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079865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2014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相关文献由1258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凯华、李红新、董选等。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9865 占比:99.98%

总计:1080125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发文趋势图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研究学者

  • 江凯华
  • 李红新
  • 董选
  • 高敏
  • 谢世平
  • 郑爱斌
  • 郑金瓯
  • 张克让
  • 江桂华
  • 刘慧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钰莎; 陈蕾; 何时旭; 宋婷婷
    • 摘要: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月经周期变化对无先兆偏头痛的影响,了解其神经病理机制,为未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偏头痛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27例月经相关性无先兆偏头痛和26例非月经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临床症状采集、量表评分和头颅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组间差异性脑区并将其标准化低频振幅值与临床症状和量表评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月经相关性无先兆偏头痛组患者在多个脑区出现活动显著增强或减弱,并与头痛持续时间或HIT-6量表评分呈线性相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结论月经相关性无先兆偏头痛存在多个脑区功能紊乱,这些异常的脑区可能参与其神经病理学发病机制,并有望在将来成为治疗的参考靶点。
    • 张婵娟; 李悦龙; 张洲; 王宏江; 甄德予; 王楚怀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MCE)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SCLBP)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神经元自发性神经活动变化的影响及MCE干前预后静息状态下局部自发性神经元活动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1例NSCLBP患者完成为期6周MCE训练(每周3次,每次30min)。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SFMP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静息态f MRI扫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SFMPQ评分、ODI评分、PCS评分和低频振幅值(ALFF)改变。分析MCE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疼痛灾难化程度等临床症状改变与差异脑区ALFF值变化关系。结果:治疗后NSCLBP患者VAS评分由5.74±1.37降低至1.71±1.03,SFMPQ评分由8.43±4.25降低至2.00±1.61,ODI评分由15.53±6.79降低至6.87±4.01,PCS评分由10.43±7.49降低至1.62±2.29,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NSCLBP患者双侧枕中回ALLF值增高(体素水平P<0.001,团簇水平FWE矫正P<0.05)。左侧枕中回ALLF值改变与PCS量表的无助感评分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25),与疼痛灾难化程度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568,P=0.007)。结论:MCE可有效改善NSCLBP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疼痛灾难化程度。MCE改善疼痛灾难化程度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静息状态下左侧枕中回局部神经元自发性神经活动相关。
    • 蒋艳春; 郑金瓯; 张艳波; 刘慧华
    • 摘要: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度中心性(DC)研究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 MCI)患者的功能性脑连接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1例VaMCI患者和29例正常认知者纳入研究;所有入组者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完成Rs-fMRI扫描,计算脑区DC值的变化;分析DC值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aMCI患者的右侧内侧前额叶和右侧后扣带回的DC值降低(P<0.05),左侧顶上小叶和左侧中央后回DC值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aMCI患者右侧内侧前额叶的DC值与认知功能MoCA值呈负相关(r=-0.890,P<0.001)。结论:VaMCI患者的功能性脑连接存在差异,其右侧内侧前额叶的功能性连接异常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 王钏宇; 贾智明; 朱文; 张晨阳; 车英玉; 吴玥; 张静; 张钦涌; 王焱; 文建国; 王庆伟
    • 摘要: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严重与非严重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PMNE)患儿在疾病效应下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上的改变和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控诊疗中心的39例PMN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1.9±2.6)岁。选取33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1.8±3.0)岁。将PMNE患儿按照每周夜晚尿床天数分为PMNE非严重组(每周夜晚尿床天数≤4 d,n=14)和PMNE严重组(每周夜晚尿床天数>4 d,n=25);采集所有入组儿童的Rs-fMRI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疾病效应下的ReHo差异,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事后检验,比较三组脑功能特征。结果疾病效应脑区为辅助运动区。PMNE非严重组与PMNE严重组比较,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PMNE非严重组患儿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及辅助运动区异常,严重组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上回及辅助运动区异常。上述结果均行AlphaSim校正P<0.005,矫正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NE非严重组患儿存在顶下小叶、额下回及辅助运动区功能异常,PMNE严重组患儿存在颞下回、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功能异常。这些异常脑区可能与PMNE的病理机制有关。而PMNE患儿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程度无关。
