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张爱玲

张爱玲

张爱玲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40篇、会议论文19篇、相关期刊1959种,包括文学教育、现代语文(学术综合)、北方文学(下旬刊)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两岸青年文学会议、“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张爱玲的相关文献由565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爱玲、忽如远行客、雪小禅等。

张爱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40 占比:99.75%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25%

总计:7459篇

张爱玲—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彩琴
    • 摘要: 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初版于1944年12月,张爱玲亲自参与出版设计,亲自绘制插图。对《流言》图本的价值进行探寻,可为研究张爱玲的文学观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文章从《流言》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明星效应”的商业价值和图文互文价值三方面阐释《流言》的图本价值。
    • 周斌斌
    •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听觉感受。这是因为张爱玲从小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培养,再加上她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天分。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张爱玲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受到了音乐思维的影响。音乐艺术在其小说中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表现:显性方面,张爱玲直接套用音乐术语、音乐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隐性层面,她将音乐织体结构嫁接到小说的形式中,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技巧。另外,其小说语言还具有别样的音乐美。这些都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所在。
    • 杜淑娟
    • 摘要: 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批评了《倾城之恋》的文学价值,也掀起了四十年代张爱玲研究的热潮,张爱玲则以《自己的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文学立场,从文学思想、创作理念、创作个性、雅俗文学四个方面来讨论这场“误读”与“反驳”,认为文学中的“雅”与“俗”是共存而非对立,创作者应有更大的创作自由,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论体系和文学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呈现雅俗共赏的文学新局面。
    • 吴文静
    • 摘要: 张爱玲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女性在时代潮流中思想的觉醒和转变。小说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将爱情当作自己的谋生手段,执着于婚姻这处安身的港湾。而男主人公范柳原将爱情看作是精神契合的享受,无意用婚姻束缚自己。这种掺杂着现实考虑的爱情故事在文学史上很少见,却多了些烟火气,也更贴近普通人,特别是作品中传达出的女性唯有独立才能收获幸福的爱情观更是值得当代女性深思。
    • 张保华
    • 摘要: 张爱玲的“反戏剧化”是基于“求真实”的文学观和生活观而形成的,作为这种追求在其文本世界的实现方式,“参差对照”手法打破了种种对立性元素之间的壁垒,消解了绝对、极端、形而上的思维模式及其导演、编排的“生活的戏剧化”幻觉,通过对人间本相的还原实现她“为普通人写传奇”的目标。在制造传奇或者陌生化效果上,张爱玲的“参差对照”手法与布莱希特的间情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以写(现)实性对抗“世界逻辑化”,以生活间离先验,以现象拆解本质,这种反本质主义实质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了一定的后现代倾向。张爱玲的文学观念及其现代传奇的后现代质素,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种为数不多、值得重视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 胡作友; 朱晗
    • 摘要: 20世纪初的战争灾难带来了“世纪末”的情绪,西方作家不约而同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个废墟世界,使废墟意象成为人类经验的普遍隐喻。而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存在废墟文学的土壤,张爱玲凭借着自身敏锐的感受力和对外国文学的自我接受,创造了具有废墟美学风格的文学作品,触摸到了西方废墟美学的脉搏。废墟文学书写着现代社会的流离、现实与传统的割裂,体现了人们思想的迷茫和心灵的绝望,表现了中西作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切忧患与思考。通过废墟书写,中西作家重新赋予破碎世界以新的意义。废墟是对时间的记忆,也是一种唤醒过去、记录当下的载体,时间成了过去在现在里的显现,在现在中被认知。因此,中西废墟书写通过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以寓言为其表征形式,表达了作家们的一种共同的救赎愿景。
    • 肖伊绯
    • 摘要: 【张爱玲对《毛毛雨》偏爱有加】1933年,在上海刚搬进一所新租洋楼的林语堂,心情颇为愉悦,洋楼后面是一片荒园,看出去枝叶扶疏,林鸟纵横,林语堂觉着在上海能找到这样的景致,“不能不说是重大的发现”,不由得令他“想到避暑的快乐了”。于是他伏案写了一篇《说避暑之益》,文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洋楼租户”们的避暑习惯之一,便是要带上一架留声机,无论是轻便易携的盒式,还是稍显沉重的台式,“由是你可以听到年头年底所已听惯的乐调,如《璇宫艳舞》《丽娃栗妲》之类”。
    • 俞春玲; 连冰冰
    • 摘要: 与张爱玲的“双城记”相似,葛亮同样热衷于对“家城”和“异乡”的书写。两位作家均关注都市生活,将笔触深入日常肌理,与此同时,葛亮的城市想象又有新变之处。葛亮突破了张爱玲笔下都市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城市想象的空间由封闭变为开阔,时间也由静态变为动态。他一改张爱玲对时代和历史的规避,在凸显影响人物命运的历史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人城相生的书写方式。相比之下,葛亮的城市想象更多地承续了新文学启蒙的火种,由乱世中的悼亡转为时代洪流下的缅怀。
    • 汪春成
    • 摘要: 张爱玲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译介策略,注重东方文化的阐释与书写,作品《金锁记》自译成《北地胭脂》。但由于当时中美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美国沉默的一代又抗拒《北地胭脂》中略显沉闷含蓄的东方主义意象,英语世界更倾向于现代性与流行性。针对《北地胭脂》的译介接受困境,笔者认为其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启示价值有三,首先,文学作品译介应强调人类性,普世性与民族性共融,淡化政治元素。其次,通过比较的视角增强文化理解与可读性,避免刻意迎合东方主义。最后,文学作品通俗性、趣味性更有利于传播,可提高作品译介与传播的成功概率。
    • 罗晓静
    • 摘要: 伊迪斯·华顿和张爱玲是两位文化背景不同、年代相近的女作家,二者的作品在选材、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有许多相似点。文章以《纯真年代》和《倾城之恋》为例,通过对伊迪斯·华顿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创作主题和创作视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作家创作共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