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工林改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近自然化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力维持地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了林地的连续覆盖、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之目的,实现人工林的多目标培育和可持续经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3/00 专利申请号:2022109426076 申请日:2022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9-2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林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马尾松人工林的发展模式多以大面积纯林为主,其单一的树种结构和落后的经营方式,不仅林分产品生产单一、木材品质缺损、林分价值低下,而且还引起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病虫害频发、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经营模式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经营最本质的理解,缺乏利用自然力经营森林的理论和技术措施。因此,将现有的低效人工林进行改造,提高其生长能力和经济效益就显得非常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将现有的低效人工林进行改造,提高其生长能力和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

(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

(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马尾松树龄为13~17年。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马尾松的密度为200~400株/公顷,马尾松的胸径为15~20cm,马尾松的高度为10~15m。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的林窗数为80~120个/公顷,每个林窗的面积为55~60m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时每个林窗内补植的乡土阔叶树种的数量为4~6株,所述乡土阔叶树种间的株距为2~3米。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乡土阔叶树种的种类为红锥、铁力木、灰木莲、闽楠、广西青梅、望天树和土沉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乡土阔叶树种的树龄为2~5年。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前施入底肥,所述底肥的使用量为1200~1400kg/亩。

作为优选,所述底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有机肥200~300份、活性炭30~40份、尿素10~12份、氯化钾3~7份、过磷酸钙3~5份。

作为优选,所述经济作物包括平菇、木耳、三七或天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近自然化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力维持地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了林地的连续覆盖、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之目的,实现人工林的多目标培育和可持续经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

(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

(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的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马尾松树龄优选为13~17年,进一步优选为14~16年,再进一步优选为15年。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马尾松的密度优选为200~400株/公顷,进一步优选为250~350株/公顷,再进一步优选为300株/公顷;马尾松的胸径优选为15~20cm,进一步优选为16~19cm,再进一步优选为17~18cm;马尾松的高度优选为10~15m,进一步优选为11~14cm,再进一步优选为12~13cm。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的林窗数优选为80~120个/公顷,进一步优选为90~110个/公顷,再进一步优选100个/公顷;每个林窗的面积优选为55~60m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时每个林窗内补植的乡土阔叶树种的数量优选为4~6株,进一步优选为5株;所述乡土阔叶树种间的株距优选为2~3米,进一步优选为2.5米。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乡土阔叶树种的种类优选为红锥、铁力木、灰木莲、闽楠、广西青梅、望天树和土沉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乡土阔叶树种的树龄优选为2~5年,进一步优选为3~4年。

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前施入底肥,所述底肥的使用量优选为1200~1400kg/亩,进一步优选为1250~1350kg/亩,再进一步优选为1300kg/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肥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有机肥200~300份、活性炭30~40份、尿素10~12份、氯化钾3~7份、过磷酸钙3~5份,进一步优选为有机肥250份、活性炭35份、尿素11份、氯化钾5份、过磷酸钙4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经济作物优选包括平菇、木耳、三七或天麻。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选择树龄为13年的马尾松人工林,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保留胸径为15~18cm、高度为10~12m的马尾松,调整马尾松的密度,使马尾松的密度为200株/公顷,林窗数为120个/公顷,每个林窗的面积为55~58m

(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按照1200kg/亩的使用量施入底肥(有机肥300份、活性炭30份、尿素12份、氯化钾3份、过磷酸钙3份),在林窗内按照2米的株距栽种树龄为2年的红锥,每个林窗中栽种4株;

(3)在栽种红锥3年后,在红锥林下种植平菇。

实施例2

(1)选择树龄为17年的马尾松人工林,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保留胸径为16~20cm、高度为13~15m的马尾松,调整马尾松的密度,使马尾松的密度为400株/公顷,林窗数为80个/公顷,每个林窗的面积为56~60m

(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按照1400kg/亩的使用量施入底肥(有机肥200份、活性炭40份、尿素10份、氯化钾7份、过磷酸钙5份),在林窗内按照3米的株距栽种树龄为5年的广西青梅,每个林窗中栽种6株;

(3)在栽种广西青梅2年后,在广西青梅林下种植平菇、木耳、三七或天麻。

实施例3

(1)选择树龄为15年的马尾松人工林,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保留胸径为17~19cm、高度为12~13m的马尾松,调整马尾松的密度,使马尾松的密度为300株/公顷,林窗数为100个/公顷,每个林窗的面积为57~59m

(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中按照1300kg/亩的使用量施入底肥(有机肥250份、活性炭35份、尿素11份、氯化钾5份、过磷酸钙4份),在林窗内按照2.5米的株距栽种树龄为3年的望天树,每个林窗中栽种5株;

(3)在栽种望天树3年后,在望天树林下种植天麻。

试验例

选择广西省崇左市扶绥县的25公顷马尾松林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树龄为13年的马尾松林5公顷,编号为试验组1,树龄为17年的马尾松林5公顷,编号为试验组2,树龄为15年的马尾松林15公顷,将其平均划分为3块,编号为对照组1~2和试验组3。

对照组1的马尾松林不进行改造,仍按照常规马尾松人工林的管理方式进行处理,将对照组2的马尾松全部砍伐,栽种树龄为3年的望天树;试验组1的马尾松林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改造;试验组2的马尾松林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改造;试验组3的马尾松林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改造。

结果:在试验开始的5年后,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树木均生长良好。对照组1的马尾松林可以每年按需要进行采伐或者继续生长,培育大直径的马尾松林木,但仍存在生产单一、木材品质缺损、林分价值低下的问题。对照组2改种望天树后一次产出大量马尾松林,直径均较小,改种的望天树林也存在树种单一的问题,且由于树龄小,5年间不能产出新的木材。实施例1~3的马尾松林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方法,产出了马尾松木材,同时引入了新的树种,丰富了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且种植林下经济作物后充分利用了马尾松人工林环境稳定,湿度较大,土壤肥沃的特点,产出了其他经济作物,充分利用自然力维持地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了林地的连续覆盖、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之目的。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近自然化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力维持地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了林地的连续覆盖、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之目的,实现人工林的多目标培育和可持续经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