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
连梁的相关文献在1935年到2023年内共计9019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89530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城市建设、陕西建筑、福建建筑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等;连梁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小平、王磊、王伟等。
连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9530篇
占比:99.26%
总计:90198篇
连梁
-研究学者
- 廖小平
- 王磊
- 王伟
- 刘伟
- 张伟
- 张勇
- 李伟
- 张鹏
- 不公告发明人
- 杨勇
- 张磊
- 王涛
- 王勇
- 张涛
- 文望青
- 李明
- 王鹏
- 李刚
- 刘洋
- 李强
- 张杰
- 王军
- 张强
- 刘涛
- 李军
- 王超
- 张超
- 陈伟
- 王强
- 刘斌
- 王浩
- 王辉
- 张敏
- 李超
- 刘鹏
- 李涛
- 刘强
- 徐升桥
- 李鹏
- 刘波
- 严爱国
- 刘超
- 李勇
- 王旭
- 张波
- 刘辉
- 王刚
- 李宁
- 李辉
- 李小和
-
-
刘吉福;
余烈
-
-
摘要:
现行规范中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无黏性土路堤,工程实践中对桩帽复合地基与桩梁复合地基的选择也常发生争议。对桩帽复合地基、桩梁复合地基分别推导了适用于黏性土路堤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分析表明,桩帽和连梁面积相同时,设置桩帽的路堤桩土应力比、桩荷载率均大于设置桩梁的路堤桩土应力比、桩荷载率。对于拱脚、拱顶均为无黏性土的桩帽复合地基路堤,路堤高度小时拱顶屈服,路堤高度大时拱脚屈服。拱顶屈服时,桩土应力比随路堤高度增大而增大;拱脚屈服时,桩土应力比不再随路堤高度增大而变化。对拱脚为无黏性土、拱顶为黏性土的桩帽复合地基路堤,路堤高度小时土拱不屈服,路堤高度较大时拱脚屈服,路堤高度大时拱顶屈服。土拱不屈服或拱脚屈服时,桩土应力比随路堤高度增大而增大;拱顶屈服时,桩土应力比随路堤高度增大而减小。对拱脚、拱顶均为黏性土的桩帽复合地基路堤,路堤高度小时土拱不屈服,路堤高度大时拱脚屈服。
-
-
高云娇
-
-
摘要:
本文根据某具体工程实例,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同时给出处理措施,且对所出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设计层面解决建议,供设计过程中参考使用。
-
-
许琨
-
-
摘要:
本文针对核心筒内部连梁有次梁搭接在上面的问题,提出三种针对连梁的抗震措施,分别为:在连梁内部设置交叉斜筋;增大连梁截面,使之成为变截面连梁;连梁内置型钢。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结构进行小震下的振型反应谱分析及弹性时程分析,确保其符合“小震不坏”的抗震目标;其次,在中震不屈服分析下,建立上述三种措施下的模型,对比整体分析结果以及四层标准层配筋率,比选出内置型钢为最优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大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震和大震下,连梁内置型钢不仅能有效发挥耗能作用,而且没有发生剪切破坏,保护了搭接在上方的楼面次梁,为后续类似工程情况提供了参考。
-
-
夏鑫;
韩旭
-
-
摘要:
为研究跨高比、配箍量和配筋方式对小跨高比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9个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低周往复加载作用下不同参数构件的模拟滞回曲线和钢筋应力云图,分析连梁受力情况、刚度退化、承载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跨高比和配筋方式是影响RPC连梁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跨高比应控制在1.25以上构件才能产生延性破坏;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对角斜筋或菱形配筋方式,RPC连梁承载能力和延性得到显著提高。
-
-
李恒;
刘晓春;
屈晓明
-
-
摘要:
某高层住宅地上主体结构验收时,在分户墙上出现左右对称的连续贯通竖向裂缝。通过现场调查、结构受力分析等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是温度应力或强约束与温度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非结构性变形裂缝。从设计构造、原材料、施工方面提出裂缝防治措施,包括洞口连梁端增加交叉斜向钢筋、合理设置混凝土墙体实际长度、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振捣管理、延迟拆模时间、加强混凝土养护等。
-
-
冯旭光;
陈才华;
陆宜倩;
熊羽豪;
程卫红
-
