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硒酸钠

亚硒酸钠

亚硒酸钠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0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3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6236篇;相关期刊529种,包括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动物营养学报、畜牧与饲料科学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等;亚硒酸钠的相关文献由3081位作者贡献,包括康世良、赵红刚、陈贤均等。

亚硒酸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3 占比:6.35%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6236 占比:93.43%

总计:17377篇

亚硒酸钠—发文趋势图

亚硒酸钠

-研究学者

  • 康世良
  • 赵红刚
  • 陈贤均
  • 于树玉
  • 谈伟君
  • 魏倩萍
  • 潘翠玲
  • 王振隆
  • 邓华聪
  • 刘来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建平; 费健; 高平; 邢旭斌
    • 摘要: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对血清TPO-Ab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HT甲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应用亚硒酸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SH、FT_(3)、FT_(4)、TPO-Ab、TGAb、SOD、MDA、Th17细胞、IL-17、IL-23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FT_(3)、FT_(4)、TSH、TPO-Ab、TGAb、SOD、MD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Th17细胞、IL-17、IL-23分别为(12.13±0.31)%、17.28±0.40pg/mL和14.06±0.21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硒酸钠应用于HT甲减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氧化应激水平,且患者血清TPO-Ab滴度、血Th17细胞、IL-17、IL-23均显著降低。
    • 白芳芳; 张荣荣; 原倩倩; 于钰杰; 李坤学; 马玲
    • 摘要: 试验以实验室保藏的6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最佳试验条件下富硒率和产胞外多糖含量最优的菌株,以期为生产富硒调味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确定各菌的加硒时间,对比6株乳酸菌在不同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下的颜色变化、富硒率变化和胞外多糖含量变化,选定鼠李糖乳杆菌作为最佳试验菌株;通过测定鼠李糖乳杆菌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亚硒酸钠含量条件下富硒率和产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通过此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正交试验的因素及水平,由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24 h、接菌量5%、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2.5μg/mL、培养温度37°C的条件下,鼠李糖乳杆菌的富硒率为79.21%,胞外多糖含量为51.47μg/mL。
    • 林帅超; 白银龙; 熊建利
    •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硒(Se)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240尾初体重(17.21±1.73)g、初体长(11.11±0.46)cm的健康黄河鲤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5、0.50、1.00 mg/kg的亚硒酸钠,测定黄河鲤鱼的生长性能和各项血液参数。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硒显著提高了黄河鲤鱼幼鱼的终末体重(P0.05)。②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黄河鲤鱼幼鱼中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含量(Hb)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有所升高;在0.50 mg/kg组Hb最大,在1.00 mg/kg组RBC和MCHC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随饲料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于1.00 mg/kg组达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细胞比容(Hct)不受饲料硒含量的影响。黄河鲤鱼幼鱼饲料中硒的最适添加量为0.50 mg/kg。
    • 麦淑华; 杨珖; 仇曙; 李亚男; 陈大清
