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艾略特

艾略特

艾略特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3篇、相关期刊566种,包括股市动态分析、文学教育、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 艾略特的相关文献由940位作者贡献,包括鲁兆、刘立辉、张世锋等。

艾略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3 占比:100.00%

总计:1023篇

艾略特—发文趋势图

艾略特

-研究学者

  • 鲁兆
  • 刘立辉
  • 张世锋
  • 杨尉
  • 张曙光
  • 蒋洪新
  • 郭磊
  • 阿蒙
  • 吴玲英
  • 于洋阳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瞳
    • 摘要: 作为19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卞之琳,在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学习的同时,也自觉地向中国古典诗歌资源寻求灵感。在化用古典诗词入诗时,卞之琳追求一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高妙艺术境界。他的诗风古意盎然,却又往往在意趣、结构上自由出入于传统,使之在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凸显现代诗人的巧思经营。卞之琳的“化古”与“化欧”密不可分,在触及中国古典诗歌资源时,英国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与他的“客观对应物”是重要的媒介。1934年卞之琳将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译介至国内,其中对于传统的“历史意识”(historicalsense)、抒情主体的客观化技巧和“典象”运用等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卞之琳此一阶段的诗歌创作。本文试图通过对卞之琳《雨同我》的集中分析,探讨卞之琳如何在化古的同时生成了自己独异的诗歌现代性。
    • 金露
    • 摘要: 面对20世纪新的人类历史境遇--一战及其遗留的战后精神"荒原",传统的叙事、抒情手法已无法满足表现人们内心荒芜感的目的,作家们在不同程度上遭遇表述危机。作为现代诗人的艾略特与蒙塔莱,采取的创作策略在同时代作家中具有典型性。二者分别采取寻找"客观对应物"和象征的艺术手法,赋予城市和自然意象以现代性的空间功能,表征了破碎与充满危机的战后世界。同时,诗人们大胆否定单一、线性时间的进步意义,运用现代性的时间观,将战后的精神重建寓于现代主义的审美表达中,重塑了时间秩序与现实价值,在诗歌领域完成了尝试与革新。
    • 胡作友; 朱晗
    • 摘要: 20世纪初的战争灾难带来了“世纪末”的情绪,西方作家不约而同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个废墟世界,使废墟意象成为人类经验的普遍隐喻。而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存在废墟文学的土壤,张爱玲凭借着自身敏锐的感受力和对外国文学的自我接受,创造了具有废墟美学风格的文学作品,触摸到了西方废墟美学的脉搏。废墟文学书写着现代社会的流离、现实与传统的割裂,体现了人们思想的迷茫和心灵的绝望,表现了中西作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切忧患与思考。通过废墟书写,中西作家重新赋予破碎世界以新的意义。废墟是对时间的记忆,也是一种唤醒过去、记录当下的载体,时间成了过去在现在里的显现,在现在中被认知。因此,中西废墟书写通过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以寓言为其表征形式,表达了作家们的一种共同的救赎愿景。
    • 沈依霖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代表作品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和T.S.艾略特的《荒原》的分析,试图反驳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乔治·卢卡奇对现代主义的著名批评。伍尔夫和艾略特对于现代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把握,捕捉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战争”“民主”等议题展现了独到看法,赋予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强大的政治力量。
    • 李璐希; 王艳文
    • 摘要: 作者生成论研究作者的成长,而作者现实的个人成长经历又与其艺术写作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本文将从作者生成论的角度对艾略特早期现实生活进行生成研究,分析其世俗生活与文学想象世界之间的联系,以期对这位现代派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提供又一研究视角。
    • 范莹芳; 闻鑫琛
    • 摘要: 英美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不仅主题奇特,而且叙事颠覆传统。文章通过时序、时距、频率三个维度,研究了《荒原》的叙事时间--在时序上,分析了其预叙、外部倒叙及混合倒叙;在时距上,研究了叙事中场景、概述、省略和停顿形式的运用;在频率上,探讨了单一叙述、重复叙述及概括叙述的运用。研究发现,该诗叙事中对时间要素的运用在设置悬念、营造氛围、塑造人物、构建意义秩序和揭示主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 郭珺; 肖丽华(指导)
    • 摘要: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的理论传入中国,九叶诗派核心成员袁可嘉受到了艾略特诗学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理论。其“诗歌本体论”“有机综合论”以及“戏剧化论”分别受艾略特“非人格化”中的艺术情感理论、个人与传统的关系理论以及客观对应物理论的影响。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论述袁可嘉的新诗理论与艾略特“非人格化”理论之间的关系。
    • 雷庆锐; 姜周群
    • 摘要: 相较于其他文学形式,中国新诗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矛盾和理论困惑。为了解决中国新诗的困境,叶公超全面阐述艾略特的诗学,将其“非个人化”诗学和中国文学传统、新诗现实境遇结合起来,对其“非个人化”理论创造性地进行了延伸和扩充。这不仅体现在叶公超改造出有利于情绪表达的传统格律、以文本为本位的艺术世界,而且体现在他对读者接受过程中阅读困难的理解。叶公超的诗学在中国语境下实现了对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的创造性接受,并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诗学。
    • 童明
    • 摘要: 2022年初,一篇论文对木心作品“非原创”和“抄袭”的指责,不仅关乎对木心的评价,也关乎当下中西方学界在文学史、文学创作观念上的某些差异,需置于更大的格局中方能厘清是非曲直。依据当代西方文论和西方文学史的一些事例,文章主要论述文学虚构中的互文现象,为思考木心的文学互文提供参照。文章指出,文学创作与学术论文因目标和特征的不同,互文的规则和评价标准也不同。文章从文学的虚构特征,论及互文的借用和化用,以及文学互文在教学和出版中遵循的惯例;并以艾略特和博尔赫斯为例,说明“净本”和评注本处理互文现象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伪所罗门书》的形式和内容为例,兼论木心的艺术风格,反驳对木心“非原创”和“抄袭”的指责。
    • 李靖; 钟洁
    • 摘要: 艾略特的《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他的早期诗歌杰作。国内外对其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从多角度剖析和解读了诗歌和诗人。在文学领域,在宗教领域,在这首诗歌中,头发都是一个重要意象。对于这个意象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从文学领域、基督教领域和诗歌等三个层面,通过对其中的头发意象进行整理串联,可以为理解这首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解读诗歌中所展现的厌女情绪与信仰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