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阴道菌群

阴道菌群

阴道菌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341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中国性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微生态制剂研究开发与综合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等;阴道菌群的相关文献由65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岱、刘朝晖、廖秦平等。

阴道菌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3412 占比:99.77%

总计:103650篇

阴道菌群—发文趋势图

阴道菌群

-研究学者

  • 张岱
  • 刘朝晖
  • 廖秦平
  • 杨冬梓
  • 苏建荣
  • 刘木彪
  • 吕治
  • 周宏伟
  • 孙文平
  • 康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园; 马明妍; 陈伟伟; 李辉; 马娟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非HPV感染女性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接收的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女性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人员开展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检测,分析2组细菌阴道疾病类型检出情况与阴道微生物4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细菌性阴道病(BV)检出率19.0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18.00%、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20.00%、需氧菌性阴道炎(AV)检出率11.00%与对照组的8.00%、8.00%、7.00%以及3.00%相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0、4.420、7.236、4.915,P<0.05);研究组的唾液酸苷酶阳性率16.00%、H_(2)O_(2)阳性率18.00%、pH值阳性率23.00%与对照组的3.00%、6.00%以及9.00%相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6.818、9.291,P<0.05);研究组的阴道微生态正常检出率25.00%与对照组的58.00%相比则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28,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失调风险更高,阴道菌群会出现显著变化,临床可依据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评价感染情况。
    • 周源源; 杜凌颖; 齐梦娟; 郭颖
    • 摘要: 目的:研究阴道微环境及白介素-4(IL-4)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HR-HPV感染的育龄期患者85例为观察组(A组),同期体检宫颈HPV阴性者83例为对照组(B组)。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感染HR-HPV情况,检测阴道微环境及阴道灌洗液中IL-4水平,分析HR-HPV感染与常见阴道炎的关系,并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R-HPV感染者中,年龄≤25岁及>45岁者感染率较26~45岁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阴道微环境相关指标和阴道灌洗液中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杆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白细胞酯酶均是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R-HPV感染存在年龄分布特点,阴道微环境及阴道灌洗液中IL-4水平升高与其分型密切相关。
    • 唐莉; 隗伏冰; 隗洪进; 刘珮瑜; 伞翠平; 钟文彬; 刘玉华; 郭海珊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菌群结构及其变化情况,探讨妊娠期VVC再发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期VVC患者36例和健康孕妇20例,动态采集3个时间点的阴道分泌物,并根据阴道分泌物镜检结果分为未再发组、再发组、持续阳性组。所有样本做16S rDNAV3区高通量测序,比较各组之间阴道菌群差异。结果不同分组及采样点之间细菌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11个门类的细菌,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主。共发现132个属类的细菌,其中以乳杆菌属、双岐杆菌属、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和小杆菌属为主。主成分分析可将样本分两类,第一类以厚壁菌门为主要优势菌,第二类以放线菌门为主要优势菌。与健康孕妇对比分析,持续感染组双歧杆菌属的丰度从5%下降到0.5%,再发组普雷沃菌属丰度从1.5%下降到0.4%,再发阶段下降显著(P<0.05)。健康孕妇组以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其他三组均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结论阴道细菌中除有大量乳酸杆菌外,还存在双岐杆菌、普雷沃菌等差异菌属,这些细菌丰度的改变可能与VV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
    • 车莹
    •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生殖道及皮肤黏膜常见致病菌,其感染率非常普遍,可引起鳞状上皮细胞增殖,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临床关于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的研究多集中在HPV分型、病毒载量及阴道菌群等方面。现本文结合HPV的生物学基础,对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 江海燕; 周燕; 陈晓玲
    •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并观察其宫颈局部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6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宫颈活检正常患者纳入HPV阳性组(n=31),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患者纳入LSIL组(n=36),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纳入HSIL组(n=49),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n=40);另将同期52例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的阴道菌群分布、宫颈局部免疫指标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HPV阳性组的乳酸杆菌异常占比、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检出率、细菌性阴道病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的CD4^(+)/CD8^(+)低于对照组,HSIL组、LSIL组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的SIgA水平低于HPV阳性组、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HSIL组、LSIL组的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菌群失衡、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减退与HPV感染关系密切,二者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 彭琛; 吉莉; 孙晓莉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阴道菌群在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237例患者,取卵后第1个FET周期子宫内膜转化日采集阴道分泌物,涂片行Gram染色,根据阴道微生物组评分标准(Nugent评分)进行评分。比较RIF组与对照组阴道菌群的构成。结果:RIF组中Nugent评分≤3分11例,4~6分12例,≥7分53例;对照组中≤3分74例,4~6分40例,≥7分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1,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阴道菌群Nugent评分与不明原因RIF呈正向强相关性(rs=0.938,P<0.01)。结论:Nugent评分与不明原因RIF直接相关,乳酸杆菌占优势的阴道菌群是FET良好临床结局的有利因素,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与不明原因RIF密切相关。
    • 揭玉清; 余佳美
    • 摘要: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苦参凝胶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的74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采取克霉唑栓联合苦参凝胶,持续用2周,之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阴道菌群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消失,减少疾病复发,安全性高。
    • 张亚伟; 康晓迪; 刘丽恒; 郝文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临床疗效、阴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BV 147例,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予甲硝唑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2组治疗效果、阴道乳酸菌计数情况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晚期BV患者予以甲硝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及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且安全性高。
    • 程阳; 赵敏
    • 摘要: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阴道菌群特征。方法:采集2020年12月—2021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的2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RSA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组患者阴道菌群的差异。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_OTU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细菌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0.05)。分类学分析显示,在门、科、属水平,2组共同的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变形菌门),假单胞菌在RSA组中门、科、属水平的丰度分别为22.8%、21.9%、21.9%,在对照组中的丰度分别为17.9%、17.3%、17.3%,RSA组假单胞菌的丰度明显增加。结论:RSA患者存在阴道菌群失衡,特定菌属(如假单胞菌)可能与RSA发生、发展有关。
    • 耿立文
    • 摘要: 阴道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之一,尤其是成年女性,爱护、呵护阴道对保持性健康、提升性自信非常关键。性爱时使用安全套。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性生活中男性使用安全套,能保持女性阴道pH水平稳定,使阴道菌群保持健康,从而对预防酵母菌感染、尿道感染以及细菌性阴道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安全套除了能避孕,还能保持女性阴道健康,男女性爱时应尽量戴套进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