    • 摘要: 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壶瓶碎米荠对亚硒酸钠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0~30 mg/L亚硒酸钠范围内,壶瓶碎米荠的发芽率、成苗率及根长明显提高,并在30 mg/L时达最大值。亚硒酸钠浓度大于50 mg/L时,壶瓶碎米荠幼苗黄化率随亚硒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在40 mg/L亚硒酸钠处理下,壶瓶碎米荠的株高及生长量均达最大值。与对照相比,低浓度亚硒酸钠显著提高了壶瓶碎米荠的生物量。壶瓶碎米荠的CAT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下达最高值;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400 mg/L亚硒酸钠处理下达最高值。
    • 郎艳芝; 王雷; 李娜; 杨文; 冉林武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硒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用不同浓度(0、0.05和0.5μmol·L^(-1))的亚硒酸钠(Na2SeO3)培养细胞24 h后,将细胞分为6组:缺硒组(0μmol·L^(-1)Se),正常硒组(0.05μmol·L^(-1)Se),补充硒组(0.5μmol·L^(-1)Se),缺硒(0μmol·L^(-1)Se)+oxLDL组,正常硒(0.05μmol·L^(-1)Se)+oxLDL组,补充硒(0.5μmol·L^(-1)Se)+oxLDL组,继续培养16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NADPH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WST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损伤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GPx1和GPx4表达水平。结果相同硒水平下,oxLDL能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细胞GPx和SOD活力,提高ROS水平(P均<0.05),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调细胞GPx1和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P均<0.05);细胞经oxLDL诱导后,与正常硒水平相比,缺硒不能保护oxLDL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而补充硒可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并上调GPx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其次,细胞未经oxLDL诱导时,与正常硒水平相比,缺硒使细胞存活率下降、GPx和SOD活力降低,MDA和ROS含量上升,GPx1和GPx4蛋白表达减少(P均<0.05),而补充硒能够促进GPx1和GPx4蛋白的表达(P均<0.05)。结论补充硒能够减缓oxLDL诱导EA.hy926细胞发生的氧化应激,且GPx1和GPx4参与此过程。
    • 武文玥; 马红梅; 武志明; 白春雨; 韩广明; 栗文琪; 郑媛元; 吴昕阳; 王彩琴
    • 摘要: 为了探究亚硒酸钠对甜荞籽粒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不同质量浓度的硒(0(CK)、0.50、1.00、2.00、4.00 mg/L)和喷施次数(1、2次)研究亚硒酸钠对甜荞产量、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蛋白质、槲皮素、芦丁、黄酮、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硒质量浓度为1.00 mg/L、喷施次数为1次的单株粒数与百粒质量分别提高了61.82%、105.88%,产量提高了233.16%;硒质量浓度为0.50 mg/L、喷施次数1次的可溶性糖、槲皮素含量分别提高了2.65、1.42倍,且差异显著;喷硒1次后,所有处理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了28.38%~48.65%,其中,以硒质量浓度为1.00 mg/L、喷施次数为1次处理最高,且差异显著,而喷硒2次的硒处理还原糖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降幅为5.41%~10.81%,差异不显著;硒质量浓度为1.0 mg/L、喷施次数2次的蛋白质、黄酮及芦丁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38.61%、93.64%、300.59%,且差异显著;硒质量浓度为0.50 mg/L、喷施次数1次的淀粉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0.15%,其余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17.41%~63.58%。所有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硒含量,而各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硒含量为0.10μg/g,硒质量浓度为0.50 mg/L、喷施次数1次处理最经济环保。
    • 李昀峰
    • 摘要: 为研究富硒栽培中亚硒酸钠对松杉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果的影响,该文对松杉灵芝栽培种培养基料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亚硒酸钠,观察并测定其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富硒效应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料中加入低质量分数亚硒酸钠后,松杉灵芝通过生物富硒作用,增加了其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0.6 g·kg^(-1)时,子实体中硒含量和生长发育情况达到最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松杉灵芝多糖的含量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高质量分数的亚硒酸钠则会抑制蛋白质的进一步合成和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并影响氨基酸的合成。
