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模型
调度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3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198662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运筹与管理、物流技术、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研讨会等;调度模型的相关文献由19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丽、刘江鹏、李卫东等。
调度模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8662篇
占比:99.80%
总计:199058篇
调度模型
-研究学者
- 王晓丽
- 刘江鹏
- 李卫东
- 王宇平
- 李杰
- 蔡安江
- 黄姝娟
- 严展鹏
- 卫珍
- 周波
- 孙慧琳
- 宋建社
- 宋雨筱
- 左利云
- 张建华
- 张涛
- 徐康
- 李宁
- 李文武
- 杨楠
- 沈卓炜
- 王涛
- 胡师彦
- 胡林献
- 舒磊
- 陈伟
- 陈勇
- 黄强
- 丁强
- 严干贵
- 乔非
- 代景龙
- 刘军
- 刘志峰
- 初红艳
- 周保荣
- 崔杨
- 张丽娜
- 张伟
- 张磊
- 徐大伟
- 曾鸣
- 朱怡安
- 朱昱
- 李仁发
- 李斌
- 李莉
- 杨金威
- 段婷
- 王俐英
-
-
李召瑞;
安雷;
吉兵;
朱世磊
-
-
摘要:
针对多传感器系统跟踪多目标时频繁切换的问题,文中基于最小工作时长的思想,提出一种切换代价控制下的传感器调度方法。首先,依据部分可观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OMDP)确立调度模型,创建跟踪精度约束下的目标优化函数;其次,考虑到目标运动状态的未知性,将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与模糊积分粒子滤波算法(FQPF)相结合,采用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CRLB)作为衡量指标,实现目标跟踪精度的准确预测,并以跟踪精度预测结果为依据,结合最小工作时长制定传感器调度策略;最后,基于所提方法分析跟踪精度阈值对传感器跟踪效能的影响,并结合任务需要提出阈值选取区间。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工作时长约束和固定工作时长约束的调度方法,文中方法在满足跟踪任务要求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传感器的切换次数,进一步提高多传感器系统目标跟踪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
黄彩霞;
刘年平;
谢晓君
-
-
摘要:
为解决多灾害点应急资源调度问题,构建不同路况下运输消耗成本最低、装车时间最少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基于双自适应因子改进飞蛾扑火算法,克服传统飞蛾扑火算法存在的局部最优而早熟收敛、种群多样性低而全局寻优性能差的问题,提高算法的寻优性能和求解精度,并求解应急资源调度问题,获得各灾害点高效应急资源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飞蛾扑火优化(MFO)算法以及基于Levy飞行的飞蛾扑火优化(LMFO)算法相比,基于双自适应因子的改进MFO(DAMFO)算法模型求解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提供依据。
-
-
曾坚毅;
许济金
-
-
摘要:
为了解决5G网络资源的分配问题,提高网络虚拟资源的利用率,为用户定制最佳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案,提出基于马氏决策的5G网络切片虚拟资源分配方法。首先根据检测的切片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分配,将所有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资源模块中。然后通过联络特征分析方法和特征空间重组技术对虚拟资源分配的特征集和结构进行构建,对虚拟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建立网络信道的均衡模型,得出5G网络切片虚拟资源的调度模型。最后结合贝尔曼方程及马氏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迭代算法求解出运营商最优收益解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马氏决策的5G网络切片虚拟资源分配方法无论是在网络运营商的长期累积收益方面,还是在用户切片请求阻塞概率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有效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
-
-
雷旭;
马鹏飞;
宋智帅;
李卫东
-
-
摘要:
由于风电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导致风电出力难以精确预测,进而导致依据风电预测值所建立的日前调度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此问题并提升风电消纳比例,提出一种计及风电预测误差的柔性负荷日内调度模型。首先,对储能和工业高载能负荷等可控柔性负荷进行建模;然后,考虑风电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特性,并基于日前调度计划建立以风电消纳量最高为目标的日内调度模型;最后,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基础上,通过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日前调度计划相比,日内调度模型风电消纳比例提升了1.83%,验证了所提调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柔性负荷的超短期调度,可有效解决仅依据日前计划进行调度易出现电力系统功率不平衡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
-
黄姝娟;
李天森;
马志昊;
肖锋
-
-
摘要:
当前大多数的实时周期任务的调度模型都是以相互独立的固定周期任务为中心,很少考虑周期允许变化的任务模型以及处理器在调度过程中的模型。针对Sporadic实时周期任务,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树(line tree,LT)的任务模型和处理器模型,并提出了任务线性树(task line tree,TLT)模型到处理器线性树(processer line tree,PLT)模型的转化算法。该算法将所有实时周期任务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层数基准,根据完整job替换法则,利用迁移job的节点替换同层的非迁移job的空节点,利用任务周期可变,job可提前发布的情况达到最优的多核调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PEDF、GEDF以及RMFF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核利用率和较低的时限丢失率,同时减少了上下文切换次数和迁移次数。
-
-
曾钢锋;
杨德全
-
-
摘要:
浙江省椒江径流区域受台风、暴雨等水灾害越来越频繁,研发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关系到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首先,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要求和浙江省水利数据资源目录的设计标准下,建立覆盖椒江流域的水文水动力数学模型,考虑河口风暴潮以及水库、闸站工程群调度,以水、雨情的实测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其次,在数据资源层、预报模型层、业务应用层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最后,总结本次设计的3个创新亮点,即引入流域气象短临降雨预报、大中型水库洪水预警预报的流域性设计和与地区级区域水平台共享数据。
-
-
张慾;
敖永霞
-
-
摘要:
