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期注水

周期注水

周期注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5129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地质与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第十六届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第一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等;周期注水的相关文献由80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晶、王睿恒、张静等。

周期注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1.3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5129 占比:98.62%

总计:25480篇

周期注水—发文趋势图

周期注水

-研究学者

  • 王晶
  • 王睿恒
  • 张静
  • 李留仁
  • 李超
  • 李龙龙
  • 殷代印
  • 余雪英
  • 刘俊刚
  • 单理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嘉乐; 王鹏; 杨雷; 杨宣
    • 摘要: 水平井作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单井产能和油田最终采收率。根据长庆油田水平井动态,部分水平井投产后常规注水适应性差,自然能量递减大,导致产能损失,整体采出程度低。对D油藏X区块研究,该区块储层因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高强度改造过程中裂缝易沟通,注入水沿裂缝大量水窜,造成油井含水上升,地下能量难以有效补充。采取定向井周期注水、蓄能压裂对水平井补能效果较差;吞吐注水对近井地带能量恢复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油藏递减。
    • 邓腾飞
    • 摘要: 扶余油田油藏受构造控制,为中孔中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为了更好挖潜剩余油,针对开发矛盾,在西区X区块开展了精细注水开发试验,分东西部采取不同投产投注方式,开展多种周期注水方式,区块各开发指标均有所改善,稳产效果好.研究表明:水井加密实现了层系细分,增加油井平面受效方向,提高了井网对单砂体的控制程度,降低了层间干扰,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及波及体积;研究区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主力层中,且主要集中于顶部,底部水洗严重;层间结构界面及薄泥质夹层具有遮挡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油层吸水状况,从而控制纵向剩余油分布.
    • 尹洪凯
    • 摘要: 在实施周期注水工艺时,注水量的大小理论上可以通过注采平衡的原则来确定,但是在油田的周期注水工艺实施以后发现产液量以及含水率会有明显的下降,注水效率和波及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因此连续注水时的注水量会高于实际的注水量.通过调研国内外注水经验可知,周期注水时的水量一般为连续注水时的70%-90%左右,但即便如此,由于周期注水有相当长的停注时间,因此实际注水强度将远远大于连续注水时的强度.
    • 石磊; 赵宁; 张飞; 李文文
    • 摘要: 油田经多年开发后,其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属正常现象,当储油层之间存在均质矛盾,则产量下滑过程将更加严重,因此油 田后期开发阶段,生产人员通常采用周期注水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产量回升。本文分析周期注水的操作原理,并详 细分析影响周期注水效果的相关因素,对周期注水过程中的各类参数确定过程进行讨论,最终结合具体油田开发案例,将 周期注水操作阶段加以阐述。
    • 雷秋艳
    • 摘要: 扶余油田油藏受构造控制,为中孔中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无效水循环严重.研究表明,周期注水对于实现油田高水平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不断探索注水方式及周期、水驱规律及驱油机理是周期注水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支撑;周期注水的技术参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与油田开发阶段相辅相成;它是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技术,不能单纯依靠它来实现稳产及上产,应"调-堵-压"配套实施全面改善水驱效果.近年来高度重视周期注水工作,不断加大研究力度,满足了油田开发稳产技术需求,为油田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 卢久涛
    • 摘要: 针对东濮凹陷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认识和挖潜难度大,稳定注水很难满足油田开发实际需要的矛盾,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调研、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发现不稳定注水技术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既投入少又能明显实现油藏降低无效注水量与无效产液量的油藏综合开发调整技术.本着边研究边应用的原则,在"十三五"期间,整个东濮凹陷共实施不稳定注水技术1689井次,累计增油16.44×104t,整体降低含水率2.3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 许林忠
    • 摘要: 坪北油田为典型的特低渗透裂缝型岩性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建立相对完善的注水连通井组,但随着水驱程度加深,水驱效率降低,油藏开发难度加大.目前油田综合含水62.72%,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为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注水开发效果,2020年针对含水上升较快区块及不同能量状况井组,实施了周期注水矿场试验,有效控制了井区的含水上升速度,延缓产量递减.
    • 赵云斌; 张艳英; 刘艳涛; 彭良群
    • 摘要: 周期注水是注水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常用方法,在调整油田高含水期工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精炼总结周期注水的驱油机理、相关参数的确定以及注水过程,并根据油田生产实际情况,从油藏适用性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周期注水选井条件和效果评价方法,为高含水油藏稳油控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 张艳春
    • 摘要: 针对高含水油田厚油层无效循环严重的问题,坚持控水与挖潜相结合,完善厚油层内精细堵水方法,优化产液结构,挖潜层内剩余油.通过开展典型区块规模化封堵层内无效注采循环,充分利用厚油层内结构界面遮挡作用,采用长胶筒封隔器封堵炮眼实现层内细分堵水,封堵高渗透层产出部位,形成一套层内规模化封堵无效循环的方法,达到控制无效采液和挖潜剩余油潜力目的.实现控制无效注水量80.6×104 m3,控制无效产液量68.7×104 t,年节电877×104 kWh.
    • 李孟昕; 王阳
    • 摘要: 目前我国部分油田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阶段,剩余油的开采越来越困难,现在的油田开采过程中迫切需要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周期注水开发作为一种有效的开发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常规油气田开发中,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当亲水非均质储层中原油黏度较小时,当采用常规注水5年后采用周期注水,对油田开发的效果提升比较明显,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本文对周期注水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