激活纤维母细胞和产生胶原,引起心肌纤维化。Smads蛋白是目前已知的TGF-β1胞内激活的主要底物,介导了TGF-β1信号的胞内转导。体外研究也发现,高糖通过诱导心肌细胞TGF-β1和Smad的活化,可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有研究显示,心肌纤维化可被TGF-β1抗体抑制,提示抑制TGF-β1的活性可使心肌纤维化减轻。本研究中,发现抵当汤下调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下调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说明抵当汤可抑制TGF-β1/Smad通路,从而防治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值得提出的是,本实验发现全方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的水蛭虻虫组或桃仁大黄组,说明化瘀泄热通络治法兼用优于单纯的化瘀泄热或化瘀通络治法,其中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抵当汤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其在阻断AngⅡ的同时,下调TGF-β1和其下游Smad 2、Smad 3蛋白的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与发展。
  • 摘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治疗有较好疗效。本实验通过观察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大鼠变态反应性鼻炎血浆INF-y与IL-13含量的影响,并与扑尔敏对照,以揭示其疗效机制。AR是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以鼻粘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炎症反应。IFN-γ为Th1型细胞表达因子,IFN-γ为一种活性比较高多功能分泌蛋白,是体内最主要的具有双向免疫调节能力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在预防治疗免疫性疾病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临床资料也证实,IFN-γ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时使用有较好疗效。体外试验研究表明,IFN-γ能够防治变应性鼻炎主要作用机制是可以抑制Th细胞向Th2细胞方向分化,并可抑制IL-4促使B细胞合成IgE。Th2细胞过度分化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9、IL-10、IL-13等过度表达起重要作用,主要刺激体液免疫反应。IL-13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细胞和(或)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亚群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IL-13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诱导Th细胞向Th2细胞亚群分化,且能抑制Th1细胞亚群的产生。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浆中IFN-γ、IL-13含量水平明显异常,这是变应性鼻炎大鼠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所致,并且表明在变应性鼻炎大鼠中Th细胞的分化方向是向着Th2方向分化发展的,而Th2免疫应答增强,IL-13分泌增加,促进了炎症的发生发展。IFN-γ为Th1型细胞表达因子、为Th2类细胞因子中,通过研究表明麻黄细辛附子汤使IFN-γ含量升高,使IL-13含量降低,从而达到调节免疫失衡功能,增强Th1反应并且降低Th2反应,从而能够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 摘要:近五年来,我校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构建了以中医经典理论和知识传承为核心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本研究基于传承-实践-拓展,拓展了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的构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基于基于传承-实践-拓展构建了以《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等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为主,以《伤寒论与临床》等临床经典运用与拓展类选修课为辅助,以《经方体质与临床》、《金匮历节病与风湿免疫病》等经典医籍专题讲座等为补充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强化了中医经典理论和辩证思维的知识传承.在这个教学体系内,强调传承、实践拓展的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传承,首先是强化经典的课内外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建立起学经典、用经典的中医临床思维;其次是基于名老中医工作室等平台,对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周信有、于己百、王道坤等的学术经验进行继承。实践,勤于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基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系统传承周信有、于己百、王道坤等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二是本教研室教师的临床带教。拓展,横向拓展,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家学术著作的学术思想进行拓展。纵向拓展,前期,在入门阶段,通过中医经典专题讲座,引导、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学习兴趣,形成爱经典、读经典、背经典的学习氛围;中期,在学生学习中医临床经典必修课阶段,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经典医籍颂唱等,丰富教学内涵,提升教学效果:后期,对学生的后期学习进行追踪,通过中医经典专题讲座、学生座谈、指导毕业论文等形式,贯穿中医经典教育。三位一体,五年动态持续,反复强化,使学生能够在较高层次掌握中医临床经典学术思想和临床辨证思维特点。
  • 摘要:《金匮要略》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自北宋林忆等对《金匮玉函要略方》进行校订后,始成今日所见之"原本",其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首倡"以病为纲、病症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创制出许多疗效确切的经方,对后世的中医临床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但因其成书久远、流传过程中的散佚、汉语语法的改变等因素造成今天理解困难,故如何正确理解学习它对中医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学好医古文,精究《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互参,参考诸家注释。学习方法上要熟读背诵,方证互测,前后比较,重视方药的炮制、配伍和用法。最后要理论结合临床。
  • 摘要:本研究是将“自主学习法”与“微课”相结合。“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本教学团队已发表相关实践论文(李赛美:基于案例版《伤寒论》的自主学习方法尝试与思考,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2013,11 (13):102-106)。由于策划严谨,建立了小组与小组、个人与小组间成果分享关系。有利于个人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由于开放式学习,除基本要求外没有固定模式,给同学较大发挥空间。引经据典,理解与发挥均超出原教材模板范畴,充分发挥了同学的创造性。本教学改革尝试,立足于《伤寒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伤寒论>临床视频案例资源库平台,在近年“自主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分层互动讨论法”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基础上,引入“微课”理念而做出的初步尝试。后续工作,包括视频剪辑、文字翻录整理、视频配字幕,各案例独立构建“微课”,挂网再运用,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案例教学示范,以及教学拓展运用、效果跟踪评价等,均值得进一步期待。
