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裂缝性油藏

裂缝性油藏

裂缝性油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力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1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453019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石化节能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第十二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等;裂缝性油藏的相关文献由133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军、刘月田、黄朝琴等。

裂缝性油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53019 占比:99.91%

总计:453432篇

裂缝性油藏—发文趋势图

裂缝性油藏

-研究学者

  • 姚军
  • 刘月田
  • 黄朝琴
  • 蒲春生
  • 丁祖鹏
  • 张世明
  • 程林松
  • 袁向春
  • 赵金洲
  • 刘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德月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兴古潜山油藏开发的逐步深入,油水界面不断抬升,水平井井段中的锥进底水突破之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产油量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了兴古潜山水平井的开发效果。为了兴古潜山油藏水平井长期有效地实现高强度封堵大裂缝、启动小裂缝油藏,筛选出了与稀油油藏条件相匹配的柔性颗粒堵剂和温控凝胶堵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2种体系均具有耐高温、稳定性好、抗冲刷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高温裂缝性油藏封堵。
    • 焦震; 徐启
    • 摘要: 大庆外围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同时具有储集油气的基质系统和作为渗流通道的裂缝系统,与非裂缝性油藏相比具有特殊的含水率变化趋势,常规含水率预测方法不适用。依据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提出了基质、裂缝系统相渗复合方法,给出大庆外围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复合相对渗透率曲线,然后根据油藏工程理论,推导出含水率、采出程度计算公式,建立了裂缝性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结合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低渗透裂缝发育区块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复合相渗的含水率预测方法预测相对误差为4.47%,与现有方法中误差最小的水驱规律曲线相比,计算精度提高了2.26百分点,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含水率。研究成果为裂缝性油藏开发决策和开发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 罗宪波; 高振南; 党胜国; 刘小鸿; 李廷礼
    • 摘要: F油田是渤海地区最大的碳酸盐岩裂缝性油田,依据目前的地震预测资料和地质模式认识已不足以准确地对其裂缝渗流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油田储量动静矛盾突出。为解决此问题,综合潜山钻井、测井、地震等静态资料对F油田碳酸盐岩潜山储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双重介质模型分析影响油田储量动静矛盾的主控因素。首先,通过驱替敏感性三维数模分析,进一步认识储层裂缝的分布情况;其次,结合地震预测和地质模式,将合理的数模参数调整转化为确定性裂缝建模约束条件,通过多轮次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往复反馈研究对裂缝渗流非均质性进行准确刻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储层的开发特征及见水规律,设计了油田开发优化方案。
    • 吴明录; 李涛; 赵高龙; 赵金玲; 蔡建钦
    • 摘要: 为了对裂缝性稠油油藏中蒸汽吞吐水平井的压力动态进行预测,建立双重孔隙介质三区复合油藏稠油热采水平井试井模型。根据蒸汽吞吐焖井过程中的流体分布特点,分别建立内区、中间区和外区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和Fourier有限余弦积分变换的方法对试井模型进行降维和齐次化处理,求得相应的线源解;沿水平井方向对线源解进行积分得到水平井的条带源解;最后通过Laplace逆变换得到水平井的真实空间解,进而绘制双重孔隙介质三区复合油藏水平井的试井曲线特征,研究各种试井参数对压力响应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重孔隙介质三区复合油藏水平井试井曲线最多会出现9个流动阶段,但由于多种参数的互相影响流动段难以区分;内、外区的储层参数分别影响试井的早、晚期阶段;若相邻两区中内区的压缩系数大于外区,压力导数曲线将出现“驼峰”现象。该试井模型也适用于裂缝性油藏的注水水平井试井和注聚合物水平井试井等情形,具有较强的现场适用性。
    • 孙涛; 孟祥娟; 王静; 黎真; 吴红军; 阿克巴尔·卡得拜; 赵静
