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切除术

肿瘤切除术

肿瘤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9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3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728728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护理学杂志、齐鲁护理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首届学术大会等;肿瘤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19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军、陈丽、刘斌等。

肿瘤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28728 占比:99.89%

总计:729508篇

肿瘤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肿瘤切除术

-研究学者

  • 王军
  • 陈丽
  • 刘斌
  • 宋晓东
  • 张军
  • 张振兴
  • 杨劲松
  • 王玉琴
  • 王磊
  • 程千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华; 李永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致鼻部皮肤组织缺损的85例患者,根据缺损位置、范围、类型和患者要求,设计局部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术后定期随访1年。结果:85例患者中,81例缺损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后达到一期愈合(95.29%),3例患者皮瓣尖端发生缺血性坏死(3.53%),1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1.18%),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修复后创面皮肤色泽、质地、美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满意度为98.82%(84/85),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情况。结论:对于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患者,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能够获得满意功能和美容效果。
    • 顾桂颖; 陈明欣; 白元松; 卢振霞
    • 摘要: 原发性骨淋巴瘤(PBL)属于原发结外淋巴瘤的罕见类型,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原发性骨淋巴瘤合并双重肿瘤者更为罕见。现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合并甲状腺癌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主因腰痛3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1个月就诊于骨科。无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查腰椎CT(图1)及MR(图2)示腰4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病变突入椎管内致椎管狭窄,周围见软组织肿块,腰2椎体斑片状骨质破坏。行后路腰椎椎板及附件肿瘤切除术、脊髓和神经根粘连松解术、骨移植术。术后病理:(腰椎)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结合免疫标记结果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生发中心细胞来源。
    • 张玲; 王晶彦
    • 摘要: 目的:探究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取70例,利用抽签法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桥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强化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更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升,从而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 付园
    • 摘要: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在全麻唤醒下脑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析电生理监测下对患者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相对于手术开始时,手术中波Ⅰ、Ⅲ、Ⅴ潜伏期明显延长,波Ⅰ、Ⅴ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能最大限度避免术中损伤,为术中唤醒时机和护理配合提供依据,保障手术安全。
    • 王世霞; 马腾霄; 陈海存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颜面部常见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肿瘤切除术的76例颜面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创面修复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直接缝合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局部皮瓣修复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到术后3个月,对比2组修复效果、面容美观满意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92.86%(39/42)]、面容美观满意度[95.24%(40/42)]均高于对照组[73.33%(25/34)、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内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皮瓣在颜面部常见肿瘤切除后的创面修复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面容美观满意度,减轻负性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绵超; 刘奕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颌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术后对缺损的修复上应用不同方式的皮瓣进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采取手术切除及术后皮瓣修复的颌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缺损修复方式的不同分成双叶组与推进组,各30例.双叶组对术后缺损修复上使用邻近双叶皮瓣修复缺损,推进组在对术后缺损的修复上用邻近推进皮瓣修复缺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双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推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叶组患者对面部美观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推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皮肤肿瘤行肿瘤切除术,在术后进行缺损修复的操作中,使用缺损部位邻近双叶皮瓣进行修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面部美观度,值得推广.
    • 柳林; 沙文; 纪传彪; 芦才广; 马鹏德; 武新威
    •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肿瘤切除术(LNSS)治疗T2期肾癌对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T2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方式,观察组实施LNSS.比较术前及术后7d时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预后情况(复发率、生存率)差异.结果 术后7d时,两组患者BUN与SCr较手术前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LNSS治疗T2期肾癌患者利于其术后康复,对患者肾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有利.
    • 杨阳; 肖锋; 王进; 宋波; 李西慧; 张师杰; 何志嵩; 张寰; 尹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病和非心脏疾病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联合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对111例同时患有心脏病和非心脏疾病的患者同期行心脏手术和其他外科手术,其中男性83例(74.8%)、女性28例(25.2%),年龄41 ~ 84岁,平均(64.64±8.97)岁.心脏疾病的构成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肿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先天性心脏病;非心脏疾病的构成包括肺部良恶性疾病、胸腺瘤和胸腺囊肿、乳腺癌、胸壁巨大血管瘤、消化道良恶性疾病、泌尿系恶性肿瘤和妇科疾病.观察手术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结果:2例患者术后死亡,住院死亡率为1.8%,其中1例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膀胱癌根治术后第153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心包剥脱术+肺癌手术后第10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09例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共13例,发病率为11.7%,包括术后出血2例(1.8%),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3例(2.7%),上消化道出血1例(0.9%),切口感染3例(2.7%),膈下脓肿1例(0.9%),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滤过3例(2.7%).109例出院患者中,108例完成随访,所有患者都存活6个月以上,21例患者在随访1~5年期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无心脏源性死亡.随访期间心功能不全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术后抗凝过度导致脑出血1例,切口疝1例.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病和非心脏良性或恶性疾病安全可行,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均满意.
    • 李乐; 张丽娜; 武婷; 王智
    • 摘要: 目的 观察液体加温复合充气式加温毯的保温模式对下颌骨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体温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全身麻醉下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液体加温组,27例)、B组(充气式加温毯组,28例)和C组(液体加温复合充气式加温毯组,30例),各组采用相应的保温方式对患者进行保温.比较3组患者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手术开始后2 h(T2)、手术开始后3 h(T3)、手术开始后4 h(T4)、手术开始后5 h(T5)、术毕时(T6)、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T7)]的鼻腔体温,拔管所需时间、PACU滞留时间、热舒适度得分,以及术后躁动、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术后24 h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结果 3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组于T2开始出现体温下降,而其他两组于T1即开始出现;C组患者的体温在T1~T7时均于高于A、B两组患者(均P<0.05).与A、B两组相比较,C组拔管所需时间、PACU滞留时间更短,术后寒战、躁动及低体温的发生率更低,术后热适度更高(均P<0.05).术后24 h,C组QoR-40的身体舒适度得分、情绪状态得分、疼痛得分及总分均高于A、B两组(均P<0.05).结论 与单一措施相比,液体加温联合充气式加温毯的保温模式可更有效地维持行下颌骨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核心体温,降低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热舒适度及术后恢复质量.
    • 张惠荣; 向雯; 陈红; 张丹; 程茜; 谌宁; 周敏; 陈丽; 陆翔
    • 摘要: 目的 总结口腔咽喉肿瘤患者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口腔咽喉肿瘤患者行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术前加强多学科联合查体评估、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体位护理、气道护理、吞咽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咽痛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h;术中平均出血量50.0 mL.术后1例出现伤口出血导致误吸,立即行气管切开;4例术前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余均未行气管切开.34例术后鼻饲管留置时间为2~14 d,平均8.2 d;1例因伤口出血术后30 d拔除鼻饲管.患者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1~30 d,平均8.4d.住院时间8~34 d,平均18.7 d.术后随访4~24个月,1例全喉术后需要语言功能重建外,其余均发音正常;无一例转移和复发.结论 对口腔咽喉肿瘤患者行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微创、精准,创伤小、恢复快.加强围术期气道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吞咽评估及疼痛管理等,可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