    • 朱娟娟; 喻春明; 陈继康; 陈平; 熊和平
    • 摘要: 为了揭示不同硒源和浓度对饲用苎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中饲苎1号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亚硒酸钠(Se^(4+))和硒酸钠(Se^(6+))及其不同浓度(0、0.9、1.8、2.7 mg·kg^(-1))对苎麻生物量、硒含量、硒积累总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含量和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能够显著增加苎麻硒含量和硒积累总量,且随施硒量的增加苎麻硒含量和硒积累总量逐渐增加。苎麻地上部对硒酸钠的吸收远远高于对亚硒酸钠的吸收,其中0.9 mg·kg^(-1) Se^(6+)处理中苎麻叶片和茎秆硒含量分别是相同浓度下Se^(4+)处理的71.9和54倍。当硒酸钠施用量为0.9 mg·kg^(-1)时,虽然提高了苎麻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但超氧阴离子含量和释放量显著增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使苎麻幼苗地上部分干物质降低90.3%;而当硒酸钠施用量为1.8和2.7 mg·kg^(-1)时,则造成苎麻幼苗死亡。亚硒酸钠对苎麻地上部生物量和过氧化氢酶(CAT)与GR活性有显著性影响,其中0.9、1.8和2.7 mg·kg^(-1) Se^(4+)处理中CAT和GR活性较CK处理分别提高130.6%和37.6%、41.5%和131.4%、176.7%和117.4%,但2.7 mg·kg^(-1) Se^(4+)处理使苎麻地上部生物量降低了24.7%。施用前期,亚硒酸钠对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无显著性影响,而施用后期显著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绿素a/b的值。因此,硒酸钠对苎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亚硒酸钠,其在植株体内易迁移,生物有效性强,更易造成植株伤害。施用0.9 mg·kg^(-1) Se^(4+)在不影响苎麻生物量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硒含量和硒积累总量,并且缓解植株衰老。
    • 黄婷苗; 于荣; 王朝辉; 黄冬琳; 王森; 靳静静
    • 摘要: 为了确定改善小麦硒营养的硒肥调控措施,分析不同施硒方法对小麦硒农艺强化的可行性,在陕西永寿典型缺硒土壤上开展2年定位试验。第1年,以生产硒含量100μg kg^(-1)的小麦籽粒为最低目标,设置不施硒、土施硒酸钠、叶喷硒酸钠、土施亚硒酸钠、叶喷亚硒酸钠5个处理,用量分别为0、15、18、700、45 g Se hm^(-2),研究不同硒价态和施硒方式对小麦产量、硒含量、硒吸收利用的影响,第2年各小区一分为二,一半秸秆移出,一半秸秆还田,不再施硒,研究硒肥残效。结果表明,不同硒价态和施硒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秸秆生物量无影响。第1年,各施硒处理的籽粒硒含量均达到预期目标,介于109~397μg kg^(-1),面粉硒含量介于101~356μg kg^(-1)。第2年,仅土施亚硒酸钠的籽粒、面粉硒含量高于100μg kg^(-1),秸秆还田和不还田间无差异。土施、叶喷硒酸钠和土施、叶喷亚硒酸钠的籽粒硒强化指数分别为4.7、16、0.3、8.0(μg kg^(-1))(g hm^(-2))^(-1)。叶喷硒酸钠的硒肥当季利用率最高,为7.3%;土施亚硒酸钠的硒肥累计利用率仅0.3%,但后效长,第2季小麦收获后,土壤有效硒含量最高,秸秆不还田和还田条件下分别为91μg kg^(-1)和107μg kg^(-1)。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缺硒区,土施、叶喷一定量的硒酸钠或亚硒酸钠,均有利于目标硒营养的小麦生产,土施亚硒酸钠的需用量大,生产中应关注其后效,选择适宜的施硒方式和用量,实现小麦硒强化。
    • 张士敏; 朱慧森; 赵娇阳; 卫凯; 夏方山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硒源及浓度对‘偏关’苜蓿(Medicago sativa‘Pianguan’)种子萌发及物质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偏关’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3,0.6,1.2,2.4,4.8,9.6 mg·L^(-1))及蛋氨酸硒(0,1,5,10,20,40 mg·L^(-1))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0.3 mg·L^(-1)亚硒酸钠和1 mg·L^(-1)蛋氨酸硒可显著促进苜蓿幼苗胚根伸长,1,5 mg·L^(-1)蛋氨酸硒使苜蓿幼苗胚根直径显著增大。还原糖含量在亚硒酸钠及蛋氨酸硒浓度分别为0.3,0.6 mg·L^(-1)及5,10 mg·L^(-1)时显著增加,除4.8 mg·L^(-1)亚硒酸钠和20,40 mg·L^(-1)蛋氨酸硒外,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各硒浓度下均显著提高;0.3 mg·L^(-1)亚硒酸钠及40 mg·L^(-1)蛋氨酸硒可显著提高苜蓿幼苗总氨基酸含量。苜蓿种子发芽进程中对亚硒酸钠的敏感性更强,而对蛋氨酸硒的敏感性相对较弱,更有利于后期的形态建成,综合分析得出,5 mg·L^(-1)蛋氨酸硒是苜蓿种子发芽阶段较理想的促生长剂和硒营养强化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