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胡安国

胡安国

胡安国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湖湘论坛等; 胡安国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新、王雷松、朱汉民等。

胡安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98.31%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69%

总计:118篇

胡安国—发文趋势图

胡安国

-研究学者

  • 王立新
  • 王雷松
  • 朱汉民
  • 连凡
  • 戴金波
  • 闫云
  • 刘玲娣
  • 唐兆梅
  • 黄觉弘
  • 刘昆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力祥; 汪美玲
    • 摘要: 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春秋传》中,而《春秋传》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尊君强本"。由此可见,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在于"尊君强本"。这是由胡安国早年求学太学,得《春秋》之旨和理学之义,而后基于其对"义利""常变"的理解催生而来。胡安国解"元"为"理",解"理"为"心",并主张"尽心成性",为"尊君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尊君强本"思想包括三层最基本的内涵:贵德贱利、尊君抑臣和尊华攘夷。其中,"贵德贱利"为"尊王抑臣""尊华攘夷"之总纲,核心在于"贵德";"尊君抑臣"为内政之方,目的在于"尊君";"尊华攘夷"为处理外事之准则,核心为"尊华"。胡安国的"尊君强本"思想奠定了湖湘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基调。
    • 陈代湘; 孟玲
    • 摘要: 宋代理学家胡安国曾与佛僧有过密切的往来,在佛理上有着较高的造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胡安国理学思想的形成,也为他批判佛教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起不灭心之体,方起方灭心之用”对佛教“一心开二门”思想的吸收;二是“性善不与恶对”对佛教“性无善恶”论的吸收;三是“平常即是精妙”对佛教“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吸收。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批判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本体论上批判佛教“以理为障”;心性论上批判佛教“批根拔本,殄灭人伦”;工夫论上批判佛教“不假证修而语觉地”。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批判进一步影响了胡寅、胡宏,对湖湘学派理学思想的建构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乐爱国
    • 摘要: 朱熹、张栻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程颐的天理人欲概念讨论义利之辨,大致源于胡安国讲“义者,天理之公;利者,人欲之私”。张栻讲“无所为者天理,义之公也;有所为者人欲,利之私也”,讲“无所为者”与“有所为者”的对立。朱熹进一步讲仁义为天理之公,利心为人欲之私,讲仁义之心与利心的对立。因此,朱熹与张栻的解读,并没有讲义利对立,而且朱熹讲“仁义未尝不利”,与张栻讲“仁义之行,固无不利者也”如出一辙。然而,朱熹又讲“君子未尝不欲利”,较张栻对于利有更多的肯定。尤其是,张栻把义利之辨与王道联系起来,而朱熹则更在意“君子未尝不欲利”“仁义未尝不利”与孟子所言在学理上的融洽一致。
    • 陈代湘; 孟玲
    • 摘要: 义利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胡安国在宋代理学背景下,吸收前儒的义利之辨思想,将义、利作为《春秋》的权衡标准.在《春秋传》中,义利之辨的展开以天理人欲之辨作为理论依据,以公、私作为义、利的现实判断标准,义利之辨在民族文化和治国方式上分别体现为华夷之辨和王霸之辨.《春秋传》的义利之辨对"春秋学"及后儒义利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社会政治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曾亦
    • 摘要: 胡安国所撰《春秋传》,上承程颐,下启元明清三朝的春秋学研究,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定本.宋人研究《春秋》,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内忧以及辽、金相继勃兴的外患,着力发挥了《春秋》中尊王攘夷的精神,这也构成了胡安国《春秋传》的基本倾向.此外,胡安国又对程颐《春秋》中的某些内容加以发挥,提出了"以夏时冠周月"的观点,引发了元明清三代学者的不断讨论.尤其是胡安国追随《公羊》《穀梁》对条例的重视,主张《春秋》有"一字褒贬"之法,后来朱熹着重对此进行了批评,并基于《左传》详于记事的立场,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春秋思想,形成了区别于程颐、胡安国的另一派重要的春秋学流派.
    • 闫云
    • 摘要: 全祖望修定《武夷学案》,称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足见对其学术地位之推许.但按《伊洛渊源录》所载,胡安国何以"私淑洛学",其中渊源考察未精,至于何以称"大成",则其奥义更未分明,此问题学界未能深究.实际上,胡安国"私淑洛学",是通过程门弟子、《二程遗书》和太学师友三个途径.之所以用"大成"许之,因为在洛学蛰伏和程门凋敝情形下,胡安国表彰和发展了二程道学思想,完成了二程《春秋》学的未竟之业,并在批判荆公新学、奠立洛学正统中厥功甚伟,从而为北宋儒学由内圣转出外王作了贡献.如此疏解"私淑洛学而大成"之说,庶几可见胡安国对二程之学的整体继承.
    • 闫云
    • 摘要: 胡安国一方面自称不拘泥"条例",主张观圣人之心,"心解神受,超然自得""反求于心,断之以理";但同时又信《公羊》《谷梁》太过,执于以凡例褒贬说经,自创所谓"正例""变例"的书法解释体系.实际上,此"义例"体系,是为了建构"书法""天理""史实"之间的联系,使得作为"天理"的圣人之道"道体"、寄寓笔削间"史外传心"之"道心",借助具体的书法规则,以"即例穷理"之方式来予以落实和发见."义例"作为"格物穷理"的一种实践,本质上是"天理"以"理一分殊"的方式,通过所建立的正例、变例等解经"方法",具体地落实到对历史政治实践的评价之中,从而最终实现圣人存天理、遏人欲的经世之志.可见,只有推明笔削背后圣人"史外传心"之意,才能理解胡安国建构义例体系的真正用心.此种对圣人笔削规则的系统建构,反映了道学兴起后重新诠释《春秋》的思想倾向,也创立了《春秋》宋学"体用一源""理一分殊"的理论范式.
    • 周骅; 王晚霞
    • 摘要: 胡安国所撰《春秋传》是南宋时期湖湘学派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文本之一,不仅在宋元明时期被封为科举官方定本,在朝鲜也广为传播,至今仍能找到当时刊行、收藏的诸多版本.南宋以后,华夏各族交融,东亚诸国加速了深度融合的进程,这为春秋学的繁荣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古以后的朝鲜,佛教影响力式微,儒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胡氏《春秋传》上承汉儒王官之学,废考据训诂之途,对华夷之辨、经世致用的强调,进一步推动了春秋学的理论转向;朝鲜地缘政治之现实,惟吸纳《春秋》"尊王"要义,坚守"夷夏"之辨,方有利于其在宋、辽、元、清等强势政权的威压下强化自我身份建构.
    • 左志南
    • 摘要: 胡安国《春秋传》继承程颐观点而又有所突破,首先从主体心体先验的角度,强调"心"在解经中的作用,同时以心体之先验作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会得圣人之意的关键.以基于"夫妇,人伦之本"的家庭作为历史单位,以源自于此的父子、君臣之义是否被遵循作为观照历史的视角,标明了天理这一抽象的绝对精神是如何体现于具体人事的.在历史规律的认识方面,胡安国将三代解释为按照礼义规范运行的理想治世,依据其天理的本体体认,提出"以人合天""以义立命"的个体自处原则.而后胡寅、胡宏皆从完善本体解释的角度努力实现对其父思想的完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