  •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教育是高等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临床中医师、中医专业教育、科研及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中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从中医临床实践者、研究者和教育者三个层面出发,对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拥有的能力进行解析,认为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应包括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要加强传统教育,培育国际视野,锤炼实践技能。
  •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从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变革,其中"微课"以其形式丰富、跨越领域广而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教学手段.《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课程,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和方法.遵循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规律,借助微课的教学形式丰实《伤寒论》课程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有效方法.提出要突出“六经辨证”的理论内涵,以点带面深挖知识点,以案例为纽带贯穿知识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评价机制。
  • 摘要:济生肾气丸方药组成:附子(炮)二两,白茯苓(去皮)、泽泻、山萸肉(取肉)、淮山药(炒)、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各一两,官桂(不见火)、怀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半两.上味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本方所治之肾阳虚水肿,下肢浮肿,腰膝酸软,阳痰,畏寒肢冷,面黑淡白,面容憔悴,神疲乏力,尿频数或尿量短少等症,若病情严重,条件许可者,可到医院或西医诊所详细检查,确诊是那种疾病引起的水肿,以便对症治疗。从上述可知,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三:一是补阳与阴配伍,阴阳并补;二是补阴中配以桂附补阳,使阳生阴长;三是配以渗湿利水,共奏“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功,使阴平阳秘,从而达到既能增强肾阳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又能利水消肿的目的。适用于糖尿病肾病,肾源性水肿,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病症。
  • 摘要:中医学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在某种情况下,对于侵入人体的病邪也主张开放的态度,采用一种客观的、因势利导的方法,给邪以出路,而不是以封闭、围攻、对抗等方法来对待之."和为贵"的中庸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和合观念由四个方面构成:自然界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与人的和合、人体自身内外身心的和合,这四者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普遍和合"的观念.rn 什么是和合?人体五脏和合的关健在哪里?清·戴天章云:“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的目的是调和寒热表里虚实阴阳,用药物、食物之性或其他自然之法调机体之偏,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治疗痞证的代表方,它以调和脾胃气机为立法组方的要点,主治脾胃功能失调,斡旋失司,升降紊乱,致使寒热错杂于中焦,气机痞塞,心下痞满之症。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以中焦脾胃为中枢,半夏泻心汤通过调畅中焦枢纽,实有调畅全身气机之功,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广泛运用于临床。
  •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合并感染是一类特殊感染,其治疗较为棘手。寻根于《内经》,效法于《伤寒论》,依据“阳气圆运动”理论,朱教授以“一气”统病,基于“一气”论人、“一气”论病及“一气”论治之独特思维,首倡“消渴外感”之名,首立论治之法,执“气郁邪伏”之核心病机,强调治邪以“导”、固本以“运”,分期论治;此法验于临床,疗效满意,又可化繁为简,而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理念。
  • 摘要: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医从病因病机着眼,总以补气养血,祛邪通络为法,调节面部经络气血运行,改善面部肌肉肌力,从而达到治疗面瘫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面部属于阳明、少阳经循行之处,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循经取穴,局部与远端相结合,激发经络之气,促进气血运行,通经活络,直达病所。常用穴位:局部多取风池、翳风、颊车、地仓、牵正、迎香、水沟、阳白、攒竹、四白、巨髎等;远端取穴如双侧合谷、太冲等。操作手法,一般认为,病初期,以实证为主,治宜用泻法,以祛其邪;病后期,外邪已祛大半,正气亦损,酌情施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无论急性期、缓解期,还是后遗症期,面部穴位手法总以轻灵为好。尤应注意在急性期面部腧穴宜浅刺、弱刺激,不宜用透刺、强刺激。在针刺治疗中,恰当选择电针对面瘫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腧穴、波形、刺激量和适当的治疗时期。需要指出的是,针刺治疗面瘫也要辨证论治,须有整体观念,全身调理。早期,辨证多属实证治以祛邪为主;病变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瘀之证,治补气活血,通络祛瘀为主。rn 中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好作用,主要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多以活血、祛风、化痰、通络、补气力法,随证加减。黄芪、当归、白附子、红花、桃仁、全蝎、蜈蚣、防风、白芷为常用之药,牵正散为常用之方。临床也往往采用内服中药、外用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意在针药内外兼治,针刺直接治疗局部,可促进病处的气血流行,迅速祛除头面风痰,中药可进行全身调节,使正气亏虚得以补养,筋脉之缓急得到平衡,喁僻归正,颜容恢复。实践表明,针药结合是更能增加和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从临床情况看,本病的痊愈与病程及病情轻重有明确的关系,即病程愈短、病情愈轻,疗效愈好,反之则疗效差。因此,对于本病,应在早期病情轻浅时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 摘要:当归芍药散是《金龟要略》妇科篇的重要方剂之一,其适应症有"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和"妇人腹中诸疾痛"(《妇人杂兵脉证并治》),两处均以"腹痛"为着眼而导致腹痛的因素,虽然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过度,或饮食劳倦、痰饮虫积为患等的不同,在病位上则有在上在下,在脏在腑之分,在病性上则有寒热虚实之别.但是尽管致痛的因素是错综负责,而其总的机制不外乎气血失调、经脉不通或不利,以致筋脉失养而已.故治痛之法,在审因论治的基础上,不外乎疏通经络,宣导气血之法,从而达到"通而不痛"、"养则能柔"的目的,本方所治之痛,出在妇人妊娠和妇人杂病篇中,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妇人之所以腹痛,自然和气血的失调有关,从本方药物组成来看,方中重用芍药和营养阴,敛肝止痛,佐以当归、川芎调肝和血,更配以茯苓、白术、泽泻健脾渗湿.综观全方,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力,是寓通于补之方,凡是肝郁血虚.脾虚湿困,以致肝脾不和,气血失调而发生的腹部疼痛,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本方常用于先兆流产(胎动不安、滑胎),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痛经、带下、胎孕、月经不调、产后等的病变.如果运用得宜,都有很好的疗效.
