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
芬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2600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875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商情、绿色科技、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制浆造纸工业科学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原料研讨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芬顿的相关文献由608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春、吕来、姚忠平等。
芬顿
-研究学者
- 胡春
- 吕来
- 姚忠平
- 姜兆华
- 周明华
- 赵军
- 夏琦兴
- 李东琦
- 李响
- 薛罡
- 马建锋
- 于衍真
- 李雪
- 王建康
- 王成
- 赵二华
- 陈畅愉
- 曲久辉
- 蒋胜韬
- 余云飞
- 刘振鸿
- 孙治荣
- 孟迪
- 张凡
- 张文启
- 张文娟
- 张炜铭
- 徐小强
- 成钰莹
- 来思周
- 杨世辉
- 杨帆
- 甘雁飞
- 薛顺利
- 邱珊
- 韩闯
- 顾超超
- 高品
- 魏欣
- 刘会娟
- 姚超
- 张婷
- 李定龙
- 潘丙才
- 辛海霞
- 邓凤霞
- 韩卫清
- 马军
- 马放
- 刘军
-
-
刘婉莹;
吕凡;
仇俊杰;
黄玉龙;
章骅;
邵立明;
何品晶
-
-
摘要:
以经厌氧-好氧处理的生物稳定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了其经活性炭吸附、混凝、芬顿和电解处理后的溶解性有机碳(DOC)、COD、溶解性氮(DN)和比紫外吸光度(SUV254)的变化,及去除单位COD的成本变化.研究发现,活性炭吸附、芬顿和混凝对生物稳定渗滤液的COD、DOC和DN的去除效率均随药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包含化学氧化作用的芬顿和电解技术对芳构化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使得SUV_(254)减少了60%~70%,且电流密度越大,去除效率越高;活性炭吸附去除单位毫克COD的价格最高,芬顿最低;对生物稳定渗滤液而言,活性炭投加量为5g/L、芬顿试剂投加量为0.605g/L、混凝剂投加量为4.92mmol/L Fe时,性价比较高,具体还应根据原水浓度与参考标准进行选择.
-
-
张军伟
-
-
摘要:
萧山临江水处理厂由于上游纳管企业以印染化工企业为主,进水波动较大,同时纳管企业都设有预处理设施,进厂COD;实为难降解物质,可生化性差,再经临江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后COD;平均在130 mg/L左右,最高时达180 mg/L。为此,临江水处理厂采用具有极强抗冲击能力、调整反应迅速的“三相催化氧化工艺”(改良型芬顿)。
-
-
翟晶晶;
袁怡;
卜志威;
陈惟潇
-
-
摘要:
针对江苏某电动自行车电泳涂装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难生化、成分复杂的特点,结合以往相关工程经验,采用“芬顿混凝+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MBR+RO+MVR”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实现趋零排放。介绍了其工艺特点、设计参数以及处理效果等,废水处理工艺的单位水运行成本为28.57元/m^(3),每年给企业带来29.21万元的回用水收益。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最终出水COD≤60mg/L、电导率≤50μS/cm,可达产线用水水质标准。
-
-
赖涵;
鲁建宇;
刘颖
-
-
摘要:
为解决餐厨垃圾废水处置以及城市污水厂进水碳源普遍不足两方面的问题,研究采用芬顿-鸟粪石沉淀(MAP)联用法处理餐厨废水原液,提取可溶性碳源。研究考察了芬顿法除臭耦合MAP法除氮磷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H_(2)O_(2)投加量为10%(体积比)、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体积质量比)具有最佳除臭效果,后续耦合MAP工艺在pH=9.5,Mg/P=1.8、反应时间20min、晶体停留时间30min条件下可达到最佳氮磷去除效果,获得可溶性碳源的甲硫醇去除率80%以上,氨氮去除率60%~80%,SCOD在60000~80000mg/L之间。
-
-
胡倩;
蒋文斌;
杨涛语;
张明燕;
朱斐超;
吴明华;
余德游
-
-
摘要:
芬顿氧化技术是丝绸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以保障水质达标排放或中水高效回用的新兴工艺,但常规芬顿工艺因H_(2)O_(2)难活化而效率偏低。为此,本文在开发混价MIL-53(Fe)催化过氧乙酸新型芬顿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其对模型污染物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性能,系统研究了过氧乙酸摩尔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初始pH值、碳酸根摩尔浓度、氯离子摩尔浓度、腐殖酸质量浓度等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了氯离子摩尔浓度,其他因素对降解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其中过氧乙酸摩尔浓度和催化剂的质量浓度与降解性能呈正相关,其余的都与降解性能呈负相关。该新型芬顿技术对丝绸印染二级出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
