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862篇;相关期刊842种,包括人文杂志、历史教学、历史学习(高考)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等;历史意识的相关文献由140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赐成、瞿林东、文史哲等。

历史意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6 占比:23.0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4862 占比:76.80%

总计:6331篇

历史意识—发文趋势图

历史意识

-研究学者

  • 徐赐成
  • 瞿林东
  • 文史哲
  • 李伟
  • 李运抟
  • 杨波
  • 王春云
  • 王杰
  • 王泉
  • 王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娟
    • 摘要: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但缺乏历史意识的情境教学会背离历史教育的真谛.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合理的、真实的、科学的材料,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并找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契合点,让学生在真切感受和体验中涵育民族精神.
    • 卢瞳
    • 摘要: 作为19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卞之琳,在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学习的同时,也自觉地向中国古典诗歌资源寻求灵感。在化用古典诗词入诗时,卞之琳追求一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高妙艺术境界。他的诗风古意盎然,却又往往在意趣、结构上自由出入于传统,使之在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凸显现代诗人的巧思经营。卞之琳的“化古”与“化欧”密不可分,在触及中国古典诗歌资源时,英国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与他的“客观对应物”是重要的媒介。1934年卞之琳将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译介至国内,其中对于传统的“历史意识”(historicalsense)、抒情主体的客观化技巧和“典象”运用等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卞之琳此一阶段的诗歌创作。本文试图通过对卞之琳《雨同我》的集中分析,探讨卞之琳如何在化古的同时生成了自己独异的诗歌现代性。
    • 洪治纲
    • 摘要: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1990年代既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也是一个万花竞放的时代。它以作家主体意识的张扬为标志,不仅让一批优秀作家获得了文学史的地位,也让众多青年作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空间,并逐渐确立了较为完整的“人学”观念。重建普通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历史地把握人的生活及其可能性、历史地融会各种表达技术,是1990年代文学的突出表征,也是作家主体意识全面激活的实践结果。它为新世纪文学日常生活诗学的形成,积累了丰厚的审美经验。
    • 汪建斌; 徐赐成
    • 摘要: 新中国中小学历史教育是在确立并深化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发展的。由学习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到全面运用其基本理论,成为中国历史教育发展过程的基本理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唯物史观,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关键能力,即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必备品格。遵循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教学体系,就是要确立以人及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实践为基本立场,以“社会关系理解”为基本视角的教学研究、设计和实施路径,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历史教学系统。
    • 宋凯丞; 傅永军
    • 摘要: 19世纪以来的欧陆哲学,特别是以德国观念论为代表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强调内在地把握历史,以目的论方式思辨地构造一种普遍的世界历史,致力揭示历史与理性之间的辩证结构,但因之否定了历史的时间特征和经验实证性要求,弊端显而易见。德国历史科学对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为代表的思辨历史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历史不能被理解为哲学观念的纯粹表现,历史应当独立于任何先行预设的理性目的论,历史只表现自身,历史的价值也只属于历史自身。然而,德国的历史科学并没有为自己有效地证成历史的普遍基础,这迫使其不得不隐性回归黑格尔的唯心论,其对思辨历史哲学的反抗宣告失败。伽达默尔通过批判以兰克为代表的经验历史科学,将对历史理性的理解奠基在生存论现象学基础之上,超越黑格尔对历史理性的思辨构造,使理性与历史在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原则中最终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而达成动态协调。诠释学历史意识强调在人类有限理性前提下的审慎态度,因此实现了对历史理性真正的历史性理解。
    • 张琰霖; 唐渠; 邓婧文
    • 摘要: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当代最具历史意识的女作家之一。本文从《夜晚守望者》的历史维度入手,探索厄德里克对20世纪50年代齐佩瓦族龟山部落历史的书写机制。本文认为,厄德里克的《夜晚守望者》不是采用宏观的历史书写机制,也不只是属于虚构小说的文类。《夜晚守望者》在厄德里克的笔下,通过将国会听证记录、法案、信件、部落故事等纳入信息渠道,以此填补官方历史中忽视的细节,扩充印第安人文学形象的画廊。
    • 杨韵韵; 刘同舫
    • 摘要: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小资产者”立场和“先验的上帝”假设进行了批判,从而揭示出蒲鲁东历史意识的前提性局限。蒲鲁东在对所有权合法性的质疑和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建”中完成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但他将历史规律归结于某种观念的逻辑演绎,因而无法提出变革所有权和建构未来社会形态的可行性方案。马克思指认出蒲鲁东的历史意识是植根于“小资产者”的狭隘、精致的利己主义,其根本目的在于捍卫“小资产者”的个人财产与私人利益,所以蒲鲁东的理论非但无法将人类社会引向未来的光明前景,甚至可能会诱使人们倒退回中世纪。马克思批判蒲鲁东无法理解与把握“现实的人”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人类历史这一客观事实,只能将历史规律诉诸“先验的上帝”这种“冒牌的黑格尔词句”,陷入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泥淖。
    • 郑思佳; 吴玉杰
    • 摘要: 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是作家观照现实的两大尺度,历史意识是作家反思历史、考察当下、谱画未来的理性意识,人文关怀则是作家关注人的生存境遇,重视人的价值尊严的责任使命。1990年以来,多元历史意识的泛滥及消费主义文化的诱惑使一些作家遭遇了两大尺度的双重缺失。进入新世纪,作家们纷纷从世纪末文学场的无序状态中苏醒,开始注重在小说创作中兼顾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双重维度。具体表现为重返历史真实,观照人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立足当下现实,关注社会转型期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回归自然传统,以“复魅”的历史意识观照人的生存危机。
    • 尉佩云
    • 摘要: “历史意义生成”是当代德国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总体而言,它是在德国理念论历史哲学的解释系统失效之后,伴随着现代性历史思考和现代性历史进程本身发展而来的。历史意义生成作为一个系统概念,一方面在探讨德国传统历史思考中理念论核心的当代理论形态;另一方面,历史意义同时以知识论的方式在论证当代历史研究的价值与合法性基础。在思想脉络上,它来自德罗伊森、狄尔泰、伽达默尔等德国思想家。约恩·吕森通过感知、诠释、导向和行动的四个精神程序,阐明了历史意义在当代历史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对历史意义的“不可预想性”、生成逻辑以及它与“历史统一体”等经验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厘清,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德国史学理论不同于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整体导向与解释体系,即历史意义在当代时间经验中应当重塑人类历史思考的整体性。将“历史意义”这个思想概念和现代德国历史的实践发展结合来看,它是一个包含着政治、认知与道德诉求的综合性概念范畴。
    • 德约恩·吕森; 尉佩云(译)
    • 摘要: 历史意识是在多维度上对人类实践生活的时间方向进行解释的工具。在历史意义形成的心理过程层面,“历史”作为人类意识(包括无意识)中的一种状态而出现。在人类的心理和精神中,并通过人类的心理和精神造就,“意义”才得以形成。由此,人类的活动、痛苦、思考、情感等所有生活实践才得以展开。历史意识同时扩展进入潜意识和无意识的领域。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意识的有意图的控制,并且在这些意识与意图起作用的情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无意识的心理和情感的力量中,包含着决定人类文化导向的意义标准。无意识是理解和解释世界与自身交互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并通过它的文化性影响,无意识进入历史意识的领域。由此,历史意识的心理学扩展为一种总体性的历史哲学。当前,对于在人类心理和精神维度的时间性指向之下,历史思考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仍较为匮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