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铺设
轨道铺设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73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1269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中国科技纵横、市政技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中国测绘学会2013工程测量分会年会、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等;轨道铺设的相关文献由71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峰、曹德志、胡华军等。
轨道铺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269篇
占比:99.85%
总计:111437篇
轨道铺设
-研究学者
- 张峰
- 曹德志
- 胡华军
- 杨铖
- 王浩
- 约瑟夫·陶依尔
- 马健
- 张军林
- 文荟鉴
- 段启楠
- 田武林
- 管新权
- 裴玉虎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习生
- 刘畅
- 刘继平
- 刘育鸿
- 吕建民
- 吕金伟
- 吴智松
- 周细威
- 唐希峰
- 安亚雷
- 张平
- 张明
- 张浩
- 彭长贵
- 徐斌
- 徐明发
- 戴风恩
- 文竹
- 曼弗雷德·布伦宁格
- 朱扩建
- 李来运
- 李玲
- 杨倩
- 杨宏伟
- 杨峰
- 林天华
- 柯尊鸿
- 王亚光
- 王安升
- 王斌
- 王新民
- 王欣
- 王海平
- 章远方
- 罗株宁
- 董晓光
-
-
闫广峰
-
-
摘要:
高速列车要实现安全平稳地高速行驶,轨道必须具有高平顺性,作为铁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测量基准——轨道控制网(CPⅢ)必须精确可靠。CPⅢ网跨度大、网形结构复杂,其观测数据误差、平差基准的原始数据误差和分段衔接误差等因素会影响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最终会影响到轨道的高平顺性建设和评判。在现有的技术规范基础上,以轨道平顺性控制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轨道控制网测量数据精度和可靠性,完善高速铁路测量数据质量过程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确保高速铁路高标准建设和列车高速、平稳、安全运行,是高速铁路测量理论领域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论文借鉴大系统控制理论和多元质量控制与诊断理论的思想,构建起轨道控制网全局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global dat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PⅢ,GDQCS-CPⅢ),主要成果如下。
-
-
王新东
-
-
摘要:
为确保地铁轨道铺设顺利完成,地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配置管理十分重要,施工单位需对地铁轨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编制地铁轨道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结合设备管理制度,加强现场设备管理和安全保护措施。文章以北京轨道交通17号线I标段安装工程为例,分析了地铁轨道铺设中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管理情况,并提出了部分改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方法,以供参考。
-
-
张刚
-
-
摘要: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以节能、低震动、可小半径转弯等特点,有效弥补了城市地铁在线网建设中的不足,使得轨道交通的延伸范围加大。有轨电车槽型轨道的预弯曲以及小半径曲线的整体轨道铺设施工工艺成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以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小半径曲线槽型轨道弯轨及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槽型轨滚弯机对槽型轨道进行预弯,并提出相应的弯轨技术参数、弯轨施工方法,分析小半径槽型轨道铺设施工中组装轨排、安装轨枕、整体道床施工、槽型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焊接等具体的施工工艺。研究表明,轨道铺设前采用的预先弯曲施工工艺,消除了小半径曲线槽型轨道的钢轨应力,提高了轨道铺设精度;小半径曲线槽型轨道铺设工艺有效地增强了轨道的整体安装精度、稳定性,确保了小半径曲线段线路的平稳运行。
-
-
周泽旭
-
-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轨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铁路工程中的轨道铺设施工要求也逐渐提高。结合实际施工案例中应用同高度、同位置组装方式和设置铁路基桩、中桩等的定位方法,针对铁路工程中常见轨道铺设、道床施工、道岔铺设、应力放散等流程特点进行分析,为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的技术要求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施工技术可在铁路轨道铺设的精度上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水平,进一步优化铁路铺轨工作的整体效果,也能减少以后铁路轨道维护成本,可为此类施工提供参考。
-
-
陈晓博
-
-
摘要:
为提高现代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避免出现轨道质量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铁路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的应用,明确铁路轨道铺设施工的具体工艺流程及施工重点。以提高铁路轨道铺设施工质量,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
-
王有刚
-
-
