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联肢剪力墙

联肢剪力墙

联肢剪力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6853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建筑钢结构进展、建筑结构学报、四川建筑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第十二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院庆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等;联肢剪力墙的相关文献由245位作者贡献,包括伍云天、孙飞飞、李国强等。

联肢剪力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6853 占比:99.93%

总计:96924篇

联肢剪力墙—发文趋势图

联肢剪力墙

-研究学者

  • 伍云天
  • 孙飞飞
  • 李国强
  • 庞梦德
  • 刘阳
  • 叶勇
  • 柴振岭
  • 郭子雄
  • 黄群贤
  • 文献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汤磊; 郭正兴; 周恩泉
    • 摘要: 浆锚搭接连接装配式联肢剪力墙的上、下层预制剪力墙通过钢筋浆锚搭接连接,预制剪力墙与叠合连梁通过剪力墙预留凹口现浇混凝土及叠合层混凝土连接成整体。为掌握装配式联肢剪力墙的真实抗震性能,制作了1个装配式试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通过对比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等,对装配式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试件发生与现浇试件相同的墙肢弯剪破坏与连梁剪切破坏,新、老混凝土界面未影响裂缝开展及试件整体性;与现浇试件相比,装配式试件的强度与刚度提高,位移延性有所降低,耗能能力提高;浆锚搭接连接装配式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总体上可达到“等同现浇”,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 钱辉; 徐建; 张勋; 邓恩峰; 刘应扬; 范家俊
    • 摘要: 为了减小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的连梁结构损伤,实现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提出了一种兼具自复位和耗能功能的新型自复位耗能连梁。新型自复位耗能连梁在跨中安装了由形状记忆合金绞线和粘弹性耗能单元并联而成的新型复合自复位阻尼器。以一榀10层双肢剪力墙结构为例,对连梁跨中分别安装该新型自复位阻尼器的联肢剪力墙、粘弹性阻尼器的联肢剪力墙和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的联肢剪力墙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阻尼器对联肢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和耗能都集中在连梁阻尼器上,但新型自复位连梁阻尼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要优于粘弹性阻尼器,新型复合连梁阻尼器在地震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自复位及耗能能力。
    • 钱辉; 徐建; 张勋; 邓恩峰; 刘应扬; 范家俊
    • 摘要: 为了减小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的连梁结构损伤,实现震后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提出了一种兼具自复位和耗能功能的新型自复位耗能连梁.新型自复位耗能连梁在跨中安装了由形状记忆合金绞线和粘弹性耗能单元并联而成的新型复合自复位阻尼器.以一榀10层双肢剪力墙结构为例,对连梁跨中分别安装该新型自复位阻尼器的联肢剪力墙、粘弹性阻尼器的联肢剪力墙和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的联肢剪力墙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阻尼器对联肢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 表明: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和耗能都集中在连梁阻尼器上,但新型自复位连梁阻尼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要优于粘弹性阻尼器,新型复合连梁阻尼器在地震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自复位及耗能能力.
    • 伍云天; 王枭; 张婕; 曾朕; 徐金俊
    • 摘要: 以轴压比和钢连梁弯剪比为主要参数,设计并制作了3个1/4缩尺的钢板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子结构,对试件施加恒定轴压力和水平往复加载。观察了各试件破坏特征,对比了顶层水平荷载-侧移曲线和骨架曲线以及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高轴压比会使整个试件的延性变差;弯剪比越大试件耗能能力越好,弯剪比越小试件刚度退化越明显。钢连梁先于墙肢底部屈服并持续剪切耗能,有效保护了墙肢底部。
    • 张令心; 刘韬; 陈永盛
    • 摘要: 为解决目前计算墙肢附加轴力需要复杂的数值模拟或繁琐的解析求解的问题,并量化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基于连续连杆法建立了以附加轴力为未知函数的微分方程,推导了三种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新的墙肢附加轴力解析公式,给出附加轴力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并与现有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本文方法分析了影响附加轴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采用联肢墙受弯和受剪强度指标,分析了附加轴力对联肢墙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只要已知联肢墙几何尺寸和水平荷载形式,即可快速准确地得到联肢墙墙肢的附加轴力,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更加简便;同一个联肢墙在不同形式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附加轴力的大小受总倾覆力矩的影响比基底剪力更明显;附加轴力虽然会降低联肢墙受剪承载力和两片墙肢总受弯承载力,但随着附加轴力的增加,联肢墙整体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加.
    • 刘继兵
    • 摘要: 为了实现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联肢剪力墙合理的受力模式,解决由于连梁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安全性降低和造价增加的问题,设计了不同耦合比下的RC联肢墙,并基于OpenSees平台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设防地震烈度下,参数耦合比对RC联肢墙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给出了基于耦合比的RC联肢墙抗震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耦合比相同的RC联肢墙动力响应较为一致;在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当弹性耦合比和塑性耦合比的差值达到10%附近时,继续提升连梁的强度仅能降低连梁的转角,而对联肢墙的层间位移角影响并不明显,甚至会加据底部墙肢的损伤。
    • 陈永盛; 刘韬; 张令心
    • 摘要: 联肢墙进入塑性阶段后墙肢会出现明显的内力重分布现象,分析并计算墙肢内力是实现合理设计及高效评估的前提。目前,塑性阶段墙肢内力通常采用复杂费时的有限元模拟获得,缺乏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文中首先基于OpenSees平台分析了联肢墙墙肢基底内力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析得到的附加轴力系数在塑性阶段稳定变化的特性和附加轴力与基底剪力呈三折线形式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墙肢基底附加轴力简化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考虑附加轴力对墙肢刚度的影响,按照各墙肢刚度比例关系分配内力,给出了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墙肢剪力和弯矩的简化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算例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文中简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庞瑞; 刘晓怡; 张海东; 王璐; 魏金桥
    • 摘要: 为了研究带有预制混凝土(PC)填充墙的联肢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对带有PC填充墙的联肢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结构在不同连接方式和轴压比条件下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等性能.结果 表明:PC填充墙可提高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当轴压比为0.3时,刚性连接下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比无填充墙时分别增大43.1%、125.47%,柔性连接下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比无填充墙时分别增大13.69%、88.69%,但刚性连接下的延性比无填充墙和柔性连接下的分别减少17.57%,40.73%;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结构承载力增大,刚度提高,但延性性能降低;PC填充墙使得联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程度降低,在地震作用下,可有效的保护主体结构.
    • 程国明; 田水; 张献斌
    • 摘要: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试验研究成果,将墙肢屈服之前的连梁沿建筑高度分成三段,分别是"上部弹性段连梁"、"中部塑性段连梁"和"下部弹性段连梁".采用奇异函数对联肢剪力墙结构的上中下三段分别建立方程,对联肢剪力墙进行了弹塑性阶段的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本文公式不仅可以准确判断出首根进入屈服状态的连梁的位置,而且可以很好地预测联肢剪力墙结构弹塑性阶段连梁屈服的顺序以及所对应的屈服荷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