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低渗透油藏

特低渗透油藏

特低渗透油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农业经济、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178844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石油第六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年会、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等;特低渗透油藏的相关文献由11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正明、吕广忠、李承龙等。

特低渗透油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8844 占比:99.80%

总计:179211篇

特低渗透油藏—发文趋势图

特低渗透油藏

-研究学者

  • 杨正明
  • 吕广忠
  • 李承龙
  • 侯吉瑞
  • 赵凤兰
  • 李忠兴
  • 李敏
  • 殷代印
  • 余光明
  • 党海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达引朋; 李建辉;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 摘要: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李艳
    •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量达不到配注要求、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等问题,在储层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具有良好界面活性、润湿性能的双子表面活性剂SG-12、氟碳表面活性剂FT-Z,结合防膨剂FP-101,建立了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JYZZ)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特低渗透岩心注入JYZZ体系后,油水等渗点明显右移,两相渗流区域明显变宽,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明显升高;水驱压力稳定后,注入6PV的JYZZ体系,可使岩心注入压力降低35%以上,并能使采收率提高5%以上。现场试验表明,6口注水井采用JYZZ体系后注水压力显著下降,注水量显著提升,平均有效期超过300 d,降压增注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对特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具有指导意义。
    • 李秋言; 岳湘安; 陈余平
    • 摘要: 为研究可控自聚集胶体颗粒(CSA胶粒)对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窜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注入量变化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人造均质柱状岩心和非均质板状岩心开展调堵-水驱渗流实验和调堵-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依靠自主研发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开采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室内实验对目标油藏实际开发动态特征的相似性模拟,明确了CSA胶粒注入量对控水、增油、保压、提高采收率和启动基质剩余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0.5μm的CSA胶粒针对目标油藏条件兼具较好的注入性和较高的封堵强度;增加CSA胶粒注入量有助于控制油藏水窜、提高低渗透基质波及效率、提高采油速度和降低油藏压力衰减速率,对延长油井稳产期、提高油藏采收率效果明显,但当CSA胶粒注入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继续增加其注入量并不会明显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对于目标油藏,其适宜的注入量为0.3倍窜流通道孔隙体积倍数,此时油藏采收率可达到32.43%。由此可知,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调堵工艺需要选用适宜的调堵剂和适度的注入量。
    • 张晶晨; 王秀宇; 王凤鸣
    • 摘要: 为了研究特低渗储层油水渗流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冀东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稳态法获得了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及驱油效率。研究表明:随岩心渗透率升高,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降低,等渗点处和残余油状态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随含水饱和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放缓,油水之间干扰作用降低,两相同流区拓宽,驱油效率大幅度升高;随压力梯度升高,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降低,等渗点处和残余油状态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升且随含水饱和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变缓,等渗点含水饱和度右移,油水两相渗流能力增强,两相同流区拓宽,驱油效率升高。
    • 刘芳娜; 张馨予; 付晨阳; 吕远; 管雅倩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注入介质对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影响,以衰竭开采实验作对比,开展了不同单一介质(N_(2)、伴生气、地层水)、水气交替等一系列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比单一介质驱油采收率要高,衰竭后进行水驱加伴生气驱开采效果最好,驱油效率可高达75.06%。
    • 张政; 杨胜来; 张希胜; 张钰祥; 袁钟涛; 王萌
    • 摘要: 为了精确计算特低渗透油藏定向井产能,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定向井采用拟启动压力梯度动用半径模型不能准确计算产能的问题,开展了室内驱替实验,得到非线性渗流模型,再推导得到定向井达西、拟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启动压力梯度动用半径模型产能公式,计算定向井达西、拟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启动压力梯度动用半径模型产能并与真实油井产能进行对比及动用半径敏感性分析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在相同生产压差下,达西模型、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非线性启动压力梯度动用半径模型产能与实际产能平均误差分别为22.99%、12.91%和3.87%,采用非线性启动压力梯度动用半径模型计算产能较为精确;生产压差和流度与动用半径成正比关系。以上成果认识,对特低渗透油藏定向井产能计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党智慧; 安宁; 杨龙; 黄冠力
    • 摘要: H油田A201区块X油藏储层平均渗透率为1.44 mD,属于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研究区储层渗流阻力过大,地层能量消耗较快,并且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采油井和注水井之间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为保证油藏流体的有效流动,渗流场任意位置的驱替压力梯度必须大于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本文结合经济效益评价,建立了有效驱替压力系统判别式,并利用势的叠加和镜像反映原理建立了H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有效驱替压力系统模型。基于计算结果,绘制了渗流单元内压力与压力梯度的分布图和井底压力与产液量、注采比和水力裂缝半长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地层微裂缝闭合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注采比,有利于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区油藏最优注采比为3;随着水力裂缝长度的增加,地层流体渗流阻力减小,但地层中最小驱替压力梯度也会降低,研究区油藏水力裂缝半长为75~95 m时,能建立起有效驱替压力系统。
    • 李敏; 关华; 胡世勇; 王鑫; 李齐; 袁少民
    • 摘要: 以大庆油田贝14区块和树101区块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CO2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的注采参数。采用经济评价的方法,以经济利润为目标,对CO2水气交替过程中的水气比、注气速度、水气交替时间和水气交替时机4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2混相驱,气油比达到50 m^3/t时开始水气交替,水气比4:1,注气速度25 m^3/d,交替周期注3个月水注1个月气为最优组合方案;对于CO2非混相驱,气油比达到250 m^3/t时开始水气交替,水气比1:1,注气速度20 m^3/d,交替周期注1个月水注1个月气为最优组合方案。
    • 李承龙
    • 摘要: 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方法未考虑特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对注采井间驱替压力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考虑压敏效应油水井附近驱替压力公式及变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公式,基于传统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推导了考虑压敏效应的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并对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大,注入压力越大,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高,采油井井底流压越小,压敏效应影响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越小,技术极限井距越小。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相比,所建模型计算技术极限井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平均缩小10 m以上;Y-4-W1井组根据文中计算结果优化设计压裂规模后,实现了有效驱替。该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张传宝; 滕世婷; 杨勇; 邴绍献; 崔传智; 张东
    • 摘要: 为了解决特低渗透滩坝砂油藏CO2驱纵向驱替不均衡的问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储层渗透率、地层原油黏度、含油饱和度和油层厚度等因素对层系组合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原油黏度、含油饱和度、储层渗透率、油层厚度.通过公式推导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含油饱和度、原油黏度和储层渗透率等3个主控因素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和压裂影响的综合有效流度作为层系组合的表征指标.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确定了不同注采压差下的综合有效流度的界限值,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界限值逐渐减小.依据各油层的综合有效流度值,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实现层系组合自动划分.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胜利油区正理庄油田高89区沙四段,结果显示将层系划分为3套时的采出程度提高了2.2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