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6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1948篇;相关期刊750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求实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第十七届(2014)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等;道德评价的相关文献由1207位作者贡献,包括伍志燕、徐芬、庄贵军等。

道德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0 占比:2.6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1948 占比:97.34%

总计:43094篇

道德评价—发文趋势图

道德评价

-研究学者

  • 伍志燕
  • 徐芬
  • 庄贵军
  • 陈建新
  • 韩东屏
  • 刘亚政
  • 刘佳
  • 张锐
  • 李建华
  • 王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凡超; 李炳烁
    •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制度基石,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价值等法治元素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法治化;德治是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根基,它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等载体形式承载着道德支撑功能。
    • 须大为
    • 摘要: 网络道德审判这种频发而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面临着亟待化解的伦理困境。一方面,网络道德审判作为道德舆论的一种形式,是道德表现、维持自身的必要机制,因而具有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因为受制于网络媒介的特点,网络道德审判在执行道德评价功能时倾向于做出过于严厉的道德评价,容易转变为惩罚性的语言暴力;在执行道德惩罚功能时倾向于进行直接而不是间接的道德惩罚,难以控制惩罚的强度,容易沦为公开羞辱和其他僭越法律惩罚的侵权行为。可行的对策,一方面应该区分网络道德审判与网络暴力,摒弃对前者的一味否定;另一方面,应该以“网络道德批判”的概念澄清和改造“网络道德审判”,同时限制其适用范围,规范其语言表述,抑制其惩罚的冲动。
    • 杨东林
    • 摘要: 宫体诗,顾名思义,与宫廷的关系密不可分。就梁代宫体诗的发生来说,以“宫”命体,首先揭示出这一新的诗体诗风成为文学思潮主流的一个时间节点,即萧纲为太子入主东宫的中大通三年(531)是文学思想史上一个大写的转折年份。其次,暗示萧纲文学集团和宫体诗创作思潮由地方到京城、由边缘到中心的空间上的迁移集中过程。复次,标示这一诗歌活动核心领袖居于宫廷的身份特征,宫体诗人围绕东宫主人进行创作活动,宫廷是宫体诗创作集散的中心。梁代宫体诗的题材内容并不是其时宫廷空间环境和生活实际的反映,但宫体诗在陈隋唐初和宫廷生活发生实际的联系,因而后人在泛化宫体诗概念时,对宫体诗赋以宫廷题材风格的内涵,多侧重从道德格调方面进行评价。这容易掩盖宫体诗的实质,妨碍对其在诗史上的准确定位。
    • 徐聪聪
    • 摘要: 道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道德是一种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社会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道德意识与实践活动。道德价值的形成、评价和实现,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相促进,探讨道德价值及如何实现道德价值对个人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 牧宇
    • 摘要: 高校师德失范行为屡屡发生,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师德规范的失灵。高校师德规范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师德的规范性欠缺导致缺乏指引作用,师德措施背离师德发展规律导致目的与手段不契合,师德规范评价不合理导致评价结果偏颇。基于此,可通过高校师德概念重塑与规范整合提高师德规范性,奠定高校师德规范的基础;针对个人的多样化措施引进与针对集体的管理措施改进有助于实现立法目标,创造培育师德的良好环境;主观过程评价与规范科学评价将提高师德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保证高校教师行为得到公允的评价。
    • 肖峰
    • 摘要: 网络行为是人在智能时代的普遍行为方式,网络伦理是使网络行为文明化的道德规范。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既相关联又区别很大,这使得网络行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既新颖又复杂。从网络行为中所包含的基于元伦理的善恶难辨,到基于效果论和义务论的原则悖反,再到基于道德主体不同的角色冲突,都是网络行为道德评价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建构网络伦理、导引网络文明行为而需要加以深入探讨并寻求基本共识的重要问题。
    • 陈乔见
    • 摘要: 近代以降,梁启超开启了以“私德”“公德”这对概念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先河,随后这对概念遂成为学界论辩与道德评价的基本范式。笔者发现,梁启超等人的“公德私德”之辩实际上攸关“美德统一性”问题,而且,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相信“美德统一性”的观念。虽然学界对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定性尚有争议,但并不影响“美德统一性”是一有意义之议题(无论是在美德伦理学还是较为宽泛的美德理论的框架下都可以讨论此议题)。
    • 杨伟清
    • 摘要: 后果、动机与意图是理解密尔道德评价理论的三个关键词.在密尔那里,后果指的是实施行为时所能带来的结果如何,动机指的是行为背后的根本驱动力,而意图指的是行为者想要做什么.行为的动机是意图产生的原因.密尔把道德评价明确区分为对行为和行为者的评价.在对行为进行评价时,他是根据行为的可能后果来进行的.当他说行为的对错取决于行为的意图时,鉴于他所理解的意图就是对行为结果的预测,这一表述就与说行为的对错取决于其可能后果是一回事,两者并不矛盾.他认为行为的动机无关于行为的道德性.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行为的动机的确不能决定其对错,但会影响到其道德价值.在对行为者作评价时,他潜在地区分了短时的和长时的评价.就短时的评价而言,动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特别有助于认知行为者的内在自我.当然,同时也需要考虑行为的可能后果.就长时的评价来说,动机并非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行为的实际结果怎么样.
    • 姜丽霞; 李长松
    • 摘要: 传统的道德评价通常依据"以行为为中心"的规则伦理学方法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出判断,其结果侧重于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行为者的道德状况不仅包括道德行为,还包括道德情感和美德品质,所以道德评价需要借鉴和参考"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美德伦理学方法,将对行为者美德品质的评价置于首要地位.以美德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能够对行为者的道德状况作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和指导.在主观方面,行为者应该着重从道德情感和动机出发培育自身的美德品质;在客观方面,整个社会以及特定的道德共同体应该为行为者培育并践行美德品质提供外在的制度性保障.
    • 李薇
    • 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既关乎教师形象,也关乎学生身心健康。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文指出,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可以看出,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势在必行。考核标准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德施教,用自身良好的言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新时代必须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规范教师的言行,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政治强、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