  • 摘要:大柴胡汤源于《伤寒论》,是柴胡剂群的重要方剂之一,组成为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主治少阳病未解,邪入阳明经化热之证.方中重用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酸苦涌泄,能于土中伐木,平肝胆之气逆,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大黄配枳实,行气消痞,犹如半个承气汤,以泻阳明之实热;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全方以和解为主而兼泻下并用,既不悖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表里同治,使少阳阳明之邪得以双解,故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包括三叉神经痛,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大柴胡汤既可疏肝胆气滞,又可荡涤肠胃实热,既治气分,又治血分。以上各个病案虽病种不同,但病机趋一,均可从少阳阳明合病论治,使用大柴胡汤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在实际临证中,大柴胡汤不仅可用治多种急性胆道疾患或其他消化道疾病,而且凡是属于肝胆肠胃不和、气血凝结不利,只要其证候与本方证相符者,均可考虑使用。
  • 摘要:根据慢性难治性肠胃病病机特点多兼湿热相杂,虽可以湿为主,但“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易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因其主要表现在肠的病变,更易于热化,甚至燥化入血。故李师在临证时,无一例外去附子、桂枝、细辛、干姜等大热之品,根据湿热比例,而变化温阳的药物和用量;此外,在养血活血方面,由于当归性甘温,故李师易当归为生地、阿胶、赤白芍,甚热偏重时,用茜草、槐花、紫草等凉血止血。这些都与慢性难治性肠病湿热互化的病机相关,恐其用药过于辛温,助其热化和燥化,而行加减变通之法。至于苦味药的变化,李师首选黄连、黄芩,这是由于湿热证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之故,酌情可加入黄柏。此外,若热象已显,则佐用生甘草助以清热,反之则用炙草固护中气。慢性难治性肠道疾病病程缠绵难愈,可能既有遗传免疫因素,又有肠道炎症感染,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故并非某一种单独疗法所能奏效。寒温诸论,源流相承,一体两面。李师学兼寒温,经时熟稔,强调用方务当紧扣病机,法因证易,方证相应,知守善变,寒温并举,务以灵活机变为要。
  • 摘要:本文以5则验案从症状、经络、脏腑、病机等方面体现李赛美教授应用小柴胡汤的思路,据此总结小柴胡汤应用指征如下:①患者主症符合少阳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或小柴胡汤或然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辨证符合少阳证者。②病位处于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可用小柴胡汤,如头颞侧痛、太阳穴周或脸颊痤疮、胸胁疼痛、一侧肢体麻木疼痛等。⑨病位与肝胆相关,如肝区疼痛、肝血瘀阻、肝郁气滞、胆火内郁等,皆可用之。④病机为枢机不利、表里不和者,如失眠属阳不入阴,寒热交替属枢机不利者。⑤症状复杂而总属气机不畅、表里不和所致者。李赛美教授曾言:“清清楚楚小柴胡,不清不楚小柴胡”。“清清楚楚”指小柴胡汤证有明确的指征,凡遇符合少阳提纲证或小柴胡汤证者,皆可用之。“不清不楚”言小柴胡汤证症状复杂繁多,当无方可用或小柴胡汤证不明确的时候,亦可选取小柴胡汤以调理枢机为用。
  • 摘要:大柴胡汤绝不只为少阳阳明合病而设。笔者认为在《脉经》中,典型的少阳阳明合病的条文只有“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汤下之……”一条。《脉经》版本的《伤寒论》对大柴胡汤的应用多有发挥。大柴胡汤清下并用,当邪气侧重于少阳经时,可清解少阳邪热;当邪气侧重于少阳腑实或阳明腑实时,又可攻下阳结腑实。但其病机总不离气机失常,热盛火郁。在临证时,当秉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用大柴胡汤时酌情加减,如此才能更加贴合病机。
  • 摘要:少阳之经统括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两个经系。少阳之上,火气主之。少阳又为开阖之机,主内外交界之地带,手少阳经及其三焦,外应腠理,水火之道路,主气、主质为火。胆为阳木,三焦为火脏,水道出焉。故少阳受邪,多受本气制约而从火化,气机亦易郁遏,水液停聚而与相火相争为患,而见寒热水火交阻为病。足少阳胆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姚荷生先生对《伤寒论》以六经结合八纲分类病证,并结合六经各有主气,区别主证类与变证类。所谓主证,即指本经主气太过成为病因干扰本经生理所致的病证。而变证即是本经非主气为病所致的病证。
  •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源于拉丁文,在中医文献的记载中,张伸景和巢元方所论的“阴阳毒”从症状和预后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期较为相似。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80%以上会出现皮肤损害,属于中医“温毒发斑”、“血热发斑”等范畴中。病因病机方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多由素体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导致正气不足,复受日光曝晒或感六淫邪气、毒热而诱发:其证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毒热外侵为标,热毒入里,燔灼营血,瘀阻经脉,伤及脏腑,正不胜邪,毒邪犯脏,蚀于筋骨则可发病。本案患者得病16年,病情迁延,日益加重,气血津液耗伤严重,但来就诊时表现以腹泻、水肿为主,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津液代谢失常为主要表现,以肝脾不调为病机枢纽。就诊时腹泻之症甚急,1日20-30次水泻伴腹痛,使本虚之阴液大量亡失,故急需止泻,顾护阴液,方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疏肝健脾、清热止利,加仙鹤草增涩肠止利之功,桔梗、生黄芪升提气机以止泻利,因此迅速止住腹泻以防阴液亡脱。而泄利止后,由于出水量骤减,故腹水即涨,水肿加重,故治肺脾肾三脏,通调水道,使水运复常。利水时过用补益之品则阻碍水行,故需控制扶正药比例,虽用当归芍药散,但全方以利水为主,加木香、厚朴通畅气机以利水行;大腹皮、冬瓜皮、赤小豆、泽兰利水除满;山茱萸、女贞子、赤芝、党参温补元阳,化气行水,使水从小便而解;桔梗、生黄芪升提气机,知母益阴防气阴亡失。患者水肿减轻后,标证已缓,则治本为主,调和肝脾,益气养血,当归芍药散为主方加减。
  • 摘要:笔者将以太阳、少阴二经作为切入点,对吴佩衡先生运用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对《伤寒论》的研究心得进行论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此方在《伤寒论》中的唯一一条条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方临证运用范围窄。守好太阳门户,把握少阴枢机是从六经气化及标本中气的高层次对《伤寒论》中太阳、少阴二经的生理病理传化规律,以及应对治则进行的总结。这是从病机的高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临证把握病机,则无论病证如何变化,均可达到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辨证论治最高境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必先五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谨守病机是临床辨证思维模式中的高级思辨模式。阅读研究经典,掌握六经气化,熟悉六经标本中气气化规律及转变规律,是达到病机层面的高级思辨模式的一条捷径。如能用之于临床,并效之于患者,则离医之大成者不远矣。
  • 摘要:《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治病之法有如此论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傈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内经所载的这些治法,可以看作是举例说明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其高者……,其下者……"明显体现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治疗思想与方法,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启发.作为对内经有所继承发展的仲景来说,《伤寒论》不但反映了内经的思想,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运用.仲景精于辨证论治,对证侯加以分析总结,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角度出发,继而指导遣方用药,具有"法随证立,方随法出"的特点.对于某些病证,"法"的确立,又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考虑病邪的来路,病邪的发展规律,病邪位置所示邪去正复的趋向,结合正气抗邪,人体机能向愈的趋势.这里所说的"驱邪外出",不单单指将外感六淫邪气驱除体外,也包括消除人体的病理产物,从根本上说,是指将疾病下阴阳失衡的状态恢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治疗用药思想,是体现中医治疗疾病,遵循自然规律,治法巧妙的精华所在.
