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技术
鼻内镜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9810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等;鼻内镜技术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惠民、乔小明、何志兵等。
鼻内镜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8108篇
占比:99.98%
总计:398200篇
鼻内镜技术
-研究学者
- 安惠民
- 乔小明
- 何志兵
- 刘进平
- 姜曙
- 左斌
- 张宏彬
- 李佳枫
- 李娜
- 汉桂华
- 牛金明
- 白萍
- 蔡博文
- 薛刚
- 薛麦富
- 陈首名
- 韩德民
- 马方伟
- 严瑞珍
- 于丹
- 亢文亲
- 付瑾
- 仝心源
- 代学忠
- 任东
- 任俊宏
- 伍源壮
- 何利勇
- 何晓光
- 何杰平
- 修世国
- 傅艳
- 农光耀
- 冯善顶
- 况勇
- 凌凌
- 刘丽萍
- 刘亚超
- 刘刚
- 刘华超
- 刘岩
- 刘春岭
- 刘晓华
- 刘晓庆
- 刘磊峰
- 刘蓓
- 刘铭
- 刘闯
- 刘闻通
- 单晋杰
-
-
王文佳;
于丹;
赵胤;
程金章;
赵畅;
刘岩;
杨景朴
-
-
摘要:
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视野清晰、美观、减少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全国各级单位通过鼻内镜手术及解剖培训,大大缩短鼻科医生内镜手术学习曲线[1-2]。但对于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来讲,鼻内镜技术仍有一定困难,并且受时间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易对住院医师的进行鼻内镜操作技能培训[3]。
-
-
刘闻通;
何利勇
-
-
摘要:
目的探析小儿腺样体肥大采取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诊疗的效果及对VAS评分表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2月—2018年2月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接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2)和治疗组(n=52)。对照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比较两组实施效果,并对两组VAS评分展开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50/52),与对照组有效率92.31%(48/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术后24、48、72 h,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5.81±2.11)分、(4.61±1.17)分、(2.61±0.71)分均低于对照组(7.50±2.62)分、(6.31±1.36)分、(3.30±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6.833、2.966,P<0.05)。与对照组(9.05±0.47)mL、(12.42±3.05)min、(5.23±1.55)d、(7.47±1.68)d、(5.42±1.06)d对比,治疗组出血量(7.23±1.24)mL更低,手术时间、咽痛持续用时(6.38±2.07)min、(3.24±1.34)d、住院天数(5.14±1.23)d与鼻腔通气恢复用时(3.43±0.75)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P=0.014)。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采取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诊疗效果显著,有益于减轻术后疼痛等不适感,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应用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
王晓兰
-
-
摘要:
近半个月以来,70岁的董大爷出现吞咽困难,就连汤、稀饭也会往鼻子里钻,去医院耳鼻喉门诊做检查才发现,他的鼻腔竟被鼻息肉占满了,鼻腔装不下的鼻息肉还顺着鼻腔从鼻咽部一直延伸到口腔里。医生说,他的吞咽困难就是因鼻息肉长到了咽部所致。最终经过周密的准备,医生通过鼻内镜技术,为其取出了巨大鼻息肉,术后48小时,董大爷就能正常进食了。
-
-
张福宏;
卢蓉;
史剑波
-
-
摘要:
鼻内镜外科技术延伸到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随着鼻眼相关解剖研究、影像诊断技术和手术器械的进步和手术临床经验的积累,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内镜鼻眼相关外科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概述了内镜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现状,对几种主要手术提供经验总结并提出展望。
-
-
张健
-
-
摘要:
目的:探究对耳鼻喉疾病患者应用鼻内镜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4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施以额镜检查,基于此开展鼻内镜检查,比较前后检查结果.结果:鼻部与鼻咽部检查的确诊率为92.59%,耳部检查的确诊率为89.29%,喉部检查的确诊率为92.86%,基于额镜检查开展鼻内镜的检出率更为精准.结论:鼻内镜检查较额镜检查耳鼻喉疾病的准确率更高,可有效减小误诊、漏诊事件.
