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健康
骨健康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7433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税收征纳、中老年保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妇幼与青少年营养进展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孕妇、乳母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宣传推广会、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分论坛暨江苏省营养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等;骨健康的相关文献由337位作者贡献,包括B·勒莫尔、D·库尔图瓦、夏海鸥等。
骨健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433篇
占比:99.80%
总计:57549篇
骨健康
-研究学者
- B·勒莫尔
- D·库尔图瓦
- 夏海鸥
- 景建玲
- E·奥福德-卡万
- 刘臻
- 司徒文佑
- 张红
- 段素芳
- 王茵
- 黄何平
- A·图什
- E·奥福德-凯文
- E·费代里奇
- E·费德里希
- G·I·苏恩
- G·K·杰恩
- G·威廉森
- G·斯瓦恩卡
- G·米沙
- J.M.L.佩罗萨
- J·A·希迪奎
- K·R·阿尔亚
- K·沙兰
- L·阿梅耶
- L·马尼卡瓦萨加姆
- M.M.马丁
- N·查托帕德亚
- P·拉瓦特
- R.R.卡夫雷拉
- R·莫尔亚
- 倪林仙
- 刘俊
- 刘源
- 吴凯南
- 吴茜
- 孔令泉
- 尤信招
- 尹练
- 崔洪昌
- 张倩
- 张庭然
- 张景燕
- 李苗苗
- 杨胜
- 樊雅静
- 段治
- 王坤
- 琳达·梅·斯谷鲁姆
- 罗炯
-
-
余锋;
贾芳芳
-
-
摘要:
肠道微生物是寄居在人体肠道中、与人体共生的庞大群体,是人类的第二基因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可介导机体健康状况和病理进程的诸多方面,如骨的生长发育和骨疾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免疫机能、内分泌等途径调节骨稳态,介导骨健康,但其深层机制尚不明确。深入探讨肠道微生物在骨稳态与骨健康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研究肠道微生物与骨稳态和骨健康,以及骨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
吴炅;
张剑;
李恒宇
-
-
摘要:
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包括骨丢失的管理和骨转移的预防。随着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这些患者的骨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临床上尚无系统的管理方案及诊疗措施。因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国内外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并制定了《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希望通过本共识规范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骨健康管理。
-
-
赵薇;
徐晓敏;
万霞;
徐琳洁;
李丽
-
-
摘要:
目的:检索与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年病人骨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年病人的骨健康。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指南网、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英国医学期刊(BM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年病人骨健康管理的高级别证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月。结果:最后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和系统评价1篇,从4个方面总结出21条最佳证据。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年病人骨健康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方法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年病人的骨健康,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
吴升辉;
叶吉忠;
陈圣宝;
施慧鹏;
王开阳;
王韬;
岳华;
李广翼;
程萌旗;
浦少锋;
徐义明;
陈宇杰
-
-
摘要:
目的 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新型科普方式的干预,评价认知程度的变化.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50岁及以上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00例(男女各50例)为干预组接受新型科普方式干预;100例(男女各50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干预前及为期1年干预后,对两组中老年人进行骨健康认知基线评估及随访评估.并对公众号不同科普文章的表现形式的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评分效果前后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量表评分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O.001).干预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组第二次得分(29.4±11.4)稍高于第一次得分(27.9±10.1)(P<0.001).干预组前后评分变化比对照组前后评分变化大(P<0.001).首次评分、分组、既往饮酒及罹患糖尿病对女性中老年人得分有影响.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欢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年龄大的老年人更接受视频科普.结论 新型科普方式促进骨健康管理有益,可改善中老年人群骨健康认知程度.
