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物根际促生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24853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2015中国(上海)国际地下水、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研讨会等;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相关文献由615位作者贡献,包括姚拓、康贻军、李建宏等。

植物根际促生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4853 占比:99.95%

总计:224974篇

植物根际促生菌—发文趋势图

植物根际促生菌

-研究学者

  • 姚拓
  • 康贻军
  • 李建宏
  • 侯敏
  • 侯新强
  • 吴文良
  • 崔卫东
  • 张慧涛
  • 杨蓉
  • 焦子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凌霄; 艾安涛; 章文益; 吕立堂
    • 摘要: 为探索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复合肥配施对茶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章选用白叶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恶臭假单胞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弯曲芽孢杆菌和洋葱伯克氏菌4种根际促生菌,通过冷冻干燥制备成生物菌剂,设不施肥、只施生物菌剂、只施复合肥、生物菌剂和复合肥混施4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叶1号茶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剂与复合肥混施能够显著提高白叶1号的产量和品质,生物菌剂与复合肥混施比只施复合肥的百芽质量增加12%、发芽密度增加8.8%、茶叶产量增加18.3%、氨基酸含量增加7.3%,生物菌剂和复合肥混合配施可提高白叶1号产量和品质。
    • 胡丹珠; 张东旭; 张俊灵; 闫金龙; 冯丽云; 邬志远
    • 摘要: 为探索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山西小麦品种之间的亲和性,选用娄彻氏链霉菌和密旋链霉菌的复合制剂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中麦175、济麦22、长9499、长6794、长6990共5个山西中部麦区部分小麦主干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田间试验,测定株高、叶绿素、NDVI值和产量4个指标。结果表明,包菌PGPR处理对小麦的株高、NDVI值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其中长6794在包菌PGPR后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为4.93%,株高、NDVI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GPR与该品种的亲和性最强。长9499、济麦22、长6990在包菌PGPR后相比对照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分别增产2.99%、2.00%和1.99%,PGPR与这3个小麦品种有较好的亲和性。中麦175在包菌PGPR后产量增加有限,PGPR与之亲和性较差。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筛选出山西省中部麦区与PGPR亲和性较强的优质抗旱高产小麦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鹏; 刘畅; 相微微; 张磊; 崔长珍; 王建武; 邵治亮
    • 摘要: 为了研究两种根际促生菌对马铃薯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和耐寒短杆菌SDB5两种根际促生菌浸泡处理马铃薯种薯,待收获后磨取干粉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维生素C、硝酸盐、淀粉、还原糖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做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B9处理除了还原性糖提高降低了品质外,其余指标均显示提高了营养品质,SDB9+5处理除了维生素C含量稍降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降低了品质外,其余指标均显示提高了营养品质,根据(反)隶属函数值数值综合考虑,营养品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DB9+5>SDB5>SDB9。综上所述,两种根际促生细菌的影响了马铃薯的五种营养指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马铃薯营养品质,其中SDB9+5处理的效果最好。因此,该研究为改良马铃薯营养品质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这两种根际促生菌在马铃薯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申卫收; 杨思琪; 张欢欢; 李庆; 王铭科; 潘钰璟; 徐德红; 高南
    • 摘要: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最重要的人为排放源之一.本文以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白色芽孢杆菌Bacillus albus Lv5A、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NRCB026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土壤微宇宙试验及田间原位试验等方法,探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接种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RCB002>Lv5A>NRCB026>NRCB010,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2.3%、33.1%、34.2%和40.0%.选择NRCB010和NRCB026菌株进一步开展土壤微宇宙试验和田间原位试验.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在土壤微宇宙条件下接种NRCB010和NRCB026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21%和48%;在田间原位条件下,接种NRCB010和NRCB026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44%和73%.总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NRCB010和NRCB026能有效减少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研究结果将为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也将为发展具有促生和减排效应的生物肥料提供实际指导.
    • 杨晓蕾; 李建宏; 姚拓; 梅丽娜; 李琦; 白洁; 朱青青; 赵晓倩; 赵树栋
