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力
预压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660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科学技术与工程、江苏农机化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七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全国超声电机技术研讨会、2010年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等;预压力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淳生、曲建俊、杨淋等。
预压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6608篇
占比:99.94%
总计:146697篇
预压力
-研究学者
- 赵淳生
- 曲建俊
- 杨淋
- 王均山
- 陈超
- 田秀
- 周宁宁
- 孙志峻
- 强鹭升
- 朱华
- 梁大志
- 程廷海
- 邓泽燕
- 顾国兴
- 黄忱鑫
- 黄逸羣
- 刘九庆
- 卢俊生
- 吴大伟
- 吴富勇
- 孙建国
- 张彦虎
- 朱星星
- 朱福安
- 李锦棒
- 董光辉
- 郑志钧
- 陆永耕
- 陈芝
- W·迪维西
- 万伟
- 万俊龙
- 丛海兵
- 付雷
- 何勇
- 余德
- 余思纬
- 傅睿智
- 冯倚俊
- 刘兴旺
- 刘军
- 刘卫东
- 刘士详
- 刘崇庆
- 刘建圣
- 刘旭辉
- 刘晓亮
- 刘朋
- 刘玉娇
- 刘磊
-
-
吴雁;
何勇;
宋浩然;
方紫韵;
李振武;
刘旭辉
-
-
摘要:
针对现有的超磁致伸缩微驱动的车削刀架存在输出位移小、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主动控制车削颤振车削刀架的新型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基于ANSYS仿真软件探究开闭合磁路状态下GMM棒磁场强度以及分布情况,并搭建GMA动态位移特性测试系统研究电流频率和预压力大小对GMA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闭合磁路状态通过GMM棒的平均磁场强度更高且均匀性较好;在预压力一定时,GMA的动态输出位移峰峰值与输入电流频率呈负相关;在预压力为300 N时,GMA的动态输出位移峰峰值达到最大值为45μm。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所提出的新型GMA可以稳定输出动态位移,满足主动控制车削颤振的激励频率及最大动态输出位移的需要,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微驱动车削刀架是完全可行的。
-
-
廖绍辉;
姚风龙;
杨东;
韩宇
-
-
摘要:
通过对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电空制动混合的原理分析,结合既有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空气制动系统预压力值进行合理的设定,得出施加预压力与空气制动系统响应时间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精准停车提供有力参考.
-
-
刘福瑞
-
-
摘要:
介绍了跨座式单轨轨检小车的结构组成,定义了轨检小车动力学计算评价指标.为了使其满足对跨座式单轨线路的检测要求,建立了轨检小车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评价指标,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优化计算,获得了最优动力学参数,在理论上保证了轨检小车的检测精度.参数优化结果为:单轨梁导向轨面施加于导向轮的预压力应大于0.69kN,且导向刚度取值为0.7MN/m.
-
-
郑申申;
王楷飞
-
-
摘要:
一、前言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压强度很高,但抗拉/抗弯强度较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梁、板,一般处于受弯状态,往往钢筋还没有承受很大弯拉应力,混凝土受弯区已经出现裂缝,甚至可能使钢筋暴露进而锈蚀。因此,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梁板结构中,钢筋的承载能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之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
-
-
-
-
张蕉蕉;
杨淋;
陈亮
-
-
摘要:
由于超声电机的预压力易受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为其在受过载时预压力保持基本恒定,基于PMR40型超声电机,设计了一款开槽碟形弹簧(碟簧),作为缓冲件来改进电机结构,并建立了整机冲击动力学模型.在最高冲击加速度为1 000g~5 000g轴向过载下,碟簧对电机预压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电机在受到最高加速度在1 000g以下时,碟簧对预压力维持作用非常明显,无碟簧和含碟簧结构电机预压力变化率分别为28.1%和10.0%;受冲击加速度在2 000g以上时,碟簧对电机预压力的维持能力有所下降,但其缓冲作用可降低预压力变化,从而使电机工作相对稳定.该研究对适用于过载下超声电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
王亮;
陈迪;
王鑫;
张泉;
金家楣
-
-
摘要:
为了提高夹心式压电驱动移动系统的机械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U型预压力调节机构,并开展了预压力对夹心式压电驱动履带移动系统输出性能影响关系的实验研究.首先,针对U型预压力调节机构的安装对夹心式压电振子的振动特性影响关系开展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U型预压力调节机构始终处在夹心式压电振子的两相工作模态振动节点位置;其次,开展了夹心式压电驱动履带移动系统的原理样机的预压力调节测试实验,确定了系统的最大输出牵引力及其所对应的最佳预压力;最后,在最佳预压力工作状态下,开展了原理样机的牵引力特性、越障性能以及模拟月壤环境下的运动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预压力工作状态下,夹心式压电驱动履带移动系统的机械输出性能最佳,为其进一步在月面巡视器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试验基础.
