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梁
连续刚构桥梁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613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城市建筑、黑龙江交通科技、交通世界(运输车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四川省力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08年建筑设计、施工及维修加固新技术研讨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等;连续刚构桥梁的相关文献由351位作者贡献,包括宗昕、彭元诚、任德庆等。
连续刚构桥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6139篇
占比:99.92%
总计:216313篇
连续刚构桥梁
-研究学者
- 宗昕
- 彭元诚
- 任德庆
- 冮大兴
- 刘蕾蕾
- 卢小锋
- 吉随旺
- 吴涤
- 姚敏红
- 孙峻岭
- 孙黎
- 宋恒扬
- 庄卫林
- 张哲婧
- 李本伟
- 杨天海
- 汪军
- 肖勇
- 肖德仁
- 胡德贵
- 贺智功
- 陈应忠
- 丁少凌
- 亓兴军
- 付坤
- 刘伟
- 刘何亮
- 刘明慧
- 刘晓华
- 叶鸿斌
- 向彤
- 向律楷
- 吴游宇
- 周倩茹
- 周威
- 周海波
- 唐皓
- 姚峰
- 宋杰
- 岳克勤
- 崔平如
- 张旸
- 张科超
- 彭福兵
- 徐盼
- 时小兵
- 曹诗定
- 朱添丰
- 李向阳
- 李小军
-
-
王顶智
-
-
摘要:
为了克服传统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悬浇施工效率低、造价高的缺点,提出了考虑支撑结构验算的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悬浇施工技术。以连续钢构桥梁主拱圈的1/4截面为例,计算连续钢构桥梁主拱圈的截面面积,根据连续钢构桥梁主拱圈箱型截面面积变化情况,计算出单位长度内连续钢构桥梁主拱圈箱型截面面积的换算容重。将其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对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的荷载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用支撑结构验算的方式,计算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中所有微元对接头处的力矩,以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预应力筋面积为基础,对续刚构桥梁0号块预应力筋进行计算,结合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悬浇施工程序设计,完成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的悬浇施工。实验结果表明,考虑支撑结构验算的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悬浇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连续刚构桥梁0号块悬浇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
-
-
杨伟佳
-
-
摘要:
首先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的结构特性以及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随后依托实际工程,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探讨。结论证实,连续刚构桥梁对温度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较为敏感,其施工关键技术通常从施工变形、施工应力、施工稳定性、施工安全性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控制误差的产生。
-
-
-
钟海宏
-
-
摘要:
连续刚构桥梁是我国的常见桥梁种类之一,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连续刚构桥梁本身的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刚性比较好,能很好的满足桥梁使用的日常需求。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如何进行问题和质量的确定,都成为一个难点,尤其是很多的确定办法,可能会导致桥梁的损坏等,是需要充分关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连续刚构桥梁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本文将从外观检查及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展开连续刚构桥梁外观检查及无损检测探究。
-
-
钟海宏
-
-
摘要:
在各种桥梁中,连续刚构桥梁因其跨度大、能克服诸多复杂地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但其要解决的载荷以及稳定性的问题也较为复杂,要使刚构桥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固定性有所保障,就需要对刚构桥进行精密科学的桥梁荷载试验.首先对刚构桥梁的特点和基本结构进行了介绍,简述了连续刚构桥梁荷载试验的流程,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连续刚构桥梁荷载试验过程,最后对连续刚构桥梁静载荷和动载荷的试验及其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展开了探讨研究.
-
-
邹宇峰
-
-
摘要:
我国已经建成的连续刚构桥梁中,常见的问题是箱梁开裂、跨中下挠和高墩刚度不足.出现桥梁建设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连续刚构桥梁结构设计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设计是否合理,关注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为例,介绍了连续刚构桥梁的常见问题、受力特点等内容,并对成桥阶段及施工阶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
-
王宏祥;
姜云
-
-
摘要:
为研究连续刚构不等跨桥梁波形钢腹板在不同合龙顺序下受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北引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合龙方案对成桥状态下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的影响较小,但对竖向挠度影响较大,为保证该类桥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合龙,采用顺序合龙的方案较为合理。
-
-
罗金山
-
-
摘要:
大跨连续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综合性能、高承载力和快速施工的优点越来越多.但大跨度连续刚构是一种超镇定结构,它的内力、位移等都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针对我国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的建设中,必须对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提升技术,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测系统,确保大跨度刚构桥的综合质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
黄盛楠;
刘英奎;
陆新征;
叶列平
- 《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桥梁结构在其服役过程中,由于荷载作用和各种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累积损伤和功能退化,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甚至会导致突发事故.因此,对桥梁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事故发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项热点.近年来,随着新型传感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桥梁无损检测和健康监测成为研究热点.各种损伤评估理论在桥梁中开始得到应用.本文结合一个18m长3跨大型连续刚构桥梁模型试验,采用动力指纹法,对不同荷载工况下桥梁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桥梁动力指纹的改变,初步判断其损伤情况,从而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
-
-
陈致淳;
吴国松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提出连续刚构桥梁底板索径向力效应量化分析方法,将底板索对箱梁竖向作用效应和设计车道荷载作用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可渡河特大桥(96m+180m+9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计算结果表明:径向力大幅降低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应力储备,考虑徐变后径向力产生的下挠值和国内外同类桥梁持续下挠观测值接近.建议连续刚构桥梁在施工阶段同步张拉体外索消除箱梁体内索径向力产生的弹性下挠.或采用水平底板索消除径向力,可大幅提高桥梁承载能力.
-
-
-
姚敏红;
马保林;
崔平如
- 《2008年建筑设计、施工及维修加固新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桥梁施工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形与受力)相吻合,本文采用线性最小方差估计法,识别施工中系统参数,利用识别的参数预报合拢时的变形.将此变形加上二期恒载和后期徐变的作用,给出当前梁块的立模高程,以期达到最优控制.文中给出了施工监控中计算的相关公式及测试结果,推断出刚构桥竖向变形施工监控采用的计算方法一线性最小方差估计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此类桥梁竖向变形施工监控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
-
杨雄
-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针对同类连续刚构桥梁所出现的梁体跨中下挠与底腹板开裂、严重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增大加固维修费用等问题,结合在阆中马啸溪嘉陵江大桥建设管理中所采取的解决方法,论述了连续刚构梁预应力施工的梁段施工、纵向预应力检测校正,线形的施工控制、长期实时监测方法及效果等,将对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及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