    • 摘要: 功能特性和培养条件研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工业化潜力挖掘和开发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对菌株开发利用,选取前期研究中从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glauc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及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获得的5株菌株为材料,测定菌株溶磷、固氮、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等特性,利用16S r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菌株分类学地位;测定菌株生长特性、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产气特性、产酸特性,确定菌株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1溶有机磷量最高,为170.37μg·mL^(−1),菌株Y3溶无机磷量最高,为308.50μg·mL^(−1);菌株Y1、Y3、Y5、M1、M6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24.23~164.74μg·mL^(−1)。菌株Y1和Y3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分别为175.30和255.55 nmol·(h·mL)^(−1)(C_(2)H_(4))。通过对菌株生长特性测定,5株菌株在40 h均已进入生长稳定期,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1°C,适宜的生长pH范围为6.50~7.50,在LB培养基中生长无产气现象,生长过程中pH稳定在6.23~7.52,具有作为工业化发酵菌种的潜力。16S rDNA鉴定确定菌株Y5与Y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为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M1为产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M6为猴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imiae)。本研究为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
    • 霍佳慧; 毕少杰; 于欣卉; 马爽; 王文中; 王欣悦; 王彦杰
    • 摘要: 常年施用化肥会对土壤、大气以及水体等产生有害影响,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广泛存在于植物根际,是具有生防和促生作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发挥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包括直接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及间接控制病原菌作用,综述了PGPR菌剂的应用状况,并对PGPR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GPR生物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张芝; 张垚; 王志刚; 徐伟慧
    • 摘要: 以齐齐哈尔龙江县茄子根际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通过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菌种,探究菌株的生理活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浸种和盆栽实验研究菌株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茄子根际筛选到7株PGPR,其分别属于Bacillus sp.QJ1,Chryseobacterium aquifrigidense QJ2,Bacillus megaterium QJ4,Enterobacter aerogenes NQ1△,Bacterium NQ1,Bacterium NQ3,Enterobacter sp.NQ5;不同的菌株溶磷、分泌赤霉素和吲哚乙酸(IAA)能力不同;菌株产生铁载体,仅有NQ3菌株具有溶血性.浸种和盆栽实验表明,NQ1△菌悬液显著促进茄子种子的萌发,QJ2菌悬液对茄子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菌株NQ1△,QJ2可分别作为茄子种子包衣及专用促生肥料的候选菌剂.
    • 张惠荣; 姚拓; 马亚春; 李明源
    • 摘要: 以前期研究筛选出的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6株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菌(G12、I1、Fn1、mF-4、mJ-2、Bn12)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法,设不同菌液用量,T1(1∶0∶0∶0)、T2(0∶1∶0∶0)、T3(3∶5∶1∶1)、T4(4∶4∶1∶1)和T5(CK)共计5个处理,测定不同比例下燕麦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研制对燕麦生长和品质影响最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与T5相比,各促生菌组合处理均能促进燕麦生长和提高燕麦品质。燕麦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5.18%~14.15%和27.37%~40.51%;鲜重、干重分别增加了17.20~28.95 g和3.10~5.95 g;粗蛋白、粗脂肪蛋白分别增加了6.42%~29.57%和0.65%~2.06%;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分别增加了1.19%~4.07%、0.17%~4.63%和0.99%~6.17%。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比例菌株制作的菌剂加权关联度:T3(0.171)>T2(0.168)>T4(0.143)>T1(0.137)>T5(0.081)。处理T3(固氮、溶磷、分泌IAA和产铁载体4种特性的促生菌体积比是3∶5∶1∶1)对燕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CK,是后续研制微生物菌肥较为理想的配方。
    • 李文祥; 张天谣; 贾颜; 刘松; 李茜; 倪功; 黄海泉; 黄美娟
    • 摘要: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在根际与植物相互作用,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为研究含ACC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deaminase)的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切花月季的促生效果,以‘伊芙伯爵’为试验材料,在盆栽过程中施入含ACC脱氨酶的不同PGPR菌株,通过测定切花月季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花朵乙烯释放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探讨不同菌株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ACC脱氨酶的不同PGPR菌株对‘伊芙伯爵’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总体来说以菌株F195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株高增加56.91%,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12.87%,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38.64%、58.45%、1.17倍,MDA含量和花朵乙烯释放量分别减少22.68%和35.46%,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增加25.3%、75.8%和1.15倍,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比较来看,菌株F195对切花月季‘伊芙伯爵’的促生效果最好。
    • 杨倩; 薛璐; 郭慧; 付瑞珂; 张涛; 申顺善; 杜南山; 朴凤植
    • 摘要: 黄瓜枯萎病是制约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生物胁迫因素。近年来,黄瓜生产过程中土地长期高度集约化、高复种指数以及不合理的施肥、灌溉等措施造成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导致黄瓜枯萎病危害日趋严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不仅能改善黄瓜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促进黄瓜生长发育,还能通过自身作用或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以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综述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害的作用机制,以及利用PGPR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GPR在黄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