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负刚度

负刚度

负刚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9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力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252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等;负刚度的相关文献由886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俊宁、赵亚敏、邹丽敏等。

负刚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520 占比:99.74%

总计:52659篇

负刚度—发文趋势图

负刚度

-研究学者

  • 崔俊宁
  • 赵亚敏
  • 邹丽敏
  • 石翔
  • 程钟义
  • 边星元
  • 申永军
  • 孙天威
  • 彭凌云
  • 邢海军

负刚度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代晗; 赵艳影
    • 摘要: 提出一种含接地负刚度弹簧的时滞动力吸振器的反共振峰最小优化方法。首先,研究的模型不考虑时滞位移控制和主系统的阻尼,利用固定点理论得到接地负刚度系统的最优结构参数。其次,考虑优化调节负刚度系数,利用反共振峰最小准则,把反共振点幅值控制在给定的足够小的范围内,得到一组最优结构参数,使调控的反共振频率频带最宽。接着,调节主系统的阻尼系数,得到最终的一组最优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幅频响应和时间历程响应曲线证明了反共振峰最小准则的正确性,并且将该研究结果与其他两种等峰优化的吸振器模型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接地负刚度时滞动力吸振器减振效果的优越性。
    • 孟凯; 顾勇; 刘豫喜; 马涛
    • 摘要: 针对传统隔振器刚度不可调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负刚度调控的半主动隔振器,通过研究绝对位移传递率特性评估其刚度可控性和隔振性能。基于场论和等效磁荷法建立了电磁负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该公式与激励电流呈现函数关系;由于电磁负刚度计算的复杂性,用最小二乘法对负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近似;基于负刚度的近似表达,建立了正负刚度并联的半主动隔振器,分析了励磁电流对传递率和阻尼率的影响规律。试验验证了线性条件下电流对隔振器传递率作用的规律。
    • 朱前坤; 马齐飞; 张琼; 杜永峰
    • 摘要: 针对大跨轻质结构的减振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竖向电涡流-磁力混合阻尼器样机。介绍混合阻尼器的减振原理及振动方程;接着介绍了3种不同的磁路设计和制作过程;随后对样机进行试验,测量其动力参数和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在铜板后方和底板上方安装磁铁均能改变阻尼器的附加刚度;特定磁路设计减少电涡流阻尼系数,增大等效磁力阻尼系数和负刚度。其中对结构模型安装电涡流阻尼器的位移减振率可达89.2%,同等工况下安装3种电涡流-磁力阻尼器的位移减振率分别可达92.5%、94.8%和95.9%。当激励幅值增大,电涡流-磁力阻尼器对结构的控制效果比电涡流阻尼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该研究对土木工程领域中磁力减振的应用及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刘海平; 黄志锋; 边新孝
    • 摘要: 考虑不同形式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对有限长弹性简支梁动态响应的影响,提出并建立"弹性梁-负刚度动力吸振器"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态叠加法,推导得到各阶模态对应幅频响应解析表达式。以弹性梁第1阶振动模态作为振动抑制目标,结合固定点理论和最大值最小化优化准则得到各类型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以功率流作为振动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建立"弹性梁-动力吸振器"耦合系统的导纳功率流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安装动力吸振器前后弹性梁的总功率流和净功率流,以及动力吸振器消耗的功率流,研究不同形式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最后,选择振动控制效果最显著的动力吸振器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部分主要设计参数展开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目标控制模态频率附近,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对弹性梁动态响应的控制效果较好,且多个振动模态响应均被有效控制;当阻尼元件和负刚度元件同时接地对弹性梁动态响应的控制效果最佳;众多设计参数均存在最优值。
    • 郜辉; 王浩; 汪志昊; 张寒; 倪有豪
    • 摘要: 阻尼器的负刚度特性有助于提升其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为探究负刚度装置(NS)对黏滞阻尼器(VD)应用于斜拉索减振控制的增效作用,开展了VD联合NS对斜拉索减振控制的增效研究。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获得了斜拉索-VD-NS耦合系统的特征方程,并进一步推导了斜拉索附加模态阻尼比的近似解;分析了NS的负刚度系数和安装高度对斜拉索模态阻尼比和振动频率的影响;基于输出反馈的LQR控制,获得了给定负刚度系数时VD对斜拉索多阶模态减振控制的最优参数,进而研究了负刚度系数和NS安装高度对斜拉索多阶模态振动控制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增加NS的负刚度系数或安装高度均有助于提升VD对斜拉索单阶模态和多阶模态减振效果,同时减小了VD的最优阻尼系数;NS对VD减振性能的提升归功于负刚度系数或NS安装高度的增大对VD位移幅值的放大效应,提升了VD的耗能能力。
