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测量学

测量学

测量学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878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教育、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46576篇;相关期刊417种,包括高等建筑教育、当代电大、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江苏、上海分册)、第六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等;测量学的相关文献由1336位作者贡献,包括鄢小平、简兴、樊志军等。

测量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8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6576 占比:99.76%

总计:347419篇

测量学—发文趋势图

测量学

-研究学者

  • 鄢小平
  • 简兴
  • 樊志军
  • 程效军
  • 汪祖民
  • 汪金花
  • 王京
  • 羌荣林
  • 肖荣健
  • 郭宗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足红
    • 摘要: 为进行教学改革,将雨课堂引入到“测量学”课程教学中。结果表明,雨课堂的使用,使智能手机成了学习工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均增强,师生互动更加频繁,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更利于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帮助。
    • 刘赛艳
    • 摘要: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水利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如何利用实践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水利人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工程测量是我国高校水利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多样,教学实践平台丰富,具有专业性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等特点。本文结合《测量学教程》一书,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有机融入,以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育人育德的关键作用。
    • 陈晓辉; 田慧; 王慧慧
    • 摘要: 新冠疫情作为突发情况,对我国传统本科应用型人才培育教育产生了很大挑战,同时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鼓舞与鼎力召唤,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然成为后疫情时代教师教学课程的常态化方法。“测量学”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部分专业课学习提供了基础,测量知识点具有面广、抽象的特点,同时,作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线上讲解难度较大。为提高后疫情时代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文章剖析了传统教育形式在“测量学”讲课过程当中的匮乏之处,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尝试将测量虚拟仿真系统增加到线上讲堂和课后的实验操作中,探讨了后疫情时代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测量学人才培养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设计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将虚拟仿真技术与讲解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常识点的直观了解,还能为“测量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 刘洋洋; 张大磊
    • 摘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测量学课程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络在线教学被推向台前,成为疫情期间的主流教学方式。在线教学虽然解燃眉之急,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在面对涉及大量测绘仪器实践操作的测量学课程时,在线教学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如今,疫情防控已逐渐常态化,进入了后疫情时期,各级学校随时做好了线上教学的准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测量学等实践类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成为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以郑州师范学院测量学课程为例,首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然后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校企合作教学的结合使用为切入点,对如何构建后疫情时期测量学多元混合式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探究,以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 谭衢霖; 胡吉平; 王斌; 秦晓春; 师海
    • 摘要: 融入国家“超级工程”测量案例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建设,聚焦国家“超级工程”背后的测绘科技力量,把国家“超级工程”中测量技术应用作为工程实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超级工程”的实施离不开测量技术的精益求精支撑,领悟到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尖兵”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测量学”课程的热情、动力和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养自主创新和工匠精神,培养“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品质的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王志
    • 摘要: 2021年新高考Ⅰ卷小说《石门阵》的两道选择题在命制上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有选项把文学类阅读交叉串联到论述类阅读中,测试能力考查名不符实,也有选项的正确性存在争议,理解上莫衷一是。从高考测试角度看,这两道题都有改进的空间。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择题的设计原则有助于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吴明魁; 钟玉龙; 张纫兰; 乐源; 徐景田
    • 摘要: 测绘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涌现,给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当前测量学“测绘技术前沿”课程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新增内容多但学时少、测绘新仪器设备不足等,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精心组织课堂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多渠道创造实践条件等探索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李世明
    • 摘要: 工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其科技报国的情怀。测量学是典型的工科基础课,覆盖面广,课程思政实践成果有良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本研究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测量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 郝明; 张华; 范洪冬; 杨敏
    • 摘要: 针对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图文讲解理解性不强和课前缺少预习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该文对虚拟仿真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测量学教学方法开展研究。通过课前虚拟仿真系统操作预习,课中讨论、操作与思考,课后总结与报告,实现测量学教学中虚拟仿真与翻转课堂的融合。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升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 李倩如; 京舒婷; 京舒娉; 刘峤
    • 摘要: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测量学是工科大类许多专业的通修课程,然而由于其课程特殊性,涉及多类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则给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巨大挑战。地方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