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镇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691篇;相关期刊227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研究导刊、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2008第四届海峡两岸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等;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文献由42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彦雯、陈宝新、冯琳等。

城镇居民消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3.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691 占比:96.28%

总计:9027篇

城镇居民消费—发文趋势图

城镇居民消费

-研究学者

  • 李彦雯
  • 陈宝新
  • 冯琳
  • 巩芳
  • 张占军
  • 徐连仲
  • 王智慧
  • 臧旭恒
  • 薛宏刚
  • 贺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梁虹; 王虹
    • 摘要: 选取2011-2020年河北省11个地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体系,通过构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是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最主要影响因素,且数字普惠金融带动城镇居民消费的能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负相关。因此河北省各市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差异化地推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并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以实现更高层次数字普惠金融,从而达到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目标。
    • 李洪强
    • 摘要: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平衡,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根据Wind数据,2019年,在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总额中,城镇居民消费占78.33%,农村居民消费占21.67%;从城乡人口结构看,目前城镇人口占60.6%,农村人口占39.4%。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6063.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34033.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不到城镇的50%。本文主要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就促进农业生产和提振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来开展研究。
    • 金岳; 郑文平; 王文凯
    • 摘要: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我国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激发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最低工资的消费带动作用进行准确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工资线家庭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了最低工资认定及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发现,最低工资线家庭本身具有抑制自身消费的倾向,其消费水平也显著低于相近条件下的其他家庭,并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本文进一步以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为政策冲击,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发现了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性结果:与收入情况相近的家庭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而与包括中高收入家庭在内的全部样本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结果与最低工资的消费抑制倾向形成了有效呼应,同时为我国消费升级背景下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影响效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 彭志胜; 杨良友
    • 摘要: 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K-均值法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分类,将长三角地区分为高收入城市和低收入城市。结果表明:(1)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长三角地区表现不显著,在高收入地区表现为负向影响,在低收入城市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2)控制变量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在长三角地区表现出正向影响。最后考虑房价波动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出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政策措施。
    • 丛颖; 宋兴文
    • 摘要: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 周姗颖
    • 摘要: 基于现有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分析2018年个税改革对税收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此次个税改革使合肥市税收收入增速、个税收入、个税收入占比税收收入下降,减税效果总体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但城镇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并未得到显著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 张寒寒; 曾浩然
    • 摘要: 选取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直接税与间接税双重视角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税制结构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又或者是分区域看,直接税与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扩大直接税占比,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间接税占比与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间接税占比过高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时,与直接税的影响相比,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比直接税的促进作用效果要大得多。因此,应逐步提高直接税占比,强化收入分配功能;深入调整间接税,有效引导居民消费。
    • 刘乃刚; 宋书山
    •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PKU-DFIIC),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最终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能显著缩小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且对缩小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均能产生影响;此外,对于收入水平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城镇居民,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其消费差距的作用越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金融服务“普惠性”在城镇居民中得以体现。
    • 苏秋慧; 魏倩雨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同时受到经济水平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城镇居民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基于2014—2019年的互联网保险保费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互联网保险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最后,从价值主张、客户需求和关键科技三个角度,提出发展互联网保险、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 李有慧; 刘茂福; 陈北川
    • 摘要: 本文选取2007-2018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六个指标,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五个为解释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严谨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关系;2.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负相关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