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醇发酵

乙醇发酵

乙醇发酵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1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94534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加工过程、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4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乙醇发酵的相关文献由9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秀山、田沈、白凤武等。

乙醇发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4534 占比:99.75%

总计:94770篇

乙醇发酵—发文趋势图

乙醇发酵

-研究学者

  • 杨秀山
  • 田沈
  • 白凤武
  • 余世袁
  • 汪群慧
  • 马鸿志
  • 勇强
  • 徐勇
  • 张林
  • 土田芳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管舒仪; 窦妍; 蔡晓丹; 陈欣玥; 张笑; 杨明琰
    • 摘要: 【目的】研究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p-TsOH)耦合碱性过氧化氢(AHP)预处理对不同木质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为农林废弃物纤维素生物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p-TsOH处理(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C处理20 min)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先用质量分数70%p-TsOH水溶液于80°C处理20 min,之后用pH 11.5、体积分数2%H_(2)O_(2)于50°C、120 r/min恒温振荡器中反应12 h)2种方法对3种材料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3种材料化学组成、形态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晶度、保水值)的影响,并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5,10,15 FPU/g,以纤维素质量计算)及不同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分步糖化发酵)对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3种材料纤维素酶解率及乙醇产率的影响。【结果】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明显提高,其中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的效果更明显,该法处理的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97.01%,96.50%和94.01%,半纤维素脱除率分别为82.50%,84.21%和81.19%,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87.97%,87.85%和90.53%。采用p-TsOH处理以及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后,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微观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晶度及保水值均明显增加。纤维素酶添加量5 FPU/g、酶解72 h时,芒草秆和小麦秸秆的酶解率均超过90%,而杨木的酶解率为78%;纤维素酶添加量15 FPU/g、酶解12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的酶解率达到100%,杨木的酶解率为73%;纤维素酶添加量10 FPU/g、酶解24 h时,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的酶解率均达到95%以上。当底物质量浓度为130 g/L、纤维素酶加量为10 FPU/g、发酵96 h时,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芒草秆、小麦秸秆和杨木同步糖化发酵的乙醇产率分别为92.63%,90.07%和88.00%,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工艺的乙醇产率(86.40%,84.21%和78.09%)。【结论】p-TsOH耦合AHP两步处理可以在温和水溶液条件下选择性脱除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得到富含纤维素的样品,对不同原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应用前景良好。
    • 樊逸; 虞旭昶; 张烨涛; 谢炜煜; 瞿钟情; 王远山
    • 摘要: 为有效解决赤霉素菌渣大量积累造成的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实现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水热液化技术对菌渣进行预处理,并将固液比为m(菌渣粉末)∶V(水)=1 g∶10 mL,在140°C处理30 min后所得的水相产物用于培养高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CTCC M94055)。考察了葡萄糖添加量和培养时间对S.cerevisiae CCTCC M94055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为20 g/L时,培养24 h后菌体量与YPD培养基培养所得生物量几乎一致。向水解液中添加200 g/L葡萄糖培养约36 h可以达到最大乙醇产量(约5.3%)。因此,赤霉素生产菌渣低温水热液化的水相产物能够作为培养基成分被S.cerevisiae CCTCC M94055利用以生产乙醇。同时,水热液化技术可以用于菌渣的处理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 袁瑞祥; 伍时华; 龙秀锋
