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肤恶性肿瘤

皮肤恶性肿瘤

皮肤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0904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西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西南美容与整形学术大会等;皮肤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由539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梅、周晓鸿、商冠宁等。

皮肤恶性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0904 占比:99.72%

总计:71101篇

皮肤恶性肿瘤—发文趋势图

皮肤恶性肿瘤

-研究学者

  • 蔡梅
  • 周晓鸿
  • 商冠宁
  • 张斌
  • 杨静
  • 潘宁
  • 熊臻
  • 万苗坚
  • 介雅慧
  • 傅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华; 李永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致鼻部皮肤组织缺损的85例患者,根据缺损位置、范围、类型和患者要求,设计局部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术后定期随访1年。结果:85例患者中,81例缺损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后达到一期愈合(95.29%),3例患者皮瓣尖端发生缺血性坏死(3.53%),1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1.18%),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修复后创面皮肤色泽、质地、美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满意度为98.82%(84/85),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情况。结论:对于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患者,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能够获得满意功能和美容效果。
    • 丁蕾; 白慧英; 严玉月
    • 摘要: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病情发展快,可发生多处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中药具有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1-2]。红花多糖是中药红花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如红花多糖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乳腺癌MDA-MB-435细胞的增殖[3-4]。红花多糖还可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5]。然而红花多糖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
    • 刘铭潇; 洪育明; 陈晓芳; 鲁明; 李雅虹
    • 摘要: 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皮肤恶性肿瘤,WHO将皮脂腺癌定义为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由具有一定多形性、核异型性及不同程度的成熟性肿瘤性皮脂腺细胞组成,常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1].该病发病率低、病程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2020年我科收治1例累及颌面部皮肤的巨大腮腺皮脂腺癌患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以进一步分析皮脂腺癌的基本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 孙晓宇; 张志宏; 张昌文
    • 摘要: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阴囊湿疹、皮炎、真菌感染等疾病类似,易被漏诊、误诊。现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诊疗进行总结,探讨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1病例报告自2014-2021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阴囊Paget病患者7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主要表现为阴囊上方类圆形皮肤溃疡(图1A),病变范围1.0~5.0cm。阴囊超声(图1C)提示:阴囊壁患处部位阴囊壁增厚。全腹CT均未见淋巴结肿大。患者治疗前均无远处转移。7例患者均行阴囊病变皮肤的广泛局部切除(wide local resection,WLE),切缘距病灶边缘2~5cm,切除深度达深筋膜。病理均为阴囊Paget病(图2A),其中3例侵及真皮层,1例侵犯皮肤附属腺,1例伴浸润性腺癌;免疫组化:CK7(+)(图2B),CK20(-)(图2C),GCDFP-15(部分+),AR(部分+),CK19(+),EMA(+),CEA(+)。患者手术部位愈合佳(图1B)。
    • 宋静卉; 王思思; 袁胜华; 王建波
    • 摘要: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96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应对能力[采用Jalowiec应对量表(JCS)]、健康状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JC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HHI、KPS、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能力,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 农大环; 罗锦; 李谦; 龙琼
    • 摘要: 目的探究Mohs外科手术应用于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收治的74例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接受Mohs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最长径、切口愈合时间;采用外观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美学修复满意度;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瘢痕形成、患者不良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创面最长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美学修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期间复发率、瘢痕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hs外科手术可以在确保切除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利于创面修复愈合,提高患者美学满意度。
    • 孟庆娜; 任相录
    • 摘要: 皮肤恶性肿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主要有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该类疾病的治疗不仅是将恶性肿瘤彻底切除,还需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及维持一定的美观度。常规手术治疗若切除范围小,难以确保肿瘤组织被彻底清除;若切除范围较大,则会加大术后恢复难度指数,致使美观度降低。近年来,Mohs显微外科手术在临床逐渐兴起,该术式经合理评估病灶,对手术范围予以确定,可精确定位残余肿瘤组织,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获取较佳临床疗疗及美学效果 [1] 。为此,本院将此术式应用于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 郭林秀美; 章一新
    •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组织学改变既可能为局部病变,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反应.皮肤内的部分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并发射波长更长的发射光,这些分子被称为内源性荧光团,产生的发射光即为皮肤自体荧光(skinautofluorescence,SAF).不同的内源性荧光团具有其特定的荧光光谱.皮肤发生病理改变后,皮肤内的某些内源性荧光团的含量会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内源性荧光团.SAF检测技术是一种无创、便捷、低成本、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光学检测手段,包括自体荧光显像和自体荧光光谱分析.它通过分析皮肤不同内源性荧光团的荧光强度以及激发光和发射光的光谱,评估皮肤的病理改变,在多种皮肤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特别是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后长期随访评估.目前,SAF技术可用于鉴别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多种炎症性皮肤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定量评估皮肤伤口愈合及瘢痕纤维化情况并预测形成瘢痕的类型,量化或校准皮肤老化及光老化,鉴别诊断不同种类皮肤良恶性肿瘤和在外科手术中指导皮肤肿瘤切除范围等.除皮肤病领域外,由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产生的SAF还可以作为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系统疾病的风险分级指标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SAF检测技术的原理,对以往SAF检测技术在各类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其在其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对SAF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相关医学领域提供参考.
    • 贾敏鑫; 李东霞
    • 摘要: 皮肤恶性肿瘤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转移是多因素、多阶段的,其过程复杂.目前临床上对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非编码RNA、EMT及肿瘤微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期待在肿瘤转移机制中寻找肿瘤治疗的新的靶点,为提高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契机.
    • 刘淋红; 李忻悦; 李灵
    • 摘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疗情况,为提高皮肤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002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002例.男女比为0.88:1,平均年龄63.93岁.其中基底细胞癌(511例)占50.60%,鳞状细胞癌(143例)占14.27%,恶性黑素瘤(111例)占11.08%.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47.30%,其中符合率最高的是Paget病(86.66%).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主要好发于头面部,恶性黑素瘤好发于四肢肢端.结论 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我院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