    • 黄松; 尹俊连; 宋煜; 王德忠
    • 摘要: 屏蔽电动机核主泵(简称屏蔽电机主泵)是第三代核电站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的核心设备。屏蔽电机主泵由泵和屏蔽电机两个部分组成,屏蔽电机的转子完全被冷却剂浸没,形成了典型的间隙环流。相关研究表明,大长径比下间隙环流会给转子系统带来显著的负刚度效应,从而影响转子系统的稳定。本文以密封间隙为研究对象,利用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研究了长径比连续变化下的间隙环流流场,对大长径比下转子产生负刚度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计算出的动特性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负刚度效应是进口端流场的正向支撑作用与出口端流场反向支撑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 朱亮; 周涛; 吴乙万; 白鸿柏; 汤宇
    • 摘要: 针对重型装备低频减振难题,基于正负刚度并联原理,设计一种由矩形弹簧和碟形弹簧相互并联的低频被动隔振系统。建立隔振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构建其运动微分方程,运用谐波平衡法分析得到其力传递率,分析在简谐力激励下的稳态周期响应。利用MATLAB对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系统在扫频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进而搭建力传递率测试平台,验证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仿真与试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该成果可为重型装备低频隔振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杨兆豪; 帅长庚; 李步云; 马建国
    • 摘要: 目前的船用隔振装置对低频振动的隔离效果不够理想,严重影响船舶声隐身性能。本文针对船舶机械激发的低频振动,提出一种基于气囊的新型高静低动刚度结构。首先,通过力学模型推导该结构的静力学特性,并分析无量纲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其次,通过谐波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并对力传递率特性进行分析;最后,设计制造原理样机并进行试验,讨论不同气压条件下的装置刚度。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设计能够通过侧向气囊隔振器和万向节连杆机构引入负刚度,可以在保证静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整体动刚度,同时,得到侧向气囊隔振器的气压值是影响该装置刚度的关键因素。
    • 徐硕; 文永蓬; 张晨; 宗志祥
    • 摘要: 为减小城市轨道车辆垂向振动、提高乘客舒适性,利用负刚度机构的系统刚度呈非线性变化的特点,建立包含负刚度吸振器的城市轨道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提出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的基于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的减振方法。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速以及载客量变化频繁的特点,研究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效应。考虑车体端部的点头振动,揭示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可以对车体端部的合振动进行有效地抑制。通过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与传统被动式吸振器的减振效果对比分析,对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的减振机理进行探讨,最后验证了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减振能力。结果表明: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可以抑制不同工况下的车体垂向振动;不同速度下,安装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的车辆垂向减振效果优于传统被动式吸振器;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可以在较宽的振动频段上实现车体不同位置处的垂向振动抑制,有关结论可为负刚度非线性吸振器在城市轨道车辆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黄伟; 徐建; 陆新征
    • 摘要: 基于准零刚度原理,分别对负刚度(铰接连杆+水平预紧弹簧)、正负刚度并联体系(铰接连杆+水平预紧弹簧+竖向预紧弹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正负刚度并联实现准零刚度体系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考虑给定弹簧预紧力前提下进行了模态和被动控制(无外界能源输入)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准零刚度可以使体系达到较低的固有频率。为了进一步改善被动控制效果,考虑"被动控制+主动控制(有外界能源输入)"的混合控制,主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作动器和主动控制器,主动控制算法为PID,通过在ANSYS/APDL环境下嵌入主动控制模块实现了混合控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控制可以大幅改善被动控制效果,为传统精密工程微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