-
-
-
王晓巍;
张永丽;
陈娜;
王蠡;
杨华;
高志强;
马超;
潘慧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部解剖教学的效果。方法现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校本科耳鼻喉科专业学生27例,按教学中实施鼻内镜技术前后分为两组,实施鼻内镜技术之前为对照组,实施鼻内镜技术之后研究组,比较两组学生日常学习各项得分、课程安排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日常学习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课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部解剖教学过程中,实施鼻内镜技术,能提升鼻科学整体及鼻部解剖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课程安排满意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及知名度得以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人才,日常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
孙彩波;
李玲芳;
张恩东
-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窦中药冲洗对慢性鼻窦炎(ORS)鼻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初次手术治疗的ORS患者80例,根据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单号纳入观察组,双号纳入对照组,每组40例.两种均采用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对照组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及术腔,观察组术后用中药冲洗液冲洗鼻腔及术腔.比较两组患者冲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炎性细胞数变化情况.结果 冲洗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炎症细胞数、嗜酸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FESS术后鼻窦中药冲洗具有较强的抗菌、减轻炎症反应,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微循环,促进黏膜上皮化等作用,可作为FESS术后综合疗法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
-
沈卓亚
-
-
摘要: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熟练运用及微创外科理念的完善,鼻内镜手术不仅能治疗鼻部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眼科疾病,如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视神经减压术、眶减压术、眶尖肿瘤摘除术等[1]。我院在鼻内窥镜下对鼻眼疾病进行手术65例,现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鼻眼疾病患者65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
-
-
-
王建波;
袁文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采用鼻内镜技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成型术.方法:对1200例患者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能安全、彻底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能有效治愈头痛、鼻塞及鼻出血等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结论:该法与传统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比较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持久的优点,值得推广。
-
-
陶宝鸿;
江波;
李勇;
马志超;
蔡志毅
- 《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rn 探讨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相关问题及经验教训,以提高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成功率.rn 方法:rn 回顾性总结3例有典型经验教训的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第一例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蝶窦前外侧壁,经神经外科开颅修补术失败,而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第二例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额窦后壁偏外侧,采用经鼻内镜联合鼻外额窦进路修复成功.第三例取上鼻甲带蒂粘膜瓣外移覆盖修复后筛顶漏口失败,再次经鼻内镜下取大腿外侧阔筋膜及少量肌肉修复成功.rn 结果:3例经鼻内镜下或联合鼻外额窦进路取大腿外侧阔筋膜及少量肌肉修补脑脊液鼻漏,均获成功.rn 结论:rn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或联合鼻外额窦进路行脑脊液(CSF)鼻漏修补术,已成为较好的途径,比较神经外科术中更能准确找到漏口,CSF鼻漏的外科治疗效果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脑脊液鼻漏的主要危险在于可以继发严重的颅内细菌感染,危及生命.脑脊液鼻漏的手术修补术:颅内法和颅外法(鼻内入路和鼻外入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数码技术及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对脑脊液鼻漏的外科治疗的传统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应用鼻内镜外科技术修补脑脊液鼻漏,拓展了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丰富了鼻内镜手术技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行脑脊液(CSF)鼻漏修补术,已成为较好的途径,CSF鼻漏的外科治疗效果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处理漏孔较大(直径>2.0cm)或多发性脑脊液鼻漏,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以使这种方法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
-
石志兴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等.rn 近1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研究领域的扩展,有关慢性鼻一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几乎囊插了从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化。即不再单一的认为慢性鼻一鼻窦炎就是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和持续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多因素同时或独立引起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状态。rn 应该说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规范、范围、速度都是比较惊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鼻科疾病的整体治愈率,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
石志兴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等.rn 近1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研究领域的扩展,有关慢性鼻一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几乎囊插了从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化。即不再单一的认为慢性鼻一鼻窦炎就是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和持续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多因素同时或独立引起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状态。rn 应该说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规范、范围、速度都是比较惊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鼻科疾病的整体治愈率,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
石志兴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等.rn 近1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研究领域的扩展,有关慢性鼻一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几乎囊插了从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化。即不再单一的认为慢性鼻一鼻窦炎就是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和持续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多因素同时或独立引起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状态。rn 应该说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规范、范围、速度都是比较惊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鼻科疾病的整体治愈率,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
石志兴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等.rn 近1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研究领域的扩展,有关慢性鼻一鼻窦炎的基础研究几乎囊插了从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慢性鼻一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化。即不再单一的认为慢性鼻一鼻窦炎就是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和持续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多因素同时或独立引起的复杂的慢性炎症状态。rn 应该说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规范、范围、速度都是比较惊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许多鼻科疾病的整体治愈率,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