-
-
-
毕小艺;
张倩
-
-
摘要:
儿童期是骨骼发育的高峰时期,钙和蛋白质都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膳食钙缺乏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膳食蛋白质对骨骼的作用受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探究膳食钙和蛋白质与骨骼的关系对儿童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国内外钙和蛋白质对儿童骨骼健康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为促进儿童及青少年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促进骨骼健康成长,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
-
-
-
孔令泉;
伍娟;
田申;
李浩;
厉红元;
任国胜;
吴凯南
-
-
摘要:
维生素D缺乏/不足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在乳腺癌患者中表现突出.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其缺乏或不足与骨骼疾病及多种骨外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血钙过低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继发性甲旁亢”)的主要原因,但因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常被忽视.乳腺癌患者因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系统治疗及月经状态变化的影响,骨健康问题明显.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旁亢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骨骼健康问题.故应加强乳腺癌患者血钙、甲状旁腺素及骨代谢指标的检测,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重视维生素D缺乏/不足相关甲旁亢的防治,关注患者骨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
张晶镔;
梁琳琅
-
-
摘要:
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SGLT2)抑制剂通过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其独立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不断发布的SGLT2相关心血管结局研究证实其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及趋势,以及明显的肾脏获益.同时,也有研究报告,发现了SGLT2致骨折风险增加.文章将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及循证医学研究,阐述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健康的影响.
-
-
任园春;
牛鑫鑫;
李湘平;
龚河华;
周静敏
-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4年
-
摘要:
据《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2.1亿人为低骨量.已知未绝经女性骨密度的下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早期低骨量状态者较同期骨量正常者绝经后发生骨折的风险可能会更大.有关资料显示,运动、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能有效地提高绝经前后骨量正常或骨质疏松女性的骨密度,或减少其骨矿的流失速度.本研究拟探讨以体育运动为主的综合干预对高校低骨量女教职工骨健康相关素养及骨健康水平的影响,借以探索推进教职工体育活动开展的新途径.以体育活动为主的综合于预能有效改善高校低骨量女教职工骨健康的知信行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的流失,有望延缓低骨量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建议高校针对教职工中常见的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以体育活动为主的综合健康干预,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健身热情,切实促进教职工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应针对教职工中常见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以体育活动为主的综合健康干预.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健身热情,切实促进教职工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
-
-
刘臻;
王茵
-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分论坛暨江苏省营养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及其引起的疼痛骨折已经成为威胁老龄人群生活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居第七位。骨质疏松的不仅导致病人治疗费用上升,发生骨折等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钙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的必需元素,与骨骼的强度和结构密切相关。人体中99%的钙,集中于骨骼和牙齿。骨骼是维持体液正常钙浓度的钙库。随着尿钙和消化液中钙的丢失,人体需要不断补充足量的钙,以减少钙库的动员,否则骨中钙丢失的增加会引发骨量减少,进而引发骨折:同时钙盐的补充也使人体酸碱平衡倾向于碱性环境,进一步减少骨溶解,促进骨健康。维生素D能与甲状旁腺激素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稳定,促进钙在肠内的吸收。体内维生素D不足也会限制钙的吸收,对骨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就营养成分对骨健康起到的作用做一探讨。
-
-
王如文
- 《第六届全国佝偻病防治暨首届儿童骨健康促进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钙是人体所需要的常量元素之一,它来源于日常膳食.为了维护人体健康及发挥生理功能,来源于膳食的钙通常处于一个合理的正常范围.这个范围在不同的国家,由于遗传、环境、食物来源、膳食结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等因素而各有不同。本文研究内容:我国居民钙摄入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居民钙摄入量不足的社会意义,钙代谢的人体调节,膳食外添加钙剂是合乎医学营养学逻辑的选择,维生素D及紫外线,建立平衡膳食促进骨健康。
-
-
-
陶新城;
王佩霞;
李忠
- 《第九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江西省骨质疏松学术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年女性职工骨健康状况,分析食物与骨密度之间相关性. 方法:选择健康女性83例,年龄20-40岁,通过发放膳食调查问卷收集一般情况,过去1年相关食物摄入频度,以及具有代表性24小时膳食摄人情况,同时测量骨超声速率,按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分组.研究两组间一般情况、营养素摄入差异及食物与骨密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83例,其中骨密度正常56例(67.47%),骨量减少27例(32.53%).年龄、体重、BMI、日照时间、日照乘积、盐、油、猪肉、鹅肉、海鱼、青菜、茼蒿、香菜、鲜玉米、酸奶、碳酸饮料、素汤、核桃等18个变量可能会影响骨密度,其中日照时间、青菜、酸奶为保护性因素,而盐为危险因素. 结论:健康的重视程度、一定的体重负荷及日照时间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青菜、酸奶能够提高骨密度水平,而盐刚会降低骨密度水平.
