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1737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衍成、陈学文、叶强等。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7371篇
占比:100.00%
总计:1517440篇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研究学者
- 张衍成
- 陈学文
- 叶强
- 杨威勇
- 王伟炳
- 袁晓玲
- 邵鹏生
- Guo Xiaoshuang
- Yang Wenrong
- Yu Zhisen
- Yuan Feifei
- Zhao Zhigang
- 丁飞
- 万彦辉
- 严彬
- 于希宁
- 于海波
- 代志功
- 何绍林
- 余俊杰
- 余成波
- 余成波2
- 余长顺
- 俞志轩
- 全书海
- 冯涛
- 冯茜
- 凌舟鹏
- 刘世杰
- 刘伟峰
- 刘军营
- 刘品宽
- 刘文瑜
- 刘浩
- 刘秋生
- 卢玉
- 印志鸿
- 危银涛
- 吕欣
- 吴恬
- 吴慧慧
- 吴晓宇
- 吴雪梅
- 周围
- 周平
- 周新建
- 周树林
- 周生通
- 周福强
- 周西峰
-
-
余长顺;
袁锐波
-
-
摘要:
电液伺服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各领域。但其存在饱和与死区、非线性、时变性、时滞性的特点,针对实际电液伺服系统中这些特点导致的非线性环节建模不准确的问题,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首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进行了推导,其次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建立了系统模型与模糊PID控制算法,最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系统的阶跃响应和正弦跟踪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对于输入信号具有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无滞后与超调等良好的控制特性。
-
-
肖远;
吴雪梅;
宋朱军;
张富贵;
符德龙
-
-
摘要:
针对丘陵山区现有的自走式施肥机变量控制系统存在惯性大、非线性以及不能及时响应等,传统PID控制策略很难达到精准施肥要求。为此,在建立施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模糊PID对排肥轴转速进行控制,然后在Simulink工具箱搭建该控制系统的PID仿真模型。分析、对比传统参数整定的PID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性能差异。模型仿真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改进后的系统模型,响应时间为0.7 s,超调量3.36%,相比传统PID控制模型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而且在排肥控制性能试验中,单穴排肥量误差为1.52%~5.10%,变异系数最大为4.31%,排肥量准确性和均匀性均达到要求,改进的控制系统性能更优。
-
-
李子璇;
邬明宇;
周福强;
危银涛
-
-
摘要:
以空气弹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在温度-压力2个方面建立高精度非线性空气弹簧气室模型。运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以车身高度偏差e和偏差的变化率e作为系统的输入,通过MATLAB/Simulink在不同工况下分别对PID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较,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的车辆性能较好;与无控制器相比,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的车辆的高度误差均方根改善率最高可以达到21.7%,悬架系统可更加快速、准确地调节车身高度,减小高度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
-
符耀民;
刘文瑜
-
-
摘要:
为解决某危险品运输车的制动效果问题,基于ABS控制方法理论,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设计了三种控制策略的ABS系统,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该危险品运输车满载时的制动模型,同时把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制动模型与前人提出的制动模型进行对比;最后以系统响应时间、轮速和车速变化,滑移率的变化以及制动距离作为车辆制动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短为3 s,较Bang-Bang控制和PID控制的响应时间分别提前了0.7s和0.6s,其制动距离最短为35.3 m,较无ABS系统时的制动距离缩短了37.86%,说明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ABS系统有效、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
-
肖乾;
杨丽婷;
周生通;
郭维年;
周新建
-
-
摘要:
单轮对多功能试验台是模拟动车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的重要设备,液压激振伺服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控制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实验测试结果的精度.为此,建立单轮对多功能试验台的液压激振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利用AMESim/Simulink建立协同仿真模型,通过联合仿真接口模块,详细讨论外部负载和流量对系统系统控制效果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后,响应速度提升75%,超调量减少77%,系统的响应速度、跟随性和鲁棒性得到明显的提升;CRH2拖车的IAP最大,其大小达到18%,随着车体轮对质量的增加,输出曲线误差会随之增大;同时发现,输入流量的大小会对系统的启动瞬间产生较大的影响.
-
-
顾小小;
李伟;
解安东;
朱春燕;
李长兴;
俞志轩
-
-
摘要:
针对植物工厂穴盘苗高精度移栽生产需求,设计自动移苗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育苗盘、种植盘的位移与定位,机械臂和夹爪的运动与夹取等控制.建立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系统仿真模型,当0.2 s时刻给定转速3000 r/min,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无超调,在最短时间内更平缓地达到稳态.经试验证明,自动移苗机移栽速度误差小,定位及移栽动作精准,运动协调可靠,在不同调速脉冲参数下平均移栽成功率为97.27%,满足设计要求.
-
-
杨先德;
王明菱;
王复峰;
卢玉
-
-
摘要:
工业生产厂房的中央空调表冷器送风段普遍采用普通位置式PID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最大缺点是控制过程中锯齿状的波动不仅导致较高的能耗,而且表冷三通阀的频繁启停大大缩减其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表冷器干工况数学模型中建立的微分方程,在Simulink下建立表冷器物理学仿真模型,提出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解决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对比位置式PID控制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在控制学标准下各个方面的控制效果更优,在节能环保、延长表冷三通阀的使用寿命等方面作用明显.
-
-
-
李翠锦;
周树林;
宋乐鹏
-
-
摘要:
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很难实现准确的控制.为此,在建立电动执行器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模糊PID对液体肥流量进行自动控制,并利用MatLab对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及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采仿真时,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动态静态指标明显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超调量、调整时间明显改善,即超调量为1.5%,系统进入稳态所需时间为0.86s.变量液体施肥控制系统实验时,PID控制变量液体施肥系统的响应时间为1.6s,超调量为7.8%.模糊PID控制变量液体施肥系统的响应时间为0.8s,超调量为0,使施肥量更有效地保持在给定范围.该方法可为变量液体施肥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
-
-
-
-
-
-
-
袁晓玲;
王伟炳
-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振动和噪声是改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SRD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基于转矩观测法的转矩脉动抑制.针对SR电机的时变、非线性特性,对闭环系统的速度调节器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转速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
-
袁晓玲;
王伟炳
-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振动和噪声是改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SRD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基于转矩观测法的转矩脉动抑制.针对SR电机的时变、非线性特性,对闭环系统的速度调节器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转速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
-
袁晓玲;
王伟炳
-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振动和噪声是改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SRD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基于转矩观测法的转矩脉动抑制.针对SR电机的时变、非线性特性,对闭环系统的速度调节器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转速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
-
袁晓玲;
王伟炳
-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抑制开关磁阻电机(SRM)的振动和噪声是改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SRD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基于转矩观测法的转矩脉动抑制.针对SR电机的时变、非线性特性,对闭环系统的速度调节器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转速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