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66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7663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等;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文献由1597位作者贡献,包括廖秦平、刘朝晖、张岱等。

阴道微生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4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7663 占比:99.48%

总计:118278篇

阴道微生态—发文趋势图

阴道微生态

-研究学者

  • 廖秦平
  • 刘朝晖
  • 张岱
  • 张蕾
  • 白会会
  • 王茜
  • 薛凤霞
  • 徐阳
  • 谭文举
  • 陈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园; 马明妍; 陈伟伟; 李辉; 马娟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非HPV感染女性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接收的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女性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开展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检测,分析2组细菌阴道疾病类型检出情况与阴道微生物4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细菌性阴道病(BV)检出率19.0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18.00%、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20.00%、需氧菌性阴道炎(AV)检出率11.00%与对照组的8.00%、8.00%、7.00%以及3.00%相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4.420、7.236、4.915,P<0.05);研究组的唾液酸苷酶阳性率16.00%、H_(2)O_(2)阳性率18.00%、pH值阳性率23.00%与对照组的3.00%、6.00%以及9.00%相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6.818、9.291,P<0.05);研究组的阴道微生态正常检出率25.00%与对照组的58.00%相比则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28,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失调风险更高,阴道菌群会出现显著变化,临床可依据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评价感染情况。
    • 王迎; 孔凡雪; 游珂; 郭艳利; 耿力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同时实施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的5159例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0~65岁。按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分组,高危型HPV阳性组953例,HPV阴性组4206例,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环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18.5%,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失衡中细菌性阴道病(BV)168例(17.5%)、滴虫性阴道炎(TV)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8例(2.9%)、需氧菌性阴道炎(AV)83例(8.7%)、混合性阴道炎16例(1.7%)、清洁度异常193例(20.3%)。混合性阴道炎以BV与VVC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BV+TV混合感染。与HPV阴性组比较,BV、VVC阳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AV、混合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性阴道炎以BV与VVC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BV+TV混合感染;BV阳性为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VVC阳性为保护因素。
    • 郭凤; 黄伟; 王佩红; 赵莉
    •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4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受检者的阴道pH、乳酸杆菌减少、细菌性阴道炎(BV)、滴虫性阴道炎(T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等阴道微生态变化异常率,HPV感染率及感染类型,宫颈病变异常及病变类型。分析阴道微生态指标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筛查的240例女性中,62例HPV+,其中低危20例、高危42例。HPV+受检者的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HPV-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和高危感染者的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HPV-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的240例女性中,宫颈异常35例,其中LSIL 25例、HSIL 7例、宫颈癌3例。宫颈异常受检者的pH异常、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宫颈癌和LSIL受检者的pH异常、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异常者的HP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异常者的HPV低危和高危感染率高于宫颈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异常者中,LSIL和HSIL+宫颈癌者的HP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和HSIL+宫颈癌者的HPV低危和高危感染率高于宫颈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调可增加机体HPV感染率以及宫颈病变风险,临床上应重视阴道微生态的检查,加强HPV感染监测及宫颈病变筛查。
    • 吴敏; 李丽; 刘颖
    • 摘要: 目的研究B族链球菌(GBS)阳性孕妇阴道微生态与不良妊娠事件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行常规孕检并分娩的880例孕妇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早期(孕8~12周)及孕晚期(孕37周)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行GBS检测。使用五联阴道试剂盒检测阴道微生态,同时记录孕妇围产结局,分析GBS阳性、孕妇阴道微生态与妊娠结局间的相关性。结果880例孕妇孕早期GBS鉴定结果显示,GBS阳性者共101例,GBS阴性者共779例。随访发现,孕早期GBS阳性组早产及流产发生率为15.84%、5.94%,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4.6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乳酸杆菌量、白细胞分度,细菌性阴道病、滴虫、念珠菌等病原菌定植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及孕晚期阴道GBS感染者,其阴道微生态失衡及致病菌定植状况均更严重,推测GBS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衡通过相互作用,增加围产期不良结局风险。
    • 张海光; 赵金金; 杨君; 华方方; 张洁; 王亚南; 焦路阳
    • 摘要: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确诊的阴道炎患者513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19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干净3~7天对两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及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β-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其阳性率分别为(32.9%&&142%,58.1%&38.8%,6.0%&23%,30.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阴道分泌物的PH值和清洁度异常率显著升高(90.68%&76.7%,96.3%&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异常率差异不明显(4.1%<4.6%,2.9%<4.6%)。结论:豫北地区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β-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H值和清洁度的异常率高于健康体检者。
    • 张萍
    • 摘要: 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利托君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遴选本院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托君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宫缩抑制时间、孕周延长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 80.00%),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类杆菌与乳酸杆菌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而真菌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8.00%vs 30.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利托君可有效延长孕周,抑制宫缩,调节阴道微生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疗效显著,值得在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治疗中使用。
    • 叶雨蓝
    • 摘要: 目的探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诊治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嘉兴市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应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确诊为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需氧性阴道炎(AV)52例,细菌性阴道病(BV)1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WC)8例,滴虫性阴道炎(TV)2例,14例无特异性病原体的感染,仅表现为有临床症状或清洁度异常。52例诊断为AV的患儿生殖道微生态检测pH值均>4.5,其中35例采用苯扎溴铵洗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软膏外用,17例单纯使用苯扎溴铵洗液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微生态检测提高了AV的临床检出率,为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 鲍敏莹; 王海娜; 王宁宁
    •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耐药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12月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过氧化氢(H_(2)O_(2))阳性率、阴道乳酸菌检出率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χ^(2)=16.824,P=0.001);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灌洗液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571、P=0.001,t=5.437、P=0.001,t=4.961、P=0.011,t=6.275,P=0.001);观察组H_(2)O_(2)阳性率、阴道乳酸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64,P=2.735)。结论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耐药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阴道分泌物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且安全可靠。
    • 郭灵; 孙潇潇; 成佳景
    • 摘要: 目的研究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的相关性,探讨阴道微生态对高危型HPV阳性SIL诊断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并经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组织活检或LEEP术明确宫颈病理结果的女性757例,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SIL组(n=347)及宫颈组织良性改变组(对照组,n=410)。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比较SIL组与对照组之间阴道微生态的差异并建立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HPV阳性SIL的诊断临床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L组孕次增加,HPV16、18型感染率较高,阴道微生态失衡如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乳酸杆菌功能下降、合并B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HPV阳性情况、菌群多样性、H_(2)O_(2)浓度、BV感染作为预测因子,纳入诊断临床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经过验证,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则显示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临床实用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诊断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度,有利于针对HPV阳性高风险发病患者观察随访及个体化治疗。
    • 侯雪楠; 赵淑霞; 顾来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14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2组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分析不同阴道微生态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乳酸杆菌占比低于正常组,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比高于正常组(P<0.05,P<0.01);观察组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球菌及其他占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阴道菌群密度、多样性为Ⅰ、Ⅳ级者明显多于正常组,Ⅱ、Ⅲ级者少于正常组,pH值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孕妇(P<0.05)。结论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pH值增加,且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