由于当前的调度模型忽略了对可用带宽流量特征的提取,导致宽带的吞吐量、能量节省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均较低,且流量调度时延增加。构建新的大数据网络可用的带宽流量调度模型。通过四阶累积自适应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大数据网络可用带宽流量特征。根据流量特征提取结果,设定最小计算时延和最大内存利用率为目标函数,构建大数据网络可用带宽流量调度模型。采用蚁群算法求解调度模型,最终获取最优调度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宽带的吞吐量、能量节省率以及内存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宽带流量的计算时延。
-
-
邢呈勇;
刘耘
-
-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5G网络部署加速推进,各运营商多制式设备同时运行,这必将会导致能耗的升高。基于此,从通信运营设备调度研究的角度,将闲置站点设备应用于较忙站点,对现网运行中的多类型设备进行合理调度分配,以达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首先,对各站点之间的路径运用Python结合高德地图API获取道路实际驾驶距离,比以往研究的运用直线距离更切合实际。其次,结合通信设备特性及调度建立通信运营设备的调度模型。最后,运用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寻优操作得出调度路径及调度成本,与现阶段施工调度的路径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今后多制式通信运营设备的调度管理提供理论性指导。
-
-
李亦白;
曹光乔
-
-
摘要:
植保无人机作业通常以飞防队形式进行作业,目前飞防队调度组织形式较为粗犷,造成飞防队整体效率较低的问题,合理调度无人机可提高飞防队的作业效率。以水稻稻曲病防治场景为研究对象,根据水稻稻曲病“三喷一防”的作业规范,结合现有飞防作业订单模式现状,为保障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提出了订单管理与植保无人机调度模型。模型主要分为2个部分。(1)订单管理。综合考虑订单作业面积、时间窗、订单紧急程度的订单排序方法。(2)调度模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无人机调度模型。以南京地区16个地块,4个飞防队的水稻稻曲病防治作业任务为例,分别在时间窗间隔为3~6d的情况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与贪婪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在总作业收益、无人机等待时间与调度距离上较贪婪算法都更具优势。时间窗间隔在3~5d内,时间窗越长,调度路程和等待时间越短,总作业时间越长,总收益越高。时间窗长度为6d时,作业总时长与作业收益不再改变。该研究可为无人机飞防队的调配与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机智能调度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
-
范文豪;
李文权;
张倩
-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它既有出行费用低、车辆承载率高等优点,又能满足居民出行方便性和舒适性要求,为乘客提供“门到门”服务,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分析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多个换乘站点联合调度对接驳公交车辆路径的影响,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基于多换乘站点的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调度模型,并设计了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南京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来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调度模型和求解算法适用于多个换乘站点的需求响应式接驳公交系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求解出接驳公交车辆的最优行驶路径,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
-
-
LI Qiang;
李强;
LIU Xiao-feng;
刘晓峰
- 《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近些年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生物生长动力学原理可以较快速地解决非线性规划问题.当云作业数迅速增多时,现有的Hadoop平台作业调度算法容易陷入瓶颈,未能将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势发挥出来.由于Hadoop缺省的作业调度算法以计算节点的距离为依据安排作业,所以该方式会导致系统资源分配不均,未能合理分配任务,整体性能未能达到最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针对云平台的资源和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模拟植物算法,并通过植物生长规律的Logistic模型改进现有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使其生长依据能量动力可变生长长度和方式.最后,使用4种植物模型进行云作业的调度,并分析其不同特点,并与6个典型的云作业算法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性能和资源分配方面,该算法优于其它算法.
-
-
孙骁强;
薛金淮;
万筱钟;
乔秋文;
冉本银;
王锁平;
廖春梅;
张小奇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站运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梯级调度控制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的增加,如何确定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运行方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本文以西北电网为研究对象,基于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运行限制因素及西北电网特性,分析归纳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黄河上游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以新能源消纳量最大为目标,拟定多种情景,探究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群在西北电网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在拟定情景下,因"以水定电"的原则及防凌、灌溉等综合用水约束,仅通过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可提高的西北电网新能源消纳量有限,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共同完成提高新能源消纳量的任务.
-
-
-
史腾飞;
马朋飞;
郑欣;
刘荣海;
常喜茂;
王坤
- 《201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大,而光热发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光热发电技术的慢慢成熟,其突出优点有:1.光热发电的汽轮机有良好的操控性,调节程度相比常规火电大得多.2.利用加入的储热设备可以达到储能并持续发电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光热发电的特性,对光热发电站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简化建模,结合仿真模型来分析光热发电站的发电成本和提高输电线路利用率所带来的效益.
-
-
-
-
-
张超
- 《第十三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遥感地面站任务调度问题,介绍了工程背景和现实需求,分析了问题实际约束和问题调度目标,提出了遥感地面站任务调度模型.为了降低卫星数据接收调度的算法复杂性,采用分治法思想,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基本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交叉和变异算子,接种疫苗算子,提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