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胎儿血红蛋白

胎儿血红蛋白

胎儿血红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妇产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115364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遗传、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 胎儿血红蛋白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玲玲、夏鹏辉、方日国等。

胎儿血红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5364 占比:99.93%

总计:115441篇

胎儿血红蛋白—发文趋势图

胎儿血红蛋白

-研究学者

  • 于玲玲
  • 夏鹏辉
  • 方日国
  • 梁福才
  • 王佳
  • 袁鹏飞
  • 丹尼尔·E·鲍尔
  • 卢焯明
  • 徐剑
  • 斯图尔特·H·奥尔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含; 杨红兰; 何志旭; 张鹏
    • 摘要: 胎儿血红蛋白是胎儿体内主要的血红蛋白类型,是由两条α肽链和两条γ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出生后胎儿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表达急剧降低至1%,由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组成的成人血红蛋白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血红蛋白类型。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发病原因均基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致使β-珠蛋白合成不足或异常,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诸多实验结果及临床疗效表明,提高患者体内γ-珠蛋白的表达可部分替代异常β-珠蛋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如何安全高效的再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表达成为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患者的重要科学命题。本文重点回顾近年来γ-珠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以期对寻找更加有效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方法提供参考。
    • 张艳泓; 黄海龙; 徐两蒲
    • 摘要: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β-珠蛋白合成减少或缺如,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单基因遗传病。目前暂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研究已证实,一些转录因子通过调控γ-珠蛋白基因增加胎儿血红蛋白表达,从而缓解无效造血,改善β-地贫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对输血依赖性。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微小RNA(microRNA,miRNA)不仅在β-地贫患者中存在表达失衡,也参与γ-珠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全面了解miRNA对γ-珠蛋白基因的调控作用能够为阐明β-地贫的致病机制并对该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朱卫健; 何颖; 黄慕芳; 付社竹; 王小琪; 李志新; 陈丽君; 李小亮
    • 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与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及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8例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及8例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5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口服沙利度胺有效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iR-223-3p表达水平,分析miR-223-3p与血红蛋白浓度及HbF、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小板(PLT)的相关性。结果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23-3p相对表达量为0.191±0.089,显著高于对照组0.053±0.039(P=0.003),口服沙利度胺后miR-223-3p相对表达量为0.106±0.047(P=0.047),表达量下降,miR-223-3p表达水平与Hb(r=-0.488,P=0.015)、HCT(r=-0.420,P=0.00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miR-223-3p在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高表达,口服沙利度胺后miR-223-3p表达水平下降,沙利度胺可能通过靶向调节miR-223-3p而改善贫血。
    • 赵飞燕; 吴宇轩
    • 摘要: β-血红蛋白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疾病,该病最初的治疗策略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但由于花费昂贵、疗效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进展缓慢。近些年,基因组编辑技术成为开发β-血红蛋白病新型治愈方案的有力工具。文章回顾了胎儿血红蛋白再生策略治疗β-血红蛋白病的最新进展,其中破坏BCL11A红系增强子的方式因其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而备受青睐。β-血红蛋白病基因治疗策略的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有望完全治愈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 徐冬云; 黄潭灵; 李如凯
    • 摘要: 目的检测β-地中海贫血患者B细胞淋巴瘤因子11A(BCL11A)基因rs4671393、rs766432位点的多态性并研究其与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院内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 mL,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HbF;提取血液基因组DNA,PCR扩增,分析BCL11A目的基因rs4671393、rs766432位点多态性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验证酶切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rs4671393、rs766432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析BCL11A基因rs4671393、rs766432位点不同基因型与Hb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rs4671393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rs766432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检验,BCL11A基因rs4671393、rs766432位点与Hb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宝安地区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健康人群的rs4671393、rs766432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此外β-地中海贫血患者rs4671393位点的G-A突变、rs766432位点的A-C突变可能促进HbF的合成。
    • 赵林(编译)
    • 摘要: 在出生前后,人类红细胞(RBCs)中的珠蛋白表达从γ-珠蛋白转变为β-珠蛋白,这导致胎儿血红蛋白(HbF,α2γ2)逐渐被成人血红蛋白(HbA,α2β2)所取代。这一过程推动了通过提高出生后RBCs中的HbF水平来治疗镰状细胞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创新疗法的发展。在这里,研究人员提供了疗法相关的珠蛋白基因转换方面的见解,该见解是通过CRISPR-Cas9筛查调节HbF表达的泛素-蛋白酶体组分的研究获得的。
    • 罗红敏(编译)
    • 摘要: 镰状细胞病的特征是溶血性贫血、疼痛和进行性器官损伤。高水平的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F;由α-和γ-珠蛋白组成)可通过减少镰状血红蛋白聚合和红细胞镰状化来改善这些症状。BCL11A是成人红细胞中γ-珠蛋白的负调控因子,可抑制γ-珠蛋白的表达和HbF的生成。下调BCL11A可引起HbF合成增加,有望作为一种有效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新手段。
    • 龙岚; 贺静
    • 摘要: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突变后,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正常合成的α?链过多而游离聚集在红细胞膜上,引起细胞膜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研究发现,在成人体内重新激活γ?珠蛋白基因(γ?基因)表达γ?珠蛋白,可以结合多余的α?珠蛋白,缓解了β?地贫患者的贫血程度.本文从Xmn1?HBG2基因、HBS1L?MYB基因、反式作用因子、红系相关转录因子和锌指转录因子对γ?基因调控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理解它们在β?地贫病中对γ?基因的调控作用和意义,并为临床治疗等提供指导,为β?地贫患者提供治疗的可能.
    • 李丽; 孙志强
    • 摘要: β地中海贫血是β珠蛋白基因缺陷所致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近年的研究重新提及了药物诱导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治疗意义,主要通过增加γ链的表达,减轻α、β链的不平衡,从而改善贫血严重程度.药物试验,如羟基脲、沙利度胺和地西他滨,均显示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输血依赖降低,贫血以外的症状减轻.另外,体外实验则提示,其他药物亦具有诱导HbF的潜能,这为安全有效的HbF诱导剂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
    • 钟泽艳; 陈剑虹; 陈迪娜; 贺海林; 钟国兴; 官志扬; 杨坤祥
    • 摘要: 目的 基因诊断1例β基因簇大片段纯合缺失病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毛细管电泳和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广东惠州地区71 001份外周血样本,针对可疑β基因簇大片段缺失样本加用裂缝聚合酶链反应(Ga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分析其基因分型,用统计学R软件比较分析血液学特征.结果 检出89例β基因簇中国型Gγ(Aγδβ)0缺失基因分型(检出率为0.13%),其中中国型Gγ(Aγδβ)0缺失杂合子70例,中国型Gγ(Aγδβ)0杂合缺失复合α地中海贫血18例,Gγ(Aγδβ)0缺失纯合子1例.建立13 683例正常对照组,与杂合子携带者的6组血液学参数相比较,箱线图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出的1例Gγ(Aγδβ)0缺失纯合子临床表型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显示HbF值100%.结论 惠州地区人群β基因簇大片段缺失基因型的携带率高,血液学HbF值明显升高,应重视筛查,选择性行罕见型检测,防止漏诊或误诊,指导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