-
张柯;
闫云涛;
董勇
-
-
摘要:
针对Fe^(2+)/H_(2)O_(2)经典芬顿降解污水过程pH适应范围窄的问题,以邻苯二胺(OPD)为目标污染物,研究药剂投加顺序、H_(2)O_(2)投加浓度、Fe^(3+)投加浓度、pH值等反应条件对Fe^(3+)/H_(2)O_(2)类芬顿降解性能的影响和Fe^(3+)/H_(2)O_(2)类芬顿体系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先H_(2)O_(2)后Fe^(3+)药剂投加顺序下的Fe^(3+)/H_(2)O_(2)类芬顿体系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在pH为7.8~11.3时,OPD污水的降解率为94.4%~94.5%,远高于相同pH范围内Fe^(2+)/H_(2)O_(2)经典芬顿体系65.3%~61.1%的降解率;碱性条件下,Fe^(3+)/H_(2)O_(2)类芬顿体系中存在Fe^(3+)催化H_(2)O_(2)、Fe(OH)_(3)胶体粒子催化H_(2)O_(2)这2种产生自由基的催化反应,发生在Fe(OH)_(3)胶体粒子和H_(2)O_(2)之间的界面非均相反应是Fe^(3+)/H_(2)O_(2)类芬顿体系pH适应性和降解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
肖洁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0+芬顿+BAF+滤布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在化工产业园综合废水治理上的应用,工程规模5000m3/d,水质水量不均衡且变化大、含有较高的难降解物质。该工艺自2021年11月投入现实作业后,其相关各项出水指标数值均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相符合。
-
-
江玉强;
邹丽;
李建民;
张玉生;
程磊;
谢海涛
-
-
摘要:
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应用于江西某造纸厂日处理量为4.5×10^(4) m^(3)的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概况、工艺方案、设计参数、工艺特点以及运行情况。建成后运行情况表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可稳定满足出水COD不高于45 mg/L的排放标准,原水有机物被有效分解或矿化;并且,与传统芬顿工艺相比,在处理过程中减少了盐分的引入与化学污泥的生成。
-
-
朱海杰;
王振宇;
高东东;
彭帅帅;
王臣
-
-
摘要:
电泳漆废液是在工程机械产品如汽车、家电等表面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液,具有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等特点。本文通过添加酸液,使废液中的有机物形成絮凝体,并采用气浮装置将絮凝体分离,分离后液相采用多级反应(芬顿催化氧化、酸碱中和、絮凝沉淀)的工艺来实现废液的预处理。
-
-
李庄;
谢岸辉;
董才渊;
毛晓茜;
朱日龙
-
-
摘要:
针对高浓度柠檬酸镍络合物电镀废水难处理的问题,通过引入氧化钙破络,去除绝大部分的柠檬酸根,再使用芬顿试剂去除剩余的柠檬酸根,将废水中络合态镍转化成离子态镍去除,开发出高效的化学沉淀-芬顿法工艺。数据表明,当氧化钙加量为0.625 g/g(柠檬酸)时去除柠檬酸根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82%,最佳n(Fe^(2+))n(H_(2)O_(2))为0.0918,每50 mL加氧化钙沉淀后上清液投加1 g FeSO_(4)·7H_(2)O和1 mL/g(柠檬酸)30%双氧水作为最优投加量,最佳沉淀pH值为11~12,最佳初始pH值为3.0~4.0。所采用的工艺处理方法简单有效,处理后的废液中,镍离子浓度达到电镀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
-
-
王爱民;
胡春
-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对活性炭纤维作为Fe固定化载体进行了非均相光/暗芬顿降解酸性红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表面的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分布均匀.以其为催化剂的光芬顿反应对于ARB的降解去除率达到97﹪,高于暗芬顿反应等多个过程;其对于有机物的降解和矿化程度也远高于暗芬顿反应,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检测光/暗芬顿体系中H2O2的浓度变化和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情况,证实在光芬顿体系中H2O2的利用效率更高,生成了更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降解水中的酸性红B.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