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尾松人工林

马尾松人工林

马尾松人工林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3155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马尾松人工林的相关文献由50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健、杨万勤、马姜明等。

马尾松人工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155 占比:99.82%

总计:93326篇

马尾松人工林—发文趋势图

马尾松人工林

-研究学者

  • 张健
  • 杨万勤
  • 马姜明
  • 李明金
  • 杨章旗
  • 零天旺
  • 颜培栋
  • 刘洋
  • 张丹桔
  • 张艳

马尾松人工林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光浪; 何世强; 谭伟; 戚玉娇
    • 摘要: 【目的】以评估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量化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LAI为参考合理校正光学仪器法测量值,为马尾松林LAI的精准测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贵州省黔中地区马尾松人工幼龄林(8 a)、中龄林(13 a)、近熟林(22 a)及成熟林(30 a)为对象,采用半球摄影(Digital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DHP)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LAI—2200)两种光学仪器法估测林冠LAI,量化木质比例(Woody-to-total area ratio,木质部面积占叶片和木质部总面积的比例)、集聚指数(Clumping index,冠层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和针簇比(Needle-to-shoot area ratio,簇内水平上的集聚效应,即针叶面积与样簇面积比)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同时以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为参考,评估和校正两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精度。【结果】马尾松针簇比为1.51~1.70,随着林龄的增大呈显著增大趋势(P<0.05);木质比例在0.01~0.14之间,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的集聚指数最小(0.79),且与其他林龄的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人工林的LAI随林龄增大呈单峰型变化,DHP测定的有效LAI比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平均低估50%(42%~56%),LAI—2200测定的有效值比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平均低估41%(37%~49%)。DHP测的有效LAI经木质比例、集聚指数和针簇比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但仍比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低估3%~31%;LAI—2200测的有效LAI经校正后,精度大幅度提高,与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值的差异小于10%。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LAI与光学仪器法测定值的线性回归关系显著(P<0.01),0.43马尾松人工林有效LAI的校正,而合理量化木质比例、集聚效应及针簇比等误差源是提高光学仪器测定LAI精度的关键。
    • 肖纳; 莫雪青; 谭许脉; 苏小艳; 颜金柳; 高冠女; 张文; 黄雪蔓; 尤业明
    • 摘要: 复层混交种植的近自然化经营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常用的营林模式之一,但目前其对土壤有机碳(SOC)的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仍不明确。为探讨该营林模式对土壤碳组分及其转化的影响,该文选取南亚热带复层混交经营的马尾松近自然林(CP)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相邻未改造的马尾松纯林(PP)作为对照(CK),重点探究异龄复层混交后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等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复层混交后表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高;与PP相比,CP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SOC、高度不稳定有机碳(LOC)、中度不稳定有机碳(IOC)、惰性有机碳(ROC)、土壤碳氮比(C/N)、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微生物呼吸(MR)、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提高,而其MBC/MBN和微生物代谢熵(qCO_(2))却显著降低。(2)几乎所有原土和土壤团聚体的SOC、总活性有机碳(LOC+IOC)、ROC和ROC数(RCI)均与MW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SOC及其组分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性质和植物性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复层混交后导致的凋落物碳氮比(C/N_(LF))和土壤全氮(TN)的显著变化是驱动SOC及其组分发生改变的最关键因子。研究认为,复层混交是一种有效促进马尾松人工林SOC及其稳定性组分形成的近自然经营模式,该研究结果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歆玉; 徐林; 符裕红; 丁波; 杨林维; 谢桃; 左婷; 武燕
    • 摘要: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腐殖质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马尾松人工林腐殖质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马尾松人工林腐殖质OC、TN、TP含量分别为240.52、13.35、0.38g/kg,C/N、N/P、C/P分别为19.34、845.30、45.84;(2)腐殖质TN含量在不同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龄组之间C/N、C/P、N/P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腐殖质TN和TP之间,腐殖质OC含量和腐殖质C/N以及腐殖质C/P和C/N、C/P和N/P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腐殖质OC含量和N/P、腐殖质TP和腐殖质C/P、N/P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为西南喀斯特脆弱生态区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彭徐剑; 张水锋; 张思玉; 刘鑫
    • 摘要: 采用团聚体分形维数FD与土壤可蚀性K值指标,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火烧迹地土壤各层可蚀性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火烧迹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最大,即火烧迹地的恢复效果决定了土壤的抗水蚀性能。火烧迹地样地1、2和3的0~5 cm土层在FW、SW和WS 3种不同处理下K值均维持在0.031以下,10~20 cm土层在3种不同处理下K值相对于的0~5 cm和5~10 cm土层的K值范围明显升高,而火烧迹地样地1和样地2的10~20 cm土层抗蚀性相对最低。样地3和对照样地3’总体土壤可蚀性K值相对较低,即其抗蚀性相对较强。
    • 刘平; 李鹏; 杨章旗; 颜培栋; 唐生森; 吴东山