  • 摘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26条,原文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方药组成: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此方的煎服法在原文中论述如下: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中是用于治疗湿热兼表发黄的方剂。其基本病机为湿热壅滞于里,兼表邪不解,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于肌肤。本方功用清解湿热,发散表邪。方中麻黄、杏仁、生姜以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以退黄;炙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合药成方,为宣散表邪,清利湿热,表里合治之剂。对于本方的配伍,古代医家亦有精辟论述,如尤在泾云:“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于里也。故与麻、杏、生姜之辛温以发越其表:豆、翘、梓皮之苦寒甘以清热于里;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水气也。”近代名医冉雪峰曾评价此方曰:甘凉清润,和中安中,寓发散于凉润之中,发热痹气,方较越婢汤更为驯柔,适用于湿热郁遏,表卫之证的肾炎。
  • 摘要: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原文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桂枝汤原方具有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与滋阴益阳、调和阴阳的基本功效,主治病证以表证为主,病位以肌表居多,病性主要属虚属寒,尤以脾胃虚寒居多;有3首类方主治外感病证,但是其中的栝萎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主治的病证既是外感又属内伤;有5首类方主治内伤杂病,即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治疗奔豚气病;小建中汤甘温建中、调和阴阳,治疗阴阳两虚、偏于阳虚的虚劳病;黄芪桂枝五物汤甘温益气、宣痹通阳,治疗血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镇摄纳,治疗阴不敛阳、阳不固阴的虚劳失精;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调和营卫、益气和营,治疗营卫不和兼气营不足证;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宣阳除湿,治疗营卫不和、阳郁湿滞的黄汗病。上述病证情况说明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益阴和阳的功效,加减化裁也宜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在病性方面,桂枝汤类方的主治病证仍以虚寒为主,特别是内伤杂病,但也不排除可以应用于实证、热证,如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样的方证虽少,但启发意义很大:即主治虚寒病证的桂枝汤,经过适当的加减化裁,可以治疗实证、热证,无形中拓展了桂枝汤的使用空间。桂枝汤类方主要出现了四种化裁方式:减量(味)、增量、加味、合方。
  • 摘要:自术附子汤证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74条和《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篇第23条.两书原文叙述略有差异,文义一致.《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篇23条:"若其人大便硬"为"若大便坚",另《金匮》的去桂加白术汤方名在条文下改为白术附子汤,而药量及用水均为《伤寒论》的一半.对于本条历代医家争议较大,本文力图从桂枝使用禁忌上阐释本条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桂枝附子汤证和白术附子汤证均是治疗风湿兼表阳虚。桂枝附子汤为风湿犯表,卫阳不足;白术附子汤为湿邪闭郁,卫阳不足,肺失宣降,大肠传导失司。去桂枝的意义是桂枝解肌,不适用于营卫闭郁;加白术,却是运用苍术祛风湿的功效。
  • 摘要:根据现有循证医学得出的临床证据表明,痛经临床常见证型有冲任虚寒夹有瘀血的温经汤证;瘀血阻滞、寒湿凝滞的桂枝茯苓丸证;肝脾失调,气血瘀滞湿阻的当归芍药散证;阴液不足,筋脉失养的芍药甘草汤证;营血不足、寒凝经脉的当归四逆汤证:肝失疏泄,阳气内郁的四逆散证。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及证据评价,提炼出痛经用《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呈现出一定趋向性。由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和四逆散的证型很可能是痛经在现代临床环境下的主要证候表现。
  • 摘要:伤寒太阳病表邪未解入里与阳明经湿邪相合,湿热郁遏发黄者,用此方为其正治;若不黄者,只要是外有表邪,内有里湿者,乃至不兼表证,亦可运用本方加减治之,实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证扩展之用法。故本方在临床上,举凡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周围血管科、耳鼻喉科、五官科等,若见湿热瘀遏病机者,皆可用之,应手获效。
  • 摘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皮肤腠理是人体卫外的屏障,具有渗泄液体、合聚元气、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皮肤损伤不仅会影响体液的流通,使卫外功能减弱,还会导致外邪侵入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甚至影响全身机能,造成恶性循环。紫草油是中医外治皮肤病的常用药剂之一,通常采用香油或豚脂将紫草文火煎熬或泡制后滤过而成。王师认为:香油甘凉,紫草甘、咸、寒,二者相配,既有凉血解毒之功,又有缓和滋润之效,可清热止痛、祛腐生肌,使腠理整合,恢复卫外功能。临证配合内服方药,外用紫草或配伍他药煎油,疗效显著。
  • 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中医古文献并未见到对该病名的记载,目前普遍认为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关于其病机现代医家大多认为瘀血为本病最基本的病理因素,而其他相关病机皆在此基础上产生。《外科证治全书》载有“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而致”。疱疹初起多因本案例患者虽有湿热羁留,脉络失畅的邪实的一面,但仍以气阴两虚证为主。首诊处方虽兼具清补之法,但君药首推重用之芍药甘草。“芍药甘草汤”源出于仲景《伤寒论》,用以治疗阴阳俱不足的人误服桂枝汤后引起变证,已用甘草干姜汤复其阳,使“厥愈足温”而阴未复者,用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组成以复其阴的一条方剂,为阴不足而致“脚挛急”的人而设。条文虽未明言其止痛之力,但能治“脚挛急”,显然亦说明该方有一定制痛之效。此外,汗后气营皆伤,筋脉失养而致身痛的桂枝新加汤证中亦有重用芍药,柔筋止痛之意,其理可参。
