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腔内手术

腔内手术

腔内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80331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全国普通外科新理念新技术研讨会暨海南省医学会第15届外科学术会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男科分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学术大会等;腔内手术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赫明、魏继昌、龚霄雁等。

腔内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80331 占比:99.99%

总计:880455篇

腔内手术—发文趋势图

腔内手术

-研究学者

  • 赫明
  • 魏继昌
  • 龚霄雁
  • 向长林
  • 宋超
  • 施俭
  • 杨嗣星
  • 舒畅
  • 陆坚
  • 陈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婧; 袁时芳; 陈江浩; 王辉; 崔风强; 石文龙
    • 摘要: 目的探讨髂股动脉损伤的手术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髂股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合并症、动脉损伤情况、伤口污染程度及远端肢体血供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进行分组。比较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术后复查结果,随访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踝肱指数(ABI),评估下肢动脉远端血运情况、支架通畅情况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95例髂股动脉损伤患者中,共7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55例(开放手术组)和腔内手术22例(腔内手术组)。截肢患者12例,截肢率为12.6%(12/9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有无合并感染、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前失血性休克、骨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腔内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腔内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腔内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与本组术后的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髂股动脉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合并骨折、失血性休克及伤口污染的患者。与开放手术相比,腔内手术治疗髂股动脉损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作为首选。
    • 吴业泽
    • 摘要: 目的:分析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89例泌尿道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防治,综合组接受综合性防治,比较两组防治效果。结果: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7.27%(P<0.05);综合组术后1个月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接受综合性防治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更有效控制炎性水平,值得推广。
    • 塔来提·塔依尔; 阿不力孜·司马义; 雷鹏; 艾合买提·艾买尔; 张小安; 亚力坤·阿里木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在肾囊性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4月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开窗内引流手术治疗的26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3~64岁,平均(49.8±6.9)岁;囊肿直径40~73 mm,平均(52.8±9.6)mm;其中伴肾上盏局限性积水1例、轻度肾积水1例、合并肾结石4例。术后2个月取出D-J管并于2周后复查1次泌尿系超声及双肾CT扫描,此后每3个月复查1次泌尿系超声、每6个月复查1次双肾CT扫描至随访时间满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肾囊肿钬激光开窗内引流术,10例(38.5%)行一期手术,16例(61.5%)行二期手术;手术时间15~90 min,平均(33.5±16.5)min;1例术中未找到囊肿,1例多发囊肿患者切开第1个囊肿后发现囊腔内临近的第2个囊肿壁并同时行开窗引流;术后住院时间1~4 d,平均(1.85±0.78)d;术后均为ClavienⅠ级并发症,包括术后腰痛2例、术后发热1例、肾周血肿1例,经保守治疗血肿稳定;术后随访3~24个月,囊肿消失14例、明显缩小10例、无变化2例(其中1例未找到囊肿)。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囊肿开窗引流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可成为肾盂旁囊肿及肾内型囊肿的理想治疗方式之一。
    • 秘家学; 戴向晨; 罗宇东; 朱杰昌; 范海伦; 冯舟; 张益伟; 胡凡果
    •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预开窗与外分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需重建LSA的79例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LSA重建方式不同分为预开窗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57.3±12.5)岁]和外分支组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53.1±14.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干预率、死亡率以及夹层术后的假腔重塑情况等.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和近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和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46、0.156,均P>0.05),预开窗组手术时间[(123.0±40.7)min]显著长于外分支组[(84.2±16.3)min,t=2.173,P=0.034].两组内术后支架段假腔血栓化程度均高于非支架段(x2=7.213、14.359,均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0、0.886,均P>0.05).两组术后夹层各平面真假腔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预开窗与外分支TEVAR重建LSA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外分支TEVAR技术耗时更短,对于锚定区较短的病变具有更高的有效性,且在支架段近期主动脉重塑效果更佳;而预开窗TEVAR技术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 张悦
    •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属于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病,以渐进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症状较常见,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故及时施行有效的救治尤为重要.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常用手段,手术方法以腔道手术为主.本文将对常见腔道手术类型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此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依据.
