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部高等教育

西部高等教育

西部高等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财政、金融、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专利文献20385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西部、西部论坛、贵州教育等; 西部高等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华林、蔡宗模、吴朝平等。

西部高等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64%

专利文献>

论文:20385 占比:99.36%

总计:20516篇

西部高等教育—发文趋势图

西部高等教育

-研究学者

  • 蒋华林
  • 蔡宗模
  • 吴朝平
  • 张海生
  • 杨慷慨
  • 王成端
  • 蒋基敏
  • 李化树
  • 李威
  • 王洪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买雪燕; 苟晴; 谢恬
    • 摘要: 西部高等教育承载着自身独特的历史使命,是中国高等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一直处于缓慢的稳定增长态势,逐步形成由地域迈入领域的趋势。本研究以“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为关键词展开梳理,共筛选1998-2021年前两季度间发表的159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显示,西部高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尚未形成稳定高产的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到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民族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西部高校人才建设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现状和发展难点。研究指出,未来西部高等教育研究要进一步从“地域”研究转换为学科研究,在政策层面要加大集成创新,落实和创新对口支援和对外开放是“十四五”时期西部高等教育亟需研究的重点。
    • 董云川; 向芝洁; 蔡宗模
    • 摘要: 第四届西部高等教育论坛以“提升西部高等教育水平,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的“自强”之道与“助力”之策。论坛从西部高等教育“振而不兴”的困境出发,从政府、高校和价值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反思;以内部“自强”为目标,针对3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部分专家学者以历史和域外经验作为参照,探讨如何为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论坛在反思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同时,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展望。
    • 刘徐湘
    • 摘要: 怎样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中央和西部地方政府及西部高校十分重视该问题。社会学方法中的“弱干预”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高水平社会的小力度干预,“强干预”则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低水平社会的大力度干预。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该概念以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为标准,认为没有达到缩小两者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弱干预”;达到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强干预”。从现实的数据分析,从1999年到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绝对数量上有所缩小,但在反映质的排名上的差距却在加大。从历史的事件分析,中央政府出于战略转移与国防建设需要所实行的东部高等教育向西部的迁移改变了东西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为了实现新时期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的目标,中央政府要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鼓励东部地区优质高校到西部办分校;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制定更加开放、灵活与优质的政策吸引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向西部迁移;西部地方高校需要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强干预”对策,落实“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 田浩然; 杨潇
    • 摘要: 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影响青年人才“去留”是事关西部发展内生力提振的重要问题。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中国西部84个地级市及1个直辖市的数据,分析高等教育对青年“去留”的影响。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可以显著提高青年留下的概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高等教育对就学和就业两类决策偏向青年的留人效应均显著,对就业偏向青年的效应略强;当教育水平、户口类型和婚配等个体特征不同时,青年“去留”对高等教育的敏感度不同;在第三产业占比较高、有“名校”或是省会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青年的留人效应更强。为提振西部发展内生力,西部地区应围绕高等教育事业增强人才吸引力,“兴教”以“聚人”;西部高校应优化自身定位布局,与区域产业协同共进,“兴业”以“留人”;应加强西部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和“集聚极”打造。
    • 张雷; 张涛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影响着西部全面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标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和西部高教产学研协同目标,通过高等教育内生动力的智库体系研究等,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维度思考,分析二者的深度融入和实践达成,为探索西部高等教育和区域乡村振兴提供创新视角和路径。
    • 李立国; 洪成文; 蒋凯; 王洪才
    • 摘要: 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实现,在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计划和工程的实施,在促进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高等教育的相对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在经费投入、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与东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质量发展遭遇“肠梗阻”。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跳出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局限、跳出行政区划为本的视野局限、跳出单纯要求中央政策和发达地区支持的思想局限、跳出单纯借鉴学习和模仿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思维局限。要把西部高等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对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实施“靶向治疗”,尝试建立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国家级试验区,在最大限度激发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内驱力的同时化解东部高校人才滞胀危机,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式发展模式提供改革范例。
    • 蔡群青; 袁振国; 贺文凯
    • 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但由于长期受区域、资源等条件制约,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在加剧,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不足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面临高校与学科发展失利、教育经费供给结构失衡、人才引进与流动秩序失当等多重滞碍.基于全面振兴计划的政策诉求,从战略目标设计层面看,未来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应秉持"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核心发展理念,以信息化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更高层次的普及化进程、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西部高等教育新格局;从实践向度看,未来西部高等教育应从政策引领、制度保障、机制落实等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一体化进程和整体能力的提升,为其全面振兴导航开路,灌注活力,规范秩序.
    • 摘要: 2020年11月7日,由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和内江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西部高教论坛在内江师范学院举行。全国近50所高校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以"新时代、新西部、新高教"为主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内江师范学院校长陈晓春和《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编、西部高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宗模致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6位专家学者,围绕西部高等教育的新使命、西部高等教育的内生力、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达成度、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教协同等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研讨,内江师范学院胡志金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 李威; 陈鹏
    • 摘要: 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到以“四点一线一面”为战略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不断深化的同时,它作为一个学术问题也饱受争议。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西部高等教育的问题域和前提假设,我们是因为落后而支持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吗?西部高等教育真的落后吗?解构“落后”的身份符码,西部高等教育是一个真实的命题而非虚妄的猜忌,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位的概念——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而是作为一种极具反差的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性差异,也具有独特的全局性和整体性功能,其中蕴藏着国家疆域治理的差异公平思维。转向现象的背后,振兴西部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争取更多资源配置的政策话语,而是要站在西部高等教育本身的全局性功能和地方性知识生产的基础上,以一种文化持有者的眼界来认识西部高等教育,在政策话语和知识生产上克服他者困境,突破资源依赖的传统发展模式,重视以人为基础的制度创新,承接“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西部高等教育向西看的教育开放布局,处理好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重视国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 蔡宗模; 张海生; 吴朝平; 杨慷慨; 张腾
    • 摘要: 西部高等教育问题来源于历史,凸显于当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复杂问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区域性、普遍性、综合性问题,西部高等教育问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代表性。目前,西部高等教育的研究力量正在汇聚,相关研究已走过了萌芽期和热点期,正逐渐走向反省和自觉,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问题诊断、原因探究及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振兴思路也正经历从“输血”到“造血”模式的转变。未来研究有必要从地域性理解提升到领域性层次,并从学科的高度来审视西部高等教育问题,以确保从制度保障、人才会聚、知识积累和实践深化的角度提出改善之策和振兴之道,最终为其他后发地区高等教育的振兴实践提供独特的知识经验和智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