  • 摘要:本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分析王庆国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统计显示,处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炙甘草、法半夏、炒黄芩、干姜、煅牡蛎、党参、川黄连、蒲公英等。处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①炙甘草、法半夏,②炙甘草、益智仁,③炙甘草、干姜,④炙甘草、煅牡蛎,⑤炙甘草、川黄连,⑥炙甘草、炒黄芩,⑦炙甘草、党参,⑥炙甘草、蒲公英,⑨法半夏、干姜,⑩法半夏、煅牡蛎。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关联度较大的药物组合有:川黄连_龙胆草、蒲公英_生白术、吴茱萸_蒲公英、全瓜蒌_冬瓜子、苍术_乌药、苍术_柏子仁、苍术_草果、肉豆蔻_柴胡等。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萎缩性胃炎新处方有:①蝉衣_党参_夏枯草_柏子仁:②全瓜萎_龙胆草_千姜_柏子仁;③生甘草_竹叶_炙甘草_龙胆草;④白芍_马齿苋,煅瓦楞子_甘松_法半夏;⑤沙参_麦冬_太子参_焦山楂_黄精;⑥肉豆蔻_葫芦巴_防风_蒲公英;⑦当归_生黄芪_丁香_吴茱萸_补骨脂_五味子;⑧益智仁_少仁_陈皮_苍术;⑨砂仁_生姜_乌枣_煅牡蛎;⑩焦神曲_炒麦芽_白术_黄精等。rn 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开展王庆国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获得了既往传统医案整理和统计学研究未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为王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学术经验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了参考。当然,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得到的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等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数据挖掘方法亦有其局限性,需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评价。同时,本研究过程亦表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深入分析、挖掘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摘要:当今临床上,大承气汤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不胜枚举,其治疗疾病种类主要体现于消化系统及肺系疾病方面,并有较完善的理论支持、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对于一些非常见疾病,大承气汤的运用虽己取得部分临床验证,然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仍需要更详实的临床及实验数据为其提供有力的佐证。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深入研究,临床以及科研人员对中医、中药、经方验方的临床研究与运用亦进入了全新的时期。作为古代先知们智慧的结晶,对其的研究发展与运用仍是沧海一粟,仍有许多路要走。相信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与临床及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对《伤寒论》的理解会不断到达新的高度,古人的智慧将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中医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西医实现更好更有效的结合,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保障。
  • 摘要:仲景学术作为中医理论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工作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单一学科的研究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科研的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为仲景学术研究带来了不同的着手点与视角,本文从相关发表文献质量,传统研究,中药学,方剂学,药理、药效学,代谢组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来对仲景学术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摘要:《伤寒论》中无朱雀汤之名,而有朱雀汤功用之实,但由于时代久远而不可得知。所以就目前来看,关于朱雀汤的存在与否,遗失的可能性更大。朱雀汤的方药组成,据文献记载,是黄连阿胶汤的可能性大,《本草纲目》与《医方考》朱雀汤或朱雀丸的记载,笔者认为可能只是同名异方,与《伤寒论》所指不是一方。有些观点无从考究,尚需考古发现探究真实性。
  • 摘要:《伤寒论》原文,在180条提纲证前后,分别有“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79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条),这两条均提到了“实”及“大便难”,“更衣”是古人如厕的雅称,“不更衣”即“不大便”之意。所以,从提纲证前后的原文也可以看出,仲景在这部分重点讨论的就是胃肠干燥,大便闭结的“胃家实”。所以阳明病虽然有热证,有虚证、寒证,但辨证的要点是以“胃家实”为特点的腑实证为主。对应的治法当然就是“下法”,阳明病篇共计83条原文,讨论下法辨证的原文多达几十条,涉及三承气汤、麻子仁丸、蜜煎方、导下法等诸多方证。所以,阳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胃家实”,其最终的发展趋势是燥化成实而形成腑实证。因此,正确地辨治腑实证,适宜地选用攻下剂,就成为阳明病论治的关键。对此,有注家认为,“胃家实”应当把阳明热证(过去称阳明经证)之白虎汤证也涵盖进来。纵观历版《伤寒论》教材,包括现行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均持此观点,即“胃家实”是阳明热证及实证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笔者以为,此观点有所不妥。一方面,从仲景在阳明篇的行文来看,众多原文讨论三承气汤及下法辨证,所以其要阐发的重点即是以“胃家实”为特点的腑实证。而以白虎汤、白虎加参汤为代表的阳明热证多出现在太阳病篇,仅在阳明篇的两条白虎汤证,也称为“三阳合病”。所以,从清、下两法来看,仲景在阳明篇重点讨论的是下法。另一方面,从“实”的含义也有所启发,“胃家”是消化道,胃家要实,必须要有物存留,而白虎汤证肠胃中并无积留的宿食粪便,所以不能称之为“胃家实”。第三,抛开“胃家实”的含义,主观上把“胃家实”涵盖众多证候,岂不使其失去作为提纲证“执简驭繁”的意义了。太阳病提纲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仅是太阳经证之提纲,哪里包含太阳腑证呢?所以,不能被提纲证的核心地位所桎梏。
  • 摘要:《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疟疾》附《外台秘要》方:“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方名虽不一致,但其组成完全相同,均为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萎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本方为仲景名方,应用得当,疗效卓著,因此颇受历代医家推崇。但正因如此,形成了对病机认识诸家争鸣的局面。如唐容川、沈明宗,以及目前高校《伤寒论》教材均主张:其病机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成无己、汪苓友等支持少阳病兼津液内伤,刘渡舟教授认为是胆热脾寒,胡希恕先生则提出半表半里阴虚寒证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致使后学者无所适从,反而制约本方的应用。上述观点的产生,除因各家秉持理念不同外,还与各自是否临床应用、如何应用有关。有的仅仅依据理论分析而无实践支持,有的依据原方、原药量配比的应用,有的则依据化裁后的应用。显然,第二种情形提出的观点比较可靠,亦符合仲景原意。第三种情形得出的结论亦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供活用时借鉴。从前述分析与胡老宗原方、原药量配比的应用看,笔者认为胡老的观点较为恰当,而且在临床上更容易把握和应用。半表半里既表明病位,又提示正气亏虚,也揭示邪热的存在;阴指本证属阴证;虚指正气亏虚,即津伤阳损;寒指阳损而出现的寒象。三阴病皆阳气亏虚,太阴病、少阴病均仅见寒象而无热象,唯独厥阴病因邪居半表半里,无直接出路,郁滞化热,而寒热并存。本证主要病位在半表半里,且寒热互见,既无太阴病提纲证,叉无水湿痰饮,故归属为厥阴病。其目的与意义在于可以遵照“首辨病位、次辨病性、最后辨方证”的原则来应用。
  • 摘要:利用自建的《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任意单味中药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此药借助复方治疗所有疾病的基本分布情况,得到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的频数.通过对所治疾病的分类归纳,再与历代本草和2010版国家药典所记载的药物功能主治比较,运用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反推药物的基本功能,得到对药物传统功能的整体认识,借此发掘陈皮的潜在功能.