    • 姜艳柔; 龚永光
    • 摘要: 膀胱颈挛缩(bladder neck contracture,BNC)是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BPH术后出现的排尿困难,膀胱镜下观察到瘢痕狭窄的膀胱颈可确诊.目前BN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腔内手术治疗及重建手术等,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本文将就BNC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BNC诊治提供帮助.
    • 崔磊; 郭小林; 王少刚; 杨欢; 李聪; 张加桥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镜技术处理回肠输出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处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6例膀胱根治性切除结合回肠输出道术后发生输尿管回肠吻合处狭窄梗阻的患者,采用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输尿管硬镜的术式行腔内手术治疗.术后3d复查腹部平片及泌尿系CT以检查输尿管支架管位置及肾积水情况,术后7 d复查血肌酐以检查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3个月后经回肠输出道造口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每3个月复查1次,随访12个月.结果 共进行18侧手术,17侧顺利完成,1侧因输尿管迂曲角度过大而未能完成手术;所有手术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3例出现发热,9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持续性血尿;手术时间为35~130 min,平均(53.7±16.5)min.术后3 d复查腹部平片及泌尿系CT,患侧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13侧在随访期内患侧肾积水无明显加重,肾功能持续稳定.术后随访中有4侧出现狭窄复发,复发时间在术后4~6个月.结论 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处理回肠输出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处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邢越; 徐国建; 朱峥嵘; 邹岚; 梁笑霞; 张惠萍; 谭雁红; 罗灿华
    • 摘要: 目的 评估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髂静脉完全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例采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PTS髂静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1、6和12个月门诊随访评估手术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Villalta评分,评估髂静脉支架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结果 18例患者成功完成支架手术,技术成功率85.7%.无围术期死亡或肺栓塞发生.18例成功开通患者中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髂静脉支架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8.2%.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Villalt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PTS髂静脉完全闭塞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可行的方法,但要选择合适的、预计能从中受益的患者.
    • 阮东丽; 刘克普; 李智斌; 王会龙; 韩士超; 张更
    • 摘要: 目的:总结移植肾输尿管狭窄腔内手术失败后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探讨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因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于西京医院接受腔内治疗后失败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问题,并通过所有开放手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经验,总结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结果:1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8h,其中6例行移植肾输尿管再植术,2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肌瓣成形术,2例行移植肾肾盂-膀胱吻合术;1例行移植肾输尿管松解术.术中均重新放置双J管,根据术中情况留置肾造瘘管、膀胱造瘘管、尿管及移植肾周引流管.术后9例患者恢复良好,肾积水较前明显好转,术后3月时血清肌酐较术前显著下降(104±29.4 μmol/L vs 285±35.7μmol/L,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出血、损伤髂血管及移植肾血管、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腔内手术失败的移植肾输尿管狭窄,行开放手术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李梓伦; 王冕; 武日东; 王折存; 严杰; 姚陈; 常光其; 王深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闭合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微波消融闭合术的21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依据术式分为:大隐静脉主干微波消融组(n=128)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微波消融组(n=86);根据大隐静脉主干直径,上述两组患者进一步分别被分为两个亚组:<10 mm的小直径亚组(S亚组)和≥10 mm的大直径亚组(L亚组).比较两组及亚组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皮肤麻木、皮肤瘀斑发生率及恢复情况,术后皮肤活动性溃疡恢复情况.结果 微波消融组手术成功率为96%(136/141),S亚组手术成功率为100%(116/116),L亚组手术成功率为80%(20/25).高位结扎+微波消融组及两个亚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90/90,73/73,17/17).微波消融组L亚组微波消融闭合手术失败的5例大隐静脉直径范围为13.0~17.1 mm.微波消融组随访时间为(24±4)个月,高位结扎+微波消融组随访时间为(36±6)个月.微波消融组和高位结扎+微波消融组术后皮肤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5.6%和14.4%,皮肤瘀斑发生率分别为5.7%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皮肤活动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6.4%和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组患者的局部皮肤麻木感在最长2年随访期内均恢复,皮肤局部瘀斑均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活动性溃疡在最长1年随访期内均愈合.结论 微波消融闭合手术安全有效,尤其是结合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单纯微波消融闭合手术对于直径<10 mm的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良好,对于直径>10 mm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成功率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