-
-
金轶;
张会丰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组小儿血清未羧化骨钙蛋白计算未羧化骨钙蛋白所占总骨钙蛋白的比值,以骨钙蛋白未羧化率来评价不同年龄组小儿成骨细胞维生素K的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K与儿童
骨健康的关系。方法:将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儿科首诊的。0~14岁儿童(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系统疾病史,未服用过影响维生素K代谢药物史),按照年龄分为五组:0~3个月为A组13例,~1岁为B组9例,~3岁为C组13例,~9岁为D组14例,9岁以上为E组13例,所有入选儿童均在上午8:00-9: 00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4mL,不抗凝,待血液充分凝固后,3000r / min离心5分钟,分别留取血清,置-200C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未狡化骨钙蛋白及总骨钙蛋白的含量。根据血清未羧化骨钙蛋白和骨钙蛋白含量得出骨钙蛋白未羧化率。比较各个年龄段小儿骨钙蛋白未羧化率,研究小儿成骨细胞的维生素K的营养状况。结果:1. 0~3个月组婴儿(A组)与3月~1岁组(B组)、1~3岁(C组)、3~9岁(D组)和9岁~14岁(E组)的血清未梭化的骨钙蛋白水平分别为0. 57±0. 77ng / mL, 2. 47±0. 69 ng / mL, 1. 60±1. 02 ng / mL, 1. 76±1. O1 ng / mL和2. 34±0. 90 ng l mL,四组之间比较p<0.001(F=18.57),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 0~3个月组婴儿(A组)与、3月~1岁组(B组)、1~3岁(C组)、3~9岁(D组)和9岁~14岁(E组)的血清总骨钙蛋白水平分别为21. 52±18. 69 ng / mL, 41. 18±22. 69 ng / mL, 32. 07±19. 94 ng / mL, 35. 89±17. 10ng / mL和69. 13±35. 64ng / mL,四组之间比较p
-
-
-
洪庆;
周小健;
俞淑敏
- 《第六届全国佝偻病防治暨首届儿童骨健康促进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预防佝偻病要防得早,防得合理,从孕母做起,在孕期中就要多见阳光,注意平衡营养;婴儿出生后要全面观察小儿情况,特别是早产儿、小样儿,体弱多病、过于肥胖或生长发育过快的儿童,尤其是冬春季如有骨骼亚健康状态或已经患佝偻病时就应全面综合分析,必要时做BALP、25-(OH)D3和血液中多种元素和维生素测定及腕骨X线检查及骨密度、骨超声等检查,坚持全面定期的健康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根据不同情况,综合分析,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予以指导,调动体内外积极因素,或添加少量钙和/或维生素D、C、E、A、K、等营养素促进康复,保护儿童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适应振兴中华的大好形势和崇高愿望。
-
-
洪庆;
周小健;
俞淑敏
- 《第六届全国佝偻病防治暨首届儿童骨健康促进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预防佝偻病要防得早,防得合理,从孕母做起,在孕期中就要多见阳光,注意平衡营养;婴儿出生后要全面观察小儿情况,特别是早产儿、小样儿,体弱多病、过于肥胖或生长发育过快的儿童,尤其是冬春季如有骨骼亚健康状态或已经患佝偻病时就应全面综合分析,必要时做BALP、25-(OH)D3和血液中多种元素和维生素测定及腕骨X线检查及骨密度、骨超声等检查,坚持全面定期的健康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根据不同情况,综合分析,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予以指导,调动体内外积极因素,或添加少量钙和/或维生素D、C、E、A、K、等营养素促进康复,保护儿童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适应振兴中华的大好形势和崇高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