  • 摘要:笔者将结合云南特殊地理气候,从阳气的化生、收藏与损耗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吴佩衡先生的扶阳学术思想在云南普遍应用的缘由.生活在云南的人易患阳虚证,有其独特的地域影响,北方风寒易伤阳气,江浙、巴蜀等地湿重又易郁遏阳气,然云南是由于人体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造成人体阳气处于一种特殊的悬浮状态,在此环境中阳气的生长与收藏都不足,阳气易耗,如不能及时调节,则易成为阳虚的病理状态。所以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把握这一规律,不盲目清热、不简单补阳,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以使阳气更好地生长收藏,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 摘要:南阳是一个古老而厚重的地方,早在40万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勤劳智慧的南阳人民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形成了独特厚重的南阳区域文化.仲景一生只所以能够折射出亦善亦美、亦医亦药、亦儒亦佛、亦哲亦博、亦吏亦黎、亦破亦立等许多文化元素,无不得益于南阳区域文化基因.本文从从《讲经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儒文化,从《驯象图》看张仲景与南阳佛文化,从《星象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历法文化,从《纺织流程图》、《稻谷种植收获流程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农文,化,从《长袖舞》、《折腰舞》看张仲景与南阳娱乐文化,从《宴饮图》、《投壶图》看张仲景与南阳酒文化,从《朱雀图》、《白虎图》看张仲景与南阳民俗文化,探析南阳区域文化对仲景及仲景医学体系的影响。从《野史》、《杂记》及《伤寒》、《金匾》原文,张仲景与南阳官文化,张仲景与南阳医文化,张仲景与南阳药文化,张仲景与南阳方言文化,张仲景与南阳水文化,张仲景与南阳饮食文化探析南阳区域文化对仲景及仲景医学体系的影响。
  • 摘要: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历代医家之准绳,为高明中医学家必读之书。在《张聿青医案》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取法张仲景的痕迹,或取张仲景辨证立法之意而不拘泥于其方;或取其方而不限于伤寒之病证,扩大了经方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或将经方与时方融于一炉而应用。综上所述,张聿青的学术思想深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术思想的影响,而且特色鲜明。
  • 摘要:"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是以研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题,尤其以继承发扬"伤寒泰斗"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特点,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内、妇、儿科疾病而著称的一个学术流派,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学术思想、显著临床疗效,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本文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发展特色、建设实践及发展思路进行介绍。首先,由于室站工作人员都是在完成教学、科研、临床等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任务,并且本室站没有专门的经方临床基地,因此,今后将着手依托于其它项目申请建立经方临床基地和经方病房,并尝试专门设立“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经验传承的研究生培养方向,招收有一定中医临床实践基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便脚踏实地传承刘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其传播发扬光大。其次,“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今后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刘渡舟名家研究室网络传播平台,并继续收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四代传人及历代伤寒名家的生平及学术资料,编撰“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全书,这不仅需要适当的经费支持,尤其后者更需要稳定的人才队伍。同时,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精华也需进一步系统梳理,以便更好的传承发扬。
  • 摘要:《金匾·胸痹心痛短气病》第三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括萎薤白白酒汤主之。”该条论述胸痹病的主(典型)证、主脉及主方。显然,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乃胸痹主证或曰典型证。仲景将胸痹病置于心痛病之前,并强调其典型之症为“喘息咳唾”,这足以证明肺阳虚在胸痹病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或曰主导地位。人们常说“气为血帅”,但实质上亦可以说“肺为心帅”,这是指生理状态而言,但在病理状态下,胸痹病的形成过程尤其如此,即肺病反侮于心导致心病,最后形成肺心俱病,胸痹病乃成。
  • 摘要:《伤寒论》论述少腹证的条文共有7条,症状描述共有5个,即少腹满、少腹硬、少腹硬满、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前4个俱在太阳病篇,后一个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其病因均与太阳寒水之气有关,但具体病机又有所不同,笔者从太阳寒水标本病机试对其进行初步解析,同时结合临床探讨其应用.少腹诸证为下焦证,如少腹证因小便利与否不可确定时,但若伴见“如狂”等精神不安症状时,可确定为太阳病之下焦瘀血证。正如《内经》所云“瘀血在下,使人发狂,瘀血在上,使人善忘”。少腹诸症状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有关,涉及疾病,男性多为前列腺、睾丸、会阴诸器官疾患,女性则为盆腔、会阴诸器官疾患。临床上男子前列腺疾病者,女子有盆腔疾患病者,从太阳病认识,其与太阳伤寒有关,即前列腺疾病和盆腔疾患病多与外感有关,为伏邪致病,其病性若为寒,其治可与温经散寒或通阳化气。其病若为热,见少腹硬,少腹满,少腹急结,少腹硬满等症,且有多语、反复语等等如狂之表现,其治可用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逐瘀清热之剂。
  • 摘要:中医学认为人与环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的饮食起居情绪等活动都应是处于一种和谐、协调的状态,健康是人类、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国哲学"和为贵"的思想、实现于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之中,具体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可探知“和”之原理,即表与里、寒与热、燥与湿、虚与实、营与卫、气与血、阳与阴以及有制约关系的此脏腑与彼脏腑(如肝与脾、胆与胃、胃与肠等)的和谐关系(健康状态)失和而发生病变,仲景认为治疗此种病变,必得纠正“失和”之状态使之“和”则病能解。
  • 摘要:近年来,有医者受日本汉方医家的影响,极力推崇方证相应,这一热点问题受到青年学生及临床医师们的关注,产生出许多片面认识,将方证相应看作是中医临床基本诊疗思维和方法,进而影响到《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学习.为“经方”而学习《伤寒论》,还是为“辨证”而学习《伤寒论》,是当前所谓方证相应研究热点的分水岭。运用各种方法寻求临床诊疗的规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若否定《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脏腑经络学说、阴阳气血理论,忽视中医学整体性、动态性的辨证思维特点,必将使方证相应研究走向歧途。