-
-
-
尹崧宇;
赵大军
-
-
摘要:
振动有助于碎岩,以往关于振动碎岩机理的研究大多在低频率段展开.为填补超高频率段下振动碎岩机理的空白,采用单轴动静组合加载模式,开展了超声波振动下不同应力条件对岩石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其中超声波振动频率为20 kHz,预压范围为100~500 N.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压小于200 N时,岩石内部应力状态无法满足强度准则,岩石强度下降不明显;当预压大于等于200 N时,岩石强度随振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存在最优预压力值(400 N)使得岩石强度最低.缩短振动频率与岩石固有频率的差值有利于提高超声波振动碎岩效率.
-
-
-
余浩;
高恒;
刘钊
- 《第七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在使用阶段的受拉状况,结合一座实际桥梁,研究了不同强迫位移落梁方式和中支点顶板钢束张拉次序,对负弯矩区有效预压力建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边支点顶升和中支点下落对负弯矩区有效预压力建立效果相近,需结合施工机具及操作的方便程度加以选择:由于混凝土横梁将部分预压力传递给钢梁,强迫位移法在中跨桥面板内建立预压力的效率较低;不同长度的预应力筋,按照由根数少到根数多的顺序进行张拉,将使负弯矩区顶板内建立的预压力达到最大.
-
-
Jing-song ZENG;
曾劲松;
Wen-hua LUO;
罗文华;
Jin-xin LI;
李金新
- 《2010年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是利用压电陶瓷激发定子振动产生行波,形成质点的椭圆运动,在定、转子间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定、转子间的摩擦把定子的微幅振动转换为转子的宏观转动,实现转速和力矩的输出.因此定、转子间的预压力对超声电机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分析也研究.根据所查的文献资料表明,大多数学者仅仅考虑了定、转子间预压力对定、转子间接触界面的影响,而对定、转子间预压力对定子振动的影响没有考虑,因而得出的结论与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本文在分析定、转子接触界面作用力的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定、转子动力学方程,以此形成完整的电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定子在不同预压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和电机的输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压力一方面会影响定、转子间的接触区域从而改变超声电机的输出性能,同时预压力还会影响超声电机定子的振动特性,使得定子的共振频率升高,从而影响定子的振幅,也会引起定、转子接触区域和电机输出性能的改变.分析结果还表明,定、转子间的预压力对超声电机空载转速和堵转力矩的影响都不是单调了,而且其变化还与施加在定子上激励电压的频率有关.
-
-
-
郑凯;
阎绍泽;
温诗铸;
叶青
- 《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 2002年
-
摘要:
由于压电叠层作动器只能承受压力,为了保证压电智能主劝杆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设计了预压装置.为了考察压电叠层作动器在受压载荷情况下的工作性能,设计了压电叠层作动器在受压状态下的性能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输出位移增加,迟滞度减小.分析认为,在压力作用下压电陶瓷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对逆压电效应产生影响,在电场作用下导致输出位移的增大和迟滞度的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