-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简介和若干模型算例阐述了连梁单元类型对框筒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结构分析时连梁可采用杆单元或壳单元模拟,二者节点自由度不同。为改善杆-壳连接节点的转动协调性,结构分析软件普遍引入了带有转动自由度的壳单元模拟剪力墙。二维平面结构的计算分析表明,这种壳单元的转动自由度与杆单元不同,不能完全协调两种单元类型的转动,若不加以处理,结构刚度计算结果会偏柔,在单元尺寸较小时甚至会失真。本文提供了两种连梁处理措施来调整结构刚度,分别为在梁端增加伸入墙肢的刚性杆和设置双连梁,分析表明增加刚性杆的措施更为可靠。通过实际超高层框筒结构案例,验证了带转动自由度壳单元的局限性和连梁处理措施有效性同样适用于三维空间结构。最后,通过剪重比和框架剪力比等指标说明了不同连梁单元对普通框筒结构较明显影响,但对巨型框筒结构的影响则小很多。本文可为设计人员在框筒结构分析和设计时提供参考。
-
-
李明;
谢可可;
吴潜;
付春;
梁奇才
-
-
摘要:
目的研究U型钢条连接剪力墙与连梁的力学性能,为此类节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ABAQUS模拟新型连接构件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模拟结果,研究灌浆料强度、槽型钢板屈服强度、厚度等因素对该新型连接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现浇构件对比,该新型连接构件的承载能力更高,耗能能力更好;构件主要在U型钢条处破坏,可充分利用各材料的性能;灌浆料强度、钢套箍宽度对骨架曲线影响很小;增加U型钢条个数或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槽型钢板厚度、屈服强度可提高新型连接构件的承载力,降低延性和耗能能力,但降低后仍可满足设计要求。结论U型钢条连接剪力墙和连梁具有可行性,设计时可优先调整U型钢条个数,其次是槽钢板厚度和屈服强度,而灌浆料强度和钢套箍宽度只需满足最小值要求。
-
-
吴传阳;
赵健辰;
孙建;
邱洪兴
-
-
摘要:
耗能钢连梁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中,但关于连梁长度对其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ABAQUS软件对腹板采用低屈服点钢和普通钢制成共10个耗能连梁进行分析。利用已有试验验证了本文有限元建模方法及材料参数选取的准确性,研究了长高比对不同材料耗能连梁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钢连梁,低屈服点钢连梁在耗能能力、刚度、破坏形式等方面对长高比的敏感性更低,其超强系数对长高比的敏感性更高,且在同尺寸下具有更高的耗能效率。最后对实际工程中钢连梁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建议。
-
-
汤磊;
郭正兴;
周恩泉
-
-
摘要:
浆锚搭接连接装配式联肢剪力墙的上、下层预制剪力墙通过钢筋浆锚搭接连接,预制剪力墙与叠合连梁通过剪力墙预留凹口现浇混凝土及叠合层混凝土连接成整体。为掌握装配式联肢剪力墙的真实抗震性能,制作了1个装配式试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通过对比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等,对装配式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试件发生与现浇试件相同的墙肢弯剪破坏与连梁剪切破坏,新、老混凝土界面未影响裂缝开展及试件整体性;与现浇试件相比,装配式试件的强度与刚度提高,位移延性有所降低,耗能能力提高;浆锚搭接连接装配式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总体上可达到“等同现浇”,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
-
-
于猛;
张俏;
张国庆
- 《第二十五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8年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前结构构件一般采用弹性刚度参与整体分析,但抗震设计时连梁的刚度相对剪力墙刚度较小,而承受的弯矩及剪力较大,配筋一般较困难.目前的一般做法是在不影响连梁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前提下,允许其适当开裂降低刚度,整体抗震计算时对剪力墙连梁刚度指定刚度折减系数(0.5-0.7).本文主要从连梁的工作机理,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连梁残余刚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给出算例,为相关工程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
-
-
张毅;
梁佶;
李昆;
