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藏语

藏语

藏语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2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57篇;相关期刊384种,包括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中国藏学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5学术年会(CIPS2015)暨第十四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2015)、第三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BD2015)、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言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等;藏语的相关文献由109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洪志、李永宏、陈小莹等。

藏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2 占比:90.24%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4.36%

专利文献>

论文:57 占比:5.40%

总计:1055篇

藏语—发文趋势图

藏语

-研究学者

  • 于洪志
  • 李永宏
  • 陈小莹
  • 孙媛
  • 高定国
  • 瞿霭堂
  • 艾金勇
  • 扎西加
  • 江荻
  • 龙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旭玲; 牛紫贝
    • 摘要: “陌生的熟悉字”是一种文字中饱和现象,文字饱和是阅读中常见的现象。研究表明,拼音文字中的文字饱和发生在语义层面,汉语则是从字形饱和到语义饱和,而藏语兼具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特点,其文字饱和的发生机制根本上也是语义饱和,并且这种语义饱和效应发生在晚期阶段。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以及教学活动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 取次; 高定国
    • 摘要: 藏语迪庆方言属于藏语康方言的南路次方言。在藏语方言的不断演变中,各路方言的音韵与书面语的发音产生了很大差别。本文以藏语迪庆方言常用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语音学及藏文字性组织法等语言学理论知识,分析迪庆方言与藏语书面语的发音差异,从音节的声母、韵母、元音三个方面探讨藏语迪庆方言中存在的不同于书面藏语的音变现象。为今后深入了解迪庆方言的语音系统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当地藏文教材和藏语文的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 夏吾措
    • 摘要: 文章以藏语安多方言中的元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从言语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藏语元音的发音机制,其中主要对藏语元音生理信号与其发音特征的关系、声母辅音对元音各项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藏语元音基频和声压级值普遍受辅音声母和发音人性别的影响,而呼气时长、呼出气流量、空气动力学阻力值与辅音声母并无直接关联,与发音人性别密切相关。
    • 江荻(著); 久西杰(译)
    • 摘要: 现代藏语形容词是一个未经语法本体上严格论证的“自然类别”。以往研究曾指出,“虽然形容词所表示的原型范畴意义-所指对象的属性,在任何语言中都有词项来表示,应属普遍性语义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普遍性的词类范畴。”文章在传统看法的基础上,一方面假定藏语存在一个形容词类别;另一方面通过描述形容词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类型,也一定程度上间接论述了藏语形容词所具有的独立词类地位。换句话说,具有区别于名词和动词的独特形态形式的形容词可推导必定是独立词类。亦即:以音节数作为基础形态或隐形态来观察藏语的形容词及其类型,将音节数与派生词、重叠词、复合词、复合型派生词等类型结合,讨论了各类形容词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依据词的长度观察词类和词法类型是一种新型的分类法,有利于发掘藏语形容词的形态面貌和内部构成。藏语形容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与名词和动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一致,证明藏语是一种可以依据“词形定类”的语言。进一步,藏语词形跟词的功能类的这种简单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让我们逆过来操作,又提出了“词类分形”的概念。所谓“词类分形”指根据词的语法功能类别可以确定词的形式类别。
    • 姜照中
    • 摘要: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的操氐语(一种古代藏语方言)的“氐”相近甚至相同。如此,古人之将賨人、冉駹称为“氐”是合理的,他们对当时族群的分类值得今人考虑,乃至采纳。
    • 益西群珍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藏语和日语的敬语应用上的对比,使学习者能够在藏语和日敬语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其异同,并且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确使用相关敬语。本文希望能够为母语为藏语的日语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藏语和日语学习者以及后继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拉目草
    • 摘要: 藏族地区将新闻进行藏语翻译,可以满足藏族人民在精神文化上关注国家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藏区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开展藏语新闻翻译工作,对宣传我党发展路线,以及对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民族工作的开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藏语新闻翻译为依托,深度探究新闻翻译对汉藏文化交融的作用,以期促进藏语新闻翻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汉藏文化的有效交融。
    • 尕藏才让
    • 摘要: 新闻翻译相较于传统的翻译行为,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翻译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行为,它对于国家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新闻翻译,将汉语新闻翻译成为藏语,对于藏族地区的人民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和政策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分析新闻翻译工作对于新闻翻译中信息传递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播学视域下,我国新闻翻译必须要在传播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得翻译后的新闻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想要传达的意思,新闻的内容更加有质、有效。
    • 周毛克; 龙从军; 赵小兵; 李林霞
    • 摘要: 构建藏语依存树库是实现藏语句法分析的重要基础,对藏语本体研究和信息处理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库转换的藏语依存树库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扩充了前期构建的藏语短语结构树库,然后根据藏语短语结构树和依存树的特征设计树库转换规则,实现藏语短语结构树到依存结构树的初步转换,最后对自动转换结果进行人工校验,得到了2.2万句藏语依存树。为了对转换结果做出量化评价,该文抽取了依存树库中5%的依存树,对其依存关系进行校验和统计,最终依存关系的准确率达到89.36%,中心词的准确率达到92.09%。此外,该文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句法分析模型验证了依存树库的有效性。在该模型上,UAS值和LAS值分别达到83.62%和81.90%。研究证明,使用半自动的树库转换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藏语依存树库构建工作。
    • 更尕永; 石海强; 更太加; 魏建国
    • 摘要: 藏语是汉藏语系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现代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持续应用,语音特征研究愈发深入,广泛应用于语料库建设、语音合成和识别,成为语音处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康方言作为藏语三大方言之一,具有地方过渡性的显著特点,是四川甘孜、云南迪庆、青海玉树,以及西藏昌都、林芝等地区的通用语言。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察和实验分析上进行的藏语方言研究中积累了大量论著,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文章梳理了近几年康方言语音特征研究的成果,从语音学和音系学理论与方法入手,主要集中于康方言元音、辅音、声调和语流音变等特征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