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分析
面板分析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专利文献322172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中国土地科学、现代商业、区域金融研究等;
面板分析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唐红涛、张小溪、二宫进一等。
面板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2172篇
占比:99.97%
总计:322259篇
面板分析
-研究学者
- 唐红涛
- 张小溪
- 二宫进一
- 倪光鲜
- 刘金娥
- 周一安
- 孙继国
- 席克瑞
- 张晶
- 戈尔拉玛瑞扎·恰吉
- 木藤正明
- 杉本博文
- 林娟娟
- 森政和
- 汪秀
- 游德升
- 王颖
- 秦锋
- 篠原纪行
- 胡锐峰
- 许文钦
- 陈蕊
- 雷宇
- 高野浩
- 丁莹
-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 仇永超
- 仝凤鸣
- 伍艳
- 余坤莲
- 傅强
- 冯文斐
- 凌伶
- 刘业轩
- 刘丽秋
- 刘勇
- 刘叶云
- 刘同山
- 刘婷婷
- 刘影
- 刘思琦
- 刘文妮
- 刘梦瑶
- 刘欢
- 刘银双
- 华正欣
- 卞靖
- 卢梅
- 向延平
- 吴国松
-
-
张小溪
-
-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联结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属于知识与服务密集型较为高端的部分,其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容易随之出现周期性波动,且目前以中低技术复杂度的出口为主.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分别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仍处于成长期,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中低端地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卢森堡、俄罗斯、巴西、南非和印度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证实了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键在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持续平稳增长的经济环境以及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
-
杨晓焱
-
-
摘要:
本文以农产品为例,在2012-2019年我国城乡流通差距、农业发展集约化程度和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基础上,研究了城乡流通差距与农业集约化程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得到,城乡流通差距的客观存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城乡流通差距和农业发展集约化程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刚好相反,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总体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特征.除了城乡流通差距和集约化程度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之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该省域是否被批准为自由贸易区,以及是否处于沿海地区,均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开放程度越大,越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升产生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样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规律.
-
-
华正欣
-
-
摘要:
本文基于2018-2019年我国8个人口净流入省域的经验数据,从人口要素流动中的不同类型人群(高端要素人才和普通人群)流动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集聚水平)的动态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口要素流动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人口要素中的普通人群流入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影响效益明显强于高端要素人才流入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影响效应.
-
-
张小溪;
葛桦桦
-
-
摘要:
笔者选取2010年~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投资、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和进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京津冀地区需要实施促进投资、鼓励进出口及稳定就业的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发挥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补充作用,引导资金向服务业和新兴业态集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育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
-
李文明;
陈政;
凌伶;
邹宁波;
钟彦洪;
颜荣华
-
-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全面开启,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金融业对接、培育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对于推动周边省份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广西正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在其中如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值得深入探究.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得出广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可显著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优化财政收入情况,对提升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并结合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发展路径.
-
-
倪光鲜;
陈蕊;
胡锐峰
-
-
摘要: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本文运用2010年~2019年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以及科研经费支出与人员投入、外商投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科研经费支出和城市化水平也同样具有正向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本文就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成渝地区创新能力发展的相关建议。
-
-
向延平;
龙安全
-
-
摘要:
利用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2009—2019年旅游收入(T 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面板数据分析旅游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某种共性;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旅游发展占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比例达到59.84%,但样本地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存在不同差异.建议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应充分发挥旅游发展主导和综合效应作用,深度发展旅游,加强旅游与当地农业、工业、交通业、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
倪光鲜;
陈蕊;
胡锐峰
-
-
摘要: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本文运用2010年~2019年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以及科研经费支出与人员投入、外商投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科研经费支出和城市化水平也同样具有正向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本文就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成渝地区创新能力发展的相关建议.
-
-
王雅晴;
谭德明;
张佳田;
孟楠;
韩宝龙;
欧阳志云
-
-
摘要:
城市化与城市能耗及其碳排放密切相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产业总量与结构调整都是能源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以2006-2015年全国158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总量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了研究期内的我国城市发展特征及能源碳排放特征;并利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发展因素对城市总能耗、总能耗碳排放、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驱动特征.结果 表明:城市化每提升0.095%,总能耗上升1%.虽然城市总能耗及能耗碳排放在降低,但是单位能耗碳排放在增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总能耗及能耗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等;并基于研究发现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
-
刘梦瑶;
田发
-
-
摘要: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与采用2012—2017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研究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及区分不同行业和地区来分析影响的异质性.其中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根据发展阶段分为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行业划分,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对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创新产出的关系显著.按照地区划分,对于东部地区,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对于非东部地区,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与创新产出关系不密切.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补贴的配置,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