    • 摘要: 以热酸预处理后的甘蔗糖蜜(总糖273.3±4.09 g/L)所测K^(+)(15.64 g/L)、Ca^(2+)(8.17 g/L)含量为依据,将其添加至250 g/L蔗糖乙醇发酵培养基中,研究K^(+)、Ca^(2+)对酿酒酵母GJ2008的蔗糖乙醇发酵及理化特性的影响。K^(+)、Ca^(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最大细胞生物量分别减少9.83%、18.45%,蔗糖水解及葡萄糖和果糖消耗减缓、蔗糖水解和耗糖时间延长,发酵至42 h残总糖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16倍、2.79倍,乙醇生成量分别减少18.03%、23.81%。由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K^(+)、Ca^(2+)处理组的酵母细胞表面出现絮状物,细胞呈堆积、粘连、凹陷等形态;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高浓度K^(+)、Ca^(2+)可改变酵母细胞膜与细胞壁的几丁质、蛋白质、多糖羟基骨架等结构;K^(+)、Ca^(2+)处理组的酵母细胞为应对胁迫环境,处理6 h后的胞内海藻糖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66倍、1.76倍。结果表明,K^(+)、Ca^(2+)对酵母的蔗糖乙醇发酵存在较强抑制作用,且Ca^(2+)(8.17 g/L)对酵母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K^(+)(15.64 g/L)。论文初步揭示了K^(+)、Ca^(2+)对酿酒酵母的蔗糖乙醇发酵过程及理化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甘蔗糖蜜中金属离子对酿酒酵母的毒性机理,选育耐受性菌株,以开展利用高浓度甘蔗糖蜜实现高浓度乙醇发酵试验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 邓立康; 袁润鹏; 于子涵; 吴又多; 刘晓峰; 薛闯
    • 摘要: 纤维素乙醇是以农业废弃生物质中的纤维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而成的生物燃料产品。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替代能源,纤维素乙醇具有显著的能量收益和碳减排效益,对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以及环境友好意义重大。然而,纤维素乙醇的生物炼制过程面临着难点和挑战。本文围绕纤维素原料及其预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和纤维素乙醇发酵工艺3个方面,介绍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的工艺流程及特征,剖析纤维素乙醇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并基于菌株抑制物胁迫耐性、碳源利用以及乙醇合成强化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纤维素乙醇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莉; 程宇婷; 刘晓峰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酵乙醇的转化率,对以水稻为原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摇瓶发酵法,对4种不同厂家的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了添加杀菌剂后乙醇发酵效果,从而选出适合水稻乙醇大生产的抑菌剂提供参考.
    • 陈希海; 胡世洋; 宁艳春; 徐友海; 于国强
    • 摘要: 以液化醪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同步糖化发酵的植酸酶、酸性蛋白酶、糖化酶、酵母和酵母促进剂的添加量进行Placket-Burman(PB)设计,确定酸性蛋白酶、糖化酶和酵母是影响同步糖化发酵效果的显著性因素.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条件为液化醪w(固)=28%,发酵温度32°C,添加量分别为糖化酶95~145 u/g,酸性蛋白酶14~30μL/L,酵母0.017~0.033 g/L,发酵周期48~72 h,ρ(乙醇)=107 g/L,发酵成熟醪ρ(葡萄糖)<0.7 g/L.
    • 张雯; 裘雨妮; 周家杰
    • 摘要: 可再生燃料生物乙醇成为理想的新型能源,海藻可作为乙醇生产的原料。但海藻酸的降解是海藻乙醇生产的主要障碍,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得到的可降解海藻酸的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研究。本研究对菌种进行活化、培养,驯化后检测3-7天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海藻酸裂解酶的活性。实验表明,4-6天时三种酶活性达到最高,此时也是乙醇发酵的重要时间。
    • 张雯; 裘雨妮; 周家杰
    • 摘要: 可再生燃料生物乙醇成为理想的新型能源,海藻可作为乙醇生产的原料.但海藻酸的降解是海藻乙醇生产的主要障碍,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得到的可降解海藻酸的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研究.本研究对菌种进行活化、培养,驯化后检测3-7天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海藻酸裂解酶的活性.实验表明,4-6天时三种酶活性达到最高,此时也是乙醇发酵的重要时间.
    • 刘晓峰; 李莉; 刘新颖
    • 摘要: 以陈小麦和陈水稻为原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摇瓶发酵法,对陈小麦和陈水稻共发酵乙醇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了不同比例小麦的乙醇发酵效果,从而选出适合小麦乙醇大生产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20%的小麦,在不改变生产工艺的条件下,对生产影响不大.
    • 余鸿飞; 姜娇; 董琦楠; 黄蓉; 商华; 叶冬青; 刘延琳
    • 摘要: 基于微孔板(microtiter plates,MTP)的酿酒酵母高通量筛选操作简便,节约耗材,筛选效率高,是替代传统锥形瓶静置筛选的首选方案.但由于其培养体积小,极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亟需探究影响MTP筛选的因素并优化筛选条件,以进一步减小误差,使结果更为可靠.该研究以多株不同发酵特性的酿酒酵母为试验材料,探究了菌株特异性、装液量及覆膜条件3个因素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相关性状筛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是影响筛选结果的最主要因素,覆膜条件与装液量对残糖、乙醇、甘油及部分有机酸的影响显著,其影响甚至超过菌株特异性.严格厌氧覆膜、24孔板、2 mL装液量组与锥形瓶静置组在残糖、乙醇、甘油及有机酸产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在实际操作中替代锥形瓶静置筛选具有特定性状酿酒酵母的良好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