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92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2篇、专利文献66073篇;相关期刊371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等; 道德选择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葛桦、杨豹、吕耀怀等。

道德选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2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66073 占比:99.26%

总计:66565篇

道德选择—发文趋势图

道德选择

-研究学者

  • 葛桦
  • 杨豹
  • 吕耀怀
  • 吴然
  • 李华忠
  • 李建华
  • 王敬华
  • 甘典江
  • 许灿荣
  • 陆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晏辉; 张蕴睿
    • 摘要: 人的意愿由心灵自发而生,是以需要为内心活动和外在实践的根基,以实践理性获得材料与正当性,融合兴趣与偏好结构,在惯习的限制下形成的“有意于”结构,在努斯与逻各斯的指引下向往着属人之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意愿问题具有复杂性,现代性与全球化造成了意愿的非自主、非现实、分裂与冲突,相较于人清楚表现于客体世界的行为事实而言具有隐匿性。只有将人之意愿作为客观而普遍的要素概念置于人的行为逻辑中加以考察,才能完全地将特殊因素包含于普遍性之中加以思考,这样的道德判断原则才具有建构性,在其面对现实、解释个别时才具有范导性。意愿虽然对于道德选择具有存在因、始因、动力因的意义,对于道德判断与道德归责具有主体性的价值,但迫于诸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意愿仅能作为道德选择与判断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张凤枝
    • 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解决学生道德选择弱化的必要性,并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自身思想问题、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道德选择弱化的原因。针对大学生道德选择弱化的问题,从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两个方面,总结了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对策。
    • 刘利乐
    • 摘要: 有核国家的核威慑战略选择能够影响核安全局势.人类迫切需要认真反思应该如何选择核威慑政策及其行为方式以促进核威慑的战略选择转向道德选择.合道德的核威慑选择有利于制止核讹诈与核战争,从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维持稳定秩序,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核国家的核威慑选择表征着不同的道德水平,中国"最低限度核威慑"代表着人类对核武器的最高实践理性水平."最低限度核威慑"蕴涵着最大程度地减少任性、最大限度地约束行为、最大努力地自我否定.在核武器无法彻底消除的前提下,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核安全秩序是拥核国的应有之义.各国需要从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与交往伦理层面构建健康合理、公平正义的核安全秩序.
    • 美彼得・马拉克里斯・桑泰; 周玮(译)
    • 摘要: 美国爱护动物协会倡导保护所有动物,既包括家养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是非分明,道德选择也很明确。然而有些时候,一个物种的保护似乎和另一个物种的保护产生了矛盾。
    • 于有为
    • 摘要: 道德选择要将道德规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综合起来考虑,将抽象性与具体实践相统一起来;教条主义的律法主义与极端的反律法主义均不可行;道德选择的境遇论强调现实情景中的权衡,为道德选择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
    • 张欢
    • 摘要: 价值澄清理论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不再迷茫和矛盾,其一系列价值澄清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面对我国当今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背景,针对"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特点,价值澄清理论启示我国高校德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直面价值冲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德育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实现向"成人"的转变.
    • 孙丽丹
    • 摘要: 道德哲学中,关于对道德判断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理性虽一直存有争议,但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存在结合的可能性,主要在于二者具有相通性和关联性.情感引发理性,成为理性的开端,并进一步发展了理性.理性为情感提供指导,使情感处于合理、适度的状态.追求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和谐共存:(一)以"中道"实现二者和谐平衡;(二)以"公正的旁观者"保证二者有机结合;(三)探寻和谐结合的现实价值,把握适度原则以使自己的道德选择不断趋近真正的德性状态.
    • 张亚婷
    • 摘要: 中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高厄在他的盎格鲁-诺曼语诗歌《人类之镜》中进行社会批判和道德考量.本文旨在回归语境,研究高厄如何采用拟人化寓言、等级讽刺文和训诫文等形式阐释罪恶和美德的关系,表达对道德丧失的愤怒,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扩大道德说教范围,达到向社会说教之效,与同时代文本构成互文.在14世纪70年代英国内外交困的境况下,高厄为个人救赎和社会发展谏言,表达了对精神家园和社会风气的道德召唤.
    • 周小桃
    •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直面现实生活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笔者将理论+拓展实践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充分的课堂活动设计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 张欢
    • 摘要: 价值澄清理论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不再迷茫和矛盾,其一系列价值澄清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面对我国当今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背景,针对“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特点,价值澄清理论启示我国高校德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直面价值冲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德育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实现向“成人”的转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