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肛门
人工肛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51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6995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家庭医生、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结直肠外科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学术交流会议等;人工肛门的相关文献由87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飞、黄宗海、凌保明等。
人工肛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995篇
占比:99.43%
总计:67382篇
人工肛门
-研究学者
- 陈飞
- 黄宗海
- 凌保明
- 张琦
- 曹暂剑
- 杨向东
- 颜景颖
- 高春芳
- 龚文敬
- 王纯忠
- 魏雨
- 何丽珍
- 关晓峰
- 喻德洪
- 彭晶
- 李健
- 楼正国
- 胡均
- 谢朗
- 陈洪璆
- 陈达恭
- 魏东
- 但红跃
- 刘宝华
- 卜迟斌
- 卢峰
- 吴军磊
- 吴康平
- 夏文龙
- 孙振强
- 安辉
- 宋少清
- 尹伯约
- 崔龙
- 张西坤
- 徐忠法
- 戴全武
- 朱翊
- 李涛
- 李金明
- 杨焕刚
- 林新颖
- 毕景明
- 牛洪欣
- 王海江
- 王琦三
- 祁亚峰
- 罗芳
- 罗超兰
- 菅志远
-
-
-
罗晓菊
-
-
摘要:
直肠癌是最为普遍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高不下,是极为值得关注的致死疾病。年累计人数大概是100万,年死亡人数则大概在50万,由此可见,直肠癌是非常可怕的。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常常是谈癌色变,这和癌症的特征不无关联,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直肠癌是位列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而就目前我国基本发展情况来看,直肠癌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正在不断提前,因而尽可能地提早观察到直肠癌的特征就显得极为重要。
-
-
陈曦;
蔡慧;
张雅丽;
黄署霞
-
-
摘要:
伤口造口一般又称之为肠管的改道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肚皮上开个伤口,把小肠或者大肠从肚子里面从肚皮伤口中取出,然后再把小肠或者大肠打开,在肚皮伤口上面,还需要罩一个造口袋,让小肠或者大肠里面的大便能够留到造口袋里面,不再经肛门排出,这是腹部外科医生经常做的一种手术方法。伤口造口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造口,在肠道疾病治愈后,还能够将肠子送回肚子内,正常进行排便生活,还有一种是永久性造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工肛门。无论对哪种伤口造口而言,最初都需要做好伤口造口的护理工作,否则将会导致伤口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
-
-
-
-
邬利容
-
-
摘要:
人工肛门常见于直肠恶性肿瘤病人,肿瘤的位置距离肛门较近,距肛缘7cm以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下部、肠系膜、整个直肠、包括肠系膜下动脉周围的淋巴结、肛提肌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以及周围直径约5cm的皮肤和全部肛管括约肌,在左下腹作一个切口,将乙状结肠近端拉到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做永久性人工肛门。由于人工肛门将排便的出口处由肛门转移至左下腹部,如果不能正确护理人工肛门,不仅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而且影响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心,而只要人工肛门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人工肛门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
杨利琼
-
-
摘要:
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我国接受肠造口的患者都超过100000人。低位性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后,其排泄方式发生改变,需终生采用人工肛门,直接影响其日常生活,且在心理与生理等方面均承受着极大痛苦,不利于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结肠造口术后护理工作的作用。在临床中,为不断改善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就要积极开展康复治疗,科学采取护理措施,以优化患者预后。那么,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在术后该如何护理呢?
-
-
田莎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患者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治的100例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护理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判断综合护理在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据统计,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理论知识、责任感及病情监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更高,本次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 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在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良好,能够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照顾,增强患者认知水平的同时,加强了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
-
-
-
-
杨向东;
颜景颖;
陈诗伟;
龚文敬;
曹暂剑;
张琦;
巫加;
安辉
-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在我院行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左下腹造口的患者共325例,其中试验组185例采用左下腹经腹膜外隧道、肛直角重建可控性人工肛门术,对照组124例采用左下腹直接经腹膜造口术。观察两组病例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人工肛门排便情况;排便前是否有便意;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一周排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人工肛门感觉指标及自主控制排便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较传统直接经腹膜造口术有更好的控便排便功能,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
-
孙田杰;
赫金玲
-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直肠癌行Miles手术病人,术后腹部终生造瘘(又称人工肛门).面对癌症、手术创伤和终生人工肛门,病人承受较大的生理和心理上创伤.为了帮助病人应对来自癌症、手术创伤和终生人工肛门、医院环境及社会等方面所致的心理压力,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其心理压力相关因素.本文就其影响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给病人提供全身心的护理,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癌症和人生,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