王宏伟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自2010年开始结构专业的规范、规程、图集都发布了新版本,同时相关的计算软件也进行相应的更新和升级.关于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有若干新的规定,给设计人员带来了新的课题.其中,小跨高比连梁超限是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一种常见问题.结合高烈度区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实例,探讨了由概念设计入手并结合设计软件进行增强配筋设计,连梁的刚度应该适宜,既不能太大使墙肢产生较大拉力而过早出现刚度和承载力退化,也不能过小使得连梁不能消耗较多的能量以减轻墙肢的破坏而且不能提供给墙肢足够的约束抵抗地震力。这样,连梁刚度在位移控制的电算中的刚度折减系数可以比配筋控制的电算中稍大。但是不能过多考虑连梁刚度对整体刚度的贡献,二者的差值应控制在0.1以内。当门窗洞口的连梁超筋时,可减小连梁高度,同时在门窗洞口顶部增加过梁。运用此方法时应控制连梁高度大于300mm,因为当连梁高度太小时不能消耗较多的能量以减轻墙肢的破坏,而且不能提供给墙肢足够的约束以抵抗地震力。同时,在SATWE电算中,当连梁小于300mm时即已不考虑连梁作用了。加大洞口宽度,多用于剪力墙较长时增加结构开洞的处理上,主要集中在核心筒周围。若用于外墙门窗洞口时,应结合建筑立面的尺寸的控制,同时宜对称布置。考虑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照独立墙肢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此时由于剪力墙的刚度降低,侧移允许增大,剪力墙的墙身配筋计算结果往往会增大,则剪力墙的墙身配筋按两次计算结构较大者进行配筋设计。这样,工程的经济性会有所降低。此方法适用在较低层数、较低设防烈度的项目中,会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连梁中配置交叉斜筋,适用实际全剪力墙工程中经常出现的250mm-400mm宽的连梁。其优点在于构造、施工相对于集中对角斜筋、对角斜撑简单,同时斜向钢筋在梁腹及两个梁端截面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分担了剪力,并且钢筋应力分布均匀,连梁裂缝分布均匀。因此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抗震耗能构件,在设计时应根据强剪弱弯的原则和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把相互制约的因素同一协调,以取得连梁设计的理想结果。
-
-
徐晓珂;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 《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跨高比连梁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应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连梁跨高比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先研究连梁跨高比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再以结构的变形和延性(包括层间位移角、层位移、层剪力、结构塑性损伤过程)以及结构的耗能能力作为性能评估参数,对不同连梁跨高比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跨高比连梁对结构的自振周期有一定的影响,连接筒体的连梁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比简体内部连梁的影响大;结构的塑性耗能主要由连梁承担,不同跨高比连梁的耗能能力差别较大,连接简体的连梁耗能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连梁合理跨高比的范围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
-
-
朱勇;
周云
- 《第八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钢筋混凝土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构件.许多因素都可能要求对结构中连梁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研究了在钢筋混凝土连梁两侧用螺栓固定钢板加固连梁后,对连粱的强度计算分析.运用混合分析方法和滑移应变的概念,得出了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截面间纵向和横向相对滑移位移表达式;以该相对滑移量为变量的加固后连梁的钢板截面与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内力表达式.由螺栓连接组的剪力-滑移关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极限压应变和钢板截面的应变分布,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加固后连梁的抗剪强度.
-
-
-
-
-
周林聪;
陈龙珠
- 《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联肢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改进多垂直杆剪力墙模型基础上,以带刚域的局部纤维模型模拟连梁,两模型结合可很好的模拟联肢剪力墙.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所建模型的刚度矩阵并进行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但连梁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模拟短梁的剪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