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体育、绘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121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云梦学刊、市场论坛、经贸实践等;
衡阳师范学院的相关文献由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金华、申秀英、邓运员等。
衡阳师范学院
-研究学者
- 杨金华
- 申秀英
- 邓运员
- 刘沛林
- 钟佩玲
- 刘春腊
- 谭延亮
- 邓婷
- 陈航
- 付辉
- 任美衡
- 何祝兰
- 何衡昭
- 冯泳兰
- 冯艺
- 刘勇
- 刘婷
- 刘小葱
- 刘建成
- 刘思妹
- 刘梦琴
- 刘灵婷
- 刘立夫
- 刘衔华
- 刘颖超
- 卫立
- 古祖雪
- 吴啸华
- 周健生
- 周国华
- 唐艳
- 宋宝婵
- 尹彬
- 尹洁
- 尹龙
- 崔友琼
- 常生良
- 张小补
- 张齐政
- 彭惠军
- 徐美
- 成杰
- 曾定方
- 曾晓剑
- 李克强
- 李克强1
- 李恩润
- 李永红
- 李雪静
- 林峰
-
-
陈思宇;
付辉
-
-
摘要:
在曾熙先生诞辰160周年之际,为宣传曾熙先生书画艺术成就,弘扬曾熙文化艺术精神,由衡阳师范学院主办、美术学院和文学院联合承办的纪念曾熙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2月24日上午在美术学院会议厅举行。曾熙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还是衡阳师范学院前身——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的首任校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衡阳市政协历史专家肖培、衡阳市文联主席谭崇恩、衡阳市文联原主席林乐伦、衡阳本土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谭民政等专家学者和衡阳师范学院校长皮修平、纪委书记李斌、文学院院长任美衡、美术学院院长叶经文及相关师生代表出席研讨会。
-
-
-
-
摘要:
1969年2月出生,湖南绥宁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和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分别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曾在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2003年至今,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
-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师范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本刊曾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属湖南省一级期刊。为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特面向社会征稿,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惠稿。一、刊物栏目本刊所设栏目涉及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地理学等领域。
-
-
贺学耘
-
-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成立于1958年。英语专业为学校首批获批的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拥有海外名师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博士6人:外聘中学教师7人;兼职教师17人。
-
-
李雪静;
申秀英;
刘颖超
-
-
摘要:
垃圾分类的推行与环境教育的开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立多轮驱动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模型.以衡阳师范学院为案例,结合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三个专业,探索多专业渗透的环境教育路径,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高师院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渗透性不强、与垃圾分类联系不够紧密;2.高师院校应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形成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延展度高的环境教育模式;3.各专业应结合课程特性,开展专业渗透性强的环境教育.
-
-
-
尹彬
-
-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自创办以来,秉承“文通古今、道贯中西”的院训,弘扬教师教育传统,强化高校与地方中学合作办学,致力培养师范人才。该专业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中学挂职锻炼。2013年以来,学院相继派送了5名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推动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同时,学院积极把中学特级教师和行业精英“请进来”,让他们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开展师德、教学、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讲座。
-
-
-
-
摘要:
2021年7月3日至4日,《旅游学刊》主办、长沙学院承办,中合慧景文旅集团、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共同协办的"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推动红色旅游新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长沙召开,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
邓运员
-
-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建有"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地理信息技术"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016年验收)、"传统村镇遗产保护与创意利用"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21年验收)等专业平台,始终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手段。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研究性学习项目5项、省级研究性学习项目16项、"挑战杯"等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
-
-
邓运员
-
-
摘要: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自1977年创办以来,历获湖南省重点专业(2005年)、湖南省特色专业(2009年)、国家"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该专业拥有一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68%;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94%,其中博士2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