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趋磁细菌

趋磁细菌

趋磁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29926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第四纪研究、海洋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趋磁细菌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永信、林巍、肖天等。

趋磁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9926 占比:99.89%

总计:130069篇

趋磁细菌—发文趋势图

趋磁细菌

-研究学者

  • 潘永信
  • 林巍
  • 肖天
  • 姜伟
  • 吴龙飞
  • 李金华
  • 戴顺英
  • 李颖
  • 高梅影
  • 李季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霞
    • 摘要: 趋磁细菌是一种水生的能够运动的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含氧—缺氧的具有垂直化学梯度的沉积物和水柱等过渡区域中.在这种分层环境中,地磁场磁力线作为垂直通道,趋磁细菌在通道中沿着磁力线方向排列,上下运动寻找最佳生存位置.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则是趋磁细菌体内磁小体磁接收器的存在.趋磁细菌体内具有磁性的链状排列的磁小体,磁小体链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使趋磁细菌可以沿着磁力线游动,具有极性趋磁性,而这种趋磁性与趋磁细菌趋氧性密切相关,帮助它处于最佳氧化还原生存环境中.本文就主要对趋磁细菌体内的磁小体、磁小体链的物理特征以及磁小体磁接收器的工作模型做简要描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陈海涛; 陈林杰; 石宏开; 杜军渭; 宋涛
    • 摘要: 趋磁细菌是能沿磁场方向运动的特殊细菌,其趋磁机制尚存争议.该文通过建立趋磁细菌的运动学方程,仿真分析了反转磁场作用下趋磁细菌AMB-1的运动学特性.结合AMB-1动力学建模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的运动特性与带有鞭毛的长椭球体基本吻合,而敲除类甲基受体趋化蛋白Amb0994后菌株对磁场反转的响应要比野生型菌株快,类似于没有鞭毛的长椭球体,这种行为差异可能是菌株鞭毛功能改变的结果;推测Amb0994可以通过控制鞭毛参与细菌对磁力矩变化的响应.这项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趋磁细菌的趋磁机制,并为探讨细菌鞭毛功能提供理论分析方法.
    • 刘琴; 赵坤
    • 摘要: 细菌的运动性是影响其生存及致病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时也为合成和开发仿生运动体、微型机器人等提供了有效的模型.趋磁细菌具有胞内磁小体从而能够感知磁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运动行为.目前,这种外部磁场与生物体的远程响应模式已在环境、医疗、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聚焦于趋磁细菌的运动特性,综述了趋磁细菌运动行为的表征、运动机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 谭文中
    • 摘要: 磁小体是由各种趋磁体和细菌细胞制备而成的一种纳米磁性结构,表面覆盖着一层类似脂质双分子层的薄膜.磁小体形态大小均一,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毒性较低的重要特点,在各种分子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已经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本文将简要概述磁小体的化学性能和磁小体功能化及趋磁细菌的改造策略.
    • 刘召明; 林敏; 杨雪; 汲霞
    • 摘要: 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是肿瘤治疗、降低药物副作用的重要手段.在肿瘤组织内部由于癌细胞的快速增殖致使其形成低氧区,低氧区会对多种肿瘤治疗方案产生耐受.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MTB)是一类能在细胞内产生外包生物膜、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Fe3O4)或硫铁矿(Fe3S4)晶体颗粒-磁小体的微生物的统称.在磁场的作用下,趋磁细菌可凭借鞭毛运动至厌氧区.趋磁细菌在动物体内毒性较低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其磁小体与人工合成的磁性纳米材料相比优势显著.文中在介绍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生物学特点、理化性能的基础上,综述了趋磁细菌作为载体偶联药物进入肿瘤内部,并通过感受低氧信号定位于肿瘤低氧区,以及趋磁细菌竞争肿瘤细胞铁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磁小体运载化疗药物、抗体、DNA疫苗靶向结合肿瘤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趋磁细菌及磁小体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趋磁细菌和磁小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邢维佳; 赵丹; 张国静; 贺双俊; 晏磊
    • 摘要: 探究五大连池碧泊样品中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MTB)多样性对不同磁场强度及不同曝磁时间的响应.采用微宇宙培养及高通量测序手段,分别考察不同磁场强度和不同曝磁时间对碧泊样品中MTB 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0 Gs磁场下MTB的菌群丰度最高,而50 Gs磁场下MTB的菌群多样性最低;在曝磁第6周MTB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最高.结合菌群丰度变化推测长时间曝露在磁场下是引起MTB菌群异化的重要因素.
    • 崔琪琪; 陶童祥; 马坤
    • 摘要: 生物矿化是生命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生命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矿化产物,从生物体骨骼与牙齿到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生物矿化的产物.生物矿化与普通矿化的最大不同就是其反应过程中有生物分子、生物代谢、细胞以及有机基质的参与.多种生物因素参与的矿化反应,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反应产物具有更好的材料性能和生物兼容性,最为典型的是趋磁细菌可以通过生物矿化过程形成尺寸均一、单磁筹的生物膜包裹着的磁性纳米晶体——磁小体.本文主要介绍了趋磁细菌重要磁小体膜蛋白以及铁载体蛋白(铁蛋白)在磁铁矿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概况.通过对趋磁细菌发生生物矿化过程的深入探讨可进一步揭示生物大分子调控无机矿物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仿生合成新型生物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张文燕; 潘红苗; 董逸; 杜海舰; 陈一然; 吴龙飞; 肖天
    • 摘要: 荣成月湖是一个典型天然潟湖,潮间带沉积物中存在多种形态趋磁细菌.通过Roche 454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沉积物样品(B_S)和磁收样品(B_M)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认识荣成潮间带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并了解趋磁细菌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为δ-变形菌纲,占总细菌数的26.4%,其次是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而磁收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和种类明显降低,以α-变形菌纲占绝对优势,相对比例达72.6%.在磁收样品和沉积物样品分别发现了1612条和186条reads与趋磁细菌相关,分别占细菌总数的5.76%和0.85%,磁收样品中趋磁细菌数是沉积物样品的6.8倍.对两个样品中获得的趋磁细菌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多数属于变形菌门的 α-变形菌纲,以趋磁球菌占绝对优势,少数属于 δ-变形菌纲,与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亲缘关系最近.海洋趋磁螺菌属仅在B_M样品中检出,趋磁弧菌属在B_M样品优势度高于B_S样品,而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和趋磁螺菌属在B_S样品中优势度更高.通过分析样品间的差异OTUs,认为荣成潮间带沉积物中可能存在大量未知的趋磁细菌新类群.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培养和开发趋磁细菌这一功能菌群,发现趋磁细菌新类群及趋磁细菌生态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