  • 摘要:中药的四气,是说明药物功能疗效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可以从四气来反推药物的功能疗效作用.而经方的寒热属性是方中药物四气的综合体现,因而明确方剂的寒热属性对于方剂的理解和把握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方剂的寒热信息,多是基于药物的寒热信息来推断,而药物的寒热信息,历来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文献资料中,是一种理论信息,如何找到文字层面上寒热良好的可视化视觉表达方式,如何将其在计算机屏幕上有效地呈现出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本文以经方的寒热属性为切入点,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建模,并根据色彩理论与其关联映射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直观的展现中医方剂寒热属性,为实现方剂信息化、数字化研究探索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 摘要:自然科学的学科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医学原理通过数学来表达,往往使人一目了然。《伤寒论》的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各方证之间的关系使用坐标系来表示,不仅通俗易懂,便于执简驭繁,同时展现了《伤寒论》完美的数学结构与简洁之美。《伤寒论》条文大都出自临证实录,所以有些方证单从条文内容难以把握,如在坐标系的定位上看,就容易领会。rn 笔者对伤寒六经中比较复杂的表里寒热虚实变化进行疏理,本文将里证的各代表方证以几何图形坐标系进行表示。因为中医学是非线性科学,表里之间的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呈曲线联系,太阳病表证的发展变化及与少阳病、阳明病、三阴病里证的关联,是呈三维曲线变化的;加上病证的因时变化,可能显示为四维动态图象。《伤寒论》中许多复杂的方证可以是多点的立体标记;表证与里证之间的各证并非单线条相关,而是呈网状联系。所以表达《伤寒论》各经病的相关性及各方证之间的曲线变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点多线的弯曲图形,要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图解是非常复杂的。
  • 摘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引起全球"精准医疗"的发展热潮.现代医学"精准医疗"的概念,虽然在发展历程和技术运用上和传统中医有本质区别,但医学本身都是治病救人,最终针对的都是个体.在提高诊疗过程中信息的有效性、诊断的准确性、用药的精确性等方面,中西医都有同样的追求目标.《伤寒论》是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开创的六经辨证体系,很好地诠释了"精准医疗"的理念.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深入理解六经辨证中"精准"的含义,对提高中医素养大有裨益,亦可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精准性.rn 《伤寒论》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其根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神津液等生理病理变化,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是对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病症,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成三阴三阳六经病,然后进一步病下分证,方证结合,诊断处方。《伤寒论》写作风格以言简意赅为著,其据证遣方,随证化裁,皆取简避繁,寓意深奥。词句之间,均体现出中医诊疗的精准性。rn 随着《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深入研究和仲景经方的广泛应用,其诊疗范围已经在当代不断扩充,六经解百病的态势己逐渐形成。然而,现代临床运用经方进行辨证时,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主证难抓,辨证困难,给临床医师尤其是初学者辨证造成困难。笔者认为,未来若要提高经方运用的精准性,有三个方向可以努力:第一,扩充主证范围。现代人常有的症状和体征已与古人有所差异,这需要经方研究者对己有《伤寒论》条文进行细化和补充,以便在现实临床中更好的进行运用。第二,扩充辨别疑似。不同方证和不同病机,在现代人身上的不同表现,需要进一步细化鉴别。第三,扩大定量分析的应用范围。对多个主证的消长关系进一步定量,以及对同一方剂取不同药量所对应主证的不同进行总结分析。rn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应用,现代医学逐渐发展至基因水平、个体水平的精准医疗。从概念层面而言,中医实际上一直未离“精准”,《伤寒论》辨证论治即是为其开了一个好头,也树立了一个标杆。当代中医人应该进一步提升自信,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准性”诊疗的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摘要:水肿是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出现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等局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学的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肾源性水肿、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刘渡舟教授认为:水为有形之邪,其性寒冽,最伤阳气。水在人体的新陈代谢,《素问·经脉别论》论之甚详,其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治疗可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法;疏风益卫,健脾利水法;攻下逐水,通利二便法;攻补兼施,行气利水法;温补脾胃,化湿利水法等十法。
  • 摘要: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有着鲜明的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独特的诊疗风格.由于黑龙江地区纬度较高,偏寒多风,冬季漫长,气温极低,寒温季节转变迅速,冬春两季罹患外感热病者众多,因此,龙江医派医家对北方热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马骥先生为御医传人,黑龙江四大名医之一,其学验俱丰,在治疗热病时,上溯仲景《伤寒》,下及温病各家,一统寒温,灵活运用伤寒与温病清、下之法,获验颇多.rn 清法,是指以寒凉清润药物组成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热证”的一种方法。使用清法,可以清热泻火、保津养阴,起到抑阳扶阴、协调阴阳的作用。下法,是指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治疗方法。rn 马骥曾多次说过:“经方时方为我所用”,又谓:“学则依于法,用则不缚于法,而从容于法度之中。”医者应当正确对待伤寒与温病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上扬长避短,把伤寒与温病学说统一起来,纵横捭阖,表里三焦灵活施治。
  • 摘要:杜雨茂(1932.9.10~2013.06.06),教授、主任医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先生从事中医教育事业数十年,在仲景学术研究方面造诣尤深,坚持临床实践,在中医药治疗肾脏病领域有较大的影响.既是全国著名的仲景学术研究专家,又是一位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家.他勤于笔耕,研究著述颇丰富,授人以渔,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因材施教,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溯源析流,探微索奥发秘旨,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结合,效法仲景,以六经辨证治肾病。
  • 摘要:梅国强教授提出:“利小便”以通阳,本为外感湿(热)证而设,一者,湿热胶结,渗湿于热下,热势必孤,则热邪易去。二者,湿邪碍阳伤阳,祛湿则可通阳护阳,此为不易之法,而“较之杂证,则有不同”,是指杂病中阴寒类、寒湿类疾患而言,故不可拘守“利小便”,亦可观其脉证,随证治之,而有温阳或温化寒湿之法。
