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压电驱动

压电驱动

压电驱动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186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56519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上海电力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年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全国超声电机技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暨2009年全国频率控制技术年会等;压电驱动的相关文献由1884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家楣、王亮、杨志刚等。

压电驱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6519 占比:99.94%

总计:356727篇

压电驱动—发文趋势图

压电驱动

-研究学者

  • 金家楣
  • 王亮
  • 杨志刚
  • 吴越
  • 刘建芳
  • 赵宏伟
  • 刘瑞
  • 程光明
  • 张卫平
  • 陈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纪久祥; 任琪; 邓钦文; 梁涛; 高明
    • 摘要: 设计了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两级放大柔性微夹钳机构,采用柔顺机构学、材料力学、卡氏定理,并结合微夹钳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桥式放大机构(BAM)的输入输出刚度及微夹钳机构的输入刚度方程,基于桥式机构理论位移增益,推导了微夹钳中桥式机构位移增益,进一步推导了微夹钳桥式-杠杆两级放大机构的位移增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5.0,对该微夹钳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有限元分析值及解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微夹钳静态特征方程得的正确性,为全柔性机构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及参考。
    • 蒋婷婷; 李奇; 徐之海; 郝中洋
    • 摘要: 在空间目标观测时,既需要大视场的全局掌控,也需要局部细节的精细观察。而凸轮变焦方法对镜组间的轴向位移需求较大,对运动机构的精度和行程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解决长行程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垂轴运动的光学变焦方法:首先,建立自由曲面透镜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垂轴运动变量,推导出光学系统垂轴变焦的物理模型。通过设计仿真表明,实现2.8倍的光学变焦只需要毫米量级的位移调节量,可采用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元件。光学垂轴变焦方法可以有效缩小变焦运动量,减小成像系统的尺寸,在空间相机中具有应用价值。
    • 贺春山; 李沈芳; 刘金龙; 林佳颖; 侯俊; 田晓超
    • 摘要: 为了探究泵腔结构参数对压电气体隔膜泵性能的影响,该文设计了一种压电气体隔膜泵的泵腔结构。首先简述了泵腔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推导出泵腔出口气流速度的表达式,通过仿真得出泵腔高度、气孔直径对腔体内的瞬时气压、气流速度及气体流量的影响。最后制作了泵腔样机并应用在压电气体隔膜泵中,进行了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输出流量随着腔高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这为压电气体微泵的腔体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宋帅官; 杨依领; 吴高华; 张申廷; 魏燕定
    • 摘要: 针对微操作和微装配领域对微夹持器高位移放大比、多自由度和平动夹持的性能需求,采用双叶型桥式机构和平行四边形机构,设计了一种压电柔顺x-y微夹持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微夹持器的静力学与动力学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微夹持器的位移放大比、固有频率和输出耦合比。最后,搭建试验测试系统验证微夹持器的开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微夹持器x,y向的位移放大比分别为30.8和8.6,一阶固有频率为123.3 Hz;当施加10μm输入位移时,微夹持器x,y向的工作行程分别为0~616.6μm和0~51.0μm,夹持力范围为0~25.8 mN;微夹持器x,y向位移放大比与一阶固有频率的实验测试和仿真数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9%,19.8%,13.9%。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和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 李冲; 童玉健; 梁康; 钟伟; 方记文
    • 摘要: 为了简化压电精密夹持机构的结构以及降低其加工制造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铰链和两夹持臂的压电微型精密夹持机构,并分析了该夹持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压电材料的非线性应变关系建立了压电精密夹持机构的输出位移和受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精密夹持机构的输出特性。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压电精密夹持机构的输出性能以及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两夹持臂的实验与仿真位移均存在迟滞现象,在120 V驱动电压下,两夹持臂的最大径向位移测试值分别为73.8μm和68.6μm;当驱动电压大于50 V时,夹持臂输出位移测试值与仿真值间的误差在10%以内;当驱动电压为120 V时,夹持机构最大切向和轴向摩擦夹持力的实验值分别为7.8 N和5.7 N。
    • 于淼; 侯俊; 刘金龙; 林佳颖; 李沈芳; 田晓超
    • 摘要: 为实现微小颗粒的高精密驱动,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粉末驱动器。首先设计并分析了驱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对驱动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动力学建模,得到影响粉末驱动器性能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粉末驱动器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系统处于共振频率为145 Hz,驱动电压为100 V时,粉末的移动速度达到1.68 mm/s,振幅可以达到8.8μm,此时驱动粉末的效果达到最佳,此设计方案可为相关压电驱动器实现高精度粉末输送提供参考。
    • 宋帅官; 杨依领; 吴高华; 魏燕定
    • 摘要: 针对压电微操作器的迟滞非线性补偿问题,采用Prandtl-Ishlinskii(PI)法建立了描述微操作器迟滞非线性特性的迟滞模型,并设计其前馈控制器。首先通过将系统逆补偿输出线性化,设计混合灵敏度H∞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其次搭建了由多自由度微动平台和末端柔性操作臂构成的压电微操作器系统,并进行一系列测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I逆模型的前馈控制可以较好地补偿压电微操作器的迟滞非线性,在最大输出位移125μm的情况下,最大迟滞非线性率由21.7%降低至7.4%。同时混合灵敏度H∞控制能以较小的相对控制误差实现对不同类型和频率的参考轨迹跟踪,甚至微操作器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证实了所提出控制器的可行性。
    • 林学洋; 高兴军; 王月; 邓子龙
    • 摘要: 现代化的自动装配对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业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矩形压电振子作为激振源、以垂直驱动方式工作的压电振动给料器.通过对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进行简化,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固有频率以及装置振幅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和振幅的因素.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系统固有频率为118.85 Hz,并对装置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驱动电压为200 V时,系统驱动频率为116.00~122.00 Hz,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具备输送物料能力,在最靠近共振点处(118.00 Hz)振动幅值最大,输送效率最高,满足工业生产的使用要求.
    • 孙仕欣; 李保庆; 马托; 王友谡; 褚家如
    • 摘要: 微泵作为微系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操纵小体积液体的能力被广泛应用.蠕动微泵作为机械式微泵的一个子类,通常包含3个泵送流体的微腔室.三腔室微泵反向截止压强较小会导致液体回流的问题,这限制了分离式蠕动微泵的广泛应用.该文设计制作了 一种由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载玻片组成的具有5个独立驱动单元的压电蠕动微泵,并对比分析了五腔室微泵和三腔室微泵在流体运输性能上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五腔室微泵相较于三腔室微泵的反向截止压强最高可提高2.4倍.在驱动电压120V,频率100 Hz时反向截止压强可达12 kPa,流量可达15.85 μL/min.该研究结果对多腔室压电蠕动微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蠕动微泵芯片结构的设计及优化.
    • 姚敬松; 薛增喜; 麦仁标
    • 摘要: 为满足高精度微纳定位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三自由度角位移微动平台,并测试与优化了其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