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成语
英汉成语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8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8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考试周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台州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辞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等;英汉成语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波、吕武庆、吴军俐等。
英汉成语
-研究学者
- 余波
- 吕武庆
- 吴军俐
- 李洁
- 王蕾
- 邵伟国
- 陈洁
- 中绳
- 于淼
- 何学文
- 侯亚冰
- 刘俭
- 刘德周
- 刘艳芝
- 卢兆强
- 古丽皮耶·居麦
- 史湘君
- 向和平
- 吴映梅
- 吴红丽
- 吴顺波
- 孙卉
- 孙方琴
- 孙明月
- 崔悦
- 庞林林
- 张亚文
- 张冰
- 张捷
- 张正举
- 张素芳
- 张继华
- 张羽
- 彭娅
- 彭水香
- 彭继兰
- 徐义云
- 徐晓婕
- 徐洁
- 文瑞玲
- 方文惠
- 方璐
- 朱慧敏
- 朱春萍
- 朱秀兰
- 李亚航
- 李文瑞
- 李欣
- 李素慧
- 李英垣
-
-
孙明月
-
-
摘要:
成语是一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长期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然而中英成语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翻译英汉成语时, 不免要考虑多种因素.本文将就英汉成语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进行剖析, 最后总结英汉成语恰当的翻译策略.
-
-
方璐
-
-
摘要:
按照传统的语言观解读并翻译成语,会让译文读者感到晦涩难懂.译者可运用隐喻思维理解原语,并将自身的思维结果传递给译文读者,引导读者从文化、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理解成语,进而尽可能准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深层含义.
-
-
张羽
-
-
摘要:
我国翻译界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支谦的《法句经序》,许多年来,两种翻译方法究竟孰是孰非一直难以有一个公认的定论.但翻译就是翻译,本来无所谓什么译,关键是能在原文与译文之间架构起一座合适的桥梁.本文将从英译汉与汉译英两个方向,通过选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或惯用语,来举例说明如何在翻译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抛开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准确译出英汉成语的真实含义.
-
-
-
-
林伟
-
-
摘要:
本文通过George· Lakoff和Mark·Johnson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对英汉成语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成语的意义,并分别从英汉成语中的含有身体类的成语进行分析其本体意义.成语经过隐喻和转喻的过程之后便形成深层含义.由于成语典故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以及来源的不同,因此,理解其意义需要隐喻和转喻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