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丛阻滞

颈丛阻滞

颈丛阻滞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589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中青年医师急危重症论坛、全国第八次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术研讨会、山东省麻醉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等;颈丛阻滞的相关文献由9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开祥、何仁亮、刘美玉等。

颈丛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1 占比:3.5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589 占比:96.47%

总计:12013篇

颈丛阻滞—发文趋势图

颈丛阻滞

-研究学者

  • 王开祥
  • 何仁亮
  • 刘美玉
  • 姜灿红
  • 廖历兴
  • 张伟
  • 张文礼
  • 敖兴亮
  • 方志源
  • 景桂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钦泉; 李廷坚; 胡钦擎
    •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盐酸罗派卡因混合液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8年10月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49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将患者分为试验组72例(局麻药含有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77例(单纯使用局麻药)。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组有2例,对照组有5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无法配合手术,改行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行全身麻醉完成手术,予以剔除研究队列。二组均行一点法颈浅丛神经阻滞,观察记录麻醉前(T_(0))、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后5 min(T_(1))、切皮时(T_(2))、分离腺体时(T_(3))、切除腺体时(T_(4))、蓬合皮肤后(T_(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变化,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T_(1)时MAP,HR水平比较均低于T_(0)时,其中HR下降更为显著,部分患者下降幅度>20%(均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无需使用药物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5)时MAP,HR水平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比T_(0)时MAP,H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眩晕)发生率与术后6 h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但组间术后各时段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24 h试验组切口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麻药用于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患者满意度更高。
    • 张英传
    • 摘要: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在全身麻醉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前实施对患者镇痛及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取期在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身体质量指数在18~24 kg/m 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两组各35例。C组于诱导前行单侧颈深丛、颈浅丛阻滞,对侧行颈浅丛阻滞(手术侧行深浅丛阻滞,手术部位正中者随机选择),G组单纯实行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及全身麻醉维持用药、方式相同。于麻醉前(T 0)、术后8 h(T 1)、术后12 h(T 2)、术后24 h(T 3)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Cor、IL-6和IL-10的浓度。并记录术后24 h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结果:①两组T 0时的MAP、HR以及TNF-α、Cor、IL-6和IL-10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T 1~T 3时间点,TNF-α、Cor、IL-6和IL-10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G组比较C组T 1~T 3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缓慢。④与G组比较C组T 1~T 3时间点TNF-α、Cor、IL-6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减轻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应激、炎性反应,可以更有效镇痛,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良反应更少。
    • 张英传
    • 摘要: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在全身麻醉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前实施对患者镇痛及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取期在腔镜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身体质量指数在18~24 kg/m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两组各35例.C组于诱导前行单侧颈深丛、颈浅丛阻滞,对侧行颈浅丛阻滞(手术侧行深浅丛阻滞,手术部位正中者随机选择),G组单纯实行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及全身麻醉维持用药、方式相同.于麻醉前(T0)、术后8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Cor、IL-6和IL-10的浓度.并记录术后24 h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结果:①两组T0时的MAP、HR以及TNF-α、Cor、IL-6和IL-10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T1~T3时间点,TNF-α、Cor、IL-6和IL-10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G组比较C组T1~T3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缓慢.④与G组比较C组T1~T3时间点TNF-α、Cor、IL-6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减轻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应激、炎性反应,可以更有效镇痛,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良反应更少.
    • 李世才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全麻镇痛在颈椎前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和钢板内固定术病例3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颈丛神经阻滞全麻组(N组)和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羟考酮组(S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插管即刻、椎管减压时、安装内固定、皮肤缝合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EA),观察围术期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MAP、HR、SPO2动态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患者E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丛阻滞联合羟考酮全麻生理干扰小,术后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好.
    • 燕燕; 王嘉创; 刘靖宇; 郭忠宝; 何卉; 崔宇宏
    • 摘要: 目的:观察全麻甲状腺手术时应用 0.2%罗哌卡因超声可视下颈丛阻滞能否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术后镇痛效果,并记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超声可视下颈丛阻滞组(A组,n=30)和不做任何处置的对照组(B组,n=30).A组行超声引导下单侧颈深丛 C4 横突单点阻滞再行双侧颈浅丛阻滞.记录两组术中使用舒芬太尼剂量.记录两组术后拔管即刻、4h、8h、12h VAS 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术后 24h 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中舒芬太尼使用剂量 A组 15.59±4.34μg、B组 28.07±3.05μg,A组明显低于 B组.两组术后拔管即刻、4h、8h、12hVAS评分,A组均明显低于 B组.术后 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A 组 3. 3%,B组 1 6.7%,A组明显低于 B组.结论:使用 0.2%罗哌卡因行超声可视下颈丛阻滞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
    • 李荣钢; 陈婷; 李兴财
    • 摘要: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软骨成型加声带内移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软骨成形手术患者15例超声引导下手术侧行颈深加颈浅丛阻滞,对侧行颈浅丛阻滞,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达到患者无痛镇静,可以唤醒配合发音.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进行到测试植入物型号时的血压、心电图、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以及是否有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全脊麻等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上述方法麻醉下完成手术,无术中辅助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术中未发现有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全脊麻并发症.15例中2例予以舒芬太尼5~10 μg,麻醉后未发现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下总体麻醉平稳,手术中的心率变化不显著,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显著.结论 超声引导行单侧颈深丛阻滞加两侧颈浅丛阻滞下甲状软骨成型手术,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患者可以在清醒镇静下配合发声,且麻醉平稳安全,阻滞效果确定,能够满足手术麻醉需求.
    • 常旭飞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2例,ASAⅠ-Ⅱ级,年龄22-59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1):应用全身麻醉联合双侧颈浅丛阻滞方式(全麻前双侧颈浅丛给药20 mL的0.25μg/mL舒芬太尼和0.5%罗哌卡因药物,每侧10 mL);对照组(n=31)应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出现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小时、8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方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王芳; 魏立林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神经阻滞法在锁骨骨折内固定麻醉的效果.方法:2018-01~2019-06选择本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单双号进行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颈丛阻滞,观察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对比心率及非侵入性血压水平、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皮时、骨折复位时心率及非侵入性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麻醉中,实施颈丛、臂丛联合阻滞,既能保持稳定的心率与非侵入性血压水平,又可缓解疼痛感,减少并发症.
    • 赵滨滨; 张丹琦; 孙莹; 王丰; 张素冰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进行甲状腺单侧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在颈丛阻滞麻醉后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试验组给予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取合谷穴、曲池、内关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静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前(T0)与阻滞后10 min(T1)、切皮时(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不同时点 MAP、HR、镇静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镇静得分在T2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可有效维持MAP、脉搏的稳定,同时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