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生物逆境

非生物逆境

非生物逆境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34606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通报、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等; 非生物逆境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余爱丽、杜艳伟、赵晋锋等。

非生物逆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46069 占比:99.97%

总计:346163篇

非生物逆境—发文趋势图

非生物逆境

-研究学者

  • 余爱丽
  • 杜艳伟
  • 赵晋锋
  • 官春云
  • 李颜方
  • 王石平
  • 王高鸿
  • 赵根有
  • 陶增
  • 余迪求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雯谦; 解盼; 刘蔚; 康郁; 廖莉; 任睿; 钱论文; 官春云; 何昕
    • 摘要: 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作为植物体内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在植物的避荫反应及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鉴定甘蓝型油菜中PHY家族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理,有助于提高油菜光能利用率,培育抗逆性强、适合密植直播和机收的油菜品种。为了研究PHY基因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的家族特征,以5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PHY基因为基础序列,在甘蓝型油菜、甘蓝(B.oleracea)、白菜(B.rapa(Lour.)Rupr.)、黑芥(B.nigra)、芥菜型油菜(B.juncea)和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中分别鉴定出11个、6个、5个、5个、10个和9个PHY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HY基因在芸薹属中高度保守。在甘蓝型油菜11个BnaPHY基因中,PHYA亚组成员主要在根中表达,PHYB亚组主要在叶片中表达。此外PHYA和PHYB均显著受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调控,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对PHY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明显。春化处理中的PHYB亚组表达量下调,PHYC和PHYE亚组表达量则上调,而在PHYA亚组只有部分基因表达量上调。大部分PHY基因表达明显受核盘菌抑制,有两个PHYA成员的表达明显受核盘菌诱导。
    • 摘要: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和农作物研究的主要模式物种,对非生物胁迫极为敏感,探究水稻对非生物逆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完善其应答网络是提高水稻耐逆性设计育种的基础。生物钟多层次调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水稻生物钟组分在多种胁迫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对提高水稻在高盐、干旱等地区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 林泳许; 于庆; 冯美嫦; 林嘉颖; 赵明明; 欧秋月; 郭晋隆; 黄国强
    • 摘要: 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在调控植物适应非生物逆境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分离甘蔗(Saccharum spp.)逆境响应MYB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本文应用3’RACE的方法,从甘蔗品种ROC22中克隆到一个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ScMYB5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72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96 bp,5’非翻译区长54 bp,3’非翻译区长322 bp。该ORF编码231个氨基酸,推导蛋白的分子量为26.65 kDa,含有2个串联的MYB结构域。ScMYB52-1推导蛋白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MYB家族蛋白的进化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cMYB52-1蛋白与AtMYB52和AtMYB54的亲缘关系较近;进一步的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三者蛋白质N端的MYB结构域序列高度一致,且三者的预测蛋白质三级结构类似,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cMYB52-1在甘蔗组培苗的根中对PEG处理总体上不敏感,在叶中仅在3 h时短暂上调;ScMYB52-1在叶中受外源ABA和NaCl胁迫的诱导,在处理0.5h均迅速上调表达,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3.35倍和2.75倍,并在处理期维持高于对照的水平;在根中受外源ABA和NaCl胁迫的抑制,在处理0.5h时就开始下调表达,在处理24 h时表达量分别下调为对照的12%和40%,并在处理周期内总体上维持低于对照的水平。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cMYB52-1-GFP重组蛋白定位在烟草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酵母双杂交自激活活性鉴定结果表明,ScMYB52-1蛋白无自激活活性。以上结果表明ScMYB52-1参与了甘蔗对高盐胁迫的应答,并可能受ABA信号通路的调控,在叶和根中存在差异的调控机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该基因在甘蔗非生物逆境适应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初步的信息。
    • 穆文强; 尚庆茂; 康慎敏; 李平兰
    • 摘要: 蔬菜苗期应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可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强幼苗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防控病虫害等,是一种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新方法。菌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应用方式是保证其应用效果的关键。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生活在植物根际,或附着于根系表面,或生活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抑制和拮抗病原菌生长,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穆文强等,2022)。目前,国内已商品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有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两种生产方式。
    • 李梦菡; 吉艳艳; 张丽平; 葛诗蓓; 韩文炎; 李鑫
    • 摘要: 目前,关于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应对非生物胁迫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文章重点介绍了植物激素及其关键转录因子的互作调控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植物激素在茶树应对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机理,讨论了在非生物逆境条件下,植物激素介导的茶树生理响应及其调控机制。
    • 李莹
