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96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4篇、会议论文76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725种,包括全球科技经济瞭望、会计之友、研究与发展管理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等;研发投入的相关文献由290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经路、吴祖光、康华等。
研发投入
-研究学者
- 李经路
- 吴祖光
- 康华
- 冯国忠
- 程克群
- 赵立韦
- 张栓兴
- 柴小康
- 王新红
- 王楠
- 王维
- 赵心刚
- 陈玉文
- 黄国良
- 刘素荣
- 别春晓
- 吴波虹
- 孙慧
- 宋铁波
- 张伟
- 张玲
- 徐芳
- 李玲
- 杨柳青
- 王凯
- 王敏
- 胥朝阳
- 许晨曦
- 贺炎林
- 赵晓阳
- 钟熙
- 陈伟宏
- 韩庆兰
- 高蕊
- 万迪昉
- 余子鹏
- 倪敏
- 傅宇
- 关勇军
- 刘伟
- 刘畅
- 叶红雨
- 吕瑶
- 吴丹丹
- 吴先明
- 周霞
- 孙茜
- 宋洋
- 宋玉禄
- 崔也光
-
-
谢永珍;
刘岩岩
- 《“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理论研究与现实脱节是现有研究广为诟病的问题,本文在选题以及研究范式的选择两个方面关注了理论研究与现实逻辑的一致.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以资源依赖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构建了"董事会资本—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以2010~2015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董事会资本丰富性和嵌入性通过研发投入决策在家族管理涉入的调节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丰富性对研发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效应,董事会资本嵌入性对企业研发强度的改善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研发投入强度在董事会资本丰富性以及嵌入性与企业绩效间均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家族管理涉入负向调节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并决定着研发投入在董事会资本嵌入性与公司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构建了可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现逻辑的统一,拓展了"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其现实启发意义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应优化董事会结构,关注并增强董事会资本的丰富性与嵌入性水平,通过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改善财务绩效.家族控制人应树立风险意识,而不能一味地规避风险,从而遗失组织创新的机会,甚至导致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下滑.
-
-
TANG Ming-feng;
唐明凤;
TANG Zhen;
唐榛;
WU Ya-fang;
吴亚芳;
HUANG Xiu-hao;
黄修豪;
HUANG Hao;
黄皓
- 《第十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转轨制背景下,中小企业因粗放式经营积存较多冗余资源.转型经济时期,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日益增强.创业板企业聚集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有较高需求,聚焦于这类企业,研究组织冗余与对研发投入的作用,分析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具体情境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以2012-2015年223家创业板民营企业的数据为样本用Stata14.0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对于创业板民营企业而言,冗余资源(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越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越大;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冗余资源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但对未吸收冗余和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企业需要加强对冗余资源的监管、计划和利用,促进科技创新.
-
-
Yang Xiangyang;
杨向阳;
Yang Can;
杨璨;
Tong Xinle;
童馨乐
-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利用200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此期间内的五年计划所反映出的产业政策信息,理论上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并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银行信贷在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相比于不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从而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第二,市场竞争在产业政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产业政策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越大:第三,所有权性质也会影响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地,利用双重差分、更换变量、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上述结论仍然稳健.
-
-
谢武;
岳美
- 《第十二届(2017)中国管理学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当今产品快速更新换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创新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企业的前期投入,即研发投入.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加之自己的分析、理解以及理论丰富与补充,运用新的模型方法,对存在于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展开研究.本文选定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研发投入总额作为解释变量、管理费用和专利数作为中介变量、资本结构和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并以超过732家制造业企业的2012-2015年的报表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发投入对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创新能力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
-
DONGYE Sheng-zhen;
东野升振;
ZHOU Yan;
周岩;
DUAN Deng-yu;
段丁钰;
XU Ming-jiao;
徐明姣;
ZHANG Hua-min;
张华民
- 《第十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供应链网络中各个制造商及网络其他成员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考虑研发投入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其中供应链网络由多个制造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构成,制造商为获得更大的利润会进行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的提升会降低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但会产生研发的溢出效应.利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分别得到考虑研发投入溢出效应的各个制造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得到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最后给出求解均衡条件的算法和数值算例,分析了制造商的研发投入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供应链网络各成员决策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不论是研发水平对称还是不对称的情形,随着创新溢出效应的增强,制造商的利益都会受损,且对创新水平高的企业尤其明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