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腰椎小关节

腰椎小关节

腰椎小关节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073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医药与保健、实用医学影像杂志、中国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脊柱伤病专家委员会第二届脊柱伤病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上海市区县骨科学术交流会、第八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腰椎小关节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斌、戴闽、刘远等。

腰椎小关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0738 占比:99.87%

总计:100867篇

腰椎小关节—发文趋势图

腰椎小关节

-研究学者

  • 张斌
  • 戴闽
  • 刘远
  • 赖琦
  • 张光明
  • 徐栋华
  • 苑静波
  • 丁毅
  • 何成奇
  • 余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卢钰; 向俊宜; 尹本敬; 保超宇; 毕衡; 李骥征; 陈帅; 何光雄; 李具宝
    • 摘要: 背景:斜扳手法对于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疗效可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为斜扳手法治疗腰椎关节滑膜嵌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腰椎关节滑膜嵌顿患者的腰椎CT数据,利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脊柱L运动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左侧卧位斜扳手法的操作过程,分析斜扳手法对腰椎L节段各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形态变化以及小关节接触面积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腰椎L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在施加斜扳手法前后,左侧小关节软骨应力从2.959 MPa增加到14.35 MPa,应变从0.078 34增加到0.345 1,关节软骨接触面积从20.806 2 mm^(2)增加到94.872 7 mm^(2);而右侧小关节软骨应力从3.127 MPa减小到0 MPa,应变从0.081 96减小到0,关节软骨接触面从16.705 3 mm^(2)减小到右侧0 mm^(2);(3)提示斜扳手法对于腰椎滑膜嵌顿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可以改变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应变、上下关节突的接触面积,充分松解、打开关节突关节,达到复位关节突关节、解除滑膜嵌顿的治疗目的。
    • 钟仲; 周红海; 陈龙豪; 徐毅高; 杨钦; 黄昭志
    • 摘要: 腰椎间盘与腰椎两侧小关节共同构成的椎体间三关节复合体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结构,当脊柱稳定的因素改变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小关节退变会引起相应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一系列脊柱疾病。因此,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滑脱、腰椎小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脊柱相关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指导相关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小关节退变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曦; 孔凡君; 姚利兵
    • 摘要: 目的探讨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与下腰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进行分析,观察MCs的发生率、椎间盘的Pfirmann分级和小关节退变分级(Weishaupt分级)的关系。结果MCs总发生率为45.31%(296/693),L_(3-4)、L_(4-5)、L_(5)-S_(1)节段MCs发生率分别为25.11%(58/231)、54.11%(125/231)和48.92%(113/23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4-5)和L_(5)-S_(1)节段MCsⅠ型、Ⅱ型和Ⅲ型病变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高于无MCs病变节段(P<0.05)。L_(3-4)节段MCsⅢ型与无MCs患者的小关节退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_(4-5)和L_(5)-S_(1)节段MCsⅡ型患者与无MCs患者的小关节退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s与三关节复合体退变存在相关性,主要表现在MCs不同类型均与腰椎间盘退变分级相关,MCsⅡ型与腰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相关。
    • 唐锐; 敖莹盈; 杨雨蒙; 张瑞珂; 郭亮; 李晓兰
    •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LDH)程度及位置与腰椎小关节不对称及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的309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2例,女167例。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分类进行LDH程度及位置分类,其中LDH的程度被分为3级(1~3级),LDH的位置被划分为4个区(描述为A、AB、B、C)。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对双侧小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进行0~3级评分,并在轴位MRI上测量双侧关节突关节角度。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JOA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女性组L_(4~5)、L_(5)~S_(1)节段LDH程度MSU-1级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关节不对称组LDH位置MSU-C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小关节对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双侧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0.001)。与其他型比较,MSU-B型和MSU-C型LDH患者患侧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严重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程度及位置与腰椎小关节不对称及退变有一定的关系。
    • 罗慕晴; 李宏伟; 张堃; 马孟甜; 廖云杰; 颜路悠; 高辉; 李平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3.0 T MRI扫描序列对腰椎小关节软骨成像的图像质量及特点。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健康受试者30例,均接受L4/L5~L5/S1的3.0 T MRI的腰椎常规序列(T1WI及T2WI序列)、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水激励序列(water excit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 echo sequence,3D-WATSc)、基于T1加权的三维快速场回波(three-dimensional T1 fast field echo,3D-T1-FFE)、基于质子密度加权的三维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 volumetric isotropic turbo spin echo acquisition,3D-PDWI-VISTA)序列扫描。对MRI图像进行成像效果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指标包括软骨的信号均匀性、软骨—关节间隙的边缘清晰度、软骨—骨的边缘锐度、软骨—关节间隙的对比度、软骨—骨的对比度;定量评估指标包括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结果3D-WATSc序列在5项定性评估指标中评分最高,3D-T1-FFE序列次之,仅软骨的信号均匀性指标在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WI-VISTA序列的5项定性指标评分均最差(P<0.05),且几乎不能分辨小关节的各层解剖结构,无法进行后续定量评估。3D-WATSc序列显示其软骨SNR[L4/L5(70.73±14.86)、L5/S1(73.50±13.63)]及软骨—关节间隙[L4/L5(25.30±8.44)、L5/S1(21.64±13.01)]、软骨—骨[L4/L5(60.75±14.68)、L5/S1(64.31±12.98)]、软骨—骨髓的CNR[L4/L5(50.22±14.33)、L5/S1(54.46±10.99)]均较3D-T1-FFE序列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 MRI的3D-WATSc序列能够清晰地呈现腰椎小关节的软骨层及关节间隙,优于3D-T1-FFE及3D-PDWI-VISTA序列,对腰椎小关节软骨成像及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诊断更具优势。
    • 许永利
    • 摘要: 认识一下腰椎腰椎是维持人体直立活动非常重要的部位,承受大部分身体的重量„腰椎共由5个椎体组成,椎体之间靠椎间盘和两侧的小关节连接。腰椎小关节,又称为椎间关节、关节突关节,是位于腰椎椎体之间,由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周围包绕关节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
    • 唐锐; 郭亮
    • 摘要: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LFJ 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是腰痛常见的疼痛来源,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严重程度会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影像学检查是LFJ OA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该文就影像学在LFJ OA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余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小关节MRI检查的腰痛患者28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4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间盘、附件、椎体病变MRI影像学异常征象.结果 观察组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间盘膨出、软组织肿胀、棘间韧带高信号、Modic改变、Schmorl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痛症状患者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小关节退变与积液MRI影像学异常征象和健康人群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腰痛患者的相关参考依据.
    • 石征锦; 许晶; 郑鑫宇
    • 摘要: 以腰椎小关节CT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原始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图像质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首先对图像使用YOLO V4网络进行统一裁剪,去除图像上的时间信息与腰椎小关节CT图像边缘信息等噪声干扰并使用gamma矫正对图像对比度进行增强;其次使用数据增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数据扩充;最后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并进行分类,本次实验使用的网络模型有DenseNet201、InceptionV3和R esNet50.实验结果表明,本组数据在三个网络模型下进行训练的loss均约0.2,准确率均在96%及以上.
    • 王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LFJOA)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LFJOA患者的MSCT和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为"金标准",比较MSCT和MRI在中晚期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准确率,比较MSCT和MRI对中晚期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阳性诊断,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缺点.结果 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高于MRI(81.67%,P<0.05);螺旋CT在腰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骨质硬化、关节囊钙化检出率高于MRI(P<0.05),而MRI在软骨破坏、关节腔积液检出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 MSCT在中晚期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综合诊断更有优势,MRI在小关节骨性结构及其附属结构诊断准确率更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诊断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