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诉讼证据

诉讼证据

诉讼证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486篇;相关期刊200种,包括法律适用、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诉讼证据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明和、汪登波、熊志海等。

诉讼证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8 占比:15.6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62%

专利文献>

论文:1486 占比:83.72%

总计:1775篇

诉讼证据—发文趋势图

诉讼证据

-研究学者

  • 李明和
  • 汪登波
  • 熊志海
  • 谢啸林
  • 赵毅
  • 丁胜如
  • 严逸
  • 包秀露
  • 周乐
  • 常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手机中的留言短信能成为诉讼证据吗?编辑同志:我丈夫在两个月前在家因为电嚣漏电而意外身亡,办完后事后,我从丈夫的手机中发现有他错钱给几个朋友的聊天记录,其中最多的一个是四次出借了近3万元。可这些人至今都没有主动归还借款,也没有向我说明情况,请问,凭这些手机聊天的内容我可以通过诉讼追回丈夫借出去的钱吗?
    • 张红生
    • 摘要: 本文重点不在于从学理上对专家辅助人做细致的分析研究,而旨在尝试解决涉及科学技术类纠纷案件中专家辅助人的几个难题.比如专家辅助人的定位、利益冲突的处理、专家意见的边界等.这些问题决定了专家辅助人的核心权利义务,包含着影响专家辅助人客观公正地发挥职能的核心要素.对这些问题,法律规定不清,学者争议较大,但审判中又必须面对.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则可以更好地发挥专家辅助人运用其科学、技术或者其他专门知识帮助法官理解证据或者确定争议事实等方面的功能.
    • 孙健淇
    • 摘要: 证据问题是诉讼法领域的关键性问题,证据规定更是法律实务界十分关心的重点问题.为促进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化发展,全新的民事证据规定于2019年12月正式公布,这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新证据规定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分别从自认规则、"书证提出命令"制度、鉴定制度、诚实信用原则等方面进行完善修改,力求规范各方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实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规范化、精细化发展.本文对新民事证据规定修改的主要内容以及背景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许能够对证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和理解提供些许帮助.
    • 白晓红
    • 摘要: 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 岩坞
    • 摘要: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媒工具,整合了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络支付等功能。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由于使用的普及性,目前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那么,一旦涉及纠纷,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诉讼证据吗?
    • 陈胜; 严逸
    • 摘要: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主要应用在侦查破案、追逃追赃、安防安保等.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侦查机关、行政机关乃至民事领域调查取证提供了便捷,进而推进了诉讼制度的发展,却亦不能避免相应的负面问题滋生而需直面应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侦查手段等,由此获得的证据资料,能否通过诉讼的采信程序转化为有效证据,尤其国际化发展区域中应用情形,如何解决因来自不同法域的主体涉外性所引发问题等则是当前的学术领域与司法实务界所需关注的切实焦点.
    • 陈胜; 严逸
    • 摘要: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主要应用在侦查破案、追逃追赃、安防安保等。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侦查机关、行政机关乃至民事领域调查取证提供了便捷,进而推进了诉讼制度的发展,却亦不能避免相应的负面问题滋生而需直面应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侦查手段等,由此获得的证据资料,能否通过诉讼的采信程序转化为有效证据,尤其国际化发展区域中应用情形,如何解决因来自不同法域的主体涉外性所引发问题等则是当前的学术领域与司法实务界所需关注的切实焦点。
    • 林素丽
    • 摘要: 现代信息、网络发展变革的节奏在日近加快,人们和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正逐步打破传统的面对面或纸书信函方式,在从事商事、经济往来中邮件、微信等社交软件已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而这些信息通常是数字化的存在形式.
    • 吴金斗1
    • 摘要: 刑事技术是打击犯罪的重要武器,是准确揭露、证实犯罪,提供诉讼证据的重要手段。目前,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提高和犯罪形式的日益多样化、网络化,尤其是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传统的一调二审等刑侦工作模式已很难奏效。
    • 李凯1
    • 摘要: 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成效显著,对于公民而言,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浓厚,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和认知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证据的保全和提供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的保持证据的可信性和时效性是一项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对保全证据公证做出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