摘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增长,勘测工程量也将达到空前规模,勘测技术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1城市轨道交通勘测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巨大。对周边地质环境及建筑物的关键信息摸查不清,对周边施工环境的风险识别过程管控不当,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同时,勘测技术不仅仅是对前期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还会对后续轨道铺设开展精密测量,在运营期通过开展轨道形变检测提供安全保障。所以,勘测技术是工程顺利建成并健康运营的重要保障措施。
-
-
-
-
摘要:
2021年5月22日,随着瀑水道站至双港站区间右线最后一对钢轨接头焊接完成,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轨道铺设并焊接完成,较原计划提前9d实现全线长轨通节点目标,为后续设备安装、车辆调试、联调联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正线铺轨长度约33.6 km,含9站9区间,线路途经河西区、津南区。
-
-
高强
-
-
摘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铁路行业的稳定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国家大力建设铁路工程项目.对于铁路工程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轨道铺设施工.轨道铺设施工质量将对铁路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介绍轨道铺设施工流程,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对策,论述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及轨道铺设施工的注意事项,期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
邵海燕
-
-
摘要:
矿井存在地质条件复杂、设备多且相对老旧等困难,该怎样保证安全?掘进战线长、人员分散又该如何提升本质安全?冀中股份邢台矿掘进一队生产四班的做法是:以质量保安全、以标准促生产、以创新谋提升,对标"5831"安全屋,提炼出查、讲、保、提、誓等5步流程,巷道成型一条线、锚杆支护一条线、管线吊挂一条线、风水管路一条线、轨道铺设一条线等"5线"标准化建设,班前会5分钟竞答、5分钟微信学习打卡活动等精细安全管理方法,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推举为2020年度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
-
-
衣志伟
-
-
摘要:
轨道铺设是现代铁路工程中重要的施工内容,对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保障铁路轨道使用安全的关键.在这一工程背景下,为建设优质的现代铁路工程,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预防和减少轨道断裂、错位、下陷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文结合图佳线K304+929病害桥改造工程,对铁路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的应用开展实例分析,阐述铁路轨道铺设工艺流程及要点,以供参考.
-
-
杨振生
-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随本文中结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例展开分析,针对轨道平铺中的精度问题给出分析,并利用测量学在高速铁路轨道铺设中的应用策略做出分析。探讨了轨道基准网的建立、精调前的数据准备、精调仪器设备与人员配置等无作轨道精调准备。分析了轨道基准网GRP点、仪器架设、精调过程、轨道板精调后复测等无作轨道板精调技术。rn 对于计算机的传输信号与全站仪连接不上,精调工作不能进行问题,首先判断各个数据连接线是否连接正常,其次检查数控电台的保险开关是否起作用。rn 对精调时遇到轨道板的某个支点降不下去,达不到设计要求,首先考虑标架上的棱镜安放是否正确,再考虑标架触头是否与轨道板接触良好,然后检查轨道板上是否有污垢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出现某一个支点不受力的现象。
-
-
- 《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研究目的: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分析是无砟轨道铺设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方法和工作流程,提出了系统分析、评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理念,希冀有助于该项工作的开展,确保无砟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满足设计要求.rn 研究结论: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分析和评估工作,系统分析、评估理念有助于确保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均匀和列车安全、舒适、高速运营.
-
-
钟安选
- 《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工钢轨枕是一种新型轨枕,它重量轻、强度高,施工简单方便,铺轨速度快,是当前替代混凝土轨枕理想产品.本文就钢轨枕在司马矿永久轨道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
-
陈瑞阳
- 《中国测绘学会2013工程测量分会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以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11标工程项目为依托,介绍CPⅢ测量技术在该项目轨道铺设施工中的应用、系统总结CPⅢ测量技术在地铁轨道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施测方法等应用技术,及时、高效、高精度完成了轨道铺设任务,为今后城市地铁轨道施工测量工作积累了经验。
-
-
赵东田
- 《2005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客运专线建设,介绍无碴轨道的特点及应用状况,提出目前几种世界上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无碴轨道结构形式,重点对德国Rheda2000型无碴轨道和Boegl板式无碴轨道铺设工艺作技术性探讨,以推广无碴轨道在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成区段应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