    • 范夏冰; 杨利; 张和华; 李章勇; 王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功能连接。方法以14例TBI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图像进行预处理,再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得到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l Network,DMN)和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从两个脑网络中各选取4个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最后使用单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t检验探索TBI被试脑损伤后3、6和12个月与HC组的DMN与ECN功能联通性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TBI患者恢复期三个时间点的功能连接均与HC组有显著差异,DMNECN双网络之间的功能联通性与单个网络内部相比变化更为突出。此外,左侧顶叶为一个关键节点,可能为TBI的后续治疗提供新方向。结论TBI后患者大脑静息态脑网络DMN与ECN的功能连接存在显著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导致患者存在长期认知障碍及其他后遗症的原因。
    • 陈祁青; 赵继荣; 蔡毅; 陈文; 赵宁; 马同; 薛旭; 郭培尧; 张天龙; 杨涛; 李玮农; 张立存
    • 摘要: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和疼痛行为学技术,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特点,揭示LDH慢性下肢痛的脑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健康的SD雄性大鼠24只,体质量(25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建模前0天、建模后第2、7、14、21、28天进行大体行为学观察、机械痛阈值测定、热痛阈值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0天、建模后第14、28天,利用Bruker公司7.0T核磁收集BOLD数据,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分数低频振幅(fALFF)方法处理BOLD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组大鼠建模前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建模后各时间点PWT和TW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PWT和TWL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区图结果显示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左室周灰质、右纹状体;f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右纹状体、左嗅球、双侧小脑分子层。结论:(1)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进行LDH建模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反应,提示LDH慢性下肢痛大鼠建模成功;(2)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静息态下某些脑区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变,可能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 刘军莲; 张亚男; 刘妮; 吴俊辰; 洪月颖; 任蒙蒙; 张健睿; 郝瑛; 黄怡然; 霍健伟
    • 摘要: 目的探索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大脑自发性活动的动态特征及各个指标间的一致性变化。方法采集36例PDM患者及41例健康人群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应用滑动时间窗技术,对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度中心度及全局信号相关等5个指标进行分析,探索两组间各个指标的动态性及一致性差异。结果相比健康人群,PDM患者表现出ALFF的动态性增高,主要位于左侧颞叶、小脑半球、海马及右侧缘上回。同时患者表现出ReHo动态性增高,涉及脑区有左侧前额叶及直肌、右侧杏仁核、海马及海马旁回、颞下回,而动态性减低位于左侧颞中回。PDM患者各个指标间一致性变化与健康人群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DM患者存在ALFF和ReHo的动态性异常,有可能为解释月经痛产生及调节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角度及客观证据。
    • 饶艳霞; 张佳鑫; 谭颖; 孙兴龙
    •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神经内科疾病,在受到光、声音和其他刺激后敏感性增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在探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现阶段磁共振成像评估偏头痛多方面参数的潜力尚未被临床医生熟知,本文以不同的MRI技术综述偏头痛多模态磁共振的最新研究进展。
    • 张虹岩; 王东岩; 刘佳惠; 谢兴国
    • 摘要: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凭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被国内外认可,针刺脑科学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热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被称为“现代望诊”,近年来这种客观、科学的影像学工具被众多学者用于针刺中枢机制的研究中,其分析方法众多且各具特点,能够客观分析脑神经活动、脑区以及全脑的功能变化,本研究对rs-fMRI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中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现阶段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对rs-fMRI用于针刺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郭芸远; 高玉军; 江高峰
    • 摘要: 目的观察以抑郁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单相抑郁障碍(UD)与双相抑郁障碍(BD)患者局部脑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中低频振幅(ALFF)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UD患者(UD组)、20例处于抑郁发作的BD患者(BD组)及2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rs-fMRI扫描,计算全脑ALFF值,分析不同脑区ALFF差异。结果三组间ALFF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为右额中回、左额上回、左梭状回、左脑岛、右豆状壳核、左小脑、左海马;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D组在左额中回、右颞上回及左颞中回的ALFF值升高,BD组在右额中回、右额上回、左额中回、左小脑、左海马、左脑岛及右豆状壳核的ALFF值升高;与UD组比较,BD组在左额上回、左后扣带回、左楔前叶、左额中回及左海马的ALFF值升高(P均<0.01)。结论UD与BD患者ALFF值在左额上回、左后扣带回、左楔前叶、左额中回及左海马有差异,这些脑区的活动改变有助于早期鉴别UD、BD患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