    • 摘要: 近年,随着气候和耕作方式的变化,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面临一些新问题,如赤霉病频发,茎基腐病蔓延,冻害和干热风等非生物逆境频发。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研发与集成,对促进优质小麦生产升级、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刘录祥
    • 摘要: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测算,到2050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加70%才能基本满足全球90亿人口的基本温饱需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影响。由于频发病虫害、新发病害等生物逆境以及干旱、盐碱、洪涝等非生物逆境的影响,使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超量使用化肥、过量使用农药、过度使用水资源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未来粮食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科技创新是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动力。
    • 孟钰玉; 魏春茹; 范润侨; 于秀梅; 王逍冬; 赵伟全; 魏新燕; 康振生; 刘大群
    • 摘要: 为探究韧皮部蛋白2(Phloem protein 2,PP2)基因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5为材料获得一个小麦韧皮部蛋白2基因TaPP2-A13.该基因编码一个由298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33.18 kD,等电点为6.36.其N端为F-box结构域,C端具有典型的PP2结构域,属于F-box/PP2(FBP)亚家族成员.TaPP2-A13与禾本科植物中PP2-A13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表达模式分析表明,TaPP2-A13的表达受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的诱导,且感病组合中表达更强.用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甲基茉莉酸(MeJA)处理后,TaPP2-A13总体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利用聚乙二醇(PEG)和H2O2处理后,小麦TaPP2-A13显著下调表达,而NaCl处理后TaPP2-A13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趋势.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aPP2-A1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分布.以构建的重组载体BD-TaPP2-A13为诱饵筛选酵母文库,获得11种可能与TaPP2-A13互作的蛋白,酵母双杂交(Yeast 2 Hybrid,Y2H)确定其中的5种蛋白TaPP2C5、TaSLY1、TaCHI、TaRbcS和TaSKP1分别与TaPP2-A13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BiFC和Co-IP确认TaSKP1与TaPP2-A13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测TaPP2-A13可能为SCF复合体成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TaPP2-A13蛋白的功能,并探究其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 王笑;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姜东
    • 摘要: 非生物逆境(如,高温、低温、干旱、渍水胁迫等)是限制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因子,并且非生物逆境发生的频率、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提高作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或采取缓解措施降低非生物逆境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不利影响,对于确保作物稳产及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逆境锻炼(priming)是指植株经过前期适度的逆境处理后,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抗/耐性,也称为逆境胁迫记忆.与未经过锻炼植株相比,经过锻炼植株的信号调控物质、次级代谢产物、胁迫保护性物质等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对再次发生的逆境胁迫产生响应,从而增强植株耐逆性.根据再次逆境发生的类型及时间,逆境锻炼主要包括当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是同一种)、当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锻炼阶段的逆境和再次发生的逆境不是同一种)、跨代同种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同种逆境锻炼效应)、跨代交叉逆境锻炼效应(经过逆境锻炼的种子在子一代或子几代的交叉逆境锻炼效应)四大类型.本文重点围绕高温锻炼、低温锻炼、干旱锻炼及渍水锻炼介导的上述四大类型锻炼效应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植株光合机构响应机制、抗氧化系统在清除活性氧减轻对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机制、胁迫诱导的信号物质(激素类物质、Ca2+、过氧化氢、一氧化氮等)在诱导下游基因表达及生理生化过程机制.此外,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为长期甚至传代胁迫记忆提供了潜在机制.对作物逆境锻炼机制的深入解析,可以找到对作物耐逆性获得起关键调控作用的基因和蛋白,这样在作物生产上,我们可以在生育前期,配合外源调控物质诱导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蛋白,可通过人为方法提前刺激这种物质在逆境来临之前表达,主动诱导作物对关键时期逆境耐性的形成,从而有效缓解在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时期发生的胁迫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 康郁; 刘蔚; 解盼; 官梅; 钱论文; 官春云; 华玮; 何昕
    • 摘要: 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llene oxide cyelase,AOC)是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途径中一个重要的合成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和逆境胁迫应答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AOC基因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的家族特征,本研究以4个拟南芥AtAOC基因为基础序列,鉴定出12个甘蓝型油菜、4个白菜和6个甘蓝的AOC基因,并对它们的分子特性、蛋白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树、基因结构及染色体分布、以及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OC基因在芸薹属中高度保守,且AOC1/2/3基因多以串联基因簇的形式存在;12个甘蓝型油菜BnaAOC基因存在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分别响应多种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其中BnaAOC3(BnaA09g19550D和BnaC09g52550D)基因同时受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盐胁迫和PEG-6000处理的诱导表达,且强烈受核盘菌的诱导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甘蓝型油菜AOC家族基因在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和核盘菌侵染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