    • 摘要: 为探明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揭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平衡机理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广西4个典型区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比较不同区域各林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C、TN和C/N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21%、27%和22%,属弱变异,在不同林龄和区域中其值比较稳定。林龄、区域及其交互作用对SOC、TN、TP、C/P、N/P的变化均有显著影响(P<0.05)。SOC、TN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在成熟林阶段最低;SOC含量在幼龄林阶段最高,TN含量在近熟林阶段最高。土壤TP含量在中龄林阶段最低,且随林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C/N、C/P、N/P平均值均在成熟林中最高,且显著高于近熟林和过熟林(P<0.05);土壤C/P、N/P平均值随林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华山地区SOC、TN和TP含量最低,而土壤C/N、C/P、N/P平均值最高。天洪岭地区土壤C/N平均值最低,镇龙地区土壤C/P、N/P平均值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与TN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C/P与TN、TP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N/P与SOC、TP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P显著正相关。总体来说,广西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受到P限制,且在速生阶段比较明显。为保证马尾松人工林发育,在马尾松速生阶段可适当施加P肥。
    • 曹瑞; 杨万勤; 袁吉; 李晗; 谭波
    • 摘要: 土壤酶活性随雨旱季的变化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人工林土壤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采用原位土柱培养方法,研究了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关键时期(雨季初期;雨季中期;雨季末期;旱季初期;旱季末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随关键时期的变化显著,总体表现为雨季高于旱季。土壤有机层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矿质土壤层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层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矿质土壤层。土壤有机层三种酶活性年际变化幅度及随关键时期的变化幅度均高于矿质土壤层。偏最小二乘分析(PLS)表明,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和底物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大小强烈取决于土壤层次和酶的种类。可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更敏感,而且驱动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动态的主导因子也存在差异。
    • 李鹏; 零天旺; 杨章旗; 陈虎; 颜培栋; 陆绍浩
    • 摘要: 探索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针叶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为马尾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桂中不同林龄(4、9、15、19、22、30、56 a)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探讨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对土壤和叶片养分均具有显著影响,随林龄的增加土壤pH呈先增后减趋势,中龄林中最大,有机碳、全N、全P、碱解N和速效态K、Ca、Mg、Zn和B含量呈先减后增的U形变化,中龄-成熟林阶段最小,全K和有效P含量呈W形变化;针叶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C、N、P和K含量在过熟林中最大,Ca、Zn分别在中龄林、成熟林中含量最大,Mg和B均在幼龄林中最大。针叶K、Ca、Mg、Zn和B与土壤对应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N、有效P和速效K是影响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变化的敏感因素,土壤速效元素对叶片养分的正向效应显著,而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的负向效应显著。综上,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土壤和叶片养分存在显著差异,在马尾松15 a后,土壤和叶片养分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受N素和微量元素限制,为此在马尾松中龄林后,建议施用N肥满足其健康生长,并辅以适量微量元素,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抗逆性。
    • 党香宁; 杨礼通; 李金金; 刘光华; 余柏均; 涂程伟; 张亚; 肖玖金
    • 摘要: 为了解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设置4个不同面积大小林窗并补植乡土树种油樟(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的基础上,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研究改造9 a后4个不同面积油樟斑块(10 m×10 m、20 m×20 m、30 m×30 m、40 m×40 m)中心和边缘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于2020年7月份和12月份,应用环刀法分别在不同面积油樟斑块中心和边缘按不同土层深度(h)“凋落物层、0
    • 高雅荣; 蒋罗; 罗熳丽; 鲁琴琴; 张庭昊; 肖玖金; 张健
    • 摘要: 【目的】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林窗改造并补植油樟(Cinnamomum camphora)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人为采伐形成3种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小型林窗:100~225 m^(2),中型林窗:625~900 m^(2),大型林窗:1 225~1 600 m^(2)),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采用干/湿生漏斗对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分离鉴定,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结果显示:试验共采集到土壤动物2 518头,分属3门12纲30目,以线虫纲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比为50.37%;大型林窗内土壤动物平均密度最高,中型林窗类群数最高;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特征。马尾松纯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以杂食性占比较大,各样地数量占比在42.69%~65.72%之间;土壤动物功能群的类群数排序为腐食性>植食性>菌食性>捕食性>杂食性。【结论】林窗改造导致林下土壤动物群落发生变化,中等面积林窗(625~900 m^(2))促进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
    • 李明金; 蒙绍颂; 秦佳双; 莫燕华; 黄柳欣; 颜培栋; 卢积准
    • 摘要: 为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水热变化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3个生长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表层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各群落不同季节土壤温度日变化均呈余弦曲线,月变化均呈单峰型;各群落土壤温度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各季节成熟林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均较小,温度均较高。各群落不同季节土壤湿度日变化均波动较小,月变化有一定差异,表现为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各季节成熟林土壤湿度均较高。随植被恢复,土壤温度波动幅度降低,湿度增加,群落内协调作用增强,表层土壤水热状况逐渐稳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