  • 摘要:邹德琛认为《伤寒论》立论切实,方药质朴,法度森严,为方书之祖,后世医家或阐扬其理,或延伸其法,或扩展其方,衍为百家争鸣,蔚为大观。故学者当先学习仲景《伤寒论》以为基础,由源及流,才能更好理清传统中医的脉络。他的临床中经常运用经方,或为原方,或稍加变化,或合方,不一而足。例如在治疗东北地区常见的哮喘、咳嗽等病,他善用《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因东北地区四季多寒,人民喜食肥腻,嗜烟喜酒,皮肉多坚腠理致密,外易受风寒之袭,内易有阻闭之郁,故外寒内热之病机多见。麻杏石甘汤在《伤寒论》中主治症候病机为“寒包火”,外邪化热郁于中,表证已轻。原方主治喘、汗出、身热。因哮喘病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肺合皮毛,玄府郁闭,肺气不达而郁于内,则津液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气滞化热,津凝生痰,痰热互结,从而使肺气上逆所致。治当外开玄府,内清郁热,兼化痰浊,使肺气清降。邹老常在麻杏甘石汤基础上佐以化痰顺气之品治疗此类疾病。麻杏石甘汤中麻黄苦辛而温,宣开皮毛宣肺气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之热使肺气清凉降敛,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佐制麻黄温热之性,只取其宣降肺气之功,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肺热;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与麻黄宣降相合,顺应肺之本性。临床中常加桔梗、半夏、贝母、银花、竹茹、丝瓜络等,或开提肺气,或化痰降气,或化郁滞为浊,或通阻滞之络;日久津凝为痰,津液耗损正气不足者,喜用滋阴之麦冬、石斛、杞果:因久病伤肾,也常用补肾之品,选用桑寄生、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滋肾精,并加补气助运之黄芪等。因病情不断变化,故治疗亦要灵活变通,不可拘泥,方能奏效,此即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
  •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以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为主要症状表现,隶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症范畴.中医治疗此病,如果能准确把握疾病的特点及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则疗效确切. 笔者认为:中医临床不仅要重视同一疾病具有不同证型的个性,即“分型论治”,还必须明确同一疾病也必然存在共性病机。因此若欲提高临床疗效,应当紧扣“病”的共性、“证”的个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拟定治疗方案。其一为“辨病论治”,即根据疾病共性施治。一方面,当根据疾病的突出主症,进行以治疗主症为目的针对性治疗,即“对症论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即根据疾病的主要症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出该病的共性病机,针对该病确定一个总体的治疗大法。其二为“分型论治”,结合疾病个性施治,即众所周知的根据同一疾病不同的证型、阶段所表现的病机特点拟定不同治法。如此,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体现“随证治之”,依法遣药的辨证论治思维,方可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笔者在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以病为纲、病症结合、分期分型论治,运用单纯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 摘要:脾系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根据脾为仓凛之官的生理特性,《金匾要略》治脾方法上重视恢复脾的运化功能,把甘温扶阳作为治脾之第一要义,并立足脏腑相关,对其余四脏分别进行调治,组方配伍精当,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脾系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将便秘分为阳明“阳结”、少阳“阳微结”、太阴“阴结”、少阴“纯阴结”四大病证之论治方法,其特点在于:突显了关注人体阳气盛衰情况动态变化,大凡阳盛体壮之士常见“阳结”“阳微结”,而老妇阳虚之人多见“阴结”、“纯阴结”,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疾病传变规律相符,故能达辨证简便、准确,医治药专、效佳之目的。
  • 摘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其着重探讨归纳了外感疾病的诊治规律,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历来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书中的治则治法及方剂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外感病的治疗.后人将其对外感病治则总结为"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即对外感伤寒正气较强者,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则,以麻黄汤、大青龙汤之类辛温发汗力较强的方剂,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虚人伤寒建其中",对正虚之人外感伤寒,则宜用小建中汤之类,扶正为先.
  • 摘要:论中尚有言及便血处,如《伤寒论》84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此两处所言“便血”,一般认为是“尿血”,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此外,《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第五条提到:百合地黄汤服后,“大便当如漆”,乃服药后正常现象,自当与便血之“大便色黑”相区别。总之,仲景辨治便血,火热之因居重要地位,药物使用当中大黄出现频率较高,为后世辨治便血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 摘要: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作用,主治肾阳不足之证.方中熟地、附子为本方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重要配伍意义.盖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即肾气,亦就是肾阳.因此,肾精充足,则肾阳旺盛.故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也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少用辛热之附子,温肾助阳,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义.故吴谦等曾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润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气,即生肾气也."两药同用,既取熟地补益肾精,又取附子温肾助阳,共助先天之水火精气而通五脏.此外,熟地、附子配伍,取附子健悍走下之性,引熟地到肾入血,滋养不足之真阴,又附子温燥,以行地黄之滞,使之补而不滋腻.总之,通过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使肾精充足,以化生肾阳,故熟地、附子配伍构成肾气丸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熟地、附子配伍组成的类方,还有如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右归饮等.
  • 摘要:四逆汤源自《伤寒论》,是治疗阳虚阴寒证的代表方,因其用药精炼、效验卓著而成为千古名方,受到历代众多医家的推崇,其功效作用主要是回阳救逆,集中体现扶阳抑阴、扶正祛邪的治则思想,对临床阳虚阴寒证、甚或亡阳虚脱等危急重症有桴鼓之效,对后世扶阳学派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又以郑钦安和吴佩衡两位医家对四逆汤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灵活运用各有创建,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郑钦安善辨阳虚证,用药主旨明确,灵活运用四逆汤治疗23种病症。吴佩衡对四逆汤方义的诊释透彻精深,强调早用四逆诸方,扶阳固本,执简驭繁,灵活运用四逆汤及其类方治疗多种复杂阳虚病证。
  • 摘要:《伤寒折衷》二十卷,明末清初林澜辑著,仅存四部.因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的要求,有幸得读其书,得识其人,慨然叹其涵泳精进,汇辑百家,锐意变通,折衷经旨,使伤寒证治大显,医理大昌,乐为之扬永,使其人不没,其书不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