    • 摘要: 以裂缝性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岩心模拟实验研究了注入水悬浮物和含油量对储层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含油量是引起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当渗透率伤害率上限为20%,缝宽≤50μm时,注水水质要求为: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粒径中值)不应超过10μm,悬浮固体含量不应超过10 mg/L,含油量不应超过10 mg/L;当缝宽介于50~100μm时,注水水质要求为:悬浮物粒径中值不应超过20μm,悬浮固体含量不应超过10 mg/L,含油量不应超过20 mg/L;当缝宽介于100~200μm时,注水水质要求为:悬浮物粒径中值不应超过50μm,悬浮固体含量不应超过50 mg/L,含油量不应超过40 mg/L;当缝宽大于200μm时,注水水质要求为:悬浮物粒径中值不应超过60μm,悬浮固体含量不应超过80 mg/L,含油量不应超过50 mg/L。研究结果可为裂缝型油藏高效注水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聂仁仕; 贾冉; 蔡明金; 李洪; 卢聪; 杨岚
    • 摘要: 为了解裂缝性油藏斜井的双渗规律及其压力动态的变化特征,建立一个双孔双渗斜井渗流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分离变量和点源函数叠加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Laplace空间下模型的解析解.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一系列受裂缝系统与总系统渗透率比值等模型参数控制的双孔双渗油藏斜井压力动态特征曲线.利用绘制的压力动态特征曲线,识别斜井纯井筒储集效应、表皮效应、早期径向流、中期线性流、过渡流、基质向裂缝窜流和晚期径向流等7个渗流流动阶段.分析斜井、直井与水平井渗流特征曲线的差异,斜井比直井多了早期径向流和中期线性流阶段,且这两个流动阶段比水平井持续时间短.此外,分析了井斜角和斜井井长等参数对特征曲线的影响.井斜角、井长越大,曲线位置越低,早期径向流和中期线性流阶段越明显;裂缝渗透率比越大,窜流阶段越显著,窜流凹子越深.建立的模型及一系列压力动态特征曲线可以用于研究裂缝性油藏斜井的渗流特征.
    • 颜圣松; 陈泽宇; 李娟娟
    • 摘要: 裂缝性特低渗储层进行常规注水时,存在水窜水淹、水驱波及体积小等问题,水驱采收率低。为增强注水受效,针对裂缝性特低渗储层渗流机理不清的问题,以宝塔采油厂姚280区块储层天然岩心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动、静态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揭示了裂缝性特低渗储层渗吸、驱替双重作用下的采油效率主控因素及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岩心与水接触面积越大渗吸效果越好,全裸露岩心样品的渗吸采出程度为仅裸露上下两端样品的2.5倍;②实验岩心渗透率在(0.506~0.721)×10^(-3)μm^(2)时,静态自发渗吸主要在前100 min,渗透率越高,渗吸采出程度越高、渗吸速率衰竭越快;③渗吸围压升高,渗吸采油效果先增强后下降,最佳值约为4 MPa,采出程度可达12.56%;④对于渗透率为(0.506~0.721)×10^(-3)μm^(2)的岩心样品,驱替采出程度小于自发渗吸采出程度,且发生有效驱替需压力梯度大于0.3 MPa/cm。
    • 邓学峰; 魏开鹏; 方群
    • 摘要: 为研究冻胶在裂缝性油藏中的封堵效果,通过室内可视化裂缝模型,开展冻胶对裂缝封堵强度评价,观察冻胶在裂缝中的失效特征,评价冻胶与预交联颗粒复合时的封堵效果.室内实验表明:在裂缝中单独使用冻胶的封堵效果优于使用冻胶和预交联颗粒组合的封堵效果,只有当预交联颗粒通过布满裂缝降低裂缝宽度,使用冻胶和预交联颗粒组合的封堵效果才优于单独使用冻胶的封堵效果;随着裂缝宽度增加,裂缝中冻胶被后续注入水由整体顶出变为中部突破,裂缝中冻胶封堵强度降低.通过实验分析认为:由于预交联颗粒的注入性差,难以实现大剂量注入,封堵裂缝应以冻胶为主体堵剂,同时提升冻胶本体强度是增强冻胶在裂缝中封堵强度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裂缝性油藏调剖工艺方案提供借鉴.
    • 吴红烛; 韩昭海; 王凤刚; 王艳艳; 张葳
    • 摘要: 为了提高裂缝性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的封堵作用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的高效调驱驱油技术。室内评价了表面活性剂BMY-11和聚合物微球JHWQ-3的各项性能,复合调控驱油技术的驱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BMY-11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值,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抗盐性能及乳化性能。聚合物微球JHWQ-3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均能达到良好的封堵效果。裂缝性岩心水驱后注入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控驱油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够满足裂缝性油藏水窜水淹储层提高采收率的需求。
    • 张立安; 王少鹏; 张岚; 吴春新; 袁勋
    • 摘要: 针对渤南海域Q油田地质模式认识不清、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生产动态规律复杂等诸多难题,综合运用录井、钻井取心、岩石薄片、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总结古潜山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和裂缝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岩溶斜坡和岩溶高地是白云岩主要发育区,岩溶作用强烈,溶蚀孔隙发育,容易产生裂缝形成优质储层,岩溶洼地主要发育灰质泥岩或泥质灰岩,储层物性较差;上油组储层厚度大、裂缝发育,主要为裂缝性储层,下油组主要发育溶蚀性储层.在此认识基础上总结地质模式,动静结合建立双孔介质储层地质模型.该项成果在本油田实际开发中得到较好应用,对类似裂缝性油藏的精细高效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