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3186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技创新导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2009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山岭隧道技术交流会、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等;软岩大变形的相关文献由67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卫忠、谭贤君、陈建勋等。

软岩大变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1865 占比:99.91%

总计:131981篇

软岩大变形—发文趋势图

软岩大变形

-研究学者

  • 陈卫忠
  • 谭贤君
  • 陈建勋
  • 刘钦
  • 姜波
  • 田洪铭
  • 罗彦斌
  • 陈丽俊
  • 黄沛
  • 史存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成素
    • 摘要: 隧道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均易受到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穿越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围岩等地质时,容易导致围岩发生大幅度变形,进而造成工期延误、质量缺陷、安全事故等不良影响。因此,准确探明围岩变形特性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结合实际工程,首先分析公路隧道软岩变形的基本特征,再进一步探讨支护施工技术,阐述关键施工要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 陈善民; 王全胜; 辛维克; 贾大鹏
    • 摘要: 为解决新乌鞘岭隧道8号、9号、10号斜井工区正洞在千枚岩、板岩等软弱破碎岩体前期施工中出现的掌子面频繁溜塌、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扭曲等问题,在对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围岩松动圈等数据分析以及三台阶钻爆法施工支护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玻璃纤维锚杆超前加固、超前大管棚支护、悬臂掘进机预留核心土两台阶机械法开挖工法、合理预留变形量以及增强初期支护的锁脚锚固、桁架结构加强初期支护纵向连接、径向注浆加固围岩等措施。经现场应用表明:1)对于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采用预留核心土两台阶大断面悬臂掘进机铣挖法施工技术是可行的,结合超前加固、支护结构补强等措施后,支护结构累计变形较前期减小一半以上,支护结构变形可控。2)采用悬臂掘进机开挖,隧道平均线性超挖量可控制在15 cm以内,相比钻爆法喷射混凝土平均超挖率由120%减小至60%,工序循环时间减少3 h左右,月施工进度由25~35 m提升至50~60 m。3)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控制应在合理工法、合适设备、合理预留变形量和具有一定抵抗变形能力的支护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
    • 陈长生; 何林青; 李银泉; 史存鹏
    • 摘要: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深埋长隧洞穿越软岩(含断层破碎带)时,在高地应力和富水条件下易产生围岩大变形,变形量可达数十厘米到数米,如不及时支护或支护不当,不但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困难,而且整治费用高昂,同时会严重影响工期、延滞总体工程进度。根据软岩工程地质特性、软岩大变形分析评价方法、数值模拟结果对香炉山深埋长隧洞进行了软岩挤压大变形分析预测,提出了处理措施建议,避免了软岩大变形可能造成的危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 刘文玲
    • 摘要: 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遭遇软弱破碎围岩,遇水软化,极易形成大变形段落,在软岩大变形段开挖支护施工中,通过对围岩松动圈监测分析,研究契合围岩变形时空效应的初支技术,提出了长短锚杆结合双层初支体系,形成群锚效应,实现了对围岩裂缝发展、膨胀挤压的快速控制;采用“分部预留、先让后抗”施工理念,在初支与开挖后通过监测数据掌握变形发展规律,准确施作二支形成初支控制变形的整体,从理念上彻底解决了初支破坏后另行拆换钢架的难题,保证了软岩大变形段隧道的顺利掘进,对今后的活动断裂带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付廷波
    • 摘要: 鉴于四川省长大公路隧道的大变形特征,通过现场技术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控制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措施。定量分析表明,使用长螺栓和高强度初期支护,隧道的沉积岩,围岩的收敛性和围岩的等效塑性变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经高强度刚性支撑、支锚、径向加固注浆、加强锁脚锚杆后,软岩石的变形控制效果很好,但是在地面不会出现异常外观,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 张英达
    • 摘要: 国内外在治理隧道大变形中积累了相当充足的经验。不同于传统的强调高强度、大刚度的支护理念,法国-意大利圣马丁隧道在治理大变形时,采用了将喷射混凝土支护与让压锚杆、可滑动钢架协同工作的屈服控制型支护。国内的蒙华铁路阳山隧道,利用了低碳钢良好的峰后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提出并研发了“直板式限阻器”,并结合喷射混凝土与钢架支护,成功控制了隧道变形,并保证了初支不破、不拆、不换。因为限阻耗能支护结构较好的经济型与有效性,故在中老铁路项目沙嫩山二号隧道中采用该种方式治理隧道大变形。
    • 周建伟
    • 摘要: 软岩隧道的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因其具有复杂构造的岩层,且软岩易变形,若处置不当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文章就软岩大变形条件下高原隧道施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关于超前地质预报、爆破、开挖、监控、量测等软弱围岩隧道方面的关键环节,提高隧道初期支护稳定性,减小初期支护变形收敛,达到减少初期支护变形侵限风险的效果,为优化监管、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等重点环节提供了依据。
    • 刘蕤源; 高新强; 张景; 朵生君; 杨雨平; 朱正国
    • 摘要: 基于让压支护理论,采用岩体力学计算模型,运用FLAC 3D差分元软件计算分析了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传统栓接式钢架和新型铰接钢架的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传统栓接式钢架比铰接式钢架有利于控制围岩位移;铰接式钢架更能适应高地应力围岩大变形隧道围岩压力的较均匀调整,防止初支发生严重破坏。传统栓接式钢架比铰接式钢架产生的钢架位移较小;但在接头位置传统栓接式钢架弯矩较大,铰接式钢架接头位置弯矩为零。喷混混凝土最大压应力基本不受钢架接头形式的影响,铰接式钢架节点部位初支偏心矩减小,安全性增加,其他位置初支的安全性基本不变。
    • 张瑞国
    • 摘要: 软岩大变形主要是由深埋隧道高地应力、富水情况或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造成。本文通过分析江木拉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情况,发现软岩变形危害主要是初支开裂和剥落掉块;采取超前大管棚、增加锁脚、型钢支护、周边围岩注浆等支护加强措施,能减少隧道变形量及变形速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设计文件及附近断面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情况,及时调整隧道支护参数,能降低软岩对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 耿军民; 颜慧明; 贾建红; 李士明; 万永良
    • 摘要: 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涉及深埋长输水隧洞。通过引江补汉工程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和研究了深埋长隧洞存在的涌水突泥、高外水压力、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坚硬岩岩爆